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学业水平卷(含答案)大全
1.如图:
杨树:○○○○○○
松树:○○○○○○○○○○○○
(1)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几倍?
(2)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几分之几?
2.把3m彩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米?
3.甲、乙、丙三辆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哪辆车速度最快?
时间(分)
路程(千米)
甲
50
40
乙
25
19
丙
10
9
4.下图是某一时刻两家肯德基餐厅的就餐人数示意图,请你通过计算判断此时哪家餐厅比较拥挤?
5.某幼儿园把一些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无论是分给16个小朋友还是分给20个小朋友,都刚好分完,这些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6.五(1)班有多少名同学?
7.一天早上,爸爸和小明到操场上跑步,他们同时在起点起跑,爸爸8分钟跑一圈,小明12分钟跑圈,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和小明各跑了几圈?
8.学校有一面宣传墙,墙面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瓷砖铺满,四种颜色恰好铺成一个正方形。每块瓷砖的长20厘米,宽15厘米,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多少块砌砖?
9.王叔叔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周末经常去训练场进行训练。训练路线由三部分组成,从起点到全程的处是上坡,从处到全程的处是下坡,其余的是平地,如下图所示。
(1)下坡路线占全程的几分之几?
(2)王叔叔从起点出发,骑行了全程的后原地休息,然后继续向终点方向骑行了全程的,这时他处于哪段训练路线?(列式计算说明)
10.一台拖拉机耕地,上午耕了公顷,比下午少耕公顷。这一天一共耕了多少公顷?
11.一瓶1升的饮料,小刚第一次喝了升,第二次喝了升。小刚两次共喝了多少升饮料?
12.工程队要铺设一条千米长的管道,第一天铺了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铺了千米。两天铺完了吗?若没铺完,还剩多少千米?
13.小亮家有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从里面量,长8分米,宽3分米,深4分米。一天,小亮不小心把鱼缸的前面打碎了(如图所示)。
(1)如果这种鱼缸的玻璃1.5元/平方分米,小亮把打碎的玻璃重新配一块,需要多少钱?
(2)把这个坏的鱼缸转过来盛水(如图所示)。算一算,用这个坏的鱼缸,最多能盛水多少升?此时与水接触的玻璃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4.人民路两侧要安装2个长方体广告灯箱,每个灯箱长80厘米、宽20厘米、高130厘米,框架由铝合金条制成,各个面由灯箱布围成。制作这些广告灯箱,至少需要多少米铝合金条?需要多少平方米灯箱布?
15.一个美术教室长12米,宽8米,高3.5米。
(1)如果平均每次上课的班级人数为40人,那么生均占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2)如果要给这个教室四周和顶面重新刷漆,除去黑板和门窗共44.7平方米,那么需要刷漆多少平方米?
16.一块长方形的铁皮,每个角切掉一个边长7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的铁盒。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多能装多少升水?
17.工人师傅要将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锭,铸造成一个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体钢锭。铸成的钢锭有多高?
18.一个从里面量长和宽都是10厘米,高14厘米的长方体容器,装有8厘米深的水,现将一个铁球浸没在水中,这时量得水深是12厘米,铁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9.一个棱长8dm的正方体铁块,把它熔铸成一个长4dm,宽5d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分米?
20.一个棱长是15cm的正方体水槽中,水深8cm,现将一块长12cm,宽是7.5cm的长方体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水面上升5cm,石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21.(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
(2)把图形B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2格,得到图形C。
22.按要求画一画。
(1)将图形A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B。
(2)画出图形A以直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C。
23.按要求在下面方格中画出图形。
①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②将三角形OA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③将三角形OAB向左平移3格。
24.(1)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将图②绕C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将旋转后的三角形向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5.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小型游泳池,其尺寸如图所示。
(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长方体水池的棱长之和是多少分米?
