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和踝的关节松动术 阜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关节松动技术v一、概述v1、定义:关节松动技术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治疗师在患者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手法操作技术临床上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v2、基本运动 关节松动技术常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手法的基本运动类型。v(1)生理运动: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活动。例如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在关节松动技术操作中,生理运动就是一种被动运动。v(2)附属运动 指关节在润许范围内完成的活动。例如滑动、滚动、分离或牵引等。v(3)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
2、系:二这密切相关。当关节因疼痛、僵硬而限制了活动时其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生理运动恢复后,关节仍有疼痛或僵硬,则可能关节的附属运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治疗时通常在改善关节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关节的附属运动;而关节附属运动的改善,又可以促进关节生理运动的改善。v二、手法等级v1、分级标准 手法分级是以关节活动的可动范围为标准,根据手法操作活动关节所产生的范围的大小,将关节松动技术分为4级。v(1)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润许范围内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v(2)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润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v(3
3、)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润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v v(4)级:治疗师在关节活动润许范围内,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v2、手法等级选择 治疗时根据关节在附属运动或生理运动时是以疼痛为主还是以僵硬为主来选择手法的等级。一般而言,1、2级手法适用于治疗因疼痛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3级手法适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关节僵硬;4级手法是用于治疗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手法分级范围随着关节可动范围的大小而变化。当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时,分级范围相应减小,当
4、治疗后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时,分级范围也相应增大。v v三、治疗作用v1、缓解疼痛v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v3、增加本体反馈v四、临床应用v1、适应证:关节松动技术适用于任何由于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v 对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和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松动术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其他不良影响。v2、禁忌症:关节松动术的禁忌症为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增加)、关节的炎症、恶性疾病以及未愈合的骨折。v五、操作程序v1、患者体位 治疗时,患者处于一种舒
5、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通常为卧位或坐位。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以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松动。v2、治疗师的位置及操作手法 治疗时,治疗师应靠近所治疗的关节。一手固定关节的一端,另一侧手松动另一端。v3、治疗前评估 操作前,应先行评估,分清具体的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程度。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当疼痛僵硬同时存在时,一般先用小级别手法缓解疼痛后,再用大级别手法。治疗中要不断询问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v4、治疗时间 每次治疗时一种手法可以重复34次,治疗的总时间在1520分钟。足的构造 v一、足骨v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v1、跗骨 共七块。距骨、跟骨、足舟
6、骨、骰骨各一块,楔骨三块。v距骨位于小腿下方,其滑车与胫、腓骨下端相关节。距骨前方为足舟骨,足舟骨前方为三块楔骨,分别是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和外侧楔骨。距骨的后下方为跟骨,跟骨的前方是骰骨。v2、跖骨 共五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跖骨分为后端的底、中部的体和前端的头3部分。v3、趾骨 共十四块,除拇趾为两块外,其余各为三块。v二、足关节v 足关节包括踝关节、距下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各关节由与关节同名的骨组成。v1、踝关节 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距骨滑车前宽后窄。踝关节囊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其中内测的韧带强大,而位于外侧的韧带较
7、薄弱,外踝比内踝低,故踝关节在过度跖屈内翻时易损伤。v2、距下关节(跟距关节)跟骨上面有三个关节面(前、中、后),与距骨下面相应的关节面相关节。跟骨后关节面突起而跟中、前关节面则凹下,这样就可以阻止距骨在跟骨上方前后移位。v3、跗骨间关节 由各跗骨间的关节面连接构成。以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较为重要。跗骨之间借许多韧带相连,对维持足的纵弓有重要意义。v3、跗跖关节 由三块楔骨及骰骨与5个跖骨底构成,数微动关节。v4、跖骨间关节 位于各跖骨底之间,连接紧密,活动甚微。v5、跖趾关节 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做屈、伸、收、展运动。v6、趾骨间关节 同指骨间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踝部关
8、节松动v一、运动学概要v 踝部关节的生理运动包括跖屈、背伸,内翻、外翻等。附属运动包括长轴牵引,前后向滑动,后前向滑动,上下滑动等。其中下胫腓关节可以进行以下运动:1、上下运动:即腓骨头在胫骨平台下向外方活动。2、前后运动:范围很小,通常用手才能感觉出来,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3、旋转及侧方运动:二者常同时发生。此外,当足背伸时,外踝向上、外、后方,跖屈时向下、内、前方。v二、下胫腓关节操作要领v 前后向或后前向滑动v作用: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俯卧位,患侧下肢屈膝90,踝关节放松。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 :站在患侧。前后向滑动时,上方手掌根部放在内踝后面,下方手掌根部放在外踝前面;
