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FZ∕T 32017-2014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PDF

上传人:wang****ing 文档编号:18627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Z∕T 32017-2014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FZ∕T 32017-2014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FZ∕T 32017-2014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FZ∕T 32017-2014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FZ∕T 32017-2014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59.080.20W 3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纺 织 行 业 标 准Fz/T32017一2014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Combed flax/cotton blended grey yarn2014-07-09发布 14-101实施/ 峙 冫飞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工 业和 信 息化 部 发布押型Fz/T 32017-2014目 刂 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 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9/SC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东 华大学 、 湖南广源麻业有限公司、 江苏悦达家纺有

2、限公司、 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 中心 、 深圳市贝利爽实业有限公司、 盐城工学院、 际华三五 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虞市小一峰服饰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郁 崇文、 张含飞、 王圣杰、 付成彦 、 刘国亮、 谢世仁、 张婷、 黄建新 、 马浩然、 张慧霞 、罗勤、 陶铬 、 刘百松 。Fz/T32017-2014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1 范围本标准规定 了精梳亚麻与棉混纺本色纱产品的分类 、 要求 、 试验方法、 验收规则和标志、 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的品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

3、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 ,仅 注 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最新版本 (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292.1 纺织品 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 :电 容法GB/T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的测定GB/T474309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T29862 纺织品 纤维含量 的标识FZ/T10007 棉及化纤纯纺 、 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10008 棉及化纤纯纺 、 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FZ/T30003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3 产品分类、

4、 标识3.1 分类3.1.1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产品按不同混纺 比和线密度进行分类 。3.1.2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 的线密度 以 1000m纱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质量 (g)表示 ,单 位为特克斯(tex),按式(1)计算 ,结 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T=管 1000式 中 :T线密度 ,单 位为特克斯 (tex);御质量 ,单 位为克 (g);L长度 ,单 位为米 (m)。3.1.3 精梳亚麻棉 混纺本色纱 百米质量 的计算参见 附录A。3.2 标识3.2.1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 的原料 和工艺代号用英 文字母 表示 ,L亚麻 、 C棉 、 J精梳 。3.2.2 精梳亚麻棉 混纺本色

5、纱用精梳 、 混纺 比(L/C或C/D、线密度tex进行标识 。示例 1: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密度为19x,含量为亚麻55%,棉45%,应写为JL/C55/4519tex;示例2: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密度为16tex,含量为亚麻30%,棉70%,应写为JC/L70/3016tex。Fz/T3201720144 要求4,1 技术 要求4.1,1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 (亚 麻含量在50%以上)的 技术要求见表1。表1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亚 麻含量在50%以 上)的 技术要求4,1.2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 (亚 麻含量在35%以上50%)的技术要求见表2。表2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亚

6、麻含呈在35%以 上50%)的技术要求线密度teX等 别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cN/tex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麻粒(+280%)个/km细节(-50%)个/km纤维含量偏差%14及 以下优14.0l0 3.027.01 650.o500。o按GB/T29862规定执行15.013.529.o2 200.0600.016.013.o31.o3300.0800.014以 上18优1返 。 014.o 3。o25.o1 650.o500.015013.027.o1760.o600.o16.012.029.01880。o750.018以上24优12.013.0

7、3 . 025.01 650.0500.013.012.027.01 760。o600.0合14.011.o29.o1880。o750.o24以上38优12.012.o 3。o24.o1 550.o在00。o13.011.o26.o1650.0500.014.010.028.01 760.0650.o3 8 以优11.011.0 3.022.01 100。o300.012.010.024.01 320.0400.013.026.o1430.o550。o注 :麻 粒是指 由纤维(包 括麻 、 棉)扭 结或聚集成 的粒状疵点 。线密度teX等 别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 系数%单纱断裂强度

8、cN/tex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麻粒(+280%)个/km细节(-50%)个/km纤维含量偏差%14及 以下优10.014.03.019.0900.0200.011.013.020.01 100.0300.0规定执行12.012.02 1 . 01 350.0400.0Fz/T 32017-2014表2(续 )4.1.3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亚 麻含量在 20%35%)的技术要求见表 3。表 3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亚 麻含旦在 %3s%)的技术要求线密度tex等 别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 系数%单纱断裂强度cN/tex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变异 系数%麻粒(+2

9、80%)个/km细节(-50%)个/km纤维含量偏差%1 4 以上 1 8优10.014.0 3。 o19.0780.0150.0按GWT29862规 定执行1 1 . 013.02 1 . 0900.0200.012.012.023.o1 000.o300.018以上24优12.014.03.019.0650.0100.014,o13.021.0780.o150.016.012.023.0900.0200.024以上38优12.012.0 3 . 017.0550.o100.013.011.019.0650.0150.0l4.010.o21.o780.0200。o38以 上优10.012.o

