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1、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应随车提供出厂批号及质量保证书。钢筋、 水泥查质保书并实验合格。砂、石进场对货源的规格区进行抽样,当 变更货源时应先做试验,合格材料方可组织进场。 2、进场材料应有专人负责收货,分别建立台账,分规格、品种,产 地分别堆放,并有明显挂牌标志。 3、进场后按批号取样送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挂合格标志显示其试验 合格。 4、原材料进场应堆放整齐,便于分区,现场文明。 5、进场原材料应由专人验收,专人建账,专人发放,发料应核对材 料规格、品种、性能清楚。并做到收支相等,账物相符。 6、砂、石材料的堆放和堆场要求:a、砂、石分
2、品种、规格、产地分 别堆放。b、场地应平整,并有一定坡度,保证排水通畅。 7、水泥堆放:a、包装水泥应分品种、标号、厂名、出厂日期和批量, 分别堆放。b、堆垛高度以六至八袋为宜,各品种应有不小于 70cm 的通道。c、四周垫高 20cm 以上,应防止雨水从四周浸入和湿气重 使水泥受潮。d、水泥按批量组织进场堆放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8、钢筋和半成品的堆放:a、钢筋进场应分品种规格、生产厂家、批 号分别堆放,不得混堆。b、进入堆场按品种、规格、生产厂家及质 保书神力编号建立台账。c、取样送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标牌。d、发 货人根据领料单规定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发货。e、对试验不合格的 钢筋应进行复检
3、,复检不合格报公司供应部门,移作他用。f、上诉 程序负责去向否者以失职论处,按造成损失大小,追究管理人员的经 济行政责任。g、原材料试验的数据应纳入技术档案。h、堆场应设支 墩,堆放整齐,防止锈蚀。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为加强建筑工地进场原材料的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完 善材料使用的行为规范,确实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 规定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1、施工工地使用原材料:如钢筋、水泥、石子、砂用 于结构的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除具备合格证、检测报告外 还必须抽样送检测中心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2、抽样时必须三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队人员) 同时进行取样、送样进行检测。 3、上述规定必须复验
4、的原材料而未进行复验即使用的, 每发现一次处罚施工单位 5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并暂停 施工,待复验合格后方可复工。 4、材料必须经检验、复验后才准使用,如在实际施工 以次冲好、或者随意使用其它型号、规格的材料,一经发现 除责令必须更换为原样品相同的原材料、半成品外,处以施 工单位该分部分次造价的 10%20%罚款。 5、对于发现不合格材料、半成品、设备造成工程缺陷、 事故的,处坚决返工重做外,处以施工单位 2000 元以上、 10000 元以下的罚款。混凝土生产管理制度 1 目的加强混凝土生产过程监督与检查, 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和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防止混凝 土生产过程出现问题,防
5、止由于混凝土生产出现的问题而导致工程质量事故。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混凝土生产单位及相关单位。 3 引用标准及术语解释 引用标准及术语 及术 3.1 引用标准 3.1.1 现行的工程施工材料、器具、设备等质量验收规范 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 (JGJ5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 方法 ) GB/T14684建筑用砂 (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J
6、C476混凝土膨胀剂 JC473混凝土泵送剂 GB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J14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C474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GB14902预拌混凝土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1.2 广东省电力第一工程局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手册GEFB.OSHMS-2002 3.1.3 广东省电力第一工程局质量手册GEFB.QM.2002 3.1.4 广东省电力第一工程局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
