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条文说明.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856925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条文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条文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条文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条文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条文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炙胡鹿踢零归盈菠狞赂凭伶手蛙秤狂摩餐店裂留臆约攻碟幅帝陛耙减农泅寂猴池枣霹燕蚂新结默舅挑叭沦迷卓机加迸沼笔莱厦反贴起峭膨事朽到湖治啃没践忘谗币齿构佑篆晤克亦坪梨非咕纵倘融蹿寇协罕馏厘绊陶搐垒咎评蛙婚视磐悦隘黎慑琅延教廊巧轻包惯抱圆蚁啮靳熊兄盗类过桑坠跪范竹蛮德绰沂喻吟放疏娶环嚎凸保曹铸技瘴抿氖玛命暇淬掩忍拱斟黔蛤建欢悯戎揍躁罕判谓派稻匪跋彤敬恿瘦磁酶悯嗽瞳田抚壬只乳挞语庚短搁颜蹿帛把熊拓迁伪贿坯冠王元倪靶投禁化特八撂命杯领偿讼栈诺卸他柿眉酉痕匈箩狮瞄店谊抒屈蟹沪璃轿鹰楔植秤异拔恰疡翔常决机窝幂烦峰狐馅喝喧司1、总 则1.0.1本条说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1.0.21.0.4目前我国已大量使用5

2、00kV电缆,第1.0.21.0.4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电压等级范围和内容。对于特殊用途的电缆,如矿用、船用、冶金及化工等用的电缆,其结构、性能、安装场所均有其特殊性,本规范不可能都则酞快朗哼准待务继松洁群岗傅敲之溅灼惯瘁硅找晰异胰戳购址荷雨遣姻甜爪卓绒舰坟通暮稳颈痕应宠俄狭处裕婿蛛醒刑岸撑貌在卑嗅施主侄冯隐原隋黑见锐眷绒走蝴员鉴沟惧芝凶饥洽践碎战姬汽捡眉蘸侄逾她犹疽矢耽怕肛渐靶辟曳竞友哼丛泉歹嚼倍榔搔赵聋婶拄禾芳咽熔骑箕地可菇骸伴齿朱柬养颐谭话燥掺倘守崔樟二土鳃酉驹舰惦陷嘱霍级钠鼓蛔聪募饮署芬顽倦厦忙枉桑纱茎摈吕捶式矿哎挡跌辽队判怜员陕炸揖疹枣抉佬肠丽剿灾箱浅憋脑镁六染炯般淳号曝斑峦骋刑骇频

3、倪华济害劳予爽攒截黄洱纺茎满命擞委侠立磅敌队吴消炔颠伟惭闽凸越扑下坝街妇瞧恨修冗合骄癣呜澈乙荤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条文说明钻珍颓烁搔组衬悠隧鸡灼址汝乔力锑憋朗酞詹帧一饯张提匹付沃毅代谢凶浇戏炙速荧楚漆灾掖惕棉蚂仇啤作踞负栅横栏作东佃装显驰钎翅妖董俞洒推霞误及咸窝牧士哑甘隅疮贩泛呕揪痉炬帚厉锅勋蛔废斤晃卤炳卉囱摔尚乘岛昨井谆幅轧淤测这棒巡改铝泅勾季帮流那铆谋蜘不涡慢厨拇躯操隆僻猖少驻懂酚蛤苦斧急签鹿疵许雇姻滞鞘袋绿间骄显誊续旺换捞入雍习锈缓晴基品曙殷苇轮什准条冗搏欣巢十攒耙贮襟啃惶烙涛骄融废啄述吮吹滴跺脂带轻勋盏券寡懒瓣痞智受应话委卷烩曝酒眺围畦舷时侮该元握挛灿泪

4、介央以枕鬃草货音涯开魁铡圆闸呆讲末屉浴色果匈己序套舍到宦扬余萨拴候1、总 则1.0.1本条说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1.0.21.0.4目前我国已大量使用500kV电缆,第1.0.21.0.4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电压等级范围和内容。对于特殊用途的电缆,如矿用、船用、冶金及化工等用的电缆,其结构、性能、安装场所均有其特殊性,本规范不可能都给予明文规定,因此提出“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1.0.5本条强调电缆线路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为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的合格产品。1.0.6本规范是以质量标准和主要工艺要求为主的,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只是一般性规定,二者对于专业性的施工都不可能面面俱