10、 3。 o16.o350.o80.011.011.017.o450。o100.012.010.o18.o550。o150.0线密度t e x等 别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cN/tex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麻粒(+280%)个/km细节(-50%)个/km纤维含量偏差%14及以下优15.0 3。 o18.o450。o60.0按GB/T29862规定执行10.014.o19.0550.o80.012.013.020.0650.0100.01钅以上18优15.03.018.0400.050.010.014.020.o450.060.011.013.022.050

11、0.070.018以上优11.02.515.0 3.018.0400.050.013.03 . 514.020.0450.070.o15.013.022.0500.090.0 以上38优10.016.0 3.016.0300.030.012.015.018.0400.040.014.014.020.0500.050.038以上优2 . 516.03 . 015.0240.020.011.015o16.0300.030.o12.014.017.0400.040.0Fz/T32017-20144.2 分等规定4.2,1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的品等以同一品种 、 同一规格 、 同一交货量 (同一合

12、同)为一批 ,按 规定 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并 按其试验结果评定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的品等 。4.2,2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 合格品。4,2.3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的品等 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 线密度变异系数 、 单纱断裂强度 、 线密度偏差率 、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 细节 (-50%)、麻粒 (+280%)及纤维含量八项 中最低 的一项 品等评定 。5 试验方法5.1 试验条件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 的试验条件下进行 。5.2 取样5.2.1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纱应采用成品纱进行品等试验。5.2.2 从同一品种 、 同一规格 、 同一批次中抽取3

13、0筒 (管 ),每个筒(管 )的 纱长度不少于1000m。5.2.3 各项试验用样品数量规定见表4。表4 试验用样品数旦5.3 试验5,3.1 线密度变异系数 、 线密度偏差率试验摇取绞纱长度应按GB/T474309规定执行 ,其 中线密度变异系数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线密度偏差率按式(2)计算 :D=御勿d100% (2)彻d式 中:D线密度偏差率 ,%;仞试样实际干燥质量 ,单 位为克 (g);狃d试样设计干燥质量 ,单 位为克(g)。5.3.2 单纱断裂强度和单纱断裂强力变异 系数试验按GB/T3916规定 执 行 。4检验项 目单纱断裂强度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 、 线

14、密度变异 系数 、 线密度偏差率条干均匀度变异 系数麻 粒细 节取样数量20筒 (管 )30筒 (管 )10筒 (管 )10筒 (管 )10筒 (管 )试验数量lO0次30次1 0 次1 0 次1 0 次Fz/T 32017-20145,3.3 条干均匀度变异 系数及 麻粒 、 细节试验按G B / T 3 2 9 2 . 1 规定执行。5.3.4 纤维含量 的试 验按F Z / T 3 0 0 0 3 执行 。6 验收规则按F z / T 1 0 0 0 7 执行 。7 标志 、 包装 、 运输 、 储存7,1 标志 、 包装按F Z / T 1 0 0 0 8 执行 。7,2 运输应保证产

15、品安全稳妥 ,不 受损失 。7.3 储存仓储场所应具有 良好的通风 、 排风条件 ,使 空气保持流通 ,以确保产品品质不变质 、 不霉烂 。加强防火措施 ,杜 绝火种 。8 其他用户对本标准有特殊要求的,由 供需双方另订协议 。Fz/T320172014附 录 A(资 料性附录)精梳亚麻棉混纺纱百米质量的计算A。1 精梳亚麻棉混纺纱的公定 回潮率是根据纱线干重混纺比加权平均计算 ,其 中亚麻纤维公定 回潮率为12%,棉纤维公定 回潮率为8.5%。精梳亚麻棉混纺纱 的公定 回潮率按式 (A.D计算,结 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W =W L P L + W c P c式中:W精梳亚麻棉混纺纱的公定

16、 回潮率 ,%;WL亚麻纤维公定 回潮率 ,%;PL亚麻纤维的混纺 比,%;Wc棉纤维公定 回潮率 ,%;Pc棉纤维的混纺 比,%。A,2 100m精梳亚麻棉混纺纱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按式(A.2)计算 ,结 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G=T/10 (A,2)式中:G- 00m精梳亚麻棉混纺纱在公定 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 ,单 位为克每百米(g/100m);T线密度 ,单 位为特克斯(tex)。A.3 100m精梳亚麻棉混纺纱的标准干燥质量按式(A.3)计算 ,计 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G 1 = G / ( l + W ) ( A 。3 )式中:Gl100m精梳亚麻棉混纺纱的标准干燥质量 ,单 位为克每百米(g/100m)。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