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经典解析.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862401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必考知识点题目经典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C中学生课桌高80cmD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0N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3一竖直向上抛出的硬币,若在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则硬币将()A保持静止B向上匀速运动C向下匀速运动D向下加速运动4如图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图钉尖很尖锐B书包背带较宽C穿滑雪板滑雪D铁轨下铺设枕木5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

2、列分析合理的是()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不同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6如图所示,匀质杠杆可绕着O点转动,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匀速缓慢地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位置拉至水平位置(忽略摩擦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的底部所受的水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Ap甲p乙p丙Bp甲

3、=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mB)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分析钢球两次推动水平面上的木块移动的距离,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实验中,钢球在水平面上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_(选填“相同”或“不同”)。比较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动能较小的是_钢球;实验中,若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相同高度处滚下,推动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他发现水平面越光滑,木块移动的距离越_(选填“远”或“近”),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将_;(2)他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在实验操作中他发现,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动物块时,也可使物块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

4、物块处于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理由是_;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沿水平方向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实验得到了表格中的相关数据,请帮他分析,此次试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的表达式为:_。25()小明用下图器材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_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2)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 _两图来进行比较;(3)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知,h1_h2(选填“”、“”或“”);(二)如图甲和乙所示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装置和实验操作;实验证明:使用定滑轮可以

5、 _;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分析可知 _的机械效率较高。26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足量的水,现通过定滑轮用弹簧测力计拉正方体木块,使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10-3m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不计绳重、摩擦,(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质量。2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像(容器厚度不计,忽略液面变化,g10N/kg),求:(1)圆柱体的重力为 _N

6、,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_N;(2)圆柱体的密度?_(3)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_(4)若盛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与圆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未溢出),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_28小军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小军所用的拉力F为60N,(不计摩擦与绳重)求:(1)小军的拉力做的功是多少?(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15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则质量为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

7、m/s,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故C符合题意;D一只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解析:C【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符合题意;D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解析:A【详解】竖直向上抛出的硬币,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若此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不动。故选A。4A解析:A【详解】A图

8、钉尖很尖锐,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A符合题意;B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穿滑雪板滑雪,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解析:B【详解】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故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轮船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液体的密度变大,故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故B符合题意;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实现的,故C不符合题意;D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故D不符合题意。故

9、选B。6A解析:A【详解】在杠杆缓慢地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位置拉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却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l1=Gl2,当l1、G不变时,l2越大,那么F越大,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增大。故选A。7B解析:B【详解】由图可知,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所以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F甲AB=GA+GB,F乙AB=GA+GB,F丙AB=GA+FB浮,因为金属块B在水中会下沉,所以,GBFB浮,所以F甲AB=F乙ABF丙A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V排=,则V甲AB=V乙ABV丙AB,

10、则水面上升的高度关系为:h甲升=h乙升h丙升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原来水面高度相同,故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为:h甲=h乙h丙,根据p=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为:p甲=p乙p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8D解析:D【详解】A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说明此时动能为零,而d处的重力势能小于a处重力势能,故d处小于a处机械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不符合题意;B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在c点时,小球有一个向左的速度,故此时小球具有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C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故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可能

11、全部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D在b到c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不能完全转化,故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小球减小的动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9形状 大小 【详解】1人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产生向下的压力,沙发在压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大人对沙发的压力大,小孩对沙发的压力小,大人和小孩分别坐在同一张沙发上,沙发的凹陷程度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10B解析:惯性 形状 等于 【详解】1由于惯性, B车刹车后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继续向前运动撞到汽车A。2观察汽车A的尾部可以发现,汽车A的尾部发

12、生形变,故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3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汽车B对汽车A的作用力等于汽车A对汽车B的作用力。11受力面积 压力 【详解】1装有较多车轮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2受力面积一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是控制压力来控制压强。1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 减小 【详解】1脚感觉疼,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人对毽子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毽子对脚施加了力。2脚踢毽子,改变了毽子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毽子在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质量不变,它的动能减小。13F解析:200 200 【详解】1由图乙知,从0s到1s内,推力大小为100

13、N;由图丙可知,木箱在01s内木箱处于静止状态,由WFs知,在01s内推力对木箱所做的功为0。2由图丙知,3s到5s时间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图乙和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200N在1到3s,虽然木箱做加速运动,但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200N。3由丙图知,木箱在3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v1m/s,摩擦力为f200N,由PFv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PFv200N1m/s200W14大 小 【详解】12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相对于漩涡边沿,漩涡中心流速大,压强较小,漩涡边沿流速小,压强较大,从而形成指向漩涡

14、中心的压力差,把人“吸”进去。15杠杆 400 不是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支点为O,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2动力臂L1=0.5m+1m=1.5m阻力臂L2=1m,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得F1.解析:杠杆 400 不是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支点为O,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2动力臂L1=0.5m+1m=1.5m阻力臂L2=1m,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得F1.5m=600N1m解得F=400N。3人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水平地面对人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人,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16重力势 B 减小 【详解】试题分析: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在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机械能

15、是守恒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在O点重力势能最大,下落过解析:重力势 B 减小 【详解】试题分析: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在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在O点重力势能最大,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动能增大;在A点受到的重力大于拉力,运动员加速运动随着绳子的增长,在B点重力等于拉力,B点受力平衡,匀速,速度最大因此B点运动员的动能最大;从B到C,拉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减速运动,到C点,速度减小为零,动能为零,重力势能最小,从A点运动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的考点:

16、机械能的转化三、解答题17【详解】斜面对木块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解析:【详解】斜面对木块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18【详解】已知图中支点为O点,分别从支点作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即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下图解析:【详解】已知图中支点为O点,分别从支点作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即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下图19【详解】图中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从定滑轮开始,由里向外依次绕线有4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时最力,如图所示解析:【详解