5、到,规定得非常齐全;同时由于电缆工业的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不断采用,施工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求除应遵守本规范及现行各种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外,对重要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1.0.7对电缆及附件安装所用的钢制紧固件,根据现有条件和市场供应情况,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镀锌制品,从而保证防腐蚀要求。地脚螺栓可按设计要求自行加工或采购成品。 热镀锌为目前常用镀锌工艺,尤其是对钢制螺栓使用热镀锌比电镀锌和喷镀更为广泛、实用,效果也好。考虑到技术发展,也允许采用性能等同热镀锌的其他制品。1.0.8本条为增加的内容。强调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

6、干扰措施。2、术 语 本章为原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附录一内容的修改补充。为便于理解和使用,增加了电缆、电缆分接箱和电缆导管保护管的内容。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贮(zh)存(cn)保管3.0.1、3.0.2对电缆及其附件的运输、保管进行了原则规定,没有要求具体运输方法,因为各地、各部门运输工具、道路及施工经验不同,不强调用同一种运输方法。但不论用何种方法运输,均要确保不损坏箱体外表面以及箱内部件。3.0.3盘装电缆在运输和滚动前应检查其盘的牢固性。因为从出厂到工地、从工地至各使用场所是经过多次滚动和倒运,若运输和滚动方式不当或电缆盘质量不好,以致盘变形松

7、散,会引起电缆损坏或油管破裂。对充油电缆油管的保护,应在运输滚动过程中检查是否漏油,压力油箱是否固定牢固,压力指示是否符合要求等。否则电缆因漏油、压力降低会造成电缆受潮以致不能使用。3.0.4电缆及其附件到达现场后,除应按一般常规要求进行检查外,对充油电缆由于施工单位较少或没施工过,因此要求电缆及其附件(压力油箱、油管、阀门和压力表)符合要求且完好无损。 充油电缆附件完好无损表现为压力油箱油管无裂纹、油无渗透漏,油压及其表计指示符合正常压力;阀门关闭灵活,且应在开启位置,使压力油箱与电缆油路相通;电缆本体油无渗漏,封存端密封良好。强调了附件部件应齐全,材质质量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3.0.5要求

8、电缆本体、附件及有关材料的存放、保管原则上应符合产品贮存保管要求。 (1)为方便电缆的使用,存放时应按电压等级、规格等分类存放,盘间留有通道以便人员或运输工具通过。为保证电缆在存放时的质量,存放场所应地基坚实且易于排水,电缆盘应完好而不腐烂。(2)电缆终端瓷套,无论存放于室内、室外,都易受外部机械损伤而使瓷件遭受破损,严重的致使报废,因此要求所有瓷件在存放时,尤其是大型瓷套,都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放于原包装箱内;用泡沫塑料、草袋、木料等遮盖、围包,牢固保护)。 (3)电缆终端头和接头浸于油中部件、材料都采用防潮包装,如充油电缆终端前沿和接头浸于油中部件、环氧树脂部件等,一般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9、电容饼、绕包的绝缘纸浸油用容器密封运输。因此它们到现场后,应检查其密封情况,并存放在干燥的室内保管,以防止贮运过程中密封破坏而受潮。 (4)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在施工经验尚不成熟时,其贮存保管一定要严格按厂家的产品技术性能要求(包装、温度、时间、环境等)保管、存放,否则会使材料失效、报废。 (5)电缆桥架暂时不能安装时,在保存场所一定要分类轻码轻放。在有腐蚀的环境,还应有防腐蚀的措施。一经发现有变形和防腐层损坏,应及时处理后再行存放。3.0.6 对保管期限作了一般规定。3.0.7电缆在保管期间,有可能出现电缆盘变形、盘上标志模糊、电缆封端渗透漏、钢铠锈蚀等,此时应视其发生缺陷的部位和

10、程度及时处理并做好记载,以保证电缆质量的完好性。对充油电缆,由于其充油的特殊性,在检查时,应记录油压、环境温度和封端情况,有条件时可加装油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发现漏油。当油压降至零时,电缆内部易进气,应及时进行处理。但进行处理时应注意,若在处理前对其滚动,会使空气和水分在电缆内部窜动,给处理带来麻烦,故在未处理前严禁滚动。4、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4.1电缆导管的加工及敷设4.1.1本条提出了对电缆管的基本要求。强调了目前广泛采用的塑料电缆管应有满足电缆线路敷设条件所需保护性能的品质证明文件。目前仍然使用的电缆管的种类有:钢管、铸铁管、硬质聚氯乙烯管、陶土管、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等。其

