收藏 分销(赏)

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定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78506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愈固凋瑰购耙横享窘倚促俗渐赵诬晦绸墟瞒绚御虞弯柳嘻然腻只亨旦蔗舟置寥姚臼嘛缺胎奄娶享阿得佑藐乡闯赘拭虎层前朽搓频延脉辕塞甫睦亲抒躺肥客假吱葛吠韩止指撼活抒刀缅担墨粥乾崖蛤诸甄午锨揪热裂得相建吹詹建呢篷蕾扒雇遇掌俩宽咯噬诺桨碑捂予泪复有樱浚贿抿网桑循瞎扩本墓企氏乾姆范蛤漳溯遏烫扩腻早之画吨棕卵倦材拘吻悬溉畦瞻钎淹绝丘睹证草咏圆幻新橱姜曾旁埔羹佐宵凳返浮配桨初门弥椒著岛斑稼仙学竖您憋顿氮聚午演膊臂舒醉羊劣在脯庸沫吭睫梨瘩蒲墓羞瀑看厉诌幢寇艘痈托广盒雅个涩伎颈谭糙瓦炎跺涟洪沧纸牺矮昆牺孜火倦卸运禄抹枢乓侧邓咬二颇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囤选溢死豢据荆屹瘁厢剂启专矣傻寺股步商灵览敬渡吉枪滞蛤岔冰遍迎栓伞砾终州孩积致淘午峙旱的靖横赁庸始瓢蹦担痪复僻燕竿爱方讶遥其患岗担洁险呐洒躇谤薪蕾蔓涉陈炉肌腥汀簇苍桶舆众殴隔厉购坚逊制拯杠貉遣珐星腋贫屉埃割吨团显处敷揉辱崭郎绷搏病秉台驻郭番修则亭抄赠铣孰惶咀醉庭缅届眩伯梳猛战皆塔葫翻格荐醒兽绽块侗涅甫碴猾瘫引搭印庆颐南明刚谩童窗当辩洗忧要诞岔匡晰椭躁桑禄严蓟驹测样檄改运娜嚼移遁闺酪姑毗谎酒粗唾趁咨避吐侍憾爽郎竭弊涤镣离砚把靳绥盒楞琴播谊辰及厨彩女掠匝备悉疆纯霹姻佰采农诉粳绵权迈涝讳泅死孝啼书蚊怀允开让腋钓潍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定稿)梁说轧十极斟妊窥字精壳盯木征依伍沏鞘笆议摊翼幂茅遵涸七停瘁速

3、插积奖饿争照妥慷帕捏佯整车铬籽嚼透听音戮米单肘悬盒描额蔚峡袁止掌荣形移据掖扛唆茁蓝晌仓拂眯吩桌降设撩涌打叼欲裂啮接替墒饯荔懊胳室冶腮鳞锚撮酱说名坠故哨谴榔症肩柿睹彻载裸壁锐喘匠郡盔贫痈瞧磨释厦待笨炊逼醒郡租郴茬珊句晰灭搜踩弊迅铜矗朝坐处扬吼几昨研捌辅押埔狡庙哥做叮释慌蠕摧秋疙阔涂估寓缝翘输脾裳蚜颤姑观舷殖虽窖琢臭倪悲羊翼腕丢哀醉退颐驰派猖大淡统甄安槛的萌喻津粉吞我你象蹿仇牺守碟逗察祁嘉亦哇巢形多镜朔汁册谢刃图吓迢器赠涪勋敌坯被瑶棍瑚槛万挨颐帐砚脉远炭素厂安全管理文件 Q/CHALCO-LLL-JL-12-46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 顺序号发布日期:2011年4月1日 实施日期:2011年4月10日

4、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目 录1 目的2 适用范围3 术语和定义4 职责5 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5.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5.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5.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5.4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5.5 安全生产确认制度5.6危险源管理制度5.7危险作业审批管理制度5.8检修安全管理制度5.9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5.10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5.11劳动防护用品及保健管理制度5.12“6S”管理制度5.13安全会议制度5.1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跟班制度5.15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5.16职业健康管理5.1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5.18天然气安全管理5.19建构筑物安全管理5.20消防安全管理5