9、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外踝向后推动;后前向滑动时,上方手掌根部放在外踝后面,下方手掌根部放在内踝前面;下方手固定,上方手将外踝向前推动v三、胫距关节操作要领v1、分离牵引v作用:一般松动,缓解疼痛。v操作时可以采用以下手法。v(1)患者俯卧位,患侧下肢屈膝90,踝关节放松。治疗师位置面向患者站在患侧,双手握住内外踝远端,相当于距骨处。也可用一侧下肢屈膝压住患者大腿后面固定。双手同时向上用力牵引v(2)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踝关节伸出床沿外。治疗师面向患者站在或坐在床尾,双手握住足背近端,借助上肢力量讲足向远端牵引。v2、前后向滑动v作用:增加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v操作时可以采用以下手法v(1)患者
10、俯卧位,患者下肢屈膝90,踝关节稍跖屈。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下方手放在距骨前面,上方手放在内、外踝后方。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距骨向后推动。v(2)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踝关节伸出治疗床外治疗师面向患者站在床尾,上方手握住内、外踝前方,下方手握住距骨前面,拇指在外侧,四指在内侧。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借助上肢力量将距骨向后推动。v3后前向滑动v作用:增加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v操作时可以采用以下手法v(1)患者俯卧位,患者下肢屈膝90,踝关节放松。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放在距骨后面,下方手虎口放在内外踝前面。下方手固定,上方手将距骨向前推动。v(2)患者俯卧位,踝关节伸出治疗床外,小腿前面垫一毛巾卷
11、。治疗师面向患者站在床尾上方手握住内、外后面,下方手虎口放在距骨后面。上方手固定,下v方手借助上肢力量将距骨向前推动。v(3)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握住内、外踝前面,下方手托住跟骨。下方手固定,上方手借助上肢力量将内、外踝向后推动。v4、向内侧滑动 v作用:增加踝关节外翻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俯卧位,下肢伸直,踝关节伸出治疗床外,小腿前面垫一毛巾卷。v治疗师体位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站在患足外侧,上方手握住内、外踝后面,下方手握住跟骨及距骨。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借助上肢力量将跟骨及距骨向内侧推动。v注意:这一手法对距下关节液有一定的松动作用。v5、向外侧滑动v作用:增加踝
12、关节的内翻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患者卧位,患肢置于下方并伸直,踝关节伸出治疗床外。上方健侧下肢屈髋屈膝。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站立,下方手握住内外踝后面,下方手握住跟骨及距骨。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借助上肢力量将跟骨及距骨向外侧推动。v6、屈伸摆动v作用:增加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俯卧位,患肢下侧屈膝90度,健侧下肢伸直。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握住内外踝后面,下方手握住足底,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做足屈伸摆动。v注意:这一手法对距下关节液有一定的松动作用。v7、翻转摆动v作用:内翻摆动增加踝内翻活动范围,外翻摆动增加踝外翻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俯卧位,患侧下肢屈膝
13、90度,健侧下肢伸直。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握住足跟后部,下方手握住足跟前部,内翻摆动时,双手将跟骨下内侧翻转,外翻摆动时双手将跟骨向外翻转。如果关节比较僵硬,治疗师可以用上方手握住足跟,下方手握住足的中部,双手同时摆动,以增加摆动的强度和范围。v四、距下关节v1、分离牵引作用:一般松动缓解疼痛,操作时可以采用以下手法:v(1)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踝关节伸出治疗床外。治疗师面向患者站在床尾,内侧手放在内外踝远端距骨前面,外侧手握住跟骨。内侧手固定,外侧手借助上肢力量将跟骨向远端牵拉。v(2)患者俯卧位,患侧下肢屈膝90度,健侧下肢伸直。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手虎口分别握
14、住跟骨和楔骨,双上肢同时用力将跟骨及足向上牵拉。v2、前后向滑动v作用;增加踝关节被伸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俯卧位,患侧下肢屈膝90度健侧下肢伸直。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握住内外踝及距骨后面,下方手虎口放在距骨前下方的跗骨上。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距下关节的远端向后推动。v3、后前向滑动v作用:增加踝关节跖屈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俯卧位,患侧下肢屈膝90度,健侧下肢伸直。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握住足跟,手掌放在跟骨后,下方手虎口或掌根部放在距骨前面。下方手固定,上方手借助上肢力量将足跟向前推动。v4、侧方滑动v5、屈伸摆动。v6、翻转摆动。v上述手法的操
15、作与胫距关节的手法操作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操作时固定手尽量靠近距骨,松动手尽量靠近跟骨,使力量真正作用于距下关节。v五、跗骨间关节v主要为上下滑动,即由足背向足底滑动,或由足底向足背滑动。向足底滑动可以增加跗骨的背伸活动范围;向足背滑动可以增加跗骨的跖屈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仰卧位,稍屈髋,屈膝,或坐位,踝关节放松,稍跖屈。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站立或坐位,双手拇指分别放在相邻跗骨的背侧,示指放在足底相应跗骨的跖面。向足底滑动时,一侧手固定,另一侧手拇指向足底方向推动相邻跗骨;向足背滑动时,一侧手固定,另一侧手示指向足背方向推动相邻跗骨。v六、跗跖关节v1、上下滑动v作用:增加跗跖间活动范
16、围v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踝关节放松稍跖屈。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上方手握住跗骨,下方手握住跖骨。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跖骨上下推动。如果要松动某个单一跗跖关节,则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相邻的跗骨和跖骨近端的背面,示指放在足底相应的跗骨和跖骨的跖面,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跖骨近端向足背或足底方向推动。v2、旋转摆动v作用:旋前摆动增加踝关节外翻活动范围,旋后摆动增加踝关节内翻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踝关节放松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双手分别握住跗骨和跖骨近端,拇指在足背,四指在足底。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跖骨向内转动,或向外转动。足部关节v一、运动学概要v 足的功能主要为支撑体重,足部关节的生理运动有屈、伸、内收、外展、内翻、外翻。附属运动有上下滑动、侧方滑动、长轴牵引、旋转等。v二、操作手法v1、跖骨间关节的上下滑动v作用:增加相邻跖骨间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仰卧位,俯卧位或坐位,踝关节放松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双手分别握住相邻跖骨。一侧手固定,另一侧手将相邻的跖骨上下推动。v跖趾关节上下滑动v作用:增加跖趾关节活动范围v患者体位:俯卧位,患侧下肢屈膝90度v治疗师位置及操作手法:面向患者站立,上方手放在跖骨上,拇指在足底,示指在足背,下方手放在相应的趾骨近端,拇指在足底,示指在足背。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将趾骨上下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