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T 2288-2015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pdf

上传人:wuy****99 文档编号:1786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T 2288-2015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DB13∕T 2288-2015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DB13∕T 2288-2015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DB13∕T 2288-2015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DB13∕T 2288-2015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9.060 Y 88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2882015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 Evaluation Rule of Diamond jewellry 2015 - 12 - 25 发布 2016 - 01 - 01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2288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 1 3.2 . 1 4 钻石级别评价 . 1 4.1 钻石级别的表达式 . 1 4.2 钻石质量 . 2 4.3 钻石级别 . 2 4.4 钻石级别划分及评价规范 .

2、 8 4.5 镶嵌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 . 8 5 镶嵌工艺的评价 . 9 5.1 镶嵌工艺的级别 . 9 5.2 镶嵌工艺级别划分规范 . 9 5.3 分级 . 9 6 钻石级别评价证书 . 9 6.1 钻石级别评价证书的基本内容包括: . 9 6.2 其它 .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比率分级表 . 1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钻石建议克拉级别表 . 2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镶嵌钻石质量等级评价规范 . 2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常见钻石内、外部特征类型 . 27 参考文献 . 29 DB13/T 2288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

3、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李玉玲、吕福德、孙冬梅、周晓玲、杜晓英、牛博涵、秦帅、韩旭、李文娟。 DB13/T 22882015 1 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钻石级别评价、镶嵌工艺的评价、钻石级别评价证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在0.0400g(0.20ct,含)至0.2000g(1.00ct,含)之间的、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的、标准圆钻型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饰品的质量等级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经覆膜、充填、激光钻孔、辐照(或附热处理)、高温高压

4、等优化处理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质量等级评价。 非标准圆钻型切工的或质量小于0.0400g (0.20ct)或质量大于0.2000g(1.00ct)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质量等级评价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GB/T 16554 钻石分级 GB/T 18303 钻石色级目视评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GB/

5、T 16554和GB/T 183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钻石饰品评价 从钻石级别、镶嵌工艺两个方面对钻石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 3.2 钻石级别 从质量(weigh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和切工(cut)等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级别划分。 4 钻石级别评价 4.1 钻石级别的表达式 钻石级别的表达式:0.00Q。其中“0.00”为钻石质量,“Q”为钻石品质等级。 DB13/T 22882015 2 4.2 钻石质量 4.2.1 质量单位 钻石的质量单位为克(g)。钻石贸易中仍可用“克拉(ct)”作为质量单位。1.0000 g=5.00 ct。

6、钻石的质量表示方法为:以“克拉(ct)”为质量单位,但单位省略,仅使用质量数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例0.2000 g(1.00ct)表示为1.00。 4.2.2 质量的称量 用分度值不大于0.0001 g的天平称量。质量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第4位。换算成克拉质量时,保留至小数点后第2位,克拉质量小数点后第3位逢9进1。 4.3 钻石级别 4.3.1 钻石级别分数构成 按百分制对钻石的颜色、净度和切工进行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详见表1。 表1 钻石级别评分构成 项目 颜色 净度 切工 总计 分值 40 35 25 100 4.3.2 颜色分级 4.3.2.1 颜色级别 颜色的总分值为40分。根据颜色变

7、化,将钻石划分为12个连续的颜色级别,由高到低用英文字母D、E、F、G、H、I、J、K、L、M、N、N代表不同的色级。不同色级的分值详见表2。 表2 钻石颜色级别评分表 级别 D E F G H I J K L M N N 分值 40 38 36 34 32 28 25 20 18 15 13 10 4.3.2.2 颜色级别划分规范 4.3.2.2.1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与某一比色石相同,则该比色石的颜色级别为待分级钻石的颜色级别。 4.3.2.2.2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比色石之间,则以其中较低级别表示待分级钻石颜色级别。 4.3.2.2.3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高于比色