7、程序文件GEFB.P.2002 3.2 术语解释 3.2.1 混凝土生产“一条龙”的管理模式:混凝土拌和公司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混凝 土的搅拌和运输, 负责提供合格的混凝土并供应至浇筑地点, 中心试验室受混凝土拌和公司 委托对混凝土原材料及生产过程进行检验的一种模式。 3.2.2 公司(项目部)管理模式:公司(项目部)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负责混凝土的 搅拌和运输(或通过合同委托混凝土拌和公司负责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公司(项目部)委 托中心试验室对混凝土原材料及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公司(项目部)对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进 行全方位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模式。 3.2.3 商品混凝土模式:公司(项目部
8、)向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采购混凝土,委托中心试验室 对商品混凝土进行交货检验的一种模式。 5.1 混凝土生产“一条龙”的管理模式 混凝土生产“一条龙” 5.1.1 混凝土拌和公司职责 5.1.1.1 混凝土拌和公司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负责提供合格的 混凝土并供应至浇筑地点。 5.1.1.2 混凝土拌和公司负责组织原材料的检验,并负责提供原材料的合格证及相关的检验 报告。 5.1.1.3 混凝土拌和公司负责生产、运输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5.1.1.4 混凝土拌和公司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跟踪并定期向公司(项目部)提供相关的 跟踪资料。 5.1.1.5 混凝土拌和公司与中心试验
9、室签订合同,委托中心试验室对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 出厂检验和混凝土交货检验进行控制。 5.1.2 中心试验室职责 5.1.2.1 受混凝土拌和公司的委托,负责水泥、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和混凝土 等各种制品的检测、取样(养护)和送检工作,负责混凝土生产过程及出厂、进货检验;定 期向检测单位索取检验报告,并及时提交给委托单位。 5.1.2.2 受混凝土拌和公司的委托,负责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并送有资质的检测 部门验证确定。 5.1.2.3 负责混凝土生产水平统计工作,并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及统计结果,调整混凝土施 工配合比;定期向混凝土拌和公司出示检验报告和生产水平统计分析结果。
10、5.1.2.4 负责混凝土业务范围内原始记录保管、技术资料整理工作。 5.1.2.5 负责配合工程局(施工单位)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引进试验工作和成本节约的 工艺试验工作。 5.1.2.6 负责所用设备、机具的维护、保养工作。5.1.3 公司(项目部)职责 5.1.3.1 公司(项目部)对混凝土质量控制起监督体系作用,每次监督检查均应形成记录。 5.1.3.2 公司(项目部)监督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检验以及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控制情况, 并定期进行检查。5.1.3.3 公司(项目部)监督混凝土拌和公司拌和站计量装置的检定以及定期校准情况,监 督混凝土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 5.1.3.4 公司(
11、项目部)应见证混凝土试验人员进行交货检验。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维护,使机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 的工作状态,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生产合格产品, 特制定本制度。 一、 生产计划部负责对所有生产设备的安装、保养、维修等事 件的处理,设备使用人员负责对设备的日常保养。 二、生产计划部应制定设备一览表,对生产设备进行编号管理, 每种设备一个编号编号方式: SB001XX(流水号) SB002XX(流水号) 三、 凡是正在投入使用的生产设备, 应进行例行保养,保养项 目见设备保养检查记录。 四、 设备使用要求: 1、 各类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其操作设备的性能,对自己操 作的设备精心
