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卷及解析
1.下面哪种方法不是404×25的简便算法( )。
A.400×25+4×25 B.400×25+4 C.101×(4×25)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通过观察题目并进行分析知道,解答本题时,先将404改写成400+4,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简便,还可以把404改写成101×4,再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A.404×25=(400+4)×25=400×25+4×25,不符合题意。
B. 400×25+4,符合题意。
C.404×25=101×4×25=101×(4×25),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乘法结合律、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2.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长方形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从两根9cm、两根4cm和两根2cm的小棒中选三根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22cm B.22cm或10cm C.10cm或20cm或22cm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选择合适的小棒,看有几个方法组成等腰三角形,再计算其周长即可。
【详解】
9+9>4,9-4<9,可以组成等腰三角形,周长=9+9+4=22cm;
9+9>2,9-2<9,可以组成等腰三角形,周长=9+9+2=20cm;
4+4>2,4-2<4,可以组成等腰三角形,周长=4+4+2=10cm;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组成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从前面看到的是( )。
A. B. C.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别找出选项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
【详解】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答案:B。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视图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把下面各数中的“0”去掉后,大小不变的是( )。
A.3700 B.30.07 C.3.700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A.3700的两个0不是小数末尾的0,去掉0会改变它的大小。
B.30.07的两个0也不是小数末尾的0,去掉0会改变它的大小。
C.3.700的两个0是小数末尾的0,去掉0不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小数的性质,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6.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2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A.40.26 B.24.6 C.40.62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4个十就是十位上是4;6个十分之一就是十分位上是6;2个百分之一就是百分位上是2组成的数;从高位到低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
【详解】
据此可得:
由4个十、6个十分之一和2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40.62。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要知道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注意小数点后的数的写法。
7.以下各数如果标到数轴上,距离1最近的是( )。
A.0.09 B.0.07 C.1.1 D.1.07
答案: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列式求出这四个数与1的差,谁的差小谁就最接近1,据此解答。
【详解】
A.1-0.09=0.91
B.1-0.07=0.93
C.1.1-1=0.1
D.1.07-1=0.07
0.07<0.1<0.91<0.93
所以距离1最近的是1.07。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作差法”比较大小也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
8.一次知识竞赛中规定:答对一题加8分,答错一题扣4分,1号选手在这次比赛中共抢答10道题,最后得分68分,1号选手答错了( )道题。
A.9 B.1 C.17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假设全部答对,则应该得分:8×10=80分,比实际多:80-68=12分,答错一题比答对一题少8+4=12分,也就是答错12÷12=1道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假设10道题全答对,则答错的题有:
(8×10-68)÷(8+4)
=(80-68)÷12
=12÷12
=1(道)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9.小红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88分,数学86分,英语91分,语文( )分。
A.85 B.87 C.88 D.90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用88乘3计算出三科的总分,然后用三科的总分分别减去数学、英语的成绩即可。
【详解】
88×3=264(分)
264-86-91
=178-91
=87(分)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750米=( )千米;7.09吨=( )吨( )千克。
解析:75 7 90
【解析】
【分析】
根据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进而根据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移动小数点进行换算,据此解答。
【详解】
因为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75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即750米=0.75千米;因为吨和千克的进率是1000,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7.09吨整数部分是7吨,小数部分0.0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7.09吨=7吨90千克。
【点睛】
熟练掌握米和千米,吨和千克间的进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0.69里面有 0.01,1里面有 0.1.
解析:69,1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1)0.69的“6”在十分位上,“9”在百分位上,表示69个0.01;
(2)1=1.0,有10个0.1.
故答案为69,10.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整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几个计数单位.