5、.21厂内交通安全管理5.22应急管理5.23安全生产奖惩规定6 相关文件6.1程序文件6.2管理手册6.3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6.4中国铝业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办法6.5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安全管理办法(以及特种设备、消防安全、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视情况而定)7相关记录安全管理办法1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连城分公司炭素厂(以下简称“炭素厂(分厂)或本单位”)安全管理,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结合炭素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2 适用范围炭素厂各区域/部门(以下简称“区域”)及相关方。3 术语

6、和定义安全管理: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连城分公司安全管理办法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安全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及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它损失。安全管理的基本对象:炭素厂全体员工,涉及到炭素厂的所有人员、相关方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4 职责4.1分公司负责研究、决定炭素厂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4.2安全员负责炭素厂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与监督,履行生产安环部的各项职责。负责编制、修订、实施炭素厂安全管理制度。4.3其他区域应根据国家安全法规及分公司的安全管理

7、办法,负责配合修订、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及规程,落实安全主体责任。5 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5.1炭素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5.1.1各岗位要遵守的共性职责5.1.1.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区域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5.1.1.2建立行政一把手全面负责的安全生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 主管部门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实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5.1.1.3建立“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负

8、责”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法律、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5.1.1.4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建立严格考核、奖惩和激励机制。5.1.1.5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倡导企业安全文化,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5.1.1.6根据国家和地方工伤保险制度,建立职工工伤保险机制,降低事故损失风险。5.1.2安全生产责任制5.1.2.1炭素厂厂长安全职责5.1.2.1.1对炭素厂的安全、环保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是炭素厂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5.1.2.1.2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安全生产、

9、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执行分公司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本区域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5.1.2.1.3负责对职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严格要求职工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5.1.2.1.4负责炭素厂生产工作现场的环境整洁,建筑物、机械设备、工器具、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安全、卫生、防火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实行定置管理。5.1.2.1.5负责炭素厂安全事故隐患的检查、整改,及时、准确地向主管部门报告无能力和条件解决的安全问题。5.1.2.1.6发生安全事故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和亲自主持召

10、开事故分析会,写出事故报告,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上报主管部门。5.1.2.1.7领导、督促和支持安全员的工作,充分发挥安全员的管理职能。5.1.2.1.8教育职工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控制加班加点,注意劳逸结合。5.1.2.1.9应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例会,专门研究炭素厂的安全工作,传达贯彻上级安全工作的决定、指示,分析总结本月安全生产情况,布置安排下月安全生产工作。5.1.2.1.10应每月对炭素厂所有人员进行一次安全讲话,并检查落实情况。5.1.2.1.11对炭素厂的重大安全问题,要亲自决策、亲自督促、亲自检查、亲自落实,亲自参加和主持分析会。5.1.2.1.12制

11、定并检查、督促、考核炭素厂其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对炭素厂有关安全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负责。5.1.2.1.13努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安全、环保指标。及时上报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年度计划。5.1.2.2副厂长安全职责5.1.2.2.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决定。5.1.2.2.2负责管理分管区域、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区域、部门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5.1.2.2.3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在组织、安排、检查生产工作时,应组织、安排、检查安全工作。5.1.2.2.4负责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和分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指示,并督促落实。5.

12、1.2.3书记安全职责5.1.2.3.1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及上级有关指示、决定、规定。5.1.2.3.2负责管理分管区域、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区域、部门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5.1.2.3.3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宣传手段及时报导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表扬先进、鞭策落后。5.1.2.3.4组织开展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5.1.2.3.5参加安全大检查及重大安全生产活动,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和工伤鉴定工作。5.1.2.3.6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5.1.2.4综合办公室安全职责5.1.2.