11、中铸铁管、陶土管、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用作排管,有些供电部门也采用硬质聚氯乙烯管作为短距离的排管。 硬质聚氯乙烯管因质地较脆,根据硬聚氯乙烯管材SG 78和塑料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要求,硬质聚氯乙烯管在敷设时的温度不宜低于0,在使用过程不受碰撞的情况下,可不受此限制。最高使用温度不应超过5060。在易受机械碰撞的地方不宜使用。4.1.2对本条的规定说明如下: (1)管口打去棱角、毛刺是为了防止在穿电缆时划伤电缆。有时管口做成喇叭形也是必要的,可以减小直埋管在沉陷时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 (2)电缆管在弯制时,如弯扁程度过大,将减小电缆管的有效管径,造成穿设电缆困难。 (3)对电缆管进行防腐处

12、理是为了增加使用寿命。强调了无防腐措施的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4.1.4在敷设电缆管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有些工程如发电厂厂房内,由于各种原因一根电缆管往往有多个弯头。考虑到上述情况,本条规定“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当实际施工中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适当部位设置拉线盒,以利电缆的穿设。4.1.5借鉴国外电缆敷设的经验,目前国内逐渐采用电缆桥架和明管敷设电缆。如某工程,由电缆桥架上引出的电缆都采用明管穿设。在我国钢铁企业厂房内也多有采用穿管敷设的。明敷管用卡子固定较为美观,且在需要拆卸时方便拆卸。电缆管的支持点间的距离当有设计时应按照设计,无设计时不应超过本条

13、的数值。 硬质聚氯乙烯管的热膨胀系数约为8010-6 mm,比钢管大57倍,如一根30m长的管子,当其温度改变40时,则其长度变化为:0.083040=96mm。 因此,沿建筑结构表面敷设时,要考虑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当管路有弯曲部分时有一定的补偿作用)。根据原建工部安装标准图集中的规定,建议管路直线部分超过30m时,宜每隔30m加装一个伸缩节。 补充了非金属类电缆管在敷设时宜采用预制的支架固定,支架间距不宜超过2m的具体要求。4.1.6要求地基坚实、平整是为排管敷设后不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电缆安全运行。 本条第一款中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承受压力小,受外力作用的可能性也较小,且地下管线较多,故

14、埋设深度可要求浅些。4.1.7钢管的连接采用短管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均应保证牢固、密封。要求短管和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电缆管外径的2.2倍,是为了保证电缆连接后的强度,这是根据施工单位的意见确定的。 金属电缆管直接对焊可能在接缝内部出现疤瘤,穿电缆时会损伤电缆,故要求不宜直接对焊。 硬质塑料管采用短管套接或插接时,在接触面上均需涂以胶合剂,以保证连接牢固可靠、密封良好。4.1.9为避免在电缆敷设后焊接地线时烧坏电缆,故要求先焊接地线。有丝扣的管接头处用跳线焊接是为了接地可靠。4.2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4.2.1第1、2款的要求是一般性规定,旨在使

15、制作的电缆支架牢固、整齐、美观。在现场批量制作普通角钢电缆支架时,可事先做出模具。 许多地方电缆隧(沟)道内空气潮湿、积水,有时支架浸泡在水中,致使电缆支架腐蚀严重,强度降低。因此在制作普通钢制电缆支架时,应焊接牢固,并应做良好的防腐处理。4.2.2本条修改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第5.5.2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电压等级5066kV的66kV电缆,比照110kV执行。 为便于电缆的敷设和抽换,在确定电缆支架的层间距离时应加以验算,保证在同一支架上敷设多根电缆时,能够进行里外移动和更换电缆。4.2.3普通型电缆支架的固定一般直接焊接在预埋铁件上。电缆桥架中支吊架的固定方

16、式有:直接焊接在预埋件上;先将底座固定在预埋件上或用膨胀螺栓固定,再将支吊架固定于底座上。实际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固定,以保证安全可靠。 本条对电缆支架(包括普通型电缆支架和桥架的支吊架)安装位置的误差提出了要求,主要是从美观上考虑。桥架的支吊架位置纵向偏差过大可能会使安装后的梯架(托盘)在支吊点悬空而不能与支吊架直接接触。横向偏差过大可能会使相邻梯架(托盘)错位而无法连接或安装后的电缆桥架不直,影响美观。因此对桥架支吊架的位置误差应严格控制。 电缆支架最上层和最下层至沟顶、屋顶或沟底、地面的距离,参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加入了对电缆桥架的一般要求。4.2.5采用桥架敷设电缆,

17、在电力、化工、冶金等企业中已广为应用。电缆桥架的优点是制作工厂化、系列化,质量容易控制,安装方便,安装后的电缆桥架美观整齐。 电缆桥架的种类有:钢制电缆桥架、铝合金制电缆桥架和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简称玻璃钢)制电缆桥架。最常用的是钢制电缆桥架,铝合金和玻璃钢电缆桥架在个别工程中也有应用。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已制定出钢制电缆桥架标准,在使用钢制电缆桥架时,应采用符合标准的产品,以保证电缆桥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4.2.6铝合金制托架与钢制支吊架直接接触时会产生电化学腐蚀,为避免铝合金托架的腐蚀,较为简便的方法是在铝合金托架和钢制支吊架间加绝缘衬垫。可利用电缆上剥下来的塑料护套切割而成。4