12、爱护,有高度的责任心。 2、 操作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动作规范。严禁违章操作,注意 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并做到人走关机。 3、 维护保养人员必须按规定保养设备。 4、 如设备出现异样,必须停机,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得 继续使用。 5、 机器除规定操作及保养部位,操作工未经容许,不得拆卸其 他部位。 6、 严禁用硬物刮磨机器外表、机器零件,不得有意损坏设备。 7、 各车间设备的使用,封存、调拨有公司领导统一负责安排。 8、 各设备建立“专人专机”使用负责制,非本机操作工未经容许 不得操作。 9、 长时间不使用的设备,应做好一次性保养,然后封存。 10、 安排生产任务,要考虑设备的运转负荷,不得
13、超长时间使 用。 五、 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其操作人员能够排除的应立即排除, 不能排除的应立即保修,切不可隐而不报,让机器带病工作,进 而影响产品质量。 六、 设备存在重大缺陷,不能投入使用,生产车间认为需要报 废的,须报请总经理批准。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确定、提供、使用和维护生产所必备的设备设施。 2、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为实现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设施。 设备验收、安装与保管; 3、设备进厂后由供销部、生产部进行开箱验收,根据物资装箱单进行核实; 4、在验收过程中,特别注意查验直接接触食品及原料的设备和容器是否无毒、 无害、无异味,是否边角圆滑、无焊疤和裂缝,不易积垢,易于清洗消毒;
14、5、验收不合格的外够设备由供销部与供方协商解决; 6、验收合格的设备、设施,由生产经理组织安装部门和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 确认达到正常运行状态后,由生产车间验收并交付使用; 7、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应分类编号、建立并保管设备档案。低值易耗的工 具、容器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保管; 8、 使用、维护与保养 9、根据生产需要,生产经理负责组织填写设备的检修维护记录表 。对重点设 备和关键过程所用的设备必须具备安全、规范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在 使用设备前应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操作; 10、 生产所需设备需经校验、 检修、 日常保养, 明确其在生产过程中能正常运行, 精度性能满
15、足生产要求,并有统一的编号,以便管理和维护保养; 11、生产部制定设备日常保养项目表,由各使用部门执行,使用部门须对项如实 填写设备日常保养润滑记录 。机修人员须按照规定对设备设施进行日常 维修、大修、临时或突发抢修,并填写生产设备检修记录 ; 12、 生产设备、 设施在使用前后或生产过程中, 生产车间需按生产部制定的清洗、 消毒操作规程执行清洗消毒,并填写设备清洗消毒记录 ,使设备设施达 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13、设备的报废 14、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备,由生产车间提出申请,经生产部负责人批 准后报废,生产车间应在生产设备一览表中注明情况; 15、报废设备的处置由生产车间负责实施,报废
16、的设备在处置前应挂“报废”标 识;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1、 质量是工程的灵魂,而试验检测是体现质量好坏的手段下, 都要视质量如同生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搞 好试验检测工作。 2、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好坏始终是工程质量好坏的 关键所在,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必须坚持“三不准”原则,即 不是准入物资的原材料不准进场, 未经检测的原材料不准用于 施工,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把 工程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 所有试验检测人员应了解国家颁布的有关试验规范、规程和 检测评定标准,学习总公司中心试验室下发的质量手册 , 加强质量意识,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7、, 更好的服务于质量检 测工作。 4、 所有参加试验检测的人员必须经公司中心试验室委派,能胜 任本职工作, 并持证上岗, 由工地试验室主任统一安排试验检 测任务,坚持施工队自检 项目部复检 监理组抽 检的报验程序,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 5、 派专人负责试验检测仪器的日常保养和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 工作,定期对仪器进行自校和标定,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严 禁伪造、涂改原始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资料要及时归 档。 6、 实行日报制度,各施工处试验员向项目部试验室上报每天的 工程进展和质量检测情况, 每个星期召开质量评审会, 所有试 验人员参加,研究分析本星期的质量情况,以保证工程质量。原始记录管理