8、石的最高级别,仍用最高级别表示该钻石的颜色级别。 4.3.2.2.4 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低于“N”比色石,则用N 表示。 4.3.2.2.5 灰色调至褐色调的待分级钻石,与比色石比较颜色饱和度,参照 4.3.2.2.1 至 4.3.2.2.4划分规范进行分级。 4.3.2.3 荧光强度级别评价规范 DB13/T 22882015 3 4.3.2.3.1 荧光强度的级别 按钻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光强弱,划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级别。 4.3.2.3.2 荧光强度级别划分规范 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与荧光强度比对样品中的某一粒相同, 则该样品的荧光强度级别为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

9、 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介于相邻的两粒比对样品之间, 则以较低级别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高于比对样品中的“强”,仍用“强”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待分级钻石的荧光强度低于比对样品中的“弱”,则用“无”代表该钻石的荧光强度级别。 4.3.2.3.3 钻石荧光强度级别评价 根据钻石荧光强度级别变化,对钻石颜色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减分。钻石荧光强度级别划分及分值见表3。 表3 钻石荧光强度级别评分表 级别 强 中 弱 无 分值 -3 -2 -1 0 4.3.2.4 分级要求 4.3.2.4.1 环境要求 颜色分级应在无阳光直射的室内环境中进行, 分级环境色调应为白色或灰色。 分

10、级时采用专用的比色灯,并以比色板或比色纸为背景。 4.3.2.4.2 人员要求 从事颜色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颜色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4.3.3 净度分级 4.3.3.1 净度级别 净度分为LC、VVS、VS、SI、P 五个大级别,又细分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十一个小级别。 钻石质量低于(不含)0.0940 g(0.47 ct)的钻石,净度级别可划分为LC、VVS、VS、SI、P五个大级别。 4.3.3.2 净度级别的划分规范 净度的总分值为35分。根据净度变

11、化,进行评分。钻石净度级别划分标准及分值见表4。 DB13/T 22882015 4 表4 钻石净度级别评分表 级别 划分标准 级别 划分标准 评分 LC 10 倍放大镜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 FL 在 10 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包括: 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2、 原始晶面或人工印记位于腰围内, 不影响腰部的对称, 冠部不可见。 3534 IF 在 10 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部特征,可见极轻微外部特征,且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可存在内部生长纹理,但无反光,无色透明,不影响透明度。 VVS 10 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 VVS1 钻石具有极

12、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 3330 VVS2 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 VS 10 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 VS1 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 2520 VS2 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 SI 10 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 SI1 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 1510 SI2 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 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 P 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 P1 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 61 P2

13、 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 P3 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并可能影响钻石的坚固度。 4.3.3.3 分级要求 4.3.3.3.1 环境要求 在10倍放大条件下分级,采用比色灯照明。 4.3.3.3.2 人员要求 从事净度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净度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4.3.4 切工分级 4.3.4.1 测量项目 4.3.4.1.1 规格 单位:毫米(mm),精确至0.01: 最大直径; 最小直径; 全深。 4.3.4.1.2 比率 4.3.4.1.2.1 台宽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1 %。 D

14、B13/T 22882015 5 4.3.4.1.2.2 冠高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5 %。 4.3.4.1.2.3 腰厚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5 %。 4.3.4.1.2.4 亭深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5 %。 4.3.4.1.2.5 全深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1 %。 4.3.4.1.2.6 底尖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0.1 %。 4.3.4.1.2.7 星刻面长度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5 %。 4.3.4.1.2.8 下腰面长度比 比率测量,保留至5 %。 4.3.4.1.3 冠角 单位:度(),保留至0.2。 4.3.4.1.4 亭角 单位:度(),保留至0.2。 4.3.4.2

15、测量方法 仪器测量法:使用全自动切工测量仪以及各种微尺、卡尺,直接对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 4.3.4.3 比率分级 4.3.4.3.1 比率级别 比率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 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 4.3.4.3.2 比率级别划分规范 4.3.4.3.2.1 依据附录 A 中各台宽比条件下,冠角 ()、亭角 ()、冠高比、亭深比、腰厚比、底尖比、全深比、+、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等项目,确定各测量项目对应的级别。 4.3.4.3.2.2 比率级别由全部测量项目中