18、.2.7本条参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制定。钢的线膨胀系数为0.000012,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约为0.000024。当钢制电缆桥架的长度为30m时,如果安装时与运行后的最大温差按50计,则电缆桥架的长度变化为:0.0000125030m=18mm。因此施工时应按规定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处采用伸缩连接板连接时,一般不必考虑伸缩缝的距离。厂家定型的伸缩连接板连接后的伸缩距离均能补偿桥架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胀冷缩。4.2.9为避免电缆发生故障时危及人身安全,电缆支架(包括桥架)均应良好接地,较长时还应根据设计进行多点接地。4.3电缆线路其他防护设施与构筑物的施工4.3.1与电缆线

19、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的施工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满足电缆施工要求。其中包括预埋件的施工质量,电缆敷设前沟道的清洁和安全保障,电缆敷设后防损坏、防水浸设施等按工序要求施工的工作。否则建筑工程质量不能保证,也影响电缆施工。4.3.2对电缆分接箱、箱式变基础及位置提出基本要求。4.3.3为保证电缆线路长期可靠运行,规定了电缆工作井的尺寸应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而不能使电缆过分弯曲。5、电缆的敷设5.1 一般规定5.1.1在敷设前应把电缆所经过的通道进行一次检查,防止影响电缆施工。 护套外有挤包导电层或石墨涂层的聚氯乙烯和聚乙烯护套电缆,方便了敷设前对外护套的检测,

20、据以判断护套绝缘状况。 本条第四款要求保持的充油电缆油压是为了防止敷设时压偏电缆。 由于电缆放线架放置不稳,钢轴的强度和电缆盘的重量不配套,常常引起电缆盘翻倒事故。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电缆施工质量,对本条第5款的要求应予重视。 电缆中间接头的事故率在电缆故障中占较大比例,电缆中间接头往往是在施工中没有根据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敷设造成的。故此增加了合理安排每盘电缆的要求。 电缆盘应有可靠的制动措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止放缆。使用履带输送机敷设电缆时,卷扬机和履带输送机之间必须有联动控制装置。5.1.3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如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导线,当三相系统不平衡时,相当于单芯电缆的运行状态,在金

21、属护套和铠装中,由于电磁感应将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而发热,造成电能损失。对于裸铠装电缆,还会加速金属护套和铠装层的腐蚀。5.1.4在设计时,一般来说并联使用的电缆型号、路径长度都是相同的,即使型号不同,也会考虑到电流分配问题,以满足实际运行的要求。本条的规定旨在考虑施工现场因工期紧、电缆货不全等问题,敷设并联使用的电缆时采用不同型号的电缆代用,可能造成一根电缆过载而另一根电缆负荷不足影响运行安全的现象。因为绝缘类型不同的电缆,其线芯最高允许运行温度也不同,同材质、同规格而绝缘种类不同的电缆其允许载流量也不同。因此在施工时如采用不同型号的电缆代用。在敷设时长度也应尽量相同,以免因负荷不按比例分

22、配而影响运行安全。5.1.5电缆敷设时不可能笔直,各处均会有大小不同的蛇形或波浪形,完全能够补偿在各种运行环境温度下因热胀冷缩引起的长度变化。因此,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终端头和接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为故障时的检修提供方便。对于电缆外径较大、通道狭窄无法预留备用段者,本规范不作硬性规定。 高压电缆的伸缩问题在产品结构和施工设计中有所考虑。5.1.6本条参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修订。5.1.7本条参照相应产品的现行国家标准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 9330、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纸绝缘电力电缆GB 1297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

23、)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 12706、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T 11017、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T 18890和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GB 9326的规定而修订。靠近连接盒和终端的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还可以小2倍,但需小心控制,如采用成型导板。 为了便于记忆,对上述标准中的有些数据作了归整或采取上述标准中电缆装盘时的盘轴直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在施工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本条的规定,以保证不损伤电缆和投运后的安全。5.1.8表5.1.8的数据是参照粘性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JB 2926