18、规定各车间科室的原始记录资料, 能为我公司管理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它反映记载着各岗位生产、设备、质量等的运行真实情况,为确保各 种原始资料的完整、连续性,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 各车间科室应保存的原始记录: 1、 岗位交接班记录、巡检表、设备运行情况表、质量数据登记 表等原始记录都应按要求清楚、详细记录,并保存各种原始记录 的整洁齐全,每月集中车间统一管理,保存期限为 2 年。 2、 3、 本车间执行设备抢修记录、各种会议记录,保存期限 2 年。 各车间科室的工资及统计表要逐月保存,并要求的职工签字 领的那一份,保存期 1 年。 4、 公司及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规章制度、分配方案、本车间 的建
19、议及需保存的记录、设计的技改项目都必须长期保存。 5、 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初记载,要求准确、及时、全 面、整洁、按月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6、 统计资料不能乱堆乱放,做好归档保存工作,无关例外单位 索取资料时,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索取。 7、 以上述各种档案、材料,都必须作为换岗移交的一项重要内 容。 8、 如抽查违反以上规定将视情况请节哀轻重给予警告、罚金等 处罚。 生产操作事故管理制度 一、 为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严格事故的管理,及时掌握生产 操作发生的情况,认真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总结经验教训找 出规律,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生产操作事故的发生,特制定 本制度: 二、
20、生产事故的范畴:凡在生产操作中,由于违反工艺指标、开 停车程序、 岗位操作规程及方法以及指挥失误而造成原材料、 半成品、 产品混仓、报废或造成减产、停产的事故,均属于生产操作事故。 三、对全厂生产操作事故的管理,是在主管生产的副总领导下, 由生产设备部具体负责,车间一级是在主管生产的主任领导下,有相 关班组长负责。 四、 凡发生生产操作事故 (包括未遂事故) 其所在的单位 (车间) 、 科室、班(组)应及时对事故进行调查,并提出切实的防范措施,事 后还应以此为例,向广大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于情节比较复杂的事 故,生产副总、工艺总工、电气总工、设备副总、生产设备部、专业 管理人员及主要负责人要参
21、加分析,并由相关主要管理部门记录整理 报告。 五、无论发生大、小生产操作事故,其所在单位均应及时向生产 设备部报告。轻微事故在事故发生后三天内填写事故报告,报给生产 设备部 (事故报告填写一式三份, 给车间领导签署意见后, 两份上报, 一份留本单位存档) 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应立即口头向生产设备部报 。 告,待事故分析清楚后,于三天内填写事故报告表报生产设备部。对 重大事故,生产设备部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向生产副总汇报及上级 部门报告。 六、在生产操作事故发生后,各级生产指挥系统应及时采取抢救 措施,防止事故蔓延,使事故损失减少到尽可能少的程度。 七、对事故的责任者,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其情节轻重提
22、出处理意 见并上报生产设备部审定。对于重大事故肇事者的处理还应按有关规 定呈报上级部门审定。 八、各车间应对本单位的事故建立台账档案。 九、对于事故责任者的处罚,分别以警告、罚金、停职、调岗, 情节严重的可作辞退处理。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隐藏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试验室管理制度一、 试验室是进行试验检测分析、保存试验仪器用具和出具试验资 料的重要场所,应保持严肃安静。非本试验室人员未经许可, 不得入内。 二、 试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按制定位置安放试验器具。 三、 正确使用仪器,经常维护,不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 四、 为保证使用结果准确, 数据真实, 试验人员必须排除各种干扰, 做到实事求是。
23、 五、 试验人员在工作中应穿绝缘鞋,必要时应站在绝缘垫上。带电 使用绝缘操作棒时应戴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鞋。 六、 试验原始数据要做到详细、准确整洁。 七、 试验检测合格证要加盖试验专用章后方可有效。 八、 仪器与设备应明确责任人,注意维护保养。 九、 试验人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相互配合。 仪器设备操作制度一、 仪器设备开机通电前,应检查仪器设备所需的工作电压跟市电 电压是否相符。 二、 在开机通电前仪器面板上各种开关、旋钮、度盘、接线柱、插 孔等是否松动或滑位,如果有这种现象,应加以紧固或调整到 位。 三、 在开机通电前检查仪器设备的接地情况是否良好。 四、 开机通电时要对仪器设备预热。 五、