(3)给池底和四周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给池内注入1.5米深的水,注入的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5)有一群孩子从跳台跳入水中,水面上升4cm,则这些孩子所占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6.2019年2月昌江县七叉尼下木棉花开,慕名而来的游客情况统计图。
看下图回答问题:
(1)这是( )统计图。
(2)第( )个星期的游客人数最多,共( )万人。
(3)( )地游客在第( )个星期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 )万人。
(4)你能说说为什么第二个星期和第三个星期游客那么多吗?如果你想去观赏,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去?说说你的理由。
27.下面是西关家电城去年6~10月空调和冰箱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1)西关家电城( )月的空调销售量最多,( )月的冰箱销售量最少。
(2)西关家电城空调和冰箱的销售量( )月相差最多。
(3)7月后空调的销售量呈现( )趋势。
(4)西关家电城9月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几分之几?
28.下面是某服装超市2021年上半年毛衣和衬衫的销售情况统计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毛衣/件
190
170
60
60
40
20
衬衫/件
80
100
140
170
180
200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某服装超市2021年上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2)( )月份毛衣销售的最多,( )月份衬衫销售的最多。
(3)衬衫销售情况呈什么变化趋势?
1.(1)2倍
(2)
【分析】
(1)要计算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几倍,就用松树的棵数除以杨树的棵数;
(2)要计算杨树的棵数是松树棵数的几分之几,就用杨树的棵数除以松树的棵数,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详
解析:(1)2倍
(2)
【分析】
(1)要计算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几倍,就用松树的棵数除以杨树的棵数;
(2)要计算杨树的棵数是松树棵数的几分之几,就用杨树的棵数除以松树的棵数,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详解】
(1)12÷6=2
答: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2倍。
(2)==
答: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
【点睛】
结合象形图所表示的数目,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得两种树木棵数之间的倍份关系,是比较基础的题目。
2.米
【分析】
把3m彩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求每人分得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用除法计算。
【详解】
3÷4=(米)
答:每人分到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
解析:米
【分析】
把3m彩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求每人分得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用除法计算。
【详解】
3÷4=(米)
答:每人分到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丙
【分析】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分别计算出三辆车的速度,比较即可。
【详解】
甲:40÷50=(千米/分)
乙:19÷25=(千米/分)
丙:9÷10=(千米/分)
>>
答:丙车速度最快
解析:丙
【分析】
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分别计算出三辆车的速度,比较即可。
【详解】
甲:40÷50=(千米/分)
乙:19÷25=(千米/分)
丙:9÷10=(千米/分)
>>
答:丙车速度最快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方法认真计算即可。
4.餐厅一比较拥挤,计算见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两个餐厅的面积,再用两餐厅的面积分别除以两个餐厅的人数,求出两个餐厅人均占地面积,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
餐厅一:12×8÷84
=9
解析:餐厅一比较拥挤,计算见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两个餐厅的面积,再用两餐厅的面积分别除以两个餐厅的人数,求出两个餐厅人均占地面积,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
餐厅一:12×8÷84
=96÷84
=(平方米)
餐厅二:8×6÷36
=48÷36
=(平方米)
=
=
<
餐厅一比较拥挤
答:餐厅一比较拥挤。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比较大小。
5.80个
【分析】
由题意可知:苹果的个数是16和20的公倍数,求至少多少个就是求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
16=2×2×2×2
20=2×2×5
所以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
解析:80个
【分析】
由题意可知:苹果的个数是16和20的公倍数,求至少多少个就是求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
16=2×2×2×2
20=2×2×5
所以16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5=80,也就是这些苹果至少有80个。
答:这些苹果至少有80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苹果的个数是16和20的公倍数”是解题的关键。
6.48名
【分析】
4人一组或6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说明该班的人数即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且是40多人,则找到符合条件的人数即可。
【详解】
4的倍数有:4、8、12、16、20、40、48……
6的
解析:48名
【分析】
4人一组或6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说明该班的人数即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且是40多人,则找到符合条件的人数即可。
【详解】
4的倍数有:4、8、12、16、20、40、48……
6的倍数有:6、12、24、36、42、48……
则符合条件是48。
