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908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5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41∕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41∕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41∕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41∕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200 A 12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 2020 - 01 -21 发布 2020 - 04 - 2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1934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1 5 设置条件及要求 .2 6 设置程序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 .8 DB41/T 1934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

2、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宏桥、王伟、李建阳、范凡、赛萌萌、赵璐、王洁、李可可、呼小静、钟亚辉、毕剑、张金花、鲁延召、王淑芳、许苗苗。DB41/T 19342020 V 引 言 开发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设旅游访问点,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社会生产生活过程及状况,较好凸显地方人文特色, 对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与旅游景区形成互补的一种全域旅游业态创新,是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重要抓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在旅游

3、资源、主体功能等方面显著不同。旅游景区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和物质形态存在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主, 对旅游资源的规模集中度要求较高, 旅游接待服务是其主体功能; 而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主要侧重于能够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当代社会人文资源和以非物质形态为主的历史人文资源,重在塑造地方人文体验,要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旅游接待服务仅是其社会生产生活主体功能的外延。 本标准对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分类、设置条件及要求、设置程序进行了规范,目的是为了指引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工作。DB41/T 19342020 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 1 范

4、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分类、设置条件及要求、设置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设置(以下简称访问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93.1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 GB/

5、T 189732016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LB/T 021 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整合利用地域特色突出但又未被开发成为旅游景区的各类社会资源, 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旅游接待能力并经认定的旅游访问场所(单位)。 3.2 访问者接待中心 为访问者提供信息、咨询、预约、引导、讲解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4 分类 4.1 访问点按资源类型分为工业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农业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服务生产类社

6、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公共服务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城市生活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乡村生活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八种类型。 DB41/T 19342020 2 4.2 工业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为访问者提供工业生产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 4.3 农业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作物景观、农民劳动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为访问者提供农业生产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农业生态园、农场果园等。 4.4 服务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服务业业态

7、风貌、服务方式、工作环境等为主要吸引物,为访问者提供服务业生产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特色小吃街巷、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等。 4.5 公共服务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依托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访问者提供公共服务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行政服务中心、学校、医院、公园等。 4.6 城市生活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城市居民生活场所、生活场景、城市风貌等为主要吸引物,为访问者提供城市生活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城市社区、特色街道等。 4.7 乡村生活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乡村村民生活环境、生活设施、乡风民俗等为主要吸引物,为访问者提供乡村生活体验的旅游访问点。

8、如特色村落、特色小镇等。 4.8 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吸引物,为访问者提供物质文化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古遗址、古建筑、古河渠等。 4.9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依托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访问者提供非物质文化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特色医药馆、手工艺馆、武术馆等。 5 设置条件及要求 5.1 资源禀赋及开发状况 5.1.1 访问点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具有较高的观赏游憩价值。 5.1.2 地域特色鲜明,能够较好反映当地社会生产生活,并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 5.1

9、.3 应制定科学的规划,合理开发资源,注重整体协调。 5.1.4 宜提供符合访问点主题的特色体验项目,注重参与性、趣味性与知识性。 5.2 访问者接待中心 5.2.1 在合理位置设置访问者接待中心,具有醒目的标识和名称。 5.2.2 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质等)应与访问点整体环境相协调。 5.2.3 应展示访问点基本信息、中外文游览手册等宣传资料,供访问者查询或取阅。 5.2.4 有专职的接待人员,为访问者提供引导服务、咨询服务和团队预约服务。 5.2.5 讲解人员数量能够满足接待需要,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规范,普通话达标。讲解内容客观、准确,能够体现访问点的历史、产品和文化

10、等特色。宜提供外文讲解服务。 5.2.6 诚信经营,收费服务项目应明码标价。 5.3 访问线路 5.3.1 合理设计访问点游览线路,线路标识牌设置合理。 5.3.2 访问线路应充分展现访问点特色资源。 5.3.3 科学设置访问通道,减少访问游览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干扰。 5.4 场所设施 DB41/T 19342020 3 5.4.1 访问点的场地面积、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能满足访问功能需要。 5.4.2 有停车场地,容量能满足访问者接待量需求,引导标志醒目、规范。 5.4.3 有公共厕所,标识醒目。公共厕所的设计及建设、环境保护、管理与服务应符合GB/T 189732016 中6