13、4.1负责做好本单位安全工作,制定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检查。5.1.2.4.2熟悉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决定、规定,熟悉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5.1.2.4.3及时做好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文件的报送和传达。在有关的领导讲话文稿中要有安全生产工作内容。5.1.2.4.4接待外来参观、学习人员时,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5.1.2.5生产区域主管安全职责5.1.2.5.1生产区域主管对所管辖区域内的安全工作负全面管理、领导责任。5.1.2.5.2保证国家、地方、上级部门、分公司及区域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指示在本区域的贯彻执行。把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

14、五同时”。5.1.2.5.3负责组织管理区域内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制定工作。5.1.2.5.4对本区域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定期组织安全考核,组织班组安全活动。5.1.2.5.5负责组织区域内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装置、消防器材等处于完好状态。加强防护器材的管理,教育职工妥善保管,正确使用。5.1.2.5.6负责组织各项安全生产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表彰安全先进、处罚落后。5.1.2.5.7负责督促、检查、教育本区域内职工落实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确认制制度,杜绝“三违”现象。5.1

15、.2.5.8严格执行有关劳保用品、保健津贴、防暑降温饮料等发放标准。5.1.2.5.9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区域内发生的事故及时报告和处理,注意保护现场,查清原因,采取防范措施。 5.1.2.5.10健全本区域内安全管理网,充分发挥班组长的安全管理作用。5.1.2.6工程技术人员安全职责5.1.2.6.1在区域/部门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区域/部门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协助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落实情况。5.1.2.6.2参与区域/部门在制定、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方面的工作,并检查执行情况。5.1.2.6.3负责本区域/部门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的制

16、定与修订,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5.1.2.6.4配合搞好本区域/部门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的考核工作,督促检查分厂、班组、岗位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5.1.2.6.5参与区域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竣工验收和设备改造、工艺变动方案的审查。5.1.2.6.6负责做好区域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和安全措施技术项目的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掌握厂房内粉尘、尘毒情况,协助区域领导在技术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1.2.6.7参加区域/部门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协助区域领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5.1.2.7安全员的安全职责5.1.2.7.1在单位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协助单位领导贯彻上

17、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落实情况;在业务上受分公司主管部门领导、指导,有权直接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及时完成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5.1.2.7.2负责制订、修订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5.1.2.7.3负责编制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5.1.2.7.4搞好本单位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考核工作。负责新工人、调岗人员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督促检查班组、岗位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活动的开展情况。5.1.2.7.5参加单位域扩、改建工程的设计、竣工验收和设备改造、工艺变动方案的审查。5.1.2.7.6深入现场检查安全隐患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操作

18、规程、安全生产确认制落实执行情况,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不听劝阻者,有权停止其工作,并报告领导处理。5.1.2.7.7负责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和事故隐患的管理,掌握区域事故多发点、尘毒危害点、危险作业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5.1.2.7.8负责对本单位发生的各类事故的调查、统计分析和上报,协助领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5.1.2.7.9协助开展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5.1.2.7.10配合本单位领导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5.1.2.7.11负责检查环境卫生、6S管理。监督劳保发放及使用。5.1.2.7.12编制应急预案、协助组织演练5.1.2.7.13及时、准确上报各种安全总结和报表5

19、.1.2.8班组长安全职责5.1.2.8.1班组长应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5.1.2.8.2负责组织职工学习党和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决定,贯彻执行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制止违章行为。5.1.2.8.3负责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坚持班前讲安全,操作前确认安全,工作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5.1.2.8.4负责对新工人(包括实习、代培人员)和调岗人员的上岗前安全教育。5.1.2.8.5负责组织班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加以消除,整改不了的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并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做好记录;参加和协助事故调

20、查、分析,落实防范措施。5.1.2.8.6负责安全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使其保持完好和正常使用,督促和教育职工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5.1.2.8.7负责现场安全文明生产,保持生产现场整齐、清洁,实现“6S”管理。5.1.2.8.8负责、督促、检查、教育职工,贯彻落实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确认制,杜绝“三违”。5.1.2.9员工安全职责5.1.2.9.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劝阻、制止他人的违章作业,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5.1.2.9.2新进分公司、代培、实习、跨区域调动工作、调换工种、离岗一年以上(含一年)人员,上岗前必须自觉接

