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

上传人:xiaol****an189 文档编号:18629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DF 页数:106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GBT 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GBT 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GBT 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GBT 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DC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o GB/ T 5 0 3 7 5一2 0 0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E v a l u a t i n g s t a n d a r d f o r e x c e l l e n t q u a l i t y o f b u i 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一 0 7 一2 0 发布2 0 0 6一1 1 一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f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 合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E v a l u a ti

2、 n g s t a n d a r d f o r e x c e ll e n t q u a l i ty o f b u il d i n g e n g in e e ri n g GB / T 5 0 3 7 5一2 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 华人民共和国 建设部 施行日 期:2006年 11月 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6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4 6 5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 B / T 5 0 3 7 5 一 2 0 0 6 ,自2

3、0 0 6 年1 1 月1日 实施。 本标准由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出 版发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 0 0 6 年 7 月 2 0日 前 ,卜 口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2 0 0 4 6 7 号文 关于印发 “ 二 0 0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 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 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编制 组。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 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本评价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评价方法是:按单位工程评价工程质量,首先 将单位工程按专业性质和建筑部位划分为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 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

4、工程、安装工程五部分。每部分分别 从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及限 值实测、观感质量等五项内容来评价,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具体 章节为 : 1 . 总则;2 . 术语;3 . 基本规定;4 .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 评价;5 .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评价;6 .结构工程质量评价; 7 . 屋面工程质量评价;8 .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评价;9 . 安装工程 质量评价;1 0 .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价等。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 督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业

5、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 分会 ( 北京市百万庄建设部大院建设部印刷厂二楼,邮政编码: 1 0 0 0 3 7 ) 。 主 编单 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分会 参 编单 位: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中天建设集团 解放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北 京 城乡 欣瑞 建设 有限 责任 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建设委员会 厦门中联建设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北京市远达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舜杰建筑

6、集团股份公司 主要起草人:吴松勤张玉平艾永祥潘延平彭尚银 张益堂梁建民唐民贺昌元杨南方 邱攀朱亚光景万郑肃宁袁欣平 张力君邓颖康侯兆欣杨玉江李兴元 张晓光顾福林刘宴山许建青 目次 1 总 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3 . 1 评价基础 4 3 . 2评 价 框 架 体系 ” ” 4 3 . 3 评价规定 。 7 3 . 4 评价内 容 8 3 . 5基 本 评 价 方 法 9 4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价 1 1 4 . 1 施工现 场质量保证条件检 查评价项目 n 4 . 2 施 工现 场质 量保证条件检 查评价方 法 n 5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评价 1 3 5 . 1 地基及

7、桩基工程性能检测 1 3 5 . 2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 1 4 5 . 3 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 6 5 . 4 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 1 8 6 结构工程质量评价 2 0 6 . 1结构工程性能检测 2 0 6 . 2 结构工程质量记录 2 5 6 . 3 结构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3 0 6 . 4 结构工程观感质量 3 2 7 屋面工程质量评价 3 5 7 . 1 屋面工程性能检测 3 5 7 . 2 屋面工程质量记录 3 6 7 . 3 屋面工程尺寸偏差及限 值实测 3 7 7 7 . 4 屋面工程观感质量 3 9 8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评价 4 1 8 . 1

8、 装饰装修工程性能检测 4 1 8 . 2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记录 4 2 8 . 3 装饰装修工 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4 3 8 . 4 装饰装修工程观感质量 4 5 9 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4 7 9 . 1 建筑给 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质量 评价 4 7 9 . 2 建筑电 气安装工 程质 量评价 5 1 9 . 3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评价 5 6 9 . 4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6 0 9 . 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评价 6 6 1 0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价 7 1 1 0 . 1 工程结构质量评价 。 7 1 1 0 . 2 单位工程质量评价 7 3 1 0 . 3 单位工程各项目 评分

9、汇总及分析 7 5 1 0 . 4 工程质量 评价报告 7 5 本 标准 用词 说明 . . . . . 7 7 条文说明 7 9 1 总则 1 . 0 . 1为 促进 工 程质量管 理工作的 发展, 统一 建筑工程施工 质 量评价的基本指标和方法,鼓励施工企业创优,规范创优活动, 制订本标准。 1 . 0 . 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在工程质量合格后的施工质量优 良评价。工程创优活动应在优良 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1 . 0 . 3 施工质量优良评价的基础是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 一标准及其配套的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1 . 0 .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