12.在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46,商是12,被除数是( ),除数是( )。
解析:18
【解析】
【分析】
246减12可求出被除数与除数的和,因为商是12,可知被除数是除数的12倍,所以再用前面所得差除以13即为除数,再把除数与12相乘即可求出被除数。
【详解】
246-12=234
234÷(1+12)
=234÷13
=18
被除数:12×18=216
被除数是216,除数是18。
【点睛】
根据商是12,可知被除数是除数的12倍。
13.把8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把56缩小到它的( )是0.056。
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80.05的小数点去掉,相当于把80.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把56缩小到它的既是56÷1000=0.056。
【详解】
据分析可得:
把8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把56缩小到它的是0.05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14.某鞋店做夏季清仓活动,女童鞋每双68元,买两双送一双,李老板带700元钱,准备买一批女童鞋,最多可以买( )双。
解析:15
【解析】
【分析】
总价÷单价=数量,据此求出700元可以买女童鞋的数量。因为买两双送一双,则用购买女童鞋的数量除以2,求出赠送女童鞋的数量。再将购买的女童鞋数量和赠送的女童鞋数量加起来即可。
【详解】
700÷68
=10(双)……20(元)
10÷2=5(双)
10+5=15(双)
则最多可以买15双。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700元买10双女童鞋,还可以赠送5双女童鞋。
15.如图,数一数图中共有_____个三角形。
解析:13
【解析】
【分析】
先数单独的,一共6个,在两两组合,一共4个,再数3个组合在一起的,一共2个,最后数6个组合在一起的,一共1个,全部相加即可。
【详解】
(个)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计数问题,再用枚举法求解的时候,注意合理进行分类。
16.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其中一个因数34看成43,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了972。正确的积应该是( )。
答案:367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把其中一个因数34看成了43,另一个因数没变,那么多出的积除以43与34的差,求出另一个因数,再求正确的积是多少;由此解答。
【详解】
972÷(43﹣34)
解析:367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把其中一个因数34看成了43,另一个因数没变,那么多出的积除以43与34的差,求出另一个因数,再求正确的积是多少;由此解答。
【详解】
972÷(43﹣34)×34
=972÷9×34
=108×34
=3672
所以,正确的积应是3672。
【点睛】
此题解答关键是抓住没变的另一个因数,先求出另一个因数,再求正确的积;由此解决问题。
17.王涛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数学考了96分,语文和英语都是90分,三科平均( )分。
答案:92
【解析】
【分析】
先求得语、数、英三科的总分数,进而用总分数除以科数即得平均成绩,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96+90+90)÷3
=(186+90)÷3
=276÷3
=92(分)
【点
解析:92
【解析】
【分析】
先求得语、数、英三科的总分数,进而用总分数除以科数即得平均成绩,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96+90+90)÷3
=(186+90)÷3
=276÷3
=92(分)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
18.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0米,面积是110平方米,如果宽不变,长增加到100米,那么草坪的面积是( )平方米。
答案:55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结合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0除外)。由此可知:宽不变,长从20米增加到100米,20×5=100,即长扩
解析:55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结合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0除外)。由此可知:宽不变,长从20米增加到100米,20×5=100,即长扩大了5倍,那么积也应该扩大5倍,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
长方形的宽不变,长扩大了5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面积也应该扩大5倍,
增加后长方形的面积为:110×5=550(平方米)。
【点睛】
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口算。
0.28+0.42= 0×37= 58-55+12= 0.5+0.5=
40×20= 6.4+4.6= 7.8+0.4= 10×0.56=
7.9×100= 15÷100= 100×0+5= 32÷8×9=
26-27÷9= 5.67-2.6= 12×25= 4.19+5.81=
答案:7;0;15;1;
800;11;8.2;5.6;
790;0.15;5;36;
23;3.07;300;10
【解析】
略
解析:7;0;15;1;
800;11;8.2;5.6;
790;0.15;5;36;
23;3.07;300;10
【解析】
略
20.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9.1-0.99= 3.05+16.85=
答案:11;19.9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
解析:11;19.9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详解】
9.1-0.99=8.11 验算:0.99+8.11=9.1
3.05+16.85=19.9 验算:19.9-3.05=16.85
2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6.17+5.79+3.83 25.93-(14.5+5.93) 99×67+67
46×101 125×32×25 750÷[(38-13)×2]
答案:79;5.5;6700;
4646;100000;15
【解析】
【分析】
6.17+5.79+3.83此题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5.93-(14.5+5.93)此题可先将括号拆开,然后交
解析:79;5.5;6700;
4646;100000;15
【解析】
【分析】
6.17+5.79+3.83此题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5.93-(14.5+5.93)此题可先将括号拆开,然后交换5.93和14.5的位置后再计算;
99×67+67此题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6×101此题先将101写成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25×32×25此题先将32写成8×4,然后根据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750÷[(38-13)×2]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
6.17+5.79+3.83
=6.17+3.83+5.79
=10+5.79
=15.79
25.93-(14.5+5.93)
=25.93-14.5-5.93
=25.93-5.93-14.5
=20-14.5
=5.5
99×67+67
=(99+1)×67
=100×67
=6700
46×101
=46×(100+1)
=46×100+46×1
=4600+46
=4646
125×32×25
=125×8×4×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750÷[(38-13)×2]
=750÷[25×2]
=750÷50
=15
22.在跳高比赛中,李明跳了1.21m,王强跳得比李明低0.13m,刘军跳得比王强高0.04m,刘军跳了多少米?
