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一、性传播疾病的有关知识一、性传播疾病的有关知识二、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二、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性病的概述性病的概述一、概念:一、概念: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性病(又称)是一种由性病(又称)是一种由性行性行为为引起的引起的传染性传染性疾病。疾病。过去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过去只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现代医学把上述芽肿等。现代医学把上述四种病四种病归属于归属于经典性病经典性病,除上述四种经典性病外,除上述四种经典性病外,19751975年年WHOWHO将疾病病种定将疾病病种定为二十余种,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为二十余种,如尖锐
2、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性病性念珠菌病、阴虱、疥疮非淋病性尿道炎、性病性念珠菌病、阴虱、疥疮及滴虫病等。及滴虫病等。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一)通过(一)通过性接触或与性行为性接触或与性行为有关的方式传染,约有关的方式传染,约95%95%以上的病人以上的病人因此而得病的。因此而得病的。(二)(二)血液传播血液传播输入污染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的血液及血制品。输入污染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的血液及血制品。(三)(三)间接传播间接传播1.1.公共的浴盆、池盆是间接传染的主要途径。公共的浴盆、池盆是间接传染的主要途径。2.2.被性病者污染的衣物、被褥、毛巾、公用的马桶被性病者
3、污染的衣物、被褥、毛巾、公用的马桶及坐便圈。及坐便圈。(四)(四)母婴传染母婴传染孕妇患性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产道、乳汁而感孕妇患性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产道、乳汁而感染胎儿和婴儿。染胎儿和婴儿。三、性病的预防:1 1要认识性病的危害,掌握要认识性病的危害,掌握性病传播性病传播2 2提倡提倡洁身自爱洁身自爱,杜绝不洁的性交。,杜绝不洁的性交。3 3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个人防护,尽量不洗公用盆浴或池,尽量不洗公用盆浴或池浴,外出旅游不用坐厕,不用他人毛巾。浴,外出旅游不用坐厕,不用他人毛巾。4 4不不轻易轻易用血制品用血制品。5 5打击卖淫嫖娼、吸毒活动打击卖淫嫖娼、吸毒活动。6 6患性病要患性病
4、要及时彻底治疗及时彻底治疗,以免传染给配,以免传染给配偶及他人。偶及他人。7 7病后注意隔离病后注意隔离,未愈前,未愈前避免性生活避免性生活。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一、淋病一、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淋病双球菌引起的引起的泌尿生殖泌尿生殖道炎症道炎症疾病,疾病,男性男性表现为表现为急性尿道炎急性尿道炎、女女性性表现为表现为急性尿道炎及宫颈炎急性尿道炎及宫颈炎,病情严重,病情严重者淋球菌侵入血液播撒全身而发病。如菌者淋球菌侵入血液播撒全身而发病。如菌血症、关节炎、腹膜炎、心包炎和脑膜炎血症、关节炎、腹膜炎、心包炎和脑膜炎等。等。淋病分类及表现淋病分类及表现急性急性 (男性)(男
5、性)-尿道内有灼热感,排尿时明显尿道内有灼热感,排尿时明显疼痛,尿道口红肿,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引起疼痛,尿道口红肿,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引起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尿末期血尿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尿末期血尿并发症并发症-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龟头包皮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龟头包皮炎等炎等慢性慢性-多由多由劳累、饮酒、性生活过度劳累、饮酒、性生活过度引起。症状引起。症状加重,会阴部坠账感,腰痛,性欲不振,附睾炎加重,会阴部坠账感,腰痛,性欲不振,附睾炎可致不育等可致不育等女性女性淋病其尿道炎亦淋病其尿道炎亦比男性尿道炎症状轻比男性尿道炎症状轻,生殖生殖道症状明显,道症状明显,外阴瘙痒、尿
6、道口潮红、子宫内膜外阴瘙痒、尿道口潮红、子宫内膜炎、宫颈水肿、有黄色粘液性分泌。炎、宫颈水肿、有黄色粘液性分泌。淋病诊断、预防及治疗淋病诊断、预防及治疗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淋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淋菌涂片及细菌培养)菌涂片及细菌培养)预防同前预防同前治疗:早诊断、彻底治疗;治疗:早诊断、彻底治疗;有效、及时、足量、规则;有效、及时、足量、规则;同时治疗;同时治疗;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等)。等)。二、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脓性宫颈炎)二、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脓性宫颈炎)除淋病双球菌除淋病双球菌所引起的所引起的特异性尿道炎
7、外特异性尿道炎外统称为非淋菌性尿非淋菌性尿道炎道炎。本病发病率高,病原体病原体较多,主要有沙眼衣原体、解脲支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其次为滴虫、白色念珠菌、包皮杆菌、单纯疱疹病原体、其次为滴虫、白色念珠菌、包皮杆菌、单纯疱疹病毒毒等。等。临床表现:症状比淋病要轻临床表现:症状比淋病要轻,表现为尿道炎,常有尿道刺痒、刺痛、或灼热感,尿道口轻微红肿、少量稀薄分泌物、浆液性或脓性,晨起见少量粘液封闭尿道口。女性除有尿道炎症状外,主要为宫颈炎。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合并尿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宫外孕及不孕症等。预防同前治疗:原则-及时治疗,延长疗程,减少复发。针对不同病原体用药三、尖锐湿疣三、尖