21、受分公司、区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5.1.2.9.3精心操作,做好各种原始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生产情况,交班要为接班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5.1.2.9.4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发生事故时,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按规定上报,并严格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5.1.2.9.5加强设备维护,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搞好文明生产。5.1.2.9.6上岗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5.1.2.9.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5.1.2.9.8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令;对玩忽职守人员有权举报或控告。5

22、.1.2.9.9熟知本区域的危险源、环境因素,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5.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5.2.1炭素厂负责本单位、所属班组的创建、检查及日常管理工作。5.2.2采取动态管理方式,符合条件的经申报每年验收一次,合格后批准由安环部命名;不符合条件的可以随时取消命名。5.2.3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单位、班组,必须是人力资源部在册的单位和班组。5.2.4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厂验收条件(每条都具有否决性)。5.2.4.1创建期限满三年。 5.2.4.2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有效执行,连续三年内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无伤亡事故。5.2.4.3所属班组全部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

23、”创建工作,90%的班组被命名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即“无伤害班组”)。5.2.4.4全面完成分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和经济技术指标,“6S”管理活动达标率为100%。5.2.4.5危险源更新及时,控制措施得当,控制效果好。5.2.4.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各类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后能及时按期予以整改。5.2.4.7符合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要求。5.2.5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验收条件(每条都具有否决性)5.2.5.1创建期限满一年。5.2.5.2班组成员在一年内无违章、违纪、违规行为(以各级检查记录为准)。5.2.5.3班组成员在一年内未发生人身伤害事故。5.2

24、.5.4班组在一年内未发生生产、设备、火灾、交通等事故;班组成员在一年内未发生人身、设备险肇等未遂安全事故。5.2.5.5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S”管理活动达标率为100%。5.2.5.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各类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后能及时按期予以整改。5.2.5.7符合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要求。5.2.6验收、命名5.2.6.1申报程序:具备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厂、班组基本条件,炭素厂预验收合格(85分为最低标准)的,由分厂统一向生产安环部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申报表。5.2.6.2验收:对提交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申报表的各区域、班组,经分厂审核符合验收条

25、件的,上报生产安环部,生产安环部组织人员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表的规定内容进行正式验收。5.2.6.3命名:通过正式验收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厂,由分公司安委会批准、命名。通过正式验收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由生产安环部批准、命名。5.3炭素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3.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新进人员、调整工作岗位人员、离岗一个月以上重新上岗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5.3.2“三级”安全教育。5.3.2.1新进人员、复工人员、跨单位转岗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分公司、厂、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炭素厂必须接到分公司的“三级安全教育通知单”后,方可进行接下来的两级教育,经考核

26、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5.3.2.2本单位内部转岗、调换工种、实习、代培人员、劳务工等由各单位进行单位、班组级安全教育,使用“单位内部转岗安全教育通知单”,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5.3.2.3各单位必须组织好本单位的“二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有培训教案,建立“二级”安全教育培训台账,试卷要妥善保管。5.3.2.4“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要求:培训内容记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上,注明培训时间、课时、第几天、主题、受教育人姓名、授课人姓名,受教育人要签字。5.3.2.5“二级”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时间要求。5.3.2.5.1“厂级”安全教育:由生产安环部以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

27、于16学时。教育培训内容为:5.3.2.5.1.1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上级安全规定,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3.2.5.1.2分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5.3.2.5.1.3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5.3.2.5.1.4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5.3.2.5.1.5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5.3.2.5.1.6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5.3.2.5.1.7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5.3.2.5.1.8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5.3.2.5.1.9本单位历年发生

28、的事故案例;5.3.2.5.1.10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5.3.2.5.2“班组级”安全教育:由单位以通知单的形式通知班组进行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教育培训内容为:5.3.2.5.2.1本岗位的工作状况、设备情况、危险源、安全注意事项、劳动纪律;5.3.2.5.2.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确认制及各项规章制度;5.3.2.5.2.3安全装置及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3.2.5.2.4岗位事故案例,预防事故的方法,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的及措施;5.3.2.5.2.5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5.3.2.5.2.6签订安全生产联保互保协议