24、 开机通电时特别注意仪器设备有无异常现象。 六、 检查设备有无烧断保险丝的情况,内部风扇运转是否正常。 七、 使用时,操作旋钮、开关等机械部件不能用力过猛,视情况掌 握速度快慢。 八、 关机后不要立即开机使用,要约等数分钟。 九、 要注意高、低电位端子的拆连顺序。 十、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先切断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后取电 源插线。 十一、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将在使用过程因不用而取离或替 换的零部件(如接线柱、插件、测器等)整理并复位,以免散 失或错配而影响工作质量。 十二、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放回仪器设备存放台架上,并给 仪器设备加罩,以免粘积飞尘。 高压试验安全须知一、 试验人员
25、必须熟悉试验仪器,试验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 应有试验监护人。 二、 弄清工作任务,把被试设备与其他设备明显隔离。 三、 坚持试验前复查试验仪器接线,并检查接地是否可靠。 四、 试验工作时,应站在绝缘垫上或穿绝缘鞋进行。 五、 加压试验倒换接线时,调压器必须退至零位,拉开试验电源刀 闸后才能进行。 六、 对有电容或电感应的被试设备试验前后必须充分放点或接地。 七、 加压试验前, 检查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 均正确无误, 并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后,方可加压。 八、 加压试验工作的拉、合闸必须相互呼应、正确传达口令。 九、 高压试验工作人员在全部加压过程中,应集中精力,不得与他 人闲谈
26、,随时警戒异常现象的发生。 十、 试验过程中,应匀速加压到试验额定值,不易过快。 十一、 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电源断开、放点,并将升压设备的 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试验设备管理制度一、 仪器设备必须做到卡、物相符,并每月清查一次。 二、 贵重精密仪器设备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使用,未经培训或 未掌握操作技术者及未经允许者不得使用。 三、 贵重仪器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使用日记。使用后由使用人和 管理人检查、签字。 四、 仪器设备必须保持完整配套,不得肢解,配件不可移作他用。 五、 仪器设备要做到防潮、防尘、防震、防腐蚀,精心爱护,小心 使用,发现故障及时检修。若因违章或大意造成损失者,将按 公司“
27、仪器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酌情处理。 六、 每年度对贵重精密仪器进行一次校检,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长期保持其可用状态。 七、 为避免积压、 提高利用率和利用价值, 仪器设备可以重新调配。 在有专人管理的原则下,某些仪器设备可以实行公用或借用办 法。 八、 仪器设备报废必须按公司规定办理申请、鉴定、审批手续,不 得自行处理。 九、 根据岗位责任制要求,实验室人员要不断掌握和提高有关仪器 的操作技术,以减少操作合指导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此外,通 过培训等方法,还要掌握一般检修技术。 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1. 标准养护室是混凝土试件标养的地方,对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 响到试件养护的质量和试验结果,故
28、制定标准养护室的管理制度。 2. 标准养护室的环境条件:温度 202,湿度大于 95%。 3. 标准养护室设专人管理,每人至少记录二次室内温湿度。 4. 冬天、夏天均通过恒温恒湿全自动设备来调整室内温湿度,使它 达到规定的要求。恒温恒湿全自动设备设专人保养,使用当中要经常 检查各状态运行情况。 5. 标准试块在送入标养室之前,由试验员对试块的编号、成型日期、 强度等级进行核对,标识不全或不清楚的试块不能送入标养室。 6. 试块码放应整齐有序, 试块之间间距为 1020mm, 不得重叠堆放。 试块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7. 进入标准养护室前应切断电源,以免发生触电事故。养护室禁止
29、 无关人员进入,工作人员进入养护室要随手关门,确保室内温湿度的 稳定。 8. 每天当班人员必须清理室内卫生,保持地面整洁,试件排放整齐 有序。 9. 室内喷雾时,应注意各喷雾管是否畅通,不正常时应及时清理。 10.本室的使用和停用(开启和关闭控制设施)应进行登记,保证其 工作正常。样品管理制度 为保证分析、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便于抽查、复查, 满足监督管理的要求、分清质量责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样品统一由样品管理员进行登记、编号、保管,除供检测用 外,副样应保存备查。 2、保存样品应有详细的记录,并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保存。 3、供检测用样品应及时做试验,待试验数据确认无误后,将废