11、.1通用要求的规定。 5.4.4 有访问者休息设施,与整体环境协调。 5.4.5 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且安全可靠,功能设计应符合GB 50763的规定。宜为老、弱、病、残等特殊访问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5.5 标识系统 5.5.1 访问点的标志标识图案应醒目清晰、 内容规范、 指向明确, 符合GB/T 10001.1、 GB/T 10001.2 的要求。标志标识牌的制作应选用环保、安全、耐用的材料,在使用期间材料不变形、不褪色。 5.5.2 在访问点周边主要道路交叉口应为车辆、行人设置导向标志,导向标志包括访问点名称、方向及距离等信息。 5.5.3 在访问点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访问点标牌,应包括“

12、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字样、访问点名称与编号等信息。 5.5.4 设置全景图,要正确标识出主要资源点及服务设施的位置,具体包括各主要资源点、访问者接待中心、厕所、出入口、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等内容。 5.5.5 科学设置介绍牌,包括访问者须知、访问点简介、资源点介绍等,图片要清晰,文字要简洁,内容客观准确,宜有外文翻译。 5.5.6 访问点内有危险隐患的位置应设置齐全、 醒目、 规范的安全警告标志, 其设计应符合GB/T 2893.1 的有关规定。警告标志应带有文字辅助标志,文字辅助标志为黄色背景色黑色文字,并位于图形标志的下方或右侧。 5.5.7 宜设置劝阻标志,如“请勿乱扔垃

13、圾”。 5.5.8 夜间开放的访问点应采取灯光照明等措施,保证标志标识的可视性。 5.6 智慧旅游 5.6.1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服务应符合 LB/T 021 要求。 5.6.2 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咨询、预约和投诉留言等功能。信息发布包含以下内容: a) 访问点概况、访问点动态信息等; b) 访问点资源信息,图文并茂,有视频文件; c) 到达本访问点的交通信息; d) 访问点联系方式、投诉方式等信息,常见问题解答。 5.6.3 宜利用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定期信息推送、公众互动等功能。 5.6.4 利用地图导航信息平台,提供访问点精确地图

14、定位信息。 5.6.5 免费提供WIFI服务,单个无线访问接入点最大并发连接数不小于30人。 5.6.6 提供电子导游服务,设置微信二维码,能够免费收听语音讲解。 5.6.7 宜采用人工智能设备和技术,实现自助查询、自助购物等服务。 5.7 安全要求 5.7.1 应维护访问者的人身、财产及信息等安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人。 DB41/T 19342020 4 5.7.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GB/T 29639的要求。访问点可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消防、治安、卫生、交通安全等,有所侧重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5.7.3 配置必要的安全设

15、施设备,定期实施安全检查,并有完整的安全检查记录。检查的内容应包括: a) 电器、开关、插座和电路是否安全; b) 易燃易爆品存放和使用是否安全; c) 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 d) 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灯是否完好; e) 建筑设施、机械设备和车辆等安全性能状态是否良好; f) 邻沟道路护栏以及危险地段安全防护网是否完好; g) 特种设备经过相关有资质的单位的安全检测且检测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 h) 各岗位员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情况,安全员是否按规程操作,安全生产记录是否齐全。 5.7.4 对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或环节,应采取物理隔离、警示等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7.5

16、 设有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合理,保证监控设施24小时正常运行,监控录像有效期保存30天以上。 5.8 环境卫生 5.8.1 有绿化措施,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5.8.2 禁止吸烟,注重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做到清新无异味和无害化,符合GB 30952012中的二类区要求。 5.8.3 保持良好卫生条件,加强传染病预防工作。 5.8.4 场地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地面无污水、污物,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污垢、无剥落。 5.8.5 垃圾箱分类设置、数量充足、外观整洁、布局合理。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 6 设置程序 6.1 申请与受理 6.1.1 访问点设置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由单位或个人根据社

