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隧道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830749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隧道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隧道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隧道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隧道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隧道底板施工技术交底书(一级交底)编号: xxxx-1028 单位工程名称xxxxx标各隧道交底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指挥部交 底复 核交底日期2014.11.25内容: 一、技术参数1、级围岩复合式衬砌和级围岩a复合式衬砌采用30cm底板结构衬砌类型,均需安设钢筋。2、级围岩b复合式衬砌、级围岩a复合式衬砌、级围岩b复合式衬砌、级围岩a复合式衬砌、级围岩b复合式衬砌和级围岩c复合式衬砌均为仰拱填充30cm,均无需安设钢筋。3、各级围岩及支护类型的起止段落里程桩号详见后附盘龙寺隧道支护类型表。4、底板采用

2、C35钢筋混凝土,厚度30cm。仰拱回填采用C20混凝土,厚度30cm。5、钢筋安设(1)级围岩复合式衬砌A、横向钢筋(图示N1和N2)采用14mm带肋钢筋,间距为25cm。上层每根长8.99m,下层每根长8.92m。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间距为19cm,钢筋净保护层厚度4cm。B、纵向钢筋(图示N3)采用10mm光圆钢筋,间距为20cm。C、连接钢筋(图示N4)采用8mm光圆钢筋。弯钩详见后附交底图纸。(2)级围岩a复合式衬砌A、横向钢筋(图示N1和N2)采用14mm带肋钢筋,间距为20cm。上层每根长8.99m,下层每根长8.92m。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间距为19cm,钢筋净保护层厚度4cm。B

3、、纵向钢筋(图示N3)采用12mm带肋钢筋,间距为20cm。C、连接钢筋(图示N4)采用8mm光圆钢筋。弯钩详见后附交底图纸。(注:加粗字体内容请注意)6、隧道底板(仰拱填充)施工缝纵向间距为40m,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二、施工方案和工艺1、排水系统处理(1)尽可能疏通二衬泄水孔,使隧道衬砌背后地下水能排入隧道侧沟。(2)为尽可能减少地下水给隧道无砟轨道运营带来的不利影响,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在所有无砟轨道隧道找平层与电缆沟槽靠线路侧墙脚连接处,纵向增加设置50打孔波纹管作为纵向排水盲管,波纹管外包土工布,上盖级配碎石透水层,透水层上部铺设400g/m2土工布进行覆盖,土工布两端分别采用水泥钉

4、固定在电缆沟侧墙与找平层上(详见附图)。(3)在每两个检查井之间直接钻6个50流水孔与中心管沟连通,流水孔孔口采用400g/m2土工布进行覆盖,土工布四周用水泥钉固定,防止流水孔堵塞(详见附图)。(4)根据“金丽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2012)第41号文”要求,采用底板衬砌结构地段为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底板渗水,在底板找平层内每间距10m设置横向HDPE-50单壁打孔波纹管(外包土工布,横坡2%),并与中心管沟连通,同时与集水井处横向排水管避开设置。(5)在隧道沟槽侧墙增设的纵向排水管应与横向排水管连通,确保隧道底板下地下水能顺利排入中心管沟。(6)排水管系统连通后,在底板施工前,可开展现场试验,

5、确保排水管系统畅通,排水顺利。2、测量放样和标高控制(1)测量班组对洞内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2)在隧道水沟电缆槽靠线路侧边墙每隔5m施放测量控制点,同时用墨线标示用以精确控制底板或仰拱标高。 3、钢筋安设(1)钢筋安设时,纵向上、下两层钢筋之间要设置架立筋防止变形。纵向钢筋连接采用单面焊接,焊接的长度大于10d。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内不得大于50%,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2)横向14钢筋采用9m全长钢筋,中间不断开,无需连接。(3)钢筋保护层4cm。(4)底层钢筋安设时,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垫块(5cm5cm4cm),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6、4、接地电阻检测和过轨钢管安装接地电阻检测:(1)在底板混泥土浇筑前,必须将水沟电缆槽施工时预留的接地钢筋焊接在底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地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设置一处。施作完毕后采用摇表对接地端子进行检测接地电阻不大于1时,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并做好记录。(2)仰拱填充原设计无钢筋,但确保接地端子电阻符合要求,另行增加钢1m1m的单层钢筋网,要求与底板钢筋安设相同。过轨钢管安装:在底板施工时,将过轨钢管与每个综合洞室水沟电缆槽预埋过轨钢管接头对接,保证过轨