答:五(1)班有48名同学。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明确该班人数在40几人是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7.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分析】
分析题意,二人的相遇时间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先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利用除法求出爸爸和小明跑的圈数。
【详解】
解析: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分析】
分析题意,二人的相遇时间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先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利用除法求出爸爸和小明跑的圈数。
【详解】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4,所以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
爸爸:24÷8=3(圈);小明:24÷12=2(圈)
答:至少24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相遇时爸爸跑了3圈,小明跑了2圈。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明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8.12块
【分析】
据题意知,这些瓷砖要铺成一个正方形,求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砌砖的数量,就是求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铺成正方形的边长,再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瓷砖的面积,即可求出瓷砖的数量。
【详解
解析:12块
【分析】
据题意知,这些瓷砖要铺成一个正方形,求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砌砖的数量,就是求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铺成正方形的边长,再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瓷砖的面积,即可求出瓷砖的数量。
【详解】
20=2×2×5
15=3×5
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
=4×3×5
=12×5
=60
(60×60)÷(20×15)
=3600÷300
=12(块)
答:铺满这面墙至少需要12块砌砖。
【点睛】
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1)
(2)平地训练路线
【分析】
(1)求下坡路线占全程的几分之几,用求得即可;
(2)根据王叔叔骑行的路程判断王叔叔处于哪段训练路线即可。
【详解】
(1)
答:下坡路线占全程的。
(2)
解析:(1)
(2)平地训练路线
【分析】
(1)求下坡路线占全程的几分之几,用求得即可;
(2)根据王叔叔骑行的路程判断王叔叔处于哪段训练路线即可。
【详解】
(1)
答:下坡路线占全程的。
(2)
答:这时他处于平地训练路线。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加减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整条路线的分布情况。
10.2公顷
【分析】
上午比下午少耕公顷,则下午耕公顷,再加上上午耕的,求出全天耕的面积即可。
【详解】
=2(公顷)
答:这一天一共耕了2公顷。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加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解析:2公顷
【分析】
上午比下午少耕公顷,则下午耕公顷,再加上上午耕的,求出全天耕的面积即可。
【详解】
=2(公顷)
答:这一天一共耕了2公顷。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加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1.升
【分析】
将两次喝的升数相加即可。
【详解】
+=(升);
答:小刚两次共喝了升饮料。
【点睛】
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升
【分析】
将两次喝的升数相加即可。
【详解】
+=(升);
答:小刚两次共喝了升饮料。
【点睛】
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没有铺完; 千米。
【分析】
第二天铺的长度=第一天铺的长度+千米,再把两天铺的长度相加求出它们的和,与管道的总长度比较即可;若小于管道总长度就是没有铺完,那么还剩的长度=管道总长度-已经修的长度,
解析:没有铺完; 千米。
【分析】
第二天铺的长度=第一天铺的长度+千米,再把两天铺的长度相加求出它们的和,与管道的总长度比较即可;若小于管道总长度就是没有铺完,那么还剩的长度=管道总长度-已经修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
= (千米)
(千米)
答:没有铺完,还剩下 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计算时一般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通分。
13.(1)48元
(2)48升;68平方分米
【分析】
(1)由于前面是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由此即可求出它的面积,再乘1.5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元。
(2)通过图可
解析:(1)48元
(2)48升;68平方分米
【分析】
(1)由于前面是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由此即可求出它的面积,再乘1.5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元。
(2)通过图可知,此时水的量正好是这个鱼缸的容量的一半,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算出之后除以2再换算单位即可;根据图可知,水的接触面相当于底面和一个正面的面积,左右两个侧面是一个三角形,加起来相当于一个侧面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知道接触玻璃面积相当于长方体表面积的一半。根据公式:长×宽+长×高+宽×高,把数代入公式即可。
【详解】
(1)8×4×1.5
=32×1.5
=48(元)
答:需要48元。
(2)8×3×4÷2
=24×4÷2
=96÷2
=48(立方分米)
48立方分米=48升
8×3+8×4+3×4
=24+32+12
=56+12
=68(平方分米)
答:用这个坏的鱼缸最多能盛48升水;此时与水接触的玻璃面积是68平方分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容积公式以及表面积公式,尤其要注意结合图形仔细的观察。