17、会资源特点选择相应访问点类别向所在地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6.1.2 申请时需提交访问点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a)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附录A); b)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附录B); c) 必要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等证明材料。 6.1.3 访问点应符合第5章的设置条件及要求,申请者应承诺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 6.1.4 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接到访问点申请后,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备性进行初审,并于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受理的答复。 6.2 审核评分 6.2.1 地级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

18、,负责访问点的评审与复核工作。评委会成员由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代表、社会居民代表和独立专家顾问等组成。 6.2.2 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正式受理后,汇总申请材料,提交评委会审核。 DB41/T 19342020 5 6.2.3 评委会经过材料审阅、实地调研和会议评估等访问点评审环节,对照访问点评分表进行逐项审核评分。每个评价项目评分均达到60分以上的,视为符合访问点设置条件。 6.3 公告与批准 评委会对审核评分结果发出公告,公告期为10天。公告期满无异议,符合访问点设置条件的,批准设置为访问点, 并颁发访问点专用标牌和证书。 专用标牌和证书由地级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

19、门统一设计、制作、核发。 6.4 复核与处理 6.4.1 访问点复核工作按三年一次进行。由访问点对照评分表展开自查自纠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评委会复核。复核采取普核的方式进行,并与暗访相结合。 6.4.2 对复核不达标的访问点,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取消访问点资格,并收回访问点标牌和证书。 6.4.3 访问点若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由评委会核实确认后, 撤销其访问点称号,收回访问点标牌和证书。DB41/T 19342020 6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见表A.1。 表 A.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 访

20、问点名称: 访问点类别: 地址: 通讯地址: 邮编: 负责人: 联系电话: 访问点占地面积(平方米): 接待工作人员数(人): 上一年度接待访客数量(人次): 预估全程访问时间: 收费情况: 无任何收费; 有收费,收费项目及标准 (元/人) 访问点简介(含特色、展示内容和服务内容,可另附) 自评分数: 报送时间: 年 月 日 (以上由申请单位填写) (以下由受理机构和评审委员会填写) DB41/T 19342020 7 表 A.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续) 受理时间: 受理人: 受理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评审委员会意见: 评审结论: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DB41/T

21、 19342020 8 附 录B (规范性附录)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 B.1 评分说明 B.1.1 分为八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总分 100 分,共 800 分。 B.1.2 总评分达到 480 分以上,且每个评价项目都达到 60 分以上,视为符合设置条件。 B.1.3 根据评价因子的评价依据及其相对应的赋值, 结合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实际情况, 在相应档次内给予评分。 B.1.4 自评得分由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申请单位自评填写;评定得分由评委会评定填写。 B.2 评分表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见表 B.1。 DB41/T 19342020 9 表 B.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 评价

22、 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分 自评 得分 评定 得分 1 资 源 禀 赋 及 开 发 状 况 (100) 1.1 历史文化科学价值(15) 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其中一类价值具世界或全国意义 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其中一类价值具省级意义 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其中一类价值具地区意义 1315 912 18 1.2 观赏游憩价值 (15) 观赏游憩价值很高 观赏游憩价值较高 观赏游憩价值一般 1315 912 18 1.3 地域特色(30) 地域特色很鲜明 地域特色较鲜明 地域特色一般 2530 1824 117 1.4 旅游吸引力(

23、20) 获得国际媒体、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或获得国家级荣誉;或年接待 10 万人次以上 获得省级媒体宣传报道;或获得省部级荣誉;或年接待110 万人次 获得地市级媒体宣传报道;或获得地市级荣誉;或年接待 0.11 万人次 1720 1216 111 1.5 资源开发状况 (20) 规划科学,开发合理,整体协调性高 有规划,开发基本合理,整体协调性一般 无规划;或开发不合理;或整体协调性差 1720 1216 111 1.6 特色项目 (加分项+10) 有特色体验项目,符合访问点主题,且参与性、趣味性与知识性强 有特色体验项目,符合访问点主题或参与性、趣味性与知识性较强 有特色体验项目,参与性、