10、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 2 术语 2 . 0 . 1 建筑工程b u i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规划、 勘察、 设计和施工、 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 工程实体。 2 . 0 . 2 建筑工程质量 q u a l i t y o f b u i l d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 包括其 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 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 . 0 . 3 建筑装饰装修b u i l d i

11、n g d e c o r a t i o n 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建 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 行的各种处理。 2 . 0 . 4 施工 现场 质量保证条件 in s it e q u a l it y a s s u r a n c e c o n d it io n 为确保施工过程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和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所需要的控制准则和方法,使每个过程符合规定的要求和过程标 准,以达到每个过程期望的结果或为实现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 对这些过程持续改进实施必要措施的文件、物资及环境。 2 . 0 . 5 性能检测 i n s

12、p e c t i o n 对检验项目中的各项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检 测结果与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达 到规定要求所进行的活动 。 2 . 0 . 6 质量记录 q u a l i t y r e c o r d s 参与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和检测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 证明工程质量的状况,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 定,在参与工程建设活动中所形成的有关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材质证明、施工记录、检测检验报告及所做工作的成果记录等文 2 字及音像文件。 2 . 0 . 7 优良T - 程 f i n e b u i l d i n g e n g i

13、n e e r i n g 建筑工程质量在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合格基础 上, 经过评价在结构安全、使用功能、 环境保护等内在质量、 外 表实物质量及工程资料方面, 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的建筑 工程。 2 . 0 . 8 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d ime n s io n a l d e v ia t i o n m e a s u r e d o n t h e s p o t 对一些主要的允许偏差项目 及有关尺寸限值项目进行尺量等 量测, 并将量测结果与规范规定值进行比较,以表明每项偏差值 是否满足规定,以及满足规定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 2 . 0 . 9 观感质量imp r e s

14、 s i o n a l q u a l it y 对一些不便用数据表示 的布局 、表面 、色泽 、整体协调性 、 局部做法及使用的 方便性等质量项目由有资格的人员通过目 测、 体验或辅以必要的量测,根据检查项目的总体情况,综合对其质 量项目给出的评价。 2 . 0 . 1 0 权重值w e i g h t 在质量评价过程中,为了能将有关检查项目满足规定要求的 程度用数据表示出来, 按各项目 所占工作量的大小及影响整体能 力重要程度,分别对各项目规定的所占比例分值。 2 . 0 . 1 1 质量评价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o n 对工程实体具备的满足规定要求能

15、力的程度所做的系统检 查。对工程质量而言,评价可以是对有关建设活动、过程、组 织、体系、资料或承担工程人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体质量所进 行的检验评定活动。 3 基 本 规 定 3 . 1 评 价 基 础 3 . 1 . 1 建筑工程质量应实施目标管理,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 应制订质量目 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创优良的工程, 还应在承 包合同中明确质量目标以及各方责任。 3 . 1 . 2 建筑工程质量应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工程项目的工序质 量管理,重视管理机制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持续改进能力。 3 . 1 . 3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应突出原材料、过程工序质量 控制及功能效果测试。应重视提高管理效

16、率及操作技能。 3 . 1 .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综合检查评价结构的安全 性、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效果等。 3 . 1 .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注重科技进步、环保和节 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3 . 1 .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 应在工程质量按 建筑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其配套的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验收合格基础上评价优良等级。 3 . 2 评价框架体系 3 . 2 .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按照工程部 位、系统分为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 工程及安装工程等五部分,其框架体系应符合表3 . 2 . 1 的规定。 3 .