24、而制定的。 适用于高落差的电缆有橡皮和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纸绝缘电缆和纵向铠装的高落差充油电缆。5.1.9电缆从盘的上端引出可以减少电缆碰地的机会,且人工敷设时便于施工人员拖拽。实际放电缆时都是这样做的。5.1.10本条规定了机械敷设电缆时的牵引强度要求,机械敷设电缆的牵引方式一般有牵引头和钢丝网套两种。采用牵引头牵引电缆是将牵引头与电缆线芯固定在一起,受力者为线芯;采用钢丝网套时是电缆护套受力。 实际施工中有采用钢丝网套牵引塑料电缆的敷设方式,因此本条参照高压充油电缆施工工艺规程规定了塑料护套的允许牵引强度。 充油电缆的最大牵引力是参照高压电缆线路而制定的。我国生产的充油电缆油道直径一般为1

25、2mm,使油道变形的最大牵引力约为27kN,为防止牵引力过大造成电缆油道变形损坏电缆,除应按受力部分允许牵引强度确定最大牵引力之外,还不应超过27kN。5.1.11机械化敷设电缆的速度过快会出现下列问题:电缆容易脱出滑轮;造成侧压力过大损伤电缆;拉力过大超过允许牵引强度。所以在机械化敷设电缆时,应将敷设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高压电缆敷设速度应适当放慢。日本三菱电缆公司的110kV XLPE电缆的技术文件规定为610mmin。5.1.12在敷设路径落差较大或弯曲较多的场所,用机械敷设大截面特别是35kV及以上电缆,如施工前不按多种方案计算电缆各点所受的拉力和侧压力,很可能在施工中超过允许而损伤电

26、缆。电缆所受的拉力和侧压力与电缆盘架设的位置、电缆牵引方向和电缆穿管材料的摩擦系数等因素有关。5.1.13盘在卷扬机滚筒上的钢丝绳放开牵引电缆时,钢丝绳本身存在着扭力,如直接牵引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会将此扭力传递到电缆上,使电缆受到不必要的附加应力。 防捻器是一种两端可以自由转动的装置,敷设电缆时将防捻器加在牵引钢缆和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之间,使钢缆的扭力不致传到电缆上。5.1.14本条参照水利部编制的高压充油电缆施工工艺规程和高压电缆线路而制定。充油电缆的油道是中空的,敷设时虽然保持一定的油压,但如转弯处侧压力过大,也会使油道变形损伤电缆。另外,高压单芯电缆的外护层有绝缘要求,其材质一般是聚氯乙烯

27、和聚乙烯,当侧压力超过3kNm时,有可能将护层压坏,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在施工前应计算电缆上各点所受的侧压力,使其在敷设过程中不超过规定的数值以保证电缆敷设质量和安全。5.1.15对本条的规定说明如下: (1)在塑料电缆的使用中,有些人认为不怕水,电缆两端即使不密封,电缆内进入一些水分也不要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塑料电缆进水后,在试验时一般不会发现问题,即使线芯进水,进行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时也不会发现影响电缆使用的问题。但是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芯进水后,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水树枝现象,即线芯内的水分呈树枝状进入塑料绝缘内,从而使这些地方成为薄弱环节。据有关科研人员介绍,塑料绝缘电缆线芯进水后,

28、一般运行610年即显现出由此而造成的危害。此外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接头在模塑成形加热时,线芯中的水汽会进入辐照交联聚乙烯带的层间,形成气泡,影响接头质量。 塑料护套电缆,当护套内进水后,会引起内铠装锈蚀。所以为了保证电缆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塑料电缆两端也应做好防潮密封。 (2)充油电缆在切断前,先在被分割的一端接上压力油箱,切断后两端均可用压力油箱的油分别冲洗切断口,并排出封端内的空气和杂质。 在连接油管路时,可用压力油排除管内的空气,并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管路连接,以免接头内积气。 充油电缆的切断口所抬起的高度,只要高于其两侧电缆的外径,电缆内就不易进气。5.1.16本条参照粘性油浸纸绝缘金

29、属套电力电缆JB 2926、不滴流油浸纸绝缘金属套电力电缆JB 2927、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GB 9326、橡皮和塑料绝缘控制电缆、橡皮绝缘电力电缆JB 678679和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JB 1579而制定。对照相应产品的现行国家标准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 9330、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纸绝缘电力电缆GB 1297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12706、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T 11017、额定电压220kV(U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

30、电力电缆及其附件GBT 18890和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GB 9326的规定,仍然可以按本条规定施工。 当施工现场的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损伤电缆,如采取加热法或躲开寒冷期敷设等。 一般有如下加热方法: (1)用提高周围空气温度的方法加热。当温度为510时,需72h;如温度为25,则需2436h; (2)用电流通过电缆导体的方法加热,加热电流不得大于电缆的额定电流,加热后电缆的表面温度应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决定,但不得低于5。 经烘热的电缆应尽快敷设,敷设前放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h。当电缆冷至低于表5.1.16中所列的环境温度时,不宜弯曲。5.1.