24、趣味性与知识性一般 910 68 15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总得分超过 100 分计为100 分) 2 访 问 者 接 待 中 心 (100) 2.1 位置(15) 位置合理,具有醒目的标识和名称 位置不合理;或没有醒目的标识和名称 915 18 2.2 建筑外观(15) 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质等)与访问点整体环境协调性高 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质等)与访问点整体环境协调性一般 915 18 2.3 宣传资料(15) 宣传资料展示品种多,制作精美 有展示资料,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展示资料缺乏,不能够满足需要 1315 912 18 2.4 接待人员(20)

25、 有专职接待人员,能为访问者提供引导服务、咨询服务和团队预约服务,服务方式和途径完善,可以提供远程咨询预约服务 有专职接待人员,能为访问者提供引导服务、咨询服务和团队预约服务 有接待人员,但服务不完善 1720 1216 111 DB41/T 19342020 10 表 B.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续) 评价 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分 自评 得分 评定 得分 2 访 问 者 接 待 中 心 (100) 2.5 讲解服务(20) 讲解人员数量能够满足接待需要, 仪表端庄, 服装整洁,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规范。用普通话提供讲解服务,讲解内容客观、准确,能够体现访问点的历史、产品和文化等

26、特色 有讲解人员,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规范。用普通话提供讲解服务,讲解内容较客观、准确,基本体现访问点的历史、产品和文化等特色 有讲解人员,能用普通话提供讲解服务,讲解内容有明显缺陷 1720 1216 111 2.6 诚信经营(15) 诚信经营,收费项目明码标价,无欺诈行为 收费项目明码标价,被投诉较少 收费项目明码标价,年度被投诉次数达到 3 次以上 1315 912 18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 3 访 问 线 路 (100) 3.1 线路设计(25) 线路设计科学合理 线路设计基本合理 线路设计混乱 2125 1520 114 3.2 线

27、路标识(25) 线路标识牌醒目,指向明确 线路标识牌醒目,指向基本明确 线路标识牌不醒目;或指向不明确 2125 1520 114 3.3 线路内容(25) 访问线路充分展现访问点特色资源 访问线路基本展现访问点特色资源 访问线路未能展现访问点特色资源 2125 1520 114 3.4 访问通道(25) 访问通道设置合理,安全性高,易于疏散,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干扰小 访问通道设置基本合理, 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干扰较小 访问通道设置不合理,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干扰较大 2125 1520 114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 4 场 所 设 施 (100) 4.1 场所

28、条件(20) 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好,场地面积能够满足访问功能需要 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好,场地面积基本满足访问功能需要 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一般,场地面积不能满足访问功能需要 1720 1216 111 4.2 停车场(25) 有自备停车场,管理完善,标志规范醒目,容量能满足接待需要 有停车场,标志规范醒目,容量能满足接待需要 有停车场,但不能满足接待需要 2125 520 114 4.3 公共厕所(25) 有访问点专用的公共厕所,标识醒目,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室内整洁,清新无异味 有公共厕所,标识醒目,卫生条件较好 有公共厕所,卫生条件一般 2125

29、1520 114 DB41/T 19342020 11 表 B.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续) 评价 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分 自评 得分 评定 得分 4 场 所 设 施 (100) 4.4 休息设施(15) 休息设施完备,与整体环境协调 有比较完备的休息设施,与整体环境协调 有休息设施 1315 912 18 4.5 无障碍设施(15) 无障碍设施配备完备,安全可靠 有一定数量无障碍设施 915 18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 5 标 识 系 统 (100) 5.1 图案和材料 (15) 图案醒目清晰、内容规范、指向明确;制作材料环保、安全、耐用,