17、 2 . 2 每个工程部位、系统应根据其在整个工程中所占工作量 大小及重要程度给出相应的权重值,工程部位、系统权重值分配 应符合表 3 . 2 . 2 的规定。 3 . 2 . 3 每个工程部位、系统按照工程质量的特点, 其质量评价 应包括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 峰牲联掣拿软-妈胆日1.2.肉彬 表 3 . 2 . 2 工程部位、系统权孟值分配表 蕊 赢 一 1瞥 权重分值 地基及桩基工程1 0 结构工程 4 0 屋面工程 5 装饰装修工程 25 安装工程2 0 注: 安装工程有五项内容: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建筑电气、 通风与空调、 电梯、 智能 建筑工 程

18、各4 分。 缺项时按实际工作量分配 但应为 整数。 及限值实测、观感质量等五项评价内容。 每项评价内容应根据其在该工程部位、系统内所占的工作量 大小及重要程度给出相应的权重值,各项评价内容的权重值分配 应符合表 3 . 2 . 3的规定。 表 3 . 2 . 3 评价项目权重值分配表 序号评 价 项 目 地基及桩 基工程 结构 工程 屋面 工程 装饰装 修工程 安装 工程 1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 1 01 01 01 01 0 2 性能检测3 53 03 02 03 0 3 质量记录3 52 52 02 03 0 4 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 52 02 0 1 01 0 5 观感质量 51

19、52 04 0 2 0 注:1 用各检查评分表检查评分后,将所得分值换算为本表分值,再按规定变为 表3 . 2 . 2 的 权重值。 2 地下防 水层评价权重值没有单独列出, 包含在结构工程中,当 有地下防水 层时,其权重值占结构工程的 5 %. 3 . 2 . 4 每个检查项目 包括若干项具体检查内容,对每一具体检 查内容应按其重要性给出标准分值,其判定结果分为一、二、三 共三个档次。一档为 1 0 0 %的标准分值;二档为8 5 %的标准分 值; 三档为7 0 % 的 标准 分值。 3 . 2 .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分为工程结构和单位工程 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评价。 3 . 2 .

20、 6 工程结构、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工程的评价总得分均 应大于等于8 5 分。总得分达到9 2 分及其以上时为高质量等级的 优良工程。 3 . 3 评 价 规 定 3 . 3 . 1 建筑工程实行施工质量优良 评价的工程, 应在施工组织 设计中制定具体的创优措施。 3 . 3 .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先由施工单位按规定自 行检查评定,然后由监理或相关单位验收评价。评价结果应以验 收评价结果为准。 3 . 3 . 3 工程结构和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均应出具评价 报告。 3 . 3 . 4 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优良 评价应在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 工程以及附属的地下防水层完工,且主体

21、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基 础上进行。 3 . 3 . 5 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 场进行必要的抽查,以验证其验收资料的准确性。多层建筑至少 抽查一次,高层、超高层、规模较大工程及结构较复杂的工程应 增加抽查次数。 现场抽查应做好记录,对抽查项 目的质量状况进行详细 记载。 现场抽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3 . 3 . 6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在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优良 评价的基础上,经过竣工验收合格之后进行,工程结构质量评价 达不到优良的,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不能评为优良。 3 . 3 . 7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优良的评价,应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 程档案进行全面的检查。 3 .

22、 4 评 价 内 容 3 . 4 . 1 工程结构、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工 程质量评价得分,科技、环保、节能项目加分和否决项目。 3 . 4 . 2 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按本标准第4 -6 章的评价 表格,按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工程的 评价内容逐项检查。结合施工现场的抽查记录和各检验批、分 项、分部 (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按规定 对相应表格的各项检查项目给出评分。 3 . 4 . 3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按本标准第4 - 9 章的 评价 表格, 按各表格的具体项目 逐项检查, 对工程的抽查记录和验收 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按

23、规定对相应表格的各项检查项目给出 评分。 3 . 4 . 4 工程结构、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 得进行优 良评价 : 1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耗能高的产 品及民用建筑挥发性有害物质含量释放量超过国家规定的产品。 2 地下工程渗漏超过有关规定、屋面防水出现渗漏、超过 标准的不均匀沉降、超过规范规定的结构裂缝,存在加固补强工 程以及施工过程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 3 评价项目中设置否决项目,确定否决的条件是:其评价 得分达不到二档,实得分达不到8 5 %的标准分值;没有二档的 为一档,实得分达不到1 0 0 %的标准分值。 设置的否决项目 为: 地基及桩基工程:地基

24、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单桩竖向 抗压承载力; 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结构工 程焊缝内部质量及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质量; 安装工程: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承压管道、设备水压试验,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通风与空调 工程通风管道严密性试验,电梯安装工程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测 试,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检测等。 3 . 4 . 5 有以 下特色的工程可适当加分, 加分为权重值计算后的 直接加分,加分只限一次。 1 获得部、省级及其以上科技进步奖,以及使用节能、节 地、环保等先进技术获得部、省级奖的 工程可加。 . 5 .3 分; 2 获得部、 省级科技示范工程或