答案:12米
【解析】
【分析】
李明跳的高度减去0.13米等于王强跳的高度,王强跳的高度加上0.04米等于刘军跳的高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1.21-0.13+0.04
=1.08+0.04
=1
解析:12米
【解析】
【分析】
李明跳的高度减去0.13米等于王强跳的高度,王强跳的高度加上0.04米等于刘军跳的高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1.21-0.13+0.04
=1.08+0.04
=1.12(m)
答:刘军跳了1.12米。
【点睛】
要分析清楚谁比谁低,谁比谁高,然后再列式计算。
23.小明房间的墙壁高2.8米。他要把一幅长1.2米,宽0.8米的画挂在这面墙壁上,画的上沿离天花板0.65米(如图)。
(1)这幅画的下沿离地面多少米?
(2)请你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用解答)
答案:(1)1.35米
(2)这幅画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墙壁的高度减去画的上沿离天花板的高度,再减去画的宽度,就是这幅画的下沿离地面的高度。据此解题即可
解析:(1)1.35米
(2)这幅画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墙壁的高度减去画的上沿离天花板的高度,再减去画的宽度,就是这幅画的下沿离地面的高度。据此解题即可。
(2)题中已经告诉外面这幅画的长与宽,可以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出它的面积,所以可以提问:这幅画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还可以提问,如:这幅画的下沿离天花板多少米?墙的高度与画的高度相差多少米?这幅画的周长是多少米?可以提的问题很多,任选其一即可。
【详解】
(1)2.8-0.8-0.65
=2-0.65
=1.35(米)
(2))提问:这幅画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
24.乐乐和爸爸参加户外登山运动。他们用18分钟走了810米山路,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270米山路还要走多长时间?
答案:6分钟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810米除以已经走的时间,计算出乐乐和爸爸每分钟走多少米路;再用剩下的270米除以每分钟走的米数,即可求出还要多长时间。
【详解】
270÷(810÷18)
解析:6分钟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810米除以已经走的时间,计算出乐乐和爸爸每分钟走多少米路;再用剩下的270米除以每分钟走的米数,即可求出还要多长时间。
【详解】
270÷(810÷18)
=270÷45
=6(分钟)
答:剩下的270米山路还要走6分钟。
【点睛】
求出乐乐和爸爸每分钟走多少米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光明小学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合唱组有( )人。
(2)喜欢( )组的男生最多。
答案:统计图见详解
(1)36
(2)科技
【解析】
【分析】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绘制完整即可。
(1)用合唱组的男生人数加合唱组的女生人数即可;
(2)哪一组对应的灰
解析:统计图见详解
(1)36
(2)科技
【解析】
【分析】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绘制完整即可。
(1)用合唱组的男生人数加合唱组的女生人数即可;
(2)哪一组对应的灰色条状最高,喜欢这一组的男生人数就最多;
【详解】
(1)6+30=36(人)
(2)根据统计图可知:喜欢科技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点睛】
熟练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看图填空。
四(2)班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人数统计图
(1)每格代表( )个人。
(2)女生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请在统计图上画出合格等级女生的人数。
(3)四(2)班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一共有( )人。
(4)在( )等级上,女生的成绩表现出明显优势。
答案:(1)2
(2)见详解
(3)38
(4)良好
【解析】
【分析】
(1)通过观察统计图的纵轴的格数可知,5个间隔为10,平均一个间隔为2。
(2)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三个等级一共有3×6=1
解析:(1)2
(2)见详解
(3)38
(4)良好
【解析】
【分析】
(1)通过观察统计图的纵轴的格数可知,5个间隔为10,平均一个间隔为2。
(2)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三个等级一共有3×6=18(人),优秀和良好的女生人数分别为4人和10人,18-4-10=4(人),画到4的高度上即可。
(3)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等级的男生、女生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4)观察统计图,只有良好这个等级上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
【详解】
(1)每格代表2个人。
(2)3×6=18(人)
18-4-10
=14-10
=4(人)
(3)8+4+6+10+6+4
=8+(4+6)+10+(6+4)
=8+10+10+10
=18+10+10
=28+10
=38(人)
四(2)班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一共有38人。
(4)在良好等级上,女生的成绩表现出明显优势。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7.“卧龙书院”8月1日到3日统计的参观人数见下表。
8月1日
8月2日
8月3日
380人
305人
421人
(1)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
(2)提一个两步或两步以上的问题并解答。
答案:(1)5700元;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1125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8月1日的参观人数乘票价,即可求出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即是:380×15=
解析:(1)5700元;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1125元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8月1日的参观人数乘票价,即可求出8月1日门票收入多少钱,即是:380×15=5700(元)。
(2)根据题意,已知8月1日的收入是5700元钱,已知票价与8月2日的参观人数,据此可以提问: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先计算出8月2日的收入,再用8月1日的收入减去8月2日的收入即可。
【详解】
(1)380×15=5700(元)
答:8月1日门票收入5700元钱。
(2)8月2日门票收入多少钱?比8月1日少多少钱?
305×15=4575(元)
5700-4575=1125(元)
答:8月2日门票收入4575元钱,比8月1日少1125元钱。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