17、】图中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从定滑轮开始,由里向外依次绕线有4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时最力,如图所示20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解析: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力,质量用天平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2)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同一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因此可得结论:物体的重力与

18、质量成正比。(3)34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要控制物体的材质,质量相同,改变物体的形状进行探究,小刚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没有控制质量相同,因此不可行。21匀速直线 甲、丙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一定 左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详解】(1)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解析:匀速直线 甲、丙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不一定 左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详解】(1)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摩擦力。(2)2要验证猜想,

19、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需要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压力相同,故选择甲、丙两个图。(3)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变大,摩擦力变大,故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45如图改进后的长木板不一定要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只要拉动长木板,木块所受的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与速度无关,故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进一步分析可知木板受到木块对它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因为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向左的拉力,而此时木块处于静止,故受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而

20、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与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故木板受到了木块给其向左的摩擦力。(5)67将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重复甲操作,压力变小了,接触面积也变小了,多个变量,无法判断,故结论是错误的; 原因是没有控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压力相同。二22刻度尺 刚开始滑动 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m 摩擦 【详解】1测量大气压的原理为。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实验中需要测量注射器的横截解析: 刻度尺 刚开始滑动 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m 摩擦 【详解】1测量大气压的原理为。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实验中需要测量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根据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由刻度部分的长度L,所以还

21、需要刻度尺。3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4 根据实验器材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出由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所以表格中应该是: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m。(2)5大气压的表达式为大气压的表达式为。(3)6 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使得拉力F偏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拉力可能大、可能小,算出的气压可能大也可能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会使拉力变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综合分析一定会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的。(4)

22、7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二是防止漏气。二234 小华 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详解】(1)1由图(a)、(b)知,解析:4 小华 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详解】(1)1由图(a)、(b)知,物体A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示=4.0N-3.6N=0.4N(2)23由图(b)、(c)、(d)知,物体A未完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A所处的深度变化而变化,即A所受浮力与浸入的深

23、度有关,但完全浸没后,A所处的深度发生变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即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而整个过程,所受浮力随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所受的浮力不变,那么小华的结论更合理。(3)4由(d)、(e)两图知,物体A分别浸没水和盐水中,即排开的液体相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A所受的浮力不同,那么在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5由图(a)、(d)知,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有浮力F浮1=G-F示1=4.0N-3.0N=1.0N据阿基米德原理得,物体A的体积6由图(a)、(e)知,A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2=G-F示=4.0N-2.8

24、N=1.2N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盐水的密度24质量 不同 B 远 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 不是 拉力与摩擦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相等 【详解】(1)1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A解析:质量 不同 B 远 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 不是 拉力与摩擦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也不相等 【详解】(1)1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A、B(mAmB)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滚下,控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23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A、B(mAmB)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可以通过比较钢球在水平面上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动能大小,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到达水平面速度

25、相同时,钢球在水平面上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质量小的钢球在水平面上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小,则动能小,即B的动能小。4水平面越光滑,对木块的阻力越小,则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5因为钢球撞击木块使木块具备一定的初始速度,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2)6平衡状态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动物块时,也可使物块在长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物块处于平衡状态。78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动物块时,拉力与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大小也不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9沿水平方向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

26、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表中数据发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进一步对数据分析发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压力的0.3倍,则此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存在关系式25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甲、丙 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甲 【详解】(一)(1)1在此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出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各小球动能大小的,这是解析: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甲、丙 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甲 【详解】(一)(1)1在此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出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各小球动能大小的,这是转换法的运用。(2)2为了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球的速度,改变小球的质量,因此,根据三次实验中小

27、球的质量和滚下的高度可知,甲、丙两图符合要求。(3)3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两图中小球的质量相同,乙图中小球把木块推动的距离远,对木块做功多,说明乙图中小球的速度大,在斜面上下滑的高度大,即h1h2(二)4从甲图中可看出,三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拉力的方向;观察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N,等于物重,故可得出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5根据甲图中数据,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根据乙图中数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由此可知,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是定动即甲的机械效率高。26(1)10N (2)0.6 kg【解析】【详解】(1)木块浸没,受到的浮力为:;(2)定滑轮

28、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改变力的方向,木块受到向下的重力、拉力,向上的浮力的作用,静止状态受力平解析:(1)10N (2)0.6 kg【解析】【详解】(1)木块浸没,受到的浮力为:;(2)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改变力的方向,木块受到向下的重力、拉力,向上的浮力的作用,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G+F拉=F浮,故木块重为:G=F浮-F拉=10N-4N=6N木块质量为:。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2)木块的质量是0.6kg。278 【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重力为图像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解析:8

29、【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重力为图像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为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2)由得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圆柱体的质量为圆柱体的密度:(3)若忽略液面变化,由图像可知,圆柱体在刚浸没时,物体又下降4cm,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因此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为水面升高的深度为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为答:(1)圆柱体的重力为12N,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8N。(2)圆柱体的密度为。(3)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30、为。(4)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与圆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28(1)60J;(2)75%;(3)90N【详解】解:(1)由图可知,动滑轮绕两段绳子,拉力移动的距离s=nh=20.5m=1m人的拉力做功W总=Fs=60N1m=60J(2)人对重物解析:(1)60J;(2)75%;(3)90N【详解】解:(1)由图可知,动滑轮绕两段绳子,拉力移动的距离s=nh=20.5m=1m人的拉力做功W总=Fs=60N1m=60J(2)人对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物h=90N0.5m=45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不计摩擦与绳重,滑轮和物体的总重力G总=2F=260N=120N动滑轮的重力G轮=G总G物=120N90N=30N提升150N的重物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答:(1)小军的拉力做的功是60J;(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15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是9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