8、锐湿疣尖锐湿疣又名生殖器疣或性病疣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类乳头瘤人类乳头瘤病毒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染病。性接触性接触是是主主要传播途要传播途,其他有母婴途径、间接接触母婴途径、间接接触。最常发生于男女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男女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初发损害为小而柔软的淡红色丘疹、以后逐渐增大增多,表面凸凹不平、湿润柔软,相互融合形成乳头瘤状、菜花样、鸡冠样及草样的突起的赘生物赘生物,基底有基底有蒂蒂,表面有少许分泌物,有恶臭味,触之易出血。少数呈乳头瘤样增殖的巨大型尖锐湿疣可继发巨大型尖锐湿疣可继发癌癌变变。尖锐湿疣的诊断、治疗尖锐湿疣的诊断、治疗诊断:病史及特殊部位的乳头状赘生物病史及特殊
9、部位的乳头状赘生物;醋醋酸白试验:酸白试验:3-5%3-5%冰醋酸。冰醋酸。预防同前治疗原则:1、早诊断、早治疗 2、同时治疗(夫妻双方)3、禁房事治疗方法:克疣、激光、冷冻、手术切除。四、梅毒四、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全身性传染病。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性交性交是是后天后天梅毒主要的梅毒主要的直接传播方式直接传播方式,其他肛交、口交、接吻、输血也可传染。临床表现:一期梅毒硬下疳硬下疳(性交后2-4周)皮肤受损,硬下疳呈圆形或椭圆形,软骨硬、无痛无痒,多发生在外生殖器及肛门、会阴等,一个月后自然消退 。腹 股沟淋巴结肿大 二
10、期梅毒梅毒疹梅毒疹(硬下疳经过8周)皮疹遍及全身,呈多型性,斑疹、丘疹、苔藓、脓疮等,全身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结节性梅毒疹结节性梅毒疹(感染后4-5年偶有十几年出现)感染后约十至二十年侵犯心血管及神感染后约十至二十年侵犯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经系统梅毒诊断及治疗梅毒诊断及治疗诊断诊断:1、病史:不洁的性交史,特有的硬下疳、梅毒疹、晚期有多器管损害。2、体检 3、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抗原实验确诊。治疗治疗:早期、足量、规则早期、足量、规则用药治疗,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半年、1年、2年进行复查,至血清转阴,可终止治疗。药物:青霉素、红霉素类梅毒皮肤症状五、艾滋病(五、艾滋病(AIDSAIDS)艾滋
11、病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艾滋病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后,身体丧失了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而表现出相应的病症。THANK YOUSUCCESS2024/5/8 周三15可编辑 HIVHIV属于逆转录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中的人类慢病毒人类慢病毒组,为直径约组,为直径约100-120nm100-120nm球形颗球形颗粒。粒。HIVHIV外形外形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 CarrierHIV Carrier)
12、是指被艾)是指被艾滋病病毒滋病病毒(HIV)(HIV)感染,仅血液中感染,仅血液中HIVHIV阳性而无症阳性而无症状和体征的人,亦称状和体征的人,亦称HIVHIV携带者携带者。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AIDS Patient)AIDS Patient)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抵抗力遭受到者的抵抗力遭受到HIVHIV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病症,这时称为这时称为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概概 况况1 1、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联合发表的2001年艾
13、滋病状况报告指出:自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至今20多年来,全球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己超过了6000万,因患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达2500万。目前,全球每天约新增1.5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有8000人因艾滋病死亡。2 2、中国艾滋病流行概况和趋势、中国艾滋病流行概况和趋势 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在经历在80年代未90年代初的传入期、扩散期之后,从1994年起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目前流行的其特点是:(1)流行范围不断扩大:1999年年底艾滋病己传遍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感染人数快速增加:近几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度增长。(3)感染人群
14、不断增加:目前感染人群70%以上是静脉吸毒者,但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广泛扩散的迹象越来越明显;(4)男女性别感染差别缩小,感染者的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逐年上升,男女性别比由最初的8:1降至目前的5:1;20-30岁的感染者占总感染者的57%。(二)杀灭(二)杀灭艾滋病病毒方法方法(1)加热加热到56保持60分钟或100保持20分钟。(2)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对于有明显血液、体液排泄物用含有效氯1000ppm的溶液浸泡。(3)酒精酒精:65-75%的酒精溶液作用5-10分钟。对手的消毒用65-75%酒精柔擦1-2分钟后再用肥皂与清水冲洗。(4)紫外线紫外线:正面照射
