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附答案
1.下面算式使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
A.56+25=25+56 B.(7×16)×5=7×(16×5) C.101×44=100×44+1×44
2.下面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三角形ABC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已知它有两条边的长度都是5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厘米。
A.10 B.5 C.9
4.和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从( )而分别观察这两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A.前面 B.上面 C.左面 D.右面
5.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A.7.065 B.5.760 C.7650
6.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 )。
A.十分位 B.十分之一 C.百分之一 D.千分之一
7.去掉2.45的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比原数( )。
A.扩大10倍 B.多24.5 C.多242.55
8.天童画室组织48名学员去南海公园划船。大船每只坐6人,小船每只坐4人,他们共租了10只船,每只船上都坐满了人,大船、小船各租了( )只。
A.大船6只,小船4只 B.大船5只,小船5只 C.大船4只,小船6只
9.有四个数,其中最大的数是43,最小的数是12,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可能是( )。
A.45 B.32 C.10
10.750米=( )千米;7.09吨=( )吨( )千克。
11.4.17读作 ,它里面有 个0.01.
12.两个数相除,商是65,余数是2,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 ),余数是( )。
13.一头大象一天吃350千克食物,50吨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填“够”或“不够”)( )。
14.商店里每个书包26元,现在有促销活动,买两个只需46元。妈妈带了220元,最多可以买( )个书包,还剩( )元。
15.图中共有_________个三角形。
16.小马虎在做一除法计算时,把除数70错写成80,算出的商是7,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
17.乐乐在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鸡有( )只,兔有( )只。
18.一块长方形草坪要改建,原来的面积180平方米,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改建后草坪的面积是( )平方米。
19.直接写出得数。
20.列竖式计算。
0.36+11.57= 1-0.28=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5.08-2.43-7.57 316×4+184×4
27.5-1.25+23.5-8.75 (124-85)×12÷36
22.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到果园参加采摘活动,同学们摘葡萄58.6千克,比杨梅多14.4千克。同学们一共采摘葡萄和杨梅多少千克?
23.一根绳子长35m,第一次用去18.36米,第二次用去12.64m,还剩下多少米?
24.某修路队修一条长960米的公路,每人每天修4米,原计划派15人来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5人,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5.花都区某学校四(1)班、四(2)班同学一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统计表。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四(1)班
10
15
12
1
四(2)班
12
13
8
6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四(1)班、四(2)班良好等级的人数分别是( )人和( )人。
(3)四(1)班和四(2)班不及格的一共有( )人。
26.希望小学有师生304名,准备包车外出参观,旅行社包车的价格是每人28元,老师带9000元够吗?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2)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详解】
A.56+25=25+5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B.(7×16)×5=7×(16×5),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C.101×44=100×44+1×4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点睛】
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指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判断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此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5+5=10(厘米)
5-5=0(厘米)
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10厘米
因为三角形ABC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因此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5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9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及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从前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3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左图和右图都是有2行,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2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第二行靠左有1个正方形;从右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2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第二行靠右有1个正方形。
【详解】
经过分析,从上面看时,左图和右图看到的形状相同,都是有2行,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物体三视图的应用。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A.7.065中“0”不在小数的末尾,因此不满足;
B.根据分析可知:5.760=5.76;因此满足;
C.7650为整数,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小数部分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故答案选:B
【点睛】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2.45去掉小数点后是245,然后用245减2.45即可。
【详解】
245-2.45=242.55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是大船,可以坐6×10=60(人),比实际多60-48=12(人),一只小船看作大船增加6-4=2(人),小船只数为12÷2=6(只),大船只数为10-6=4(只)。
【详解】
(6×10-48)÷(6-4)
=(60-48)÷2
=12÷2
=6(只)
10-6=4(只)
大船租了4只,小船租了6只。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方法的掌握。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因此平均数要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详解】
A.45>43,因此不满足;
B.43<32<12,因此满足;
C.10<12,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75 7 90
【解析】
【分析】
根据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进而根据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移动小数点进行换算,据此解答。
【详解】
因为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75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即750米=0.75千米;因为吨和千克的进率是1000,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7.09吨整数部分是7吨,小数部分0.0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7.09吨=7吨90千克。
【点睛】
熟练掌握米和千米,吨和千克间的进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四点一七,417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来即可;
(2)用4.17÷0.01就得到4.17里含有几个0.01.
解:(1)4.17读作:四点一七;
(2)4.17÷0.01=417(个);
故答案为四点一七,41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读法和求一个小数含有几个小数单位,注意求含有几个小数单位用这个小数除以它的小数单位即可.
12.20
【解析】
【分析】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那么商不变,余数也要乘10,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
2×10=20
即两个数相除,商是65,余数是2,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65,余数是20。
【点睛】
熟练掌握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够
【解析】
【分析】
大象一天吃的食物千克数乘20,等于大象20天需要的食物,再与50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
350×20=7000(千克)=7吨
7吨<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
答: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1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2个书包一组,是46元,用220元除以46元,可得:220÷46=4(组)……36(元),220元买4组还剩36元,36元大于26元,还可以买一个书包,所以共买了(4×2+1)个书包。
【详解】
220÷46=4(组)……36(元)
36÷26=1(个)……10(元)
4×2+1
=8+1
=9(个)
所以,最多可以买9个书包,还剩10元。
【点睛】
找出220元里面有几个46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16
【解析】
【分析】
先数单独的,再数两两组合的,再数三个组合的,再数6个组合的,最后相加即可。
【详解】
(个)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几何计数问题,分类枚举是求解此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
16.8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先根据错误的除数计算出被除数是80×7=560,再利用被除数560除以除数70即可.