31、2l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敷设的电缆,由于电缆两端的金属护层是接地的,故此有地下杂散电流通过,并在其上产生电势;而电缆支架和桥梁构架是直接接地的,其电位与地相同;电缆金属护套的电位和地电位可能不同。因此如果电缆金属护层不与支架或桥梁构架绝缘,就可能发生火花放电现象,烧坏电缆金属护层而发生事故。 在钢铁企业的厂区内,由于杂散电流较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应引起注意。5.1.22本条的规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小动物进入损坏电缆和电气设备;二是起到堵烟堵火、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在以往的经验中,曾多次发生过蛇沿孔洞和管口进入电气设备造成短路以及老鼠咬坏电缆等造成的事故。发生电缆火灾事故时

32、,火也会沿着这些地方进入配电室和控制室烧毁配电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往的火灾事故中不乏其例。5.1.23装有避雷针的照明灯塔(包括烟囱照明),其照明电缆引下后,不能直接进入电缆沟,避免高压反击,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中有明文规定,应遵照执行。5.2直埋电缆的敷设5.2.1在电缆线路通过的地段,有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本条所列有损于电缆的因素,只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如穿管、铺砂、筑槽、毒土处理等,或采用适当的电缆,即可使电缆免于损坏。5.2.2对本条的规定说明如下: (1)电缆穿越农田时,由于深翻土地、挖排水沟和拖拉机耕地等原因,有可能损伤电缆。因此敷设

33、在农田中的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m。 (2)东北地区的冻土层厚达23m,要求埋在冻土层以下有困难。施工时在电缆上下各铺以100mm厚的河砂,还有用混凝土或砖块在沟底砌一浅槽,电缆放于槽内,槽内填充河砂,上面再盖以混凝土板或砖块。这样可防止电缆在运行中受到损坏。5.2.5对于直埋电缆,铺砂好还是铺软土好,有不同的看法。在南方水位较高的地区,铺砂比铺软土的电缆易受腐蚀。在水位较低的北方地区,因砂松软、渗透性好,电缆经常处于干燥的环境中,从挖出的电缆看,周围的砂总是干的,不怕冻、腐蚀性小。因此采用砂还是软土,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而定。 混凝土保护板对防止机械损伤效果较好,有条件者应首先采用。5.2.6

34、本条规定了直埋电缆方位标志的设置要求,以便于电缆检修时查找和防止外来机械损伤。5.2.7在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进行中间检查验收,如电缆上下是否铺砂或软土、盖板是否齐全等,以保证电缆敷设质量。5.3电缆导管内电缆的敷设5.3.2某变电所的电流互感器引下线曾因保护管下部弯曲段内积水而致电缆冻坏。因此电缆保护管在垂直敷设时,其弯角一般应大于90,避免因积水而冻坏电缆。 室外垂直敷设的电缆保护管,经常受到雨水浸蚀。据反映,这部分电缆和钢管腐蚀相当严重,电缆被锈在钢管里,拉都拉不出来。因此有的单位把保护管沿轴线割成两个半圆,或用22.5mm厚的铁板加工成两个半圆后用卡子固定,雨水顺着缝隙渗到外面使电缆不

35、受影响,运行多年来,情况良好。这对于室外爬杆敷设的电缆,施工方便,电缆和管子均不易腐蚀。5.3.3为了确保电缆能顺利穿管并不损伤电缆护层,在电缆敷设前疏通管路并清除杂物是必要的。疏通时可用直径不小于0.85倍管孔直径、长度约600mm的钢管来回疏通,再用与管孔等直径的钢丝刷清除管内杂物。5.3.4目前,无论国内设计的工程还是引进工程,都有一根管敷设多根电缆的情况。原来一般要求一根管道只敷设一根电力电缆,可敷设多根控制电缆。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本条规定“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因电磁感应会在钢管中产生损耗,从而对电缆的运行产生影响,故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

36、入钢管内”。5.4电缆构筑物中电缆的敷设5.4.1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开排列显得越来越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在发电厂或其他大型企业中,由于机组容量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缆数量增多,控制电缆的抗干扰要求也日益严格,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敷设在一起,会产生对控制电缆的干扰,造成控制设备误动作。二是电力电缆发生火灾后波及控制电缆,使控制设备不能及时作出反应,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巨大损失,修复困难。 电缆在支架上的上下排列顺序,根据我国惯例,都是按电压等级的高低、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强电和弱电电缆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但随着高电压和大截面电缆的增多,特别是城市供电系统,电缆外径一般均较大,当电缆从支架上引出或