15、固体物品表面,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5)其他消毒剂:碘伏其他消毒剂:碘伏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戊二醛戊二醛用于医疗器械消毒。(三)传播途径(三)传播途径三种三种:性接触性接触传播、血液(或血液制品)或体液血液(或血液制品)或体液接触传播、(1)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2)输人含有HIV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3)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4)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医疗器械,如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的口腔科器械、妇产科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灸针(5)其他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
16、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病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血液。(6)母婴母婴传播:妊娠期间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产后哺乳 HIVHI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包括静脉包括静脉输注被感染的血液、输注被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和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和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径。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 同性同性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间和异性间的性接触,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同性恋者、异性恋者和双性恋者,肛交最和双性恋者,肛交最危险。危险。HIVHI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宫内宫内感染、分娩时感染、感染、分娩时感染、母乳喂养感染母
17、乳喂养感染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根据根据WHOWHO的观点,日常生的观点,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活接触不会感染HIVHIV。如。如一般性的身体接触,握手,一般性的身体接触,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具、娱乐设施等。不会传播艾滋病不会传播艾滋病(1)食物、饮水、空气。(2)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和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3)礼节性接吻。(4)拥抱。(5)握手。
18、(6)公用马桶、浴缸。(7)蚊虫叮咬。(8)纸币、硬币、票证。(四)窗口期与潜伏期(四)窗口期与潜伏期 窗口期窗口期 健康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一般在两周至三个月后才可以检查出HIV抗体。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可以检查HIV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虽然检查不出HIV抗体。但在血液、体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已含有艾滋病病毒而且有传染性。潜伏期潜伏期:感染上HIV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五)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五)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艾滋病病人的症状无特异性症状无特异性,其症状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常见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明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消瘦、
19、乏力、盗汗、慢性腹泻、慢性咳显减轻、消瘦、乏力、盗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反应迟钝等。艾滋病病人常见的感染常见的感染主要以卡波氏肉瘤最多见卡波氏肉瘤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现深蓝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结节。除了卡波氏肉瘤外,还有其他的并发疾病,如淋巴瘤、肝癌、肺癌等。病人将最终死于难以控制的感染或恶性肿瘤造成的衰竭。(六)艾滋病的预防(六)艾滋病的预防1 1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遵守法律和道德、洁身自爱、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2 2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不搞卖淫、嫖娼等违法
20、活动。3 3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4 4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5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术。6 6不共用牙刷、剃须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刮脸)刀。刀。7.7.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8 8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根据国外经验正确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避免感染艾滋病。9 9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患有性病后应及时、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已存病灶会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艾滋病感染的危险。10.10.艾滋病或艾滋病或HIV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养。谢 谢!THANK YOUSUCCESS2024/5/8 周三29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