16、的最低级别表示。 4.3.4.3.2.3 影响比率级别的其他因素: DB13/T 22882015 6 a) 超重比例: 1) 根据待分级钻石的平均直径, 查附录 B 钻石建议克拉质量表, 得出待分级钻石在相同平均直径、标准圆钻型切工的建议克拉质量; 2) 计算超重比例,根据超重比例,查表 5 得到比率级别。 表5 钻石比率级别评分表 比率级别 极好 EX 很好 VG 好 G 一般 F 不适用 超重比例 % 8 816 1725 25 低于建议克拉质量 b) 刷磨和剔磨: 1) 根据刷磨和剔磨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无、中等、明显、严重四个级别。不同程度和不同组合方式的刷磨和剔磨会影响比率级别,严重的

17、刷磨和剔磨可使比率级别降低一级; 2) 10 倍放大条件下,由侧面观察腰围最厚区域。刷磨和剔磨划分规范为: 无: 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 等于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 中等: 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 对比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有较小偏差,钻石台面向上外观没有受到可注意的影响; 明显: 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 对比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有明显偏差,钻石台面向上外观受到影响; 严重: 钻石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 对比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有显著偏差,钻石台面向上外观受到严重影响。 4.3.4.4 修饰度分级

18、 修饰度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 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包括对称性分级和抛光分级。以对称性分级和抛光分级中的较低级别为修饰度级别。 4.3.4.4.1 对称性评价 4.3.4.4.1.1 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 主要包括: 腰围不圆; 台面偏心; 底尖偏心; 冠角不均; 亭角不均; 台面和腰围不平行; 腰部厚度不均; 波状腰; 冠部与亭部刻面尖点不对齐; 刻面尖点不尖; 刻面缺失; 刻面畸形; 非八边形台面; DB13/T 22882015 7 额外刻面。 4.3.4.

19、4.1.2 对称性级别划分规范 主要包括: 极好(EX):10 倍放大镜下观察,无或很难看到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 很好(VG):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较少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 好(G):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明显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整体外观可能受影响; 一般(F):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易见的、大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整体外观受到影响; 差(P):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显著的、大的影响对称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整体外观受到明显的影响。 4.3.4.4.2 抛光分级 4.3.4.4.2.1 抛光级别 抛光级别分

20、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EX)、很好(Very Good,简写为VG)、好(Good,简写为G)、一般(Fair,简写为F)、差(Poor,简写为P)五个级别。 4.3.4.4.2.2 影响抛光级别的要素特征 主要包括: 抛光纹; 划痕; 烧痕; 缺口; 棱线磨损; 击痕; 粗糙腰围; “蜥蜴皮”效应; 粘杆烧痕。 4.3.4.4.2.3 抛光级别划分规范 主要包括: 极好 (EX):10 倍放大镜下观察,无至很难看到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 很好 (VG):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较少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 好 (G):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明显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

21、。肉眼观察,钻石光泽可能受影响; 一般 (F):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易见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光泽受到影响; 差 (P):10 倍放大镜下台面向上观察,有显著的影响抛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观察,钻石光泽受到明显的影响。 4.3.4.5 切工的评分规范 DB13/T 22882015 8 4.3.4.5.1 切工级别分为极好(Excellent,简写为 EX)、很好(Very Good,简写为 VG)、好(Good,简写为 G)、一般(Fair,简写为 F)、差(Poor,简写为 P)五个级别。 4.3.4.5.2 切工级别根据比率级别、修饰度(对称性级别、抛光级别)进行综