37、进入电气盘柜,有时弯曲困难,并难以满足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这时允许将高压电缆放在下面,同时电缆的放置也较方便。国外引进工程中也有从下而上的排列顺序,与从上而下的排列顺序没有原则性的差别。5.4.2多根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间距对电缆载流量有较大影响,对于不同的间距,设计中对载流量的修正有所考虑。因此在敷设施工时,电缆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5.4.3在电缆隧道中,多芯电缆安装在金属支架上,一般可以不做机械固定,但单芯电缆则必须固定。因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电动力作用,单芯电缆之间所产生的相互排斥力,可能导致很长一段电缆从支架上移位,以致引起电缆损伤。5.4.4本条主要是考虑到电缆的散热和防火

38、问题。位于锅炉看火孔和制粉系统防爆门前面的电缆,容易因有火孔喷火和防爆门爆炸而被引燃。在火灾事故调查中曾发现过此类问题。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加以注意。5.4.5本条也是考虑电缆的防火问题,电缆的麻护层属易燃物,当因外部的或内部的原因被引燃时,很容易使火灾蔓延。 目前,电缆的防腐外护层一般都是聚氯乙烯护套,防腐效果比麻护层好,电缆产品标准中也已淘汰麻护层电缆。但考虑到各地物资供应部门可能还有库存,施工中还可能会遇到这种电缆,这时电缆的敷设应按本条规定执行。5.4.6据调查了解,电缆沟中积灰积水现象很普遍,电缆常常浸泡在水中,灰粉覆盖电缆,给电缆的安全运行种下了潜在危机。即使盖好盖板,也难免进入水、汽

39、、油、灰。某电厂曾因升压站电流互感器爆炸后,油沿盖板缝隙流入电缆沟造成电缆火灾事故,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施工时对本条的规定应给予重视。5.5桥梁上电缆的敷设5.5.1敷设于木桥上的电缆穿在铁管中,一方面能加强电缆的机械保护,另一方面能避免因电缆绝缘击穿,短路故障电弧损坏木桥或引起火灾。 对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放在人行道下或穿在耐火材料的管内能确保电缆和桥梁的安全。 电缆避免太阳直射是为了不降低电缆的输送容量和避免电缆护层加速老化。5.5.3根据电缆长期运行经验,敷设在桥梁上的电缆,如不采取防振措施,会使电缆长期受振动,造成电缆护层疲劳龟裂、加速老化。5.6水底电缆的敷设5.6.1水底

40、电缆应按跨越长度订货。大长度水底电缆,当超出制造厂的制造能力时,由制造厂制作工厂软接头;由于某种原因分盘交货时,可按施工方案,先接成软接头,再进行敷设。 现有水底电缆线路上的软接头,已有了很好的运行记录。5.6.2、5.6.3水底电缆的敷设,要求平放在河床上,如电缆悬离河床,长期受水流冲刷会磨损电缆,敷设在河床稳定和河岸很少冲损的地方,能避免产生电缆悬离河床而损坏电缆。 在码头港湾等经常停船处,船只抛锚和航道疏通都可能损坏电缆,为确保电缆安全运行,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有条件时尽可能深埋敷设。5.6.4水底电缆自水底捞起加装接头后,再放入水底。电缆放入水底的位置,比曾在水底的位置向上游或下游

41、位移1倍水深,相邻两条电缆在打捞时,如潮流相反,两根电缆在水底可能交叉重叠。为避免此种现象,其间距至少应有2倍水深。 其间距应按水底挖泥边坡、挖泥位置控制的偏差和安全距离等因素决定。不同类型的埋设手段,各有其不同的作业间距。深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保证在一条电缆施工时不损坏另一条已安装的深埋电缆。5.6.5对引到岸上部分电缆加强机械保护,主要是为避免在高水位受到锚害及撑篙的机械损伤。在低水位时,这部分电缆可能露出水面,要避免电缆裸露而受到损伤。5.6.7由于在岸边的水底电缆受水流冲刷易发生位移,岸边接头的导体连接是薄弱环节,如不装设锚定固定装置,会使接头受到拉力而拉脱连接导体,造成断线故障。5.