解:80×7÷70=8,
答:正确的商是8.
故答案为8.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
解析:8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先根据错误的除数计算出被除数是80×7=560,再利用被除数560除以除数70即可.
解:80×7÷70=8,
答:正确的商是8.
故答案为8.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逆推思想,从后向前一步步推出结果.
17.5
【解析】
【分析】
一只兔看作鸡少4-2=2只脚,现在还少6只脚,说明还有6÷2=3只兔被看作了鸡,所以兔有2+3=5只,鸡有10-3=7只。
【详解】
6÷(4-2)=3(只)
2+3=5(只
解析:5
【解析】
【分析】
一只兔看作鸡少4-2=2只脚,现在还少6只脚,说明还有6÷2=3只兔被看作了鸡,所以兔有2+3=5只,鸡有10-3=7只。
【详解】
6÷(4-2)=3(只)
2+3=5(只)
10-3=7(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8.162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则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因此用原来的面积乘9即可。
【详解】
3×3=9
180×9=1620(平方米)
【
解析:162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如果将长和宽分别扩大到的原来的3倍,则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因此用原来的面积乘9即可。
【详解】
3×3=9
180×9=1620(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500;2.4;5.5;54;
30;10.46;4200;360
【解析】
略
解析:500;2.4;5.5;54;
30;10.46;4200;360
【解析】
略
20.93;0.72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0.36+11.57=11.9
解析:93;0.72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0.36+11.57=11.93 1-0.28=0.72
21.08;2000;
41;13
【解析】
【分析】
35.08-2.43-7.57此题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16×4+184×4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27.5-1.25+2
解析:08;2000;
41;13
【解析】
【分析】
35.08-2.43-7.57此题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16×4+184×4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27.5-1.25+23.5-8.75此题先交换1.25与23.5的位置,然后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124-85)×12÷36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
35.08-2.43-7.57
=35.08-(2.43+7.57)
=35.08-10
=25.08
316×4+184×4
=(316+184)×4
=500×4
=2000
27.5-1.25+23.5-8.75
=27.5+23.5-1.25-8.75
=51-1.25-8.75
=51-(1.25+8.75)
=51-10
=41
(124-85)×12÷36
=39×12÷36
=468÷36
=13
22.8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用同学们采摘葡萄的重量减去14.4千克计算出采摘杨梅的重量,然后用采摘杨梅的重量加采摘葡萄的重量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
58.6-14.4=44.2(千克)
44.
解析:8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用同学们采摘葡萄的重量减去14.4千克计算出采摘杨梅的重量,然后用采摘杨梅的重量加采摘葡萄的重量即可,依此计算。
【详解】
58.6-14.4=44.2(千克)
44.2+58.6=102.8(千克)
答:同学们一共采摘葡萄和杨梅102.8千克。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4米
【解析】
【分析】
用这根绳子的长度减去第一次用去绳子长度,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绳子长度,求出还剩下绳子长度。
【详解】
35-18.36-12.64
=16.64-12.64
=4(米)
答:还
解析:4米
【解析】
【分析】
用这根绳子的长度减去第一次用去绳子长度,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绳子长度,求出还剩下绳子长度。
【详解】
35-18.36-12.64
=16.64-12.64
=4(米)
答:还剩下4米。
【点睛】
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24.4天
【解析】
【分析】
15乘4等于原计划15人每天修的米数,960除以15人每天修的米数等于计划修的天数,15加5等于实际派的人数,4乘实际派的人数等于实际每天修的米数,960除以实际每天修的米
解析:4天
【解析】
【分析】
15乘4等于原计划15人每天修的米数,960除以15人每天修的米数等于计划修的天数,15加5等于实际派的人数,4乘实际派的人数等于实际每天修的米数,960除以实际每天修的米数等于实际用的天数,计划天数减去实际天数等于提前的天数。
【详解】
15+5=20(人)
960÷(15×4)-960÷(20×4)
=960÷60-960÷80
=16-12
=4(天)
答:这样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务。
【点睛】
先分别计算出原计划天数和实际的天数,再作进一步解答。
25.(1)见详解
(2)15;13
(3)7
【解析】
【分析】
(1)横轴表示等级,纵轴表示人数,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在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标记数值即可。
(2)通
解析:(1)见详解
(2)15;13
(3)7
【解析】
【分析】
(1)横轴表示等级,纵轴表示人数,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在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标记数值即可。
(2)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中良好等级的人数即可得解。
(3)求四(1)班和四(2)班不及格人数的和即可。
【详解】
(1)补充如下所示:
(2)四(1)班、四(2)班良好等级的人数分别是15人和13人。
(3)1+6=7(人)
四(1)班和四(2)班不及格的一共有7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填充,关键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6.够
【解析】
【分析】
每人的价钱乘师生数即等于包车的价钱,再与90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
304×28=8512(元)
8512元<9000元 ,够了。
答:老师带9000元
解析:够
【解析】
【分析】
每人的价钱乘师生数即等于包车的价钱,再与9000元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
304×28=8512(元)
8512元<9000元 ,够了。
答:老师带9000元够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