7、钢管平顺,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在每根管内预留23根贯穿铁丝,且在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5、底板(仰拱填充)施工底板(仰拱填充)必须采用全幅施工。依据现场施工条件,在两侧的电缆沟槽各预留75cm作为振动电机处。其工序主要有:测量放线、基层清理、钢筋加工及安装、砼浇筑振捣、滚杠整平、刮尺修平及精平饰面、砼养护等、a级围岩b级围岩钢筋加工安装输送管准备施工准备砼入泵测量放线基层清理砼生产导轨安装砼运输砼浇筑原材料准备振捣棒振实滚杠整平拆除导轨刮尺修平精平饰面养护 (1)混凝土搅拌及泵送施工:A、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8、,其搅拌时间不小于120s。运输过程中应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成后应清洗干净,混凝土的运送时间一般不超过45min,以防止产生离析和初凝,禁止在运输途中加水,已经达到初凝土的混凝土,不得重新搅拌使用。B、混凝土泵送:a、作业前认真检查混凝土输送泵各部件紧固、密封、润滑、防护及电源、水源、液压系统和安全装置是否已按原厂说明书要求正确连接。b、泵送前先通过输送泵泵送清水冲洗管道,然后采用砂浆润滑管道。c、泵送混凝土应连续作业,停机时间应控制在l0min以内,最长不能超过30min;在暂停时间内

9、,应每隔2min反泵送一次;如时间再长时,应排空管道,以防混凝土固结。d、泵送时受料斗内应经常有足够混凝土。防止吸人空气形成阻塞。e、试验人员应经常检查原材料,看是否与试验一致。并逐盘目测出料塌落度,并及时调整。f、每幅底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立即拆除软管及连接管移至下一幅处,对于拆除下来的管道尽快用清水冲洗干净。(2)振动棒振实:采用2根插入式振捣棒,沿横断面方向连续振动密实。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以拌和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水泥浆为准,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等。并应注意板底、内

10、部和边角处不得欠振或漏振。振动棒插入深度宜离基层3050mm,振动棒应轻插慢提,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拌合物中推行和拖拉振动棒振捣。振捣时,应辅以人工补料,随时检查振实效果,模板、钢筋的移位、变形、松动、漏浆等情况,及时纠正。(3)滚杆提浆整平:振动梁振实后,拖动滚杆往返2-3遍提浆整平。第一遍应短距离缓慢推滚或拖滚,以后应沿横向全长匀速拖滚,并将水泥浆始终赶在滚杆前方,多余的水泥浆应铲处。(4)精平饰面:振动梁振平后,采用3m刮尺纵横各1遍整平饰面。在刮尺作业完成后,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使用抹刀将刮尺留下的痕迹抹平。精平面板后饰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达到规

11、定要求。(5)拉毛:道床板宽度2.8m,对道床板宽度范围内的隧道底板进行拉毛,拉毛后见新率不小于50。(6)养护: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浇水,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6、流水槽靠近电缆沟槽侧墙和中心,共设置三处半径为10cm的半圆形排水槽,建议采用20cm的钢管进行施作。7、横向排水坡(2%)必须采用人工收面和收坡,确保排水畅通和无积水现象。6、集水井底板施工时,采用定型模板1.4m1.4m预留,待底板施工完成时,再行施工。三、质量控制和要求8.4.26 底板、仰拱混凝土应分段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不留纵向施工缝。底板沟槽底部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仰拱应采用

12、防干扰作业栈桥等架空设施施工,仰拱拱座应与墙基同时浇筑。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8.4.28 仰拱、仰拱填充、底板的高程,仰拱的曲率,仰拱填充和底板的横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高程允许偏差为15mm。仰拱填充、底板坡面应平顺,确保水流畅通、不积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测量。8.4.30 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严禁有露筋、孔洞、疏松,不得有麻面、缺棱掉角等缺陷。拆模后每浇筑段蜂窝深度不大于5mm,长度不大于10mm,最多不超过5处。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浇筑段检查一次。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四、施工注意事项(1)底板高程控制。(2)模

13、板安装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3)综合接地钢筋的焊接和接地电阻进行检查。(4)底板混凝土施工时注意预埋过轨钢管的安装和疏通,防止混凝土堵塞管孔。浇注过程要加强保护,不能损坏和偏位。(5)混凝土接茬部位要认真处理,避免出现渗漏和烂根情况。(6)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漏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7)顶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坡面平顺、畅通、不积水。(8)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技术人员应加强现场指导,严把质量关。(9)洞口段施工时,应注意隧道中心水沟和边墙侧沟与洞外排水设施的顺接,确保排水畅通。(10)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11)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12)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接收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指挥部各分部接收人日期【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最新范本,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