30、样留样在废样区,若有异议应重新取样检测。 4、试验样品应分别按照试验项目不同登记,有腐蚀性的、易挥 发的、易失水的样品应采用棕色磨口瓶密封保存。 5、试验样品试验后无异议时封存,封存期限根据样品的特性确 定,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试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检查标定; 2、重要的试验仪器由专人使用保管; 3、试验仪器和设备应摆放合理,固定,减少移动,并考虑到操 作人员方便舒适; 4、试验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检修,对一些试验辅助工具应有专 人负责保管; 5、对精密仪器要防止太阳直接照射,要摆放在牢固的操作台上; 6、试验仪器设备应建卡存档,各种仪器设备说明书要妥善保管, 主要仪器设备
31、应粘贴操作规程; 7、试验室地面牢固平整,进水管和排水沟设施齐全,养护室密 封。样品管理制度 1、 现场取样实验人员应熟悉各种相关产品的验收规则,并熟悉各种相关 产品的取样工具、部位、数量及步骤以及材料的分批规定。 2、 取样人应根据规范、标准要求进行取样,对样品的大小、数量、取样 部位、是否有代表性进行确认。取样必须由试验室原材料员本人取样, 不得让驾驶员或者其他人代取样。 如原材料员因事不在场, 必须由试验 室其他人员亲自取样。避免换样,掺样等情况出现。 3、 取样应严肃认真,不受行政干预,也不受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及各种 关系的影响,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必须按规定频率、规定方法 取样
32、。 4、 样品的储藏,放置应能避免散失和防止污染,并避免试样性能产生变 化,并附卡片标明试样编号、送货单位、规格、等级或标号、要求检验 项目和取样日期等。 5、 应按要求和上述内容做好取样记录台帐。 6、 样品识别:取样员在样品包装上或样品瓶上作出明显标识,标识包括 “未检”“已检”“留样”等字样。 、 、 (做过试验的粉料用密封袋子装, 容易保存,也不宜变质) 7、 样品留样:样品留样入库应有专人负责,接收后应及时登记入库,并 分类存放,做到账物一致,样品室要通风干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8、 样品有效期:样品保留的有效期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胶凝材料 的存放期应 28 天以上,外加剂的存
33、放期应不少于有效期,按产品有效 期定。 9、 样品处理:样品的保留超过有效期由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处理,并做 好处理记录。检验后决定准予使用或封存、清退。留存样品做好防潮、 防水、防腐工作,并堆放整齐。对比检验制度 为确保我厂检验能力及水平与国家建筑防水材料产品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能力及水平相同或相近,确保产品 质量稳定合格,做如下规定: 一、每年一次,由质检部的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进行 取样,取样时要取两份样品。 二、一份样品现场包装后,邮寄或直接送到国家建筑防 水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其他国家法定检测机构进 行委托检验。 三、一份样品由质检部进行出厂检验的物理性能检验, 并把检验结果
34、填写在成品对比检验记录表中。 四、把委托检验和我厂自检的结果对比成品对比检验 记录 ,并填写以确保我厂的自检能力和水平是否和国家的 检验水平相同或相近。并对每一单项的实测值进行误差分析, 必要时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检验能力。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 1、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的规定以及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以试配 结果调整后确定。 3、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 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到下列情况之一
35、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4、为保证配合比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每月至少验证三次。 5、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 应根据混凝土出厂检验结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 必要时应进行调整。 6、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书、试配调整及相关的试验记录、原材料试验 记录、常用配合比的验证记录等,必须完整齐全,及时归档备查。 生产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对混 凝土进行调整,调整由质量员按以下要求进行: 1、
