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预案评审修订制度 1.目的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操作性;实现生产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衔接;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预案的充分性和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及应急人员的操作能力。 2.使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及程序,适用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职责 3.1经理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负责签发经评审或论证并符合要求的应急预案。3.2安全生产管理科 3.2.1负责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 3.2.2协助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2.3督促检查各物资供应站应急预案的实施、演
2、练和准备情况,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审; 3.2.4负责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 3.2.5负责应急演练的策划和实施; 3.2.6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3.2.7运输经营科、车辆技术科、综合办公室、财务科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3.2.8负责对员工的自我防护技能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3.2.9定期对应急预案评价人员、应急救援队员进行训练和培训; 3.2.10对事故现场救援效果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4工作程序 4.1评审方法应急预案评审分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方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4.1.1
3、形式评审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形式、语言文字和制定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4.1.2要素评审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4.1.2.1关键要素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如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等要素。4.1.2.2一般要素应急预案要素中简写或可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而是预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如
4、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4.2评审程序4.2.1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在广泛自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审查。会议评审规模和参加人员根据应急预案涉及范围和重要程度确定。4.2.2评审准备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 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落实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b) 通知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具体评审时间;c) 将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4.2.3会议评审会议评审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a) 评审工作由经理或者安全生产科科长主持;b)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部门向评审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c) 评审人员对应急预
5、案进行讨论,提出会议评审意见;d) 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e) 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4.2.4安全生产管理科应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必要时就邀请当地政府安监部门、消防部门、运管局等参加。4.2.5修订完善及意见处理4.2.5.1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4.2.5.2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4.2.5.3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4.2.5.4反馈意见要求重新评审的,安
6、全管理科应组织有关科室按照要求重新进行评审。4.2.6批准印发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经理签发。4.3评审要求4.3.1应急预案编制后由经理或安全生产管理科组织人员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论证。4.3.2应急预案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17号令)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73号)的要求。4.3.3应急预案编制涉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附有评审人员名单。4.3.4评审原则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a)实事求是、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实
7、际; b)对照相关标准,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c)依靠专家、综合评定,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4.3.5评审依据应急预案评审应依据以下文件,并考虑单位实际;a)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 b) 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本行业有关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c) 可能存在事故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4.3.6评审人员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有以下人员参加a) 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 b) 熟悉并掌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应急知识;c) 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4.3.7评审要点应急预案
8、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符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b) 适用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c) 完整性:应急预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本指南评审表现规定的要素;d) 针对性: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e) 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f) 规范性: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等是否简洁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g) 衔接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其他部门或单位预案是否衔接。4.3.8应急预案评审应考虑下列信息:a) 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
9、的结果;b) 外部应急经验:c) 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4.3.9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注重下列事项:a) 应急预案的实用性;b) 基本要素的完整性;c) 预防措施的针对性;d) 组织体系的科学性;e) 响应程序的操作性;f) 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g) 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4.3.10 应急预案评审应明确下列内容:a) 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b) 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c) 应急演练的方法;d) 应急演练的方法;e) 应急演练的频率。4.4培训4.4.1培训、训练及演习应针对应急队伍和全体员工进行;4.4.2安全生产管理科应定期对应急演练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应急的方法;4.4.3
10、安全生产管理科在每年三月份制定公司应急演练计划,并下达给相关科室、各物资供应站。各物资供应站根据各站实际要求,确定各自的演练内容,应急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4.4.4在进行应急演练前,演练部门要制定演习方案、演习方式、制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4.4.6应急演练应包括下列事项:a) 学习时间、目标和演习范围;b) 演习方案和演习方式;c) 演习现场流程;d) 指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e) 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f) 编写书面报告;g) 演习人员进行自我评估;h) 针对不足及时制定改正措施并保证实施。4.4.7进行大型应急预案演练时,经理及各科室负责人、应急救援队员都要参加,进入现场观
11、摩;4.4.8应急预案演练应检验和评价下列效果:a) 人员配备的合理性、充分性;b) 参与人员的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c) 应急预案的操作性;d) 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可用性与有效性;e) 应急预案的组织协调性;f) 外部机构相应的及时性;g) 应急预案的经济性及有效性;4.4.9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要在30日内,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编写书面报告,演习人员要进行自我评估,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应急演练总结报告,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存档备查。4.4.10预案回顾安全生产管理科根据演练结果每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回顾和评审,应急预案回顾应包括下列事项:a) 邀请上级单位参观和巡查先插
12、;b) 向上级单位提供现场布置图;c) 与上级单位沟通并介绍应急准备有关事宜;d) 向消防和上级单位提供相关信息;e) 实施联合演习;5相关文件5.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5.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73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5.3事故应急预案6相关记录 6.1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6.2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6.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6.4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6.5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6.6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6.7应急演练计划 6.8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以上记录由安全生产管理科保存5年以上。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
13、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
14、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
15、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
16、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