25、使用先进施工技术并通过 验收的工程可加。 . 5 - 1 分。 3 . 5 基本评价方法 3 . 5 . 1 性能检测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标准:检查项目的检测指标 ( 参数)一次检测达到设计 要求及规范规定的为一档,取 1 0 0 %的标准分值;按有关规范规 定,经过处理后达到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的为三档, 取7 0 %的 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现场检测或检查检测报告。 3 . 5 . 2 质量记录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标准:材料、设备合格证 ( 出厂质量证明书) 、进场验 收记录、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等资料完整、数据齐全并能满 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真实、有效、内容填写

26、正确,分类整理规 范,审签手续完备的为一档,取 1 0 0 %的标准分值;资料完整、 数据齐全并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真实、有效,整理基本规 范,审签手续基本完备的为二档,取 8 5 %的标准分值;资料基 本完整并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真实、有效,内容审签手续基 本完备的为三档,取7 0 %的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检查资料的数量及内容。 3 . 5 . 3 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标准:检查项目为允许偏差项目时,项目各测点实测值 均达到规范规定值, 且有8 0 %及其以上的测点平均实测值小于 等于规范规定值。 . 8 倍的为一档,取 1 0 0 %的标准分值;检查项

27、 目各测点实测值均达到规范规定值,且有 5 0 %及其以上,但不 足8 0 %的测点平均实测值小于等于规范规定值。 . 8 倍的为二档, 取8 5 %的标准分值;检查项目 各测点实测值均达到规范规定的 为三档, 取7 0 %的标准分值。 检查项目为双向限值项目时,项目 各测点实测值均能满足规 范规定值,且其中有 5 0 %及其以上测点实测值接近限值的中间 值的为一档, 取1 0 0 %的标准分值;各测点实测值均能满足规范 规定限值范围的为二档,取 8 5 %的标准分值;凡有测点经过处 理后达到规范规定的为三档, 取7 0 %的 标准分值。 检查项目为单向限值项目时,项目 各测点实测值均能满足规

28、 范规定值的为一档, 取1 0 0 %的 标准分值;凡有测点经过处理后 达到规范规定的为三档,取7 0 %的标准分值。 当允许偏差、限值两者都有时,取较低档项目的判定值。 检查方法:在各相关同类检验批或分项工程中,随机抽取 1 0 个检验批或分项工程, 不足1 0 个的取全部进行分析计算。 必 要时,可进行现场抽测。 3 . 5 . 4 观感质量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标准:每个检查项目的检查点按 “ 好” 、“ 一般” 、“ 差” 给出评价,项目检查点9 0 %及其以上达到 “ 好” ,其余检查点达 到一般的为一档,取 1 0 0 %的标准分值;项目检查点 “ 好”的达 到7 0

29、%及其以上但不足 9 0 %,其余检查点达到 “ 一般”的为二 档,取8 5 %的 标准分值; 项目 检查点 “ 好”的达到3 0 %及其以 上但不足7 0 %, 其余检查点达到 “ 一般”的为三档,取7 0 %的 标准分值。 检查方法:观察辅以必要的量测和检查分部 ( 子分部)工程 质量验收记录,并进行分析计算。 4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价 4 . 1 施工现场质f保证条件检查评价项目 4 . 1 . 1 1 运行; 2 3 4 . 1 . 2 1 2 4 . 1 . 3 4 . 1 .4 施工现场应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现场项 目部组 织机构健全 ,建立质 量保证体 系并有

30、效 材料、构件、设备的进场验收制度和抽样检验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 施工现场应配置基本的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配置; 施工工艺标准 ( 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配置。 施工前应制定较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制定质量目 标及措施。 4 . 2 施工现场质f保证条件检查评价方法 4 . 2 . 1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应符合下列检查标准: 1 质量管理及责任制度健全,能落实的为一档,取 1 0 0 % 的标准分值;质量管理及责任制度健全,能基本落实的为二档, 取8 5 %的标准分值;有主要质量管理及责任制度, 能基本落实 的为三档, 取7