14.4米;5.84平方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求至少需要多少米铝合金条就是求长方体棱长总和,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解答即可;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灯箱布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长方
解析:4米;5.84平方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求至少需要多少米铝合金条就是求长方体棱长总和,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解答即可;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灯箱布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解答即可。
【详解】
(80+20+130)×4×2
=230×4×2
=1840(厘米);
1840厘米=18.4米;
(80×20+80×130+20×130)×2×2
=14600×2×2
=58400(平方厘米);
58400平方厘米=5.84平方米;
答:至少需要1840米铝合金条,需要5.84平方米灯箱布。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1)2.4平方米;(2)191.3平方米
【分析】
(1)教室的占地面积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是长方形。先用教室的长乘宽求出教室的占地面积,再除以40即可求出生均占地面积。
(2)教室的
解析:(1)2.4平方米;(2)191.3平方米
【分析】
(1)教室的占地面积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是长方形。先用教室的长乘宽求出教室的占地面积,再除以40即可求出生均占地面积。
(2)教室的四壁和顶面面积之和=长×宽+(长×高+宽×高)×2,据此求出教室四周和顶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黑板和门窗的面积即可求出需要刷漆的面积。
【详解】
(1)12×8÷40
=96÷40
=2.4(平方米)
答:生均占地面积为2.4平方米。
(2)12×8+(12×3.5+8×3.5)×2
=96+(42+28)×2
=96+70×2
=96+140
=236(平方米)
236-44.7=191.3(平方米)
答:需要刷漆191.3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6.956平方厘米;2.38升
【分析】
盒子的表面积=长方形的面积-4个空白小正方形的面积;长方体铁盒的容积=长×宽×高,据此解答。
【详解】
表面积:48×24-4×(7×7)
=48×24-4×4
解析:956平方厘米;2.38升
【分析】
盒子的表面积=长方形的面积-4个空白小正方形的面积;长方体铁盒的容积=长×宽×高,据此解答。
【详解】
表面积:48×24-4×(7×7)
=48×24-4×49
=1152-196
=956(平方厘米)
容积:(48-7×2)×(24-7×2)×7÷1000
=(48-14)×(24-14)×7÷1000
=34×10×7÷1000
=340×7÷1000
=2380÷1000
=2.38(立方分米)
2.38立方分米=2.38升
答:这个盒子的表面积是956平方厘米,最多能装2.38升水。
【点睛】
根据展开图计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9分米
【解析】
【详解】
6×6×6÷8÷3=9(分米)
答:高是9分米
解析:9分米
【解析】
【详解】
6×6×6÷8÷3=9(分米)
答:高是9分米
18.400立方厘米
【解析】
【详解】
10×10×(12-8)
=100×4
=400(立方厘米)
答:铁球的体积是400立方厘米。
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铁球的体积,由此用容器的底面积乘水面升高的
解析:400立方厘米
【解析】
【详解】
10×10×(12-8)
=100×4
=400(立方厘米)
答:铁球的体积是400立方厘米。
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铁球的体积,由此用容器的底面积乘水面升高的高度即可求出铁球的体积。
19.6分米
【分析】
把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只是形状改变了,体积没有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高即可。
【详解】
8×8×8=512(立方分米)
512÷(4×5)
=512÷20
=25.6
解析:6分米
【分析】
把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只是形状改变了,体积没有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高即可。
【详解】
8×8×8=512(立方分米)
512÷(4×5)
=512÷20
=25.6(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高是25.6分米。
【点睛】
理解正方体铁块熔铸成长方体,体积没有改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0.5厘米
【分析】
由题意可知,放入石块后,水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解答即可。
【详解】
石块体积:15×15×5=1125(立方厘米)
石块的高:1125÷12÷7
解析:5厘米
【分析】
由题意可知,放入石块后,水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再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解答即可。
【详解】
石块体积:15×15×5=1125(立方厘米)
石块的高:1125÷12÷7.5=12.5(厘米)
答:石块的高是12.5厘米。
【点睛】
考查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明确水上升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是解题关键。
21.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首先确定对称轴,将图形的关键点作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各个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的各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2格,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首先确定对称轴,将图形的关键点作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次连接各个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的各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2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图形C。
【详解】
作图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关键是确定对应点(对称点、平移后的点)的位置。