22、合评价。 4.3.4.5.3 根据比率级别和修饰度级别,查表 6 得出切工级别及评分。 表6 切工级别划分规范 修饰度级别 比率级别 极好 EX 很好 VG 好 G 一般 F 差 P 极好 EX 极好 EX(25) 极好 EX(25) 很好 VG(20) 好 G(15) 差 P(5) 很好 VG 很好 VG(20) 很好 VG(20) 很好 VG(20) 好 G(15) 差 P(5) 好 G 好 G(15) 好 G(15) 好 G(15) 一般 F(10) 差 P(5) 一般 F 一般 F(10) 一般 F(10) 一般 F(10) 一般 F(10) 差 P(5) 差 P 差 P(5) 差 P

23、(5) 差 P(5) 差 P(5) 差 P(5) 4.3.4.6 分级要求 4.3.4.6.1 环境要求 采用仪器测量法测量时,所用仪器应满足各测量项目的精度要求。 4.3.4.6.2 人员要求 技术人员应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正确掌握仪器测量和10倍放大镜目测的方法和技巧。 应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抛光分级和对称性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4.4 钻石级别划分及评价规范 4.4.1 钻石级别 根据颜色、净度、切工的总分变化,对钻石划分级别。 4.4.2 钻石级别评价 钻石级别的总分值为100分,由颜色、净度、切工的评分值相加得到。根据钻石级别的评分总和,将其划分为A、B、C、D、E五

24、个等级。钻石级别划分及表示方法详见表7。 表7 钻石级别及表示方法 品质等级(Quality grade) 对应分值(分) A 90 B 70 C 50 D 20 E 4.5 镶嵌钻石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规范 镶嵌钻石饰品的评价规范参照附录C执行。 DB13/T 22882015 9 5 镶嵌工艺的评价 5.1 镶嵌工艺的级别 根据镶嵌工艺的不同将其划分为A、B、C三个级别。若钻石未镶嵌或镶石缺失或首饰托架走样变形,则此项不进行分级。 5.2 镶嵌工艺级别划分规范 根据镶嵌工艺的变化将其进行分级,主要考察下列8个因素:钻石镶嵌端正、平直,台面水平不倾斜;主石、副石不松动;钻石与齿口吻合无缝;镶边均

25、匀平滑;镶爪高低长短适中,定位均匀分布合理;齿口高度与宝石的大小厚度相适应,俯视不见底托;表面无划痕,无裂纹、断口;首饰托架抛光精美,光泽强。划分规范及等级详见表8。 表8 镶嵌工艺分级及评价规范表示方法 级别 划分标准 影响因素 A 7 项影响因素均达到要求 1、钻石镶嵌端正、平直,台面水平不倾斜。 2、主石、副石不松动。 3、钻石与齿口吻合无缝。 4、镶边均匀平滑、镶爪高低长短适中,定位均匀分布合理。 5、齿口高度与宝石的大小厚度相适应,俯视不见底托。 6、表面无划痕,无裂纹、断口。 7、首饰托架抛光精美,光泽强。 B 5 项影响因素达到要求 C 3 项(包含)以下影响因素达到要求 5.3

26、 分级 5.3.1 环境要求 在10倍放大条件下分级。 5.3.2 人员 从事镶嵌工艺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镶嵌工艺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6 钻石级别评价证书 6.1 钻石级别评价证书的基本内容包括: a) 证书编号; b) 检验结论; c) 钻石级别; 质量; 颜色级别:荧光强度级别; 净度级别; 切工: 形状/规格,表示方式: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全深; DB13/T 22882015 10 比率级别,包括:全深比、台宽比、腰厚比、亭深比、底尖比等; 修饰度级别,包括对称性级别和抛光级别。 d) 镶嵌工艺级别(镶嵌钻石);

27、 e) 净度素描图(0.47ct 以上)。钻石内、外部特征素描详见附录 D; f) 评价依据; g) 签章和日期。 6.2 其它 钻石级别评价证书中可选择内容。如:颜色坐标、净度坐标、切工比例截图、备注等。 DB13/T 22882015 1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比率分级表 A.1 台宽比=44 %49 %,详见表A.1。 表 A.2 差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41.4 41.4 亭角 () 37.4 37.444.0 44.0 冠高比% 7.0 7.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8.0 48.0 腰厚比% 10.5 10.5 底尖大小