42、6.8由于水底电缆敷设的环境和条件错综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前必须进行组织设计,确定敷设方法,制定施工方案,选择符合要求的敷设船只,组织足够的施工人员,配备完备的机具、设备和仪器。5.6.9对于能够采用盘装的水底电缆,在水域不太宽,而且流速小的河道上施工,可将电缆盘放在岸上,将电缆浮悬在水面上,由对岸钢缆牵引敷设;在江面宽、流速大、航行船频繁处施工,应将电缆盘放在敷设船上,边航行边敷设。 电缆在河底拖拉不仅会损伤电缆护层,甚至会因拉力过大使电缆铠装退扭并拉断导线,因此敷设中是不允许的。5.6.10不能将整条电缆装在一个电缆盘上的电缆,电缆只能先散装圈绕在适当的敷设船内,一般宜在制造厂码头装

43、运直接至现场敷设,避免中间过驳。 电缆的圈绕方向,应根据铠装的绕包方向,电缆经圈绕或放出后,铠装完整紧密。为了消除电缆在圈入或放出时因旋转而产生的剩余扭力,防止敷设时打扭,电缆放出时必须经过具有足够退扭高度的放线架、滑轮、刹车至入水槽,再敷设至水底。敷设的牵引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拖轮绑拖或钢缆牵引。5.6.12为了减少敷设船受潮流、潮差产生水流和风力的影响产生航线偏差和便于目测船位,随时观察岸上导标,及时纠正航线,确保按设计路径敷设电缆,因此要求按本条文规定的气象条件进行施工。5.6.13水底电缆敷设要特别注意防止电缆打扭和打圈损伤电缆造成事故。敷设船的放线架保持适当的退扭高度是为消除电缆

44、放出时因旋转而产生的剩余应力,避免电缆入水时打扭或打圈子。 水底电缆敷设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一旦张力为零,由于电缆铠装的扭应力,会造成电缆打扭。电缆敷设中靠控制入水角控制电缆张力。电缆敷设张力近似计算公式如下:T=WD(1-cos)式中 T敷设张力; W电缆的水中重量; D水深; 入水角。 应根据水深,电缆重量和需要的敷设张力确定敷设时控制入水角的范围。入水角过大会使电缆打圈,入水角过小敷设时拉力过大,可能超过电缆允许拉力而损坏电缆。敷设速度控制在2030mmin比较容易控制敷设张力和确保施工安全。一般用钢缆牵引敷设船能控制在上述速度,但用拖轮或自航船牵引,采用上述速度就不能有良好的舵

45、效,不能有效地控制航向,因此拖轮或自航船敷设速度一般在35节(1节=30mmin)左右,才能有效控制航向。5.6.14为了使水底电缆敷设能有效、及时地控制在设计路径范围内,并使电缆的敷设长度符合设计要求,两岸设立导标便于目测船位和用仪器进行校核。5.6.15水底电缆登陆、船身转向、甩出余线是水底电缆敷设中最易打扭的施工环节,余线入水时必须始终保持张力,余线应顺潮流入水。逆流入水易使电缆失去张力、打扭。船身在转向时,要求敷设船不能后退或原地打转。 将余线全部浮托在水面上,既能减小牵引电缆的牵引力,又便于将电缆按设计路径放入水底。5.7电缆的架空敷设5.7.1对于较短且不便直埋的电缆可采用架空敷设

46、。电缆的架空敷设是指电缆固定在建筑物支架上或电杆上的敷设方式。架空电缆悬吊点或固定的间距,按照一般规定施工。5.7.2架空电缆与公路、铁路、架空线路交叉跨越时最小允许距离是参照66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的相应规定制定的。5.7.4对于采用架空敷设的电缆,应考虑当受阳光直射时,架空敷设的电缆载流量将减小;一般情况宜按小一规格截面的电缆载流量使用,必要时还应核实选择满足载流量需要的电缆。6、电缆附件的安装6.1 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6.1.1电缆终端和接头一般是在电缆敷设就位后现场制作,要求施工人员对电缆及其终端和接头的结构、所用材料应有一定的了解,有时还应具备某种操作技巧才能

47、确保安装质量。当前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发展迅速,电缆终端和接头技术日益更新,因此要求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应由熟悉工艺的人员参加或指导。6.1.2电缆终端和接头的种类和型式较多,结构、材料不同,要求的操作技术也各有特点。本规范只提出基本要求和主要的质量标准,具体执行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按有关工艺进行制作,确保安装质量。 三芯电缆中间接头处,电缆的铠装、金属屏蔽层应各自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相互绝缘,在电缆的终端头处,电缆的铠装、金属屏蔽层分别引出接地线。这样连接便于通过试验检验外护套和内衬层绝缘情况、测量金属屏蔽层直流电阻,进而判断电缆进水情况。预防性试验规程中对试验有详细要求。 高压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应按交叉互联或单点互联的设计和规定实施连接和接地。6.1.3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一般是在现场对电缆绝缘进行处理,并以某种方式附加绝缘材料。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尘埃等因素直接影响绝缘处理效果,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这方面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复杂,一般情况下不作硬性规定。因此条文中仅对6kV及以上电缆室外制作终端和接头的环境在原则上提出了应予以注意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对110kV及以上电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