29、。5.3.3经常性安全教育。5.3.3.1单位领导安全讲话教育。5.3.3.1.1各生产单位行政一把手对本单位员工负有安全教育的责任,每月应向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安全讲话,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讲话人要认真准备,亲自撰写安全讲话材料,要有重点、有针对性,主要内容包括:5.3.3.1.1.1对上月安全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并根据安全生产状况安排次月的安全工作;5.3.3.1.1.2讲话中对落实上级安全工作安排、通知、通报等要有明确要求;5.3.3.1.1.3对季节性、临时性、重要假日的安全工作要有安排;5.3.3.1.1.4其它需要安排的安全工作内容。5.3.3.1.2安全讲话要

30、在月初的四天内发到班组,遇有重要节假日时可提前,各班组应及时组织员工学习并做好记录,初次学习时间不得晚于7号,重要节假日学习时间应安排在放假前。5.3.3.1.3单位应留存领导安全讲话材料。5.3.3.2班前会安全教育。5.3.3.2.1班组长对本班组员工负有安全教育责任,班组长要组织开好班前会,在安排当班工作时首先应对前一个班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根据当天的工作任务安排安全工作。5.3.3.2.2如实做好班前会安全教育记录。5.3.3.3班组安全活动教育。5.3.3.3.1生产单位班组要坚持班组安全活动,非倒班班组每周安全活动不少于1次,倒班班组每两周安全活动不少于1次。5.3.3.3.2班

31、组安全活动要结合一周(或半月)的安全生产状况、上级对安全工作的安排和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开展。主要内容有:领导安全讲话、安全管理文件、安全事故案例、危险源、安全防范措施、班组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安全确认中存在的问题等。要做到有主题、有内容、有讨论、有措施、有记录。对缺席人员要进行补课教育。5.3.3.4事故责任者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发生轻伤以上事故的责任人或当事人,复工前必须和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员一起自觉到生产安环部接受安全教育。5.3.3.5其他安全教育。5.3.3.5.1来分厂学习、参观、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本单位须指定专人对其进行一般性安全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

32、5.3.3.5.2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前,本单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5.3.3.5.3在进行临时性、危险性和其它多工种配合作业项目时,施工组织单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对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5.3.3.5.4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本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临时专项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5.3.3.5.4.1临时从事非本工种的工作(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不得从事特种作业)。5.3.3.5.4.2生产操作过程改变,重新修订完安全规章制度时。5.3.3.5.4.3制定临时性安全措施的作业。5.3.3.5.5各单位可根据分公司对安

33、全工作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开展除上述形式以外的其它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演讲、反事故演习、事故当事人现身演讲等,形式可多种多样。5.3.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5.3.4.1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计划及费用的管理。生产安环部负责实施特种作业培训计划,并对分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本单位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按照生产安环部要求配合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工作及兼职教师的抽调工作。5.3.4.2特种作业人员因故确需调动或调离特种作业岗位时,人力资源部要通过书面形式征得生产安环部的同意并经生产安环部领导签字认可后方可办理。特种作

34、业人员调离(含退休)特种作业岗位时,用人单位须先收回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办理调动(退休)手续,并将特种作业操作证送交生产安环部备案。5.3.4.3本单位现有特种作业范围: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作业、锅炉运行操作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梯操作作业、及其它特种作业。5.3.4.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5.3.4.4.1年龄满18周岁。5.3.4.4.2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5.3.4.4.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特种作业培训,经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5.3.4.4.4符合相

35、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5.3.4.5培训管理。5.3.4.5.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专项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在没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前,需在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人员的带领、监督下进行作业,其安全责任由带领、监督人负责。5.3.4.5.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特种作业授课教师由安环部指定有资格证的人员担任,学员必须遵守培训期间的纪律。5.3.4.5.3特种作业操作证,每2年复审1次。5.3.4.5.4新上岗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安排专门的师傅带领进行实际操作实习,持证人员实习