30、无变形、无褪色 图案和材料有缺陷 915 18 5.2 车辆、行人导向标志(20) 在主要道路交叉口设有完备的车辆、行人导向标志,信息准确 车辆、行人导向标志有明显缺陷,设置不合理 1220 111 5.3 访问点标牌(20) 访问点标牌醒目,位置合理,包括“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字样、访问点名称与编号等信息 访问点标牌设置有缺陷 1220 111 5.4 全景图(15) 在适当位置设有全景图,正确标识出主要资源点及服务设施的位置,具体包括各主要资源点、访问者接待中心、厕所、出入口、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等内容 有全景图,信息标识基本正确 有全景图,但有明显缺陷 1315 912

31、18 5.5 介绍牌(15) 介绍牌设置完备,文字图片清晰,内容客观准确,有外文翻译 介绍牌设置基本完备,文字图片清晰,内容客观准确 介绍牌有明显缺陷 1315 912 18 5.6 安全警告标志 (15) 安全警告标志设置恰当,齐全、醒目、规范 安全警告标志设置基本恰当 安全警告标志有明显缺陷 1315 912 18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 6 智 慧 旅 游 (100) 6.1 互联网信息功能(25) 应用信息网站或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信息平台,信息发布全面准确并动态更新,具有咨询、预约和投诉留言等功能 应用互联网信息平台,部分实现信息发布、咨询、预约和投诉留

32、言等功能 1525 114 6.2 地图定位信息 (25) 利用地图导航信息平台,准确提供访问点的地图定位信息 利用地图导航信息平台,但未能准确提供访问点的地图定位信息 1525 114 6.3 WIFI(25) 免费提供 WIFI 服务, 单个无线访问接入点最大并发连接数不小于 30 人 免费提供 WIFI 服务, 单个无线访问接入点最大并发连接数小于 30 人 1525 114 6.4 电子导游服务 (25) 提供电子导游服务,设置微信二维码,能够免费收听语音讲解 电子导游服务不完善 1525 114 6.5 自助服务 (加分项+10) 采用电子触摸屏、自动售货机等人工智能设备和技术,有一

33、项得 5 分 110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总得分超过 100 分计为 100分) DB41/T 19342020 12 表 B.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续) 评价 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分 自评 得分 评定 得分 7 安 全 要 求 (100) 7.1 制度与责任 (25) 消防、治安、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有明确合理的责任分工 安全管理制度较健全,责任分工基本合理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明确 2125 1520 114 7.2 应急管理 (20) 有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适当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缺

34、乏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或应急预案不健全;或未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1220 111 7.3 安全设施 (25) 用电、消防、建筑、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安全设施完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有完整的安全检查记录 安全设施基本完备,有安全检查,有检查记录 有安全设施,但不完备 2125 1520 114 7.4 安全措施 (15) 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或环节,采取必要措施,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或环节,有措施,但效果不佳 915 18 7.5 视频监控 (15) 有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域监控,24 小时正常运行,监控录像有效期保存 30 天以上 有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基本合理,24 小时正

35、常运行,监控录像有效期保存不足 30 天 有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过小;或 24 小时未正常运行 1315 912 18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 8 环 境 卫 生 (100) 8.1 周边环境 (25) 周边环境卫生整洁,绿化效果好 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差;或无绿化 1525 114 8.2 空气质量 (25) 访问点内外空气质量好,清新无异味和无害化 访问点周围或内部空气质量差,有异味或有害 1525 114 8.3 卫生状况 (25) 场地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地面无污水、污物;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污垢、无剥落 场地有乱堆、乱放、乱建现象;或地面有污水、污物;或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有污垢、有剥落 1525 114 8.4 垃圾管理 (25) 垃圾箱分类设置、数量充足、外观整洁、布局合理。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 垃圾箱分类设置、数量充足,布局基本合理;或垃圾清扫不及时,未实现日产日清 垃圾箱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 2125 1520 114 本项得分 本项得分加总(本项得分 60 分以上为合格) 合计 总分 八项得分加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