22.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2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A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2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A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
【详解】
(1)画出图A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图中红色部分):
(2)以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图中蓝色部分):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移和轴对称图形,解答此题要注意平移:①方向;②距离.整个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求作一个几何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特征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点,然后依次连结各对称点即可。
23.见详解
【分析】
①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②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
解析:见详解
【分析】
①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②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③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连点-连接对应点。
【详解】
【点睛】
决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
24.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
(2)根据旋转的特征,图②绕点C逆时针旋转90°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
(2)根据旋转的特征,图②绕点C逆时针旋转90°,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再根据平移的特点:将旋转后的三角形向石平移5格,作图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点睛】
求作一个几何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特征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点后依次连结各特征点即可;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平移时要注意:大小、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变了。
25.(1)300平方米 (2)1480分米 (3)440平方米 (4)450立方米 (5)12000立方分米
【解析】
【分析】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常见方法是
方法一:不规则物体体积=总
解析:(1)300平方米 (2)1480分米 (3)440平方米 (4)450立方米 (5)12000立方分米
【解析】
【分析】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常见方法是
方法一:不规则物体体积=总体积(物体和水的)-水的体积
方法二:不规则物体体积=底面积×上升的高度
【详解】
(1)15×20=300(平方米)
(2)(20+15+2)×4=148(米)=1480(分米)
(3)20×15+(20×2+15×2)×2=300+140=440(平方米)
(4)15×20×1.5=450(立方米)
(5)4cm=0.04m,15×20×0.04=12(立方米)=12000(立方分米)
26.(1)复式折线;
(2)三,8.5;
(3)外,二,2.7;
(4)因为第二个星期和第三个星期正是木棉花单朵花开放时间,是最美的时候,而第一星期和第四星期是刚开和花落时候,如果我去也选择第二个星期或
解析:(1)复式折线;
(2)三,8.5;
(3)外,二,2.7;
(4)因为第二个星期和第三个星期正是木棉花单朵花开放时间,是最美的时候,而第一星期和第四星期是刚开和花落时候,如果我去也选择第二个星期或第三个星期去。
【分析】
(1)根据上图可知,这是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2)(3)根据上图的数据直接解答即可;
(4)分局木棉花开的时间进行解答。
【详解】
由分析得,
(1)这是折线统计图。
(2)第一星期:1+0.3=1.3(万人)
第二星期:4+3=7(万人)
第三星期:5+3.5=8.5(万人)
第四星期:1+0.7=1.7(万人)
8.5>7>1.7>1.3
所以,第三个星期的游客人数最多,共8.5万人。
(3)3-0.3=2.7(万人)
外地游客在第二个星期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2.7万人。
(4)因为第二个星期和第三个星期正是木棉花单朵花开放时间,是最美的时候,而第一星期和第四星期是刚开和花落时候,如果我去也选择第二个星期或第三个星期去。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解答此题关键是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
27.(1)7;10
(2)7
(3)下降
(4)
【分析】
(1)(2)(3)观察统计图,直接填空即可;
(4)9月冰箱和空调的销售量分别是25台、40台,据此利用除法求出冰箱的
解析:(1)7;10
(2)7
(3)下降
(4)
【分析】
(1)(2)(3)观察统计图,直接填空即可;
(4)9月冰箱和空调的销售量分别是25台、40台,据此利用除法求出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几分之几。
【详解】
(1)西关家电城7月的空调销售量最多,10月的冰箱销售量最少。
(2)西关家电城空调和冰箱的销售量7月相差最多。
(3)7月后空调的销售量呈现下降趋势。
(4)25÷40=,所以,西关家电城9月冰箱的销售量是空调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8.(1)见详解
(2)1;6
(3)上升趋势
【分析】
(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纸的大小,确定纵轴和横轴每一个单位的长度;根据纵轴、横轴的单位长度,画出纵轴和横轴,并画出方格图;根据各数量的
解析:(1)见详解
(2)1;6
(3)上升趋势
【分析】
(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纸的大小,确定纵轴和横轴每一个单位的长度;根据纵轴、横轴的单位长度,画出纵轴和横轴,并画出方格图;根据各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线或横线(或纵、横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写出标题,注明单位,可以写明调查日期或制图日期。复式折线统计图还要画出图例。
(2)观察统计图,数据位置越高销量越多。
(3)观察统计图,折线往上表示上升趋势,折线往下表示下降趋势。
【详解】
(1)某服装超市2021年上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
(2)1月份毛衣销售的最多,6月份衬衫销售的最多。
(3)衬衫销售呈现上升趋势。
【点睛】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