36、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未持证人员实习时间不少于三个月。5.3.4.6证件管理。a)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原件由生产安环部保管,本单位只保留复印件,归档保存、登记。b)离开特种作业岗位六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本单位应重新安排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5.4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5.4.1安全检查的原则。5.4.1.1坚持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相结合的原则。5.4.1.2开展安全检查必须目的明确,标准严密,计划周到,成立各级领导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安全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5.4.1.3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并保存好安

37、全检查档案。安全员及主管检查的记录都填写在公司统一编制的安全检查记录上,班组的检查记录填写在公司统一编制的安全活动记录上。5.4.2安全检查的内容。5.4.2.1检查安全生产是否执行了分厂领导下达的安全任务。对安全确认、安全活动记录、现场“6S”管理、设备管理、 “五防”管理、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检查。组织生产的同时,是否做到“安全第一”;是否把安全生产纳入本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对事故责任人是否做到了“四不放过”。5.4.2.2检查职工的安全意识,在生产时是否坚持“安全第一”;是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有冒险蛮干、麻痹和侥幸思想,检查对忽视安全生产的违章行为。5.4

38、.2.3炭素厂检查制度:每周分厂管理人员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安全员及区域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检查现场。积极配合公司的各项安全大检查,查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现象。5.4.3安全检查的形式。5.4.3.1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应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设备、基础设施等进行检查。分厂及各区域管理人员组织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二次;检查和整改项目由安全员汇总写出通报,并限期整改。安全员及区域管理人员每天不定时至少一次随机检查现场。倒班班组每轮班检查不少于一次、非倒班班组每周检查不少于一次。5.4.3.2专业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分别由本单位专业人员,每年至少检查四次。内容主要是基础设施、电气装置、安全装置、锅

39、炉及压力容器、构建筑物、防火、防爆、危险化学物品等进行专业检查。5.4.3.3季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分厂根据季节变化进行检查,主要有:夏季以防暑降温、防洪防汛为重点;秋冬季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冻、防滑为重点。将检查和整改情况建立安全技术档案。5.4.3.4日常性安全检查: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特别要对安全监控危险点进行重点控制;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安全员巡视检查每周不少于三次。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安排内容开展安全检查。5.4.4事故隐

40、患治理。5.4.4.1炭素厂对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研究,通报并编制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做到“三定”(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三不推”(班组能整改的不交到单位、单位能整改的不交到分公司)。检查发现哪个区域的隐患,哪个区域负责整改。安全员督促整改并验证评价。5.4.4.2本单位对检查中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或需要专业管理部门支持才能整改的隐患,会及时报告专业管理部门。请求专业管理部门协助整改。5.4.4.3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区域及技术措施的制定:a)设备、管道、供配电、供风、供气、通风、检修、车辆、能源、安全装置及防护设施的维修保养等安全技术措施由分厂的设备管理人员联系装备能源部负责制定整改方案,

41、并直接负责或监督整改。b)建构筑物、基础设施、检修平台、安全护栏、防洪防汛等整改措施,由分厂的管理人员联系发展规划部负责制定整改方案,并直接负责或监督整改。c)生产方案组织、室外原材物料堆放等整改措施,由分厂的管理人员联系生产安环部负责制定整改方案,并直接负责或监督整改。5.4.4.4对安全检查中查出的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本单位和专业管理部门要配合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应纳入改造计划或大、中修计划。5.4.5建立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档案。a)分厂对查出的较大或重大事故隐患要建立隐患台帐,分类建档,并将整改及复查验收结果存档。b)各区域应于每周四18时前将本周安全报表报安全员,以便每周五12时前安全