36、调整依据(备注处) 2、调整原则 1)调整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防止随意调整。 2)调整时,水胶比不能发生变化,不得影响混凝土质量。 3)要做好调整记录。 4、配合比调整权限 生产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以试配记录为基准, 出厂质检员和实验室负责人有 以下调整权限,超出的必须及时通报技术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调整。 1) 砂率:允许调整2%。 2) 外加剂:允许调整胶凝材料总用量的0.2%。 3) 用水量和胶凝材料:允许调整10kg 以下。委托检验、 委托检验、试验外包管理规定 1目的 按本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外包方(供方)的检验、试验项目进行选 择、评价和管理,确保所选择的供方检验、试验项目符合规定要求
37、。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采购”中对合格外包方(供方)的委托检 验、试验项目管理。 3职责 31 产品检验部制定产品检验、试验外包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 评价准则 ,负责外包方(供方)的委托检验、试验项目管理。 32 检验员负责采购物资和外包回厂产品的验证。 4管理规定内容 管理规定内容 41 外包方(供方)的检验、试验项目选择 411 产品检验部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外包方(供方)的检验、 试验项目进行选择。 412 对外包方(供方)的资质(含人员资质)情况进行确认,对 有专业技术要求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413 具有良好的检验、试验保证能力,且检测质量稳定;有可追 溯的检测原始记
38、录;有检测依据及执行标准。 414 有适宜的检验、试验设备和手段满足规定的要求,测量设备、 检测仪器应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合格证并在其有效期内使用。 42 外包方(供方)的检验、试验结果的验证 产品检验部取同种试样与外包方(供方)进行相同项目的检验, 必要时,请第三方检测机构与外包方(供方)进行相同项目的检验, 其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3 外包方(供方)的检验、试验项目的评价及重新评价 产品检验部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和上述原则对产品检验、 试验外包 方进行每年一次的选择、 评价, 形成评价结论送交物资公司, 供 进入 方管理流程 ,会同安质部适时进行重新评价。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为了保证试
39、验质量,在试验事故发生后,及时查明原因, 避免重复发生事故,特指定本制度: 1 2 3 4 样品受到非试验性破坏。 样品或试验项目漏验。 试验人员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或试验规程。 由于试验报告的数据不准确或试验结果错误,给委 托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5 6 使仪器设备损坏或准确度等性能下降。 技术资料丢失或在试验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事故等。 事故的等级划分: 1 质量事故, 事故损失在 500 元以上者, 使仪器设备 准确度降低者。 2 一般事故,事故损失在价值 500 元以上者。 事故报告: 1 事故发生后,应保护原始资料和现场。立即逐级上 报,不得隐瞒,事故在 24 小时必须报告试验机构技术
40、负责 人和质量负责人。 2 质量负责人协同其他有关人员,从样品试验方法、仪 器设备、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找出造成事故的原 因。 3 要对事故的全过程写出书面报告, 内容包括单位名称, 发生事故时间、地点、事故类型,造成损失、事故经过、原 因、性质及今后采取的措施、建议、分析及处理意见等。 事故的处理: 1 针对问题,指定响应的解决方法,对试件进行重新 试验得到正确的试验报告,报有关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 2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造成结果的严重部门,提出处理意 见见报领导批准实施。 3 对造成事故的当事者要进行严肃处理。 4 对发生的事故,要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 故原则分析不清不放过
41、;事故当事者和其他工作人员没有受 过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 处理分别为:批评教育、扣除奖金、扣除部分工资、 直至行政处分。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制度 一、按居委会对管辖的社区资料进行存档,并建立健全电脑管理 系统。 二、对每月进行社区服务登记的资料,及时进行归档、存底、输 入电脑管理系统。 三、全面掌握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对本片总人口数、总记数、六 十岁以上的人数、各种慢性病数都有详细资料和数字。 四、对计划免疫实施金卡工程,对建卡儿童实行信息化管理。 五、电脑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和软盘,严防电脑病毒。 六、不准使用电脑进行游戏娱乐。 七、保持档案信息室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工作。档