28、% 全深比% 50.9 50.970.9 70.9 (+) 星刻面长度比% 下腰面长度比% A.2 台宽比=50 %,详见详见表A.2。 表 A.2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1.6 21.826.0 26.236.2 36.437.8 38.0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6 39.8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

29、.5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2.0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9.0 59.161.0 61.164.5 64.6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9.4 79.680.0 8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90 90 A.3 台宽比=51 %,详见详见表A.3。 表 A.3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1.6 21.826.0 2

30、6.236.6 36.838.0 38.2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6 39.8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2.0 2.04.0 4.0 DB13/T 22882015 12 表 A.3 差 一般 好 很好

31、好 一般 差 全深比% 50.9 50.958.8 58.961.0 61.164.5 64.6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9.4 79.6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90 90 A.4 台宽比=52 %,详见详见表A.4。 表 A.4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7.2 37.438.6 38.8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

32、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8.6 58

33、.760.7 60.861.5 61.6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4 79.680.0 80.0 星刻面 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 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5 台宽比=53 %,详见详见表A.5。 表 A.5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7.6 37.839.0 39.241.4 41.4 亭

34、角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DB13/T 22882015 13 表 A.5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3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8.0 58.160.3 60.461.3 61.4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4 79.6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6 台宽比=54 %,详见详见表A.6。 表 A.6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

36、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8.2 38.439.6 39.8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

37、.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7.8 57.960.0 60.161.1 61.263.2 63.364.7 64.8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4 79.680.0 80.0 DB13/T 22882015 14 表 A.6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38、 90 A.7 台宽比=55 %,详见详见表A.7。 表 A.7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8.8 39.040.0 40.2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

39、.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7.5 57.659.7 59.860.9 61.063.2 63.364.7 64.8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677.0 77.279.4 79.6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

40、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8 台宽比=56 %,详见详见表A.8。 DB13/T 22882015 15 表A.8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8.8 39.040.0 40.2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

41、.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7.3 57.459.5 59.660.6 60.763.2 63.364.7 64.8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2 79

42、.4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9 台宽比=57 %,详见详见表A.9。 表A.9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2.0 22.226.0 26.231.0 31.236.0 36.238.8 39.040.0 40.2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

43、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DB13/T 22882015 16 表A.9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全深比% 50.9 50.957.0 57.158.3 58.460.0 60.163.2 63.364.5 64.6

44、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8.8 79.0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10 台宽比=58 %详见详见表A.10。 表A.10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2.6 22.826.0 26.231.0 31.236.0 36.238.2 38.440.0 40.2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8 40.040.4 40

45、.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5 42.0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6.8 56.959.1 59.259.8 5

46、9.9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8.6 78.8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11 台宽比=59 % ,详见详见表A.11。 DB13/T 22882015 17 表 A.11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3.0 23.226.6 26.831.0 31.236.0 36.238.2 38.440.0 40.241.4 41

47、.4 亭角 () 37.4 37.438.4 38.639.8 40.0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5 42.0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8、 4.0 全深比% 50.9 50.956.4 56.558.7 58.859.6 59.7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8.2 78.4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12 台宽比=60 % ,详见表A.12。 表 A.12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 20.0 20.023.6 23.827.0 27.231.0 31.235.8 36.037.

49、6 37.840.0 40.241.4 41.4 亭角 () 37.4 37.438.4 38.640.0 40.240.6 40.841.8 42.042.2 42.4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5 42.0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DB13/T 22882015 18 表 A.12 差 一般 好 很好 极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50、 腰厚比%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底尖大小% 1.0 1.01.9 2.04.0 4.0 全深比% 50.9 50.956.2 56.358.0 58.158.4 58.5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7.8 78.080.0 80.0 星刻面长度比% 40 40 4565 70 70 下腰面长度比% 65 65 7085 90 90 A.13 台宽比=61 %,详见详见表A.13。 表 A.13 差 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质量控制/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