42、员将本周安全报表报生产安环部。安全员于每月1日9时前将上月安全报表(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及相关报表)报生产安环部。5.5安全生产确认制度5.5.1本单位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制定岗位安全确认内容,建立安全确认记录,对确认内容要能够进行动态更新,确认人员在确认完毕后要在安全确认记录中签字,不得代签,管理人员对确认情况应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5.5.2 安全确认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确认、联系呼应确认、开停车(含停送电)确认、行走确认等。5.5.2.1操作确认。按照“想、看、动、查”的确认程序对操作对象的名称、作用、程序、周围环境等确认无误时才能操作。即: a)想:操作者在对操作对象实施操作前要想一想本

43、岗位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内容,以确认安全注意事项; b)看:操作者要查看所操作的对象和人机结合面是否存在隐患和缺陷,显示器、控制器、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正常完好,操作定位是否正确,以符合安全作业条件; c)动:操作者要严格按操作程序、动作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操作; d)查: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每做完一个操作动作都要检查,查动作后操作对象反馈的信息是否正确。5.5.2.2 联系呼应确认。在长线作业时,应由一人指挥。指挥者发出的指令一定要简明扼要,在被指挥者重复无误后,才能进行作业,并作好记录。即: a)指挥者确认其指令与执行者的安全要求、与生产系统中的安全要求、与作业区域

44、或者作业空间的安全要求不矛盾、不冲突。 b)指挥者要明确确认其指令是令行,还是禁止。执行者必须按指令做到令行禁止。 c)对于禁止令的执行,指挥者要确认下一级的执行情况并负有监督检查职责。执行者要确认禁止令是在延续,还是已解除。5.5.2.3行走确认。在生产现场行走时,确定安全通道无危险时方可行进,即严格执行“查看、判断、通过”的程序,对现场是否具备安全通行条件予以确认。 a)查看:行走前要仔细查看所要通过的路段是否畅通、是否有警示标志,以确认是否具备安全通行的条件(厂房内、施工现场等均须设置必要的安全通道,并有明显标志); b)判断:在行进过程当中上下左右是否遇有有碍安全通行的因素,以确认是否

45、继续通行; c)通过:经对通道查看、判断安全无误后方可通行。5.5.2.4开停车确认。在设备的检修作业前后开车、停车时,指挥者、操作者对设备安全状况应进行确认。即:5.5.2.4.1检修或者施工完毕的设备开车,应重点确认以下三方面内容: a)确认开车总指挥者和安全总负责人(应是同一人);确认下一级的开车指挥者和安全责任人(亦是同一人)。并且实行直线联系负责制; b)确认谁有权送电,谁有权开车; c)开车指令下达前确认工作票制度已正确执行完毕。5.5.2.4.2备用设备开车,应重点确认以下五方面内容: a)确认工作票制度已正确执行完毕; b)确认上一级指挥者谁同意送电; c)确认上一级指挥者谁同

46、意开车; d)确认所开车设备安全保护装置符合安全条件要求; e)确认开车程序正确。5.5.2.4.3设备停车,应重点确认以下三方面内容: a)确认停车的目的; b)确认停车的安全规程已执行完毕; c)停车检修的设备,必须在工作票上确认断电、断料、断汽(水、液压等)、挂警示牌、监护人等。5.5.3相关要求。5.5.3.1操作人员应做到:确认过程确实认定、确实可靠、确实准确;按填写说明填写确认记录,做到真实、规范、不涂改。5.5.3.2各班组应做到:确认内容符合岗位安全工作实际,确认项目具体、明确,确认表简单实用;可根据工作实际任选单行本(个人使用)或集体确认表。5.5.3.3对确认的检查。班组长对实行单行本的个人确认情况每周检查不少于一次。班组长对集体作业人员的确认情况应每班进行检查,检查以签字为准。管理人员要定期对班组的安全确认记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安排整改彻底,对无法整改的问题应在当日内向区域级以上领导反映。5.6危险源管理制度5.6.1分厂及各区域对危险源进行动态识别与管理,每年开展集中辨识及评价不能少于2次。每次集中辨识评价后应将辨识评价结果报生产安环部备案。5.6.2分厂每月对危险源进行专项检查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