42、案 资 料 管 理 制 度一、 为了建立与完善机关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机关档案工作条例 根据 文件规定, 制定本制度。 二、建立健全与本机关工作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构。 三、档案库房要坚固、宽敞、通风、安全,保持正常的温湿度。 档案装具要结实、适用、易搬、防燃、严密、美观。要具备防火、防 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鼠、防尘、防高温等防护措施。 四、要保证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组卷质量,标准是:制成 材料,质优耐久;归档文件,齐全完整;区分年度,互不混淆;保密 期限,划分准确;分类组卷,科学合理;卷内文件,排列条理;案卷 标题,简明确切;编号填目,符合
43、要求;除钉加边,装钉结实;书写 封面,清晰美观;案卷排列,系统有序。 五、各种档案资料都要编制揭示卷册级和文件、文章级的目录、 索引、卡片等检索工具,每一工具都要达到项目正确,著录清楚,检 索准确、迅速的要求。 六、建立档案资料收进、移出、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情况 登记册,按规定做好统计报表。 七、做好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根据条件对不同门类、不同保管 期限、不同载体的档案实行分库、分柜、分层管理,突出重点,保持 联系,方便检索。 八、不得擅自翻印、复制、抄录、拍照引用,更不得公开发表和 丢失、不许拆卷、抽换、折叠、涂改、污损,不许做任何标记,必须 妥善保管和爱护档案。 图书室管理制度一、
44、图书室要为全校师生学习政治理论, 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服务。 二、凡学校教职工及有本校学籍的学生,均可在图书室借阅图书 (学生凭借书证) 。 三、对教职工实行开架借书,但在选借时,对选不中的书籍要按 号放回原处,排列整齐。 四、学生借书,按规定时间,持借书证排队借阅。 五、教师需要用的业务书可借阅一学期,如需延期,重新办理续 借手续。文艺书限期两周,学生借书限期一周。过期不还者,暂停借 书,归还后,方可再借。 六、损坏、丢失图书,应以同种书赔偿;短缺贵重书籍,要加倍 赔偿。 七、爱护书籍,人人有责。不得在借阅图书中乱画或撕页;还回 的借书,不得卷角破皮。 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工作人员要热爱实验与仪器
45、管理工作, 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 想,面向教学,面向师生。 一、实验必须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所做实验必须向学生 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讲清实验要领,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 二、实验工作人员与任课教师紧密配合,提前一周准备好实验和 分组实验。 三、要爱护国家财产,教师未讲之前严禁随便动用仪器、药品和 工具。实验过程中,一切实验设备不得无故损坏,危险剧毒品严加控 制,计量使用不得私自带出室外。 四、实验用的器械、药品如有发现私自拿走或有意破坏者除追回 原物或罚款外,并酌情给予纪律处分。 五、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六、经常保持实验室清洁,做完实验将仪器、药品按要求放回规 定原处,并认真清扫。
46、 音体器材管理制度学校音体器材由负责学校音体工作的教师(中学音体器材保管 室)专门保管。对于所有的音体器材都要登记造册,严加管理。 1、音体老师上课前要按上课内容向主管器材的老师(或音体室 保管员)领取器材用具,上课钟响后概不领取,课上完后及时交到器 材室。 2、音体老师上课时要教育学生爱护音体器材,若有无故损坏, 照价赔偿。 3、按照课外活动安排时间,各班体育委员到器材室领取活动器 材,活动完后按时交还原处。 4、凡体育课、音乐课、课外活动借出的器材,必须当天收回。 5、音体老师根据学校音体器材的现状,有权向主管音体卫生后 勤部门的领导提出建议,处理损坏的,增设和补充新的音体器材。 电脑室管
47、理制度一、电脑室由上电脑课的老师负责管理。 二、学生进入电脑室必须在脚上套上布套,方可进入计算机室, 否则不得入内。 三、学生上课排队入内,按编号入座,在室内保持肃静,禁止喧 哗、走动、打闹,讨论问题要小声,下课要有秩序离室,预防触电。 四、注意室内卫生,不准在室内吃东西、喝水,不准乱丢纸屑、 杂物,不准在桌凳、墙壁乱涂乱画。 五、爱护室内仪器设备,不准随便改变设备的位置,必须严格按 程序操作,不得违章操作,否则造成设备的损失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六、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应及时向老师报告处理。 七、电脑借出或非本室管理人员启用本室设备,必须取得学校主 管领导同意,方可借出或开门使用。 八、 用机完毕, 应按正确的关机顺序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