31、0 %的标准分值。 2 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配置。工程所需的工程质 量验收规范齐全 、主要工序有施工工艺标准 ( 企业标准、操作规 程)的为一档, 取1 0 0 %的 标准分值; 工程所需的工程质量验收 规范齐全、1 / 2 及其以上主要工序有施工工艺标准 ( 企业标准、 操作规程)的为二档,取 8 5 %的标准分值;主要项目有相应的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主要工序施工工艺标准 ( 企业标准、操作规 程)达到1 / 4 不足1 / 2 为三档, 取7 0 %的标准分值。 3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手续齐全、可操作性 好、针对性强, 并认真落实的为一档, 取1 0 0 %的标准分值;

32、 施 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审批手续齐全,可操作性、针对性 较好, 并基本落实的为二档, 取8 5 %的标准分值; 施工组织设 计、 施工方案经过审批,落实一般的为三档,取7 0 %的标准 分值。 4 质量目标及措施明确、切合实际、措施有效性好,实施 好的为一档, 取1 0 0 %的 标准分值; 实施较好的为二档, 取8 5 % 的 标准分值; 实施一般的为三档, 取7 0 %的 标准分值。 4 . 2 . 2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检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有关制度、措施资料,抽查其实施情况,综合进行 判定 。 4 . 2 . 3 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评分应符合表4 . 2 . 3 的

33、规定。 表 4 . 2 . 3 施工现场质f保证条件评分表 工程名称 施工阶段检查 日 期年月日 施工单位评价单位 序 号 检 查 项 目应得分 判 定 结 果 实得分备注 1 0 0 8 5 %7 0 肠 1 施 工 现 场质 量管 理及 质量 责任制度 现场组织机构、 质 保体系, 材料、 设备进场验收制 度、抽样 检验 制 度, 岗位责任制 及奖罚制度 3 0 2 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 规范配置 3 0 匡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2 0 匡 质量目标及措施 2 0 检 查 结 果 权重 值 1 0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 合计: 施 工 现 场 质 量 保 证 条 件 评 分 一

34、-19 典 X 1 0 = .山二,Ih my r fi丁 “ 刀一应得分 、 ” 一 评价人员:年月日 5 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评价 5 . 1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 5 . 1 . 1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 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注浆体强度; 2 地基承载力; 3 复合地基桩体强度 ( 土和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测桩体 干密度) ; 4 复合地基承载力; 5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6 桩身完整性。 5 . 1 . 2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检查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标准: 1 )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承载力;复合地基桩体强度 或桩体干密度及承载力;桩基承载力。

35、 检查标准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3 . 5 . 1 条的规定。 2 )桩身完整性。桩身完整性一次检测 9 5 %及其以上达 到工 类桩,其余达到II类桩时为一档,取 1 0 0 %的标 准分值; 一次检测9 0 %及其以上,不足9 5 %达到工 类桩,其余达到II类桩时为二档,取 8 5 %的标准分 值; 一次检测 7 0 %及其以上不足9 0 %达到工 类桩, 且1 . II 类桩合计达到9 8 %及以上,且其余桩验收 合格的为三档,取 7 0 %的标准分值。 2 5 . 1 . 3 检查方法:检查有关检测报告。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评分应符合表5 . 1 . 3 的规定。 表 5 . 1

36、. 3 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评分表 工程名称施工阶段 检查日期年月日 施工单位 评价单位 序 号 检查项目应得分 判 定 结 果 实得分备注 1 0 0 % 8 5 %7 0 1 地基 地 基 强 度、 压 实系数、注 浆体强度 5 0 / 地基承载力 5 0 / 2 复 合 地基 桩 体 强 度、 桩体干密度 ( 5 0 ) / 复合地基 承 载力 ( 5 0 ) / 3 桩基 单桩 竖向抗 压承载力 ( 5 0 ) / 桩身完整性 ( 5 0 ) 检 查 结 果 权重值3 5 分。 应得分合计: 实得分合计: 地 基 及 桩 基 工 程 性 能 检 测 评 分 一 裹 嚣 签 X 3 5 = 二 二二二山 ,二, p Y t f :7 r T N一 应得分/ “ “ “ 一 评价人员:年月日 5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