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弘扬传统文化 厚植红色基因——以江苏省书法院“书法进校园”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774557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传统文化 厚植红色基因——以江苏省书法院“书法进校园”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弘扬传统文化 厚植红色基因——以江苏省书法院“书法进校园”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剧影月报艺术广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粹艺术之一,在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省书法院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书法进校园”工作。以艺术的方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书法进校园”必要性与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粹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

2、化精神,对促进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书法进校园”工作,通过新时代高水平专业书法家创作的特定内容的书法作品,能助力培养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挖掘所学课本中的诗词文化底蕴,增厚学生传统文化艺术素养的积累。同时,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既要更多地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也要认识到红色文化具有丰富多样性、革命先进性的特征,对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价值共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二、“书法进校园”顶层设计和成效江苏省书法院心系全省学生书法

3、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承担书法普及和提高责任,传承中国书法艺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党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明确把“书法进校园”工作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重要的艺术教育任务,严格坚持和把握书法作品创作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在书法精品创作上下功夫,打造服务学校艺术品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书法欣赏和临摹、创作能力。自2021年开展“书法进校园”工作以来,江苏省书法院走进了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浦口中专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南

4、京中央路小学、江北铁路小学、南京黄山路小学、常州安家小学等江苏大学、中专、中学、小学等十余所学校,通过举办展览,配套书法讲座、点评、互动、捐赠作品和图书等活动,展出书法作品300余件次。通过参观展览等方式直接参加活动的师生超过3万余人次,现场指导的老师超过300人,学生超过1000余人,获得师生们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三、“书法进校园”方法路径(一)“书法进校园”联动机制江苏省书法院作为江苏书法精品创作高地,具有书法创作人才集聚优势,对书法创作、展览、研究、惠民、普及、辅导都具有丰富的经验,通过“书法进校园”工作,联动江苏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和 七彩语文 杂志社,形成强强联合的格局和优势。三

5、方签订协议,建立“书法进校园”长期合作机制。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书法普及提高、教育教学、师资培养、书法展赛、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度合作,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一起将高雅、优质的书法资源引进学校,在全省各地中小学举办主题展览、专家学术报告,走进课堂,现场指导书法教学等活动。同时,以“书法大篷车”的形式,将全省优秀的教师毛笔书法、硬笔、粉笔字作品送到学校,促进学校书法教育走向常态化、专业化,共同推进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二)“书法进校园”创作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底气,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力量。用书法艺术的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6、,是江苏省书法院“书法进校园”的特色之一。“书法进校园”的书法作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古典诗词,二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红色文化。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古典诗词主要由两个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学生课本上的古诗词。以 小学生必读古诗75首 为主要创作内容,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典诗词,加深学生对古诗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扼要介绍古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特色和轶事趣事,引导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第二板块是强化文旅融合的古代诗词。以 水韵江苏 江苏古典旅游诗词中的127首诗词为创作内容,立足“水韵江苏”,把江苏的书法文化、诗词文化和旅游文化融合在一起,

7、强化内容美、形式美,诗书联袂,融诗于书,珠联璧合。做到景美、诗美、书美,三美齐臻。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具体实践。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红色文化旨在挖掘红色资源,再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讴歌我党艰苦卓绝、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回顾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主要由四个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以主题教育书法,内容节选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习近平著作选读、党的二十大报告等,通过书写原文,以笔言志、以墨弘扬传统文化 厚植红色基因以江苏省书法院“书法进校园”为例 辛红91艺术教育剧影月报抒怀,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倾注于笔端

8、。第二板块是党史教育,以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诗词、题词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以及革命烈士的诗词为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第三板块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波澜壮阔实践中构筑起的精神高地,是中国共产党一往无前、经久不衰的精神瑰宝,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第四板块是根据江苏革命教育实际,以弘扬周恩来精神、雨花英烈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淮海战役精神为主题,遴选江苏革命任务的诗词、文章等,传承和弘扬江苏的红色革命精神。(三)“书法进校园”艺术风格江苏省书法院精心遴选确定书法创作内容后,将具体内容分配落实到每个专职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不断优化提升创作

9、质量,确保精品力作。在创作环节,重点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为特定的观展师生创作书法精品,坚持书法创作内容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第一,同时展示书法的艺术魅力。在创作过程中,书体以隶书、楷书、行书为主,强化平正、高雅的艺术风格,兼顾艺术性,突出易识、易读、易懂的普及性,以书法的艺术力量温暖、鼓舞和启迪师生。通过文书双美,让书法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是书法家坚持精品创作的安身之本,也是强化书法艺术守正创新能力的标志。(四)“书法进校园”配套活动在“书法进校园”工作中,形成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与学校师生举办书法联展的模式。既展出专业书法家的作品,也展示师生的书法作品,形成同台展览、各美其美的效果

10、。在展览过程中,把书法作品中反映出的革命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和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书法进校园”的鲜明专业特色,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江苏省书法院配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书法导览与高水平的专业讲座,与教师深入交流,跟学生面对面现场辅导点评学生作品,让书法艺术参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书法进校园”工作模式,不断满足和提升学校师生的书法精神文化需求。对师生提升书法欣赏水平而言,江苏省书法院开展的专业书法导览和高水平的书法讲座非常必要。书法家对经典书法作品的研习,形成的深厚的书法艺术素养,通过自己讲解

11、导览,容易让师生更好地进入书法艺术精神世界,明白书法作品的优劣所在,对提高师生书法创作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师生近距离观摩、欣赏借鉴优秀作品,有力促进师生提高书写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促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教育,其内容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江苏省书法院在开展“书法进校园”工作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中华艺术精神,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书法艺术吸引、感动、滋养师生,激发更多人学习书法兴趣。(作者单位:江苏省书法院)“诗乐”作为一个特定的理论范畴,从古至今都是得到认可的。“诗乐”一词于礼乐盛行的时期诞生,是礼乐文化的衍生物。“诗乐”这一表述最晚在汉初

12、的 郑风 子矜 毛传之中就已经出现,即“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唐朝孔颖达的论述之中也出现了:“五帝以还,诗乐相将,故有诗则有乐。”并认为:“乐本由诗而生,所以乐能移俗此之谓诗乐。”可见在此时期,文人是基本默认将“诗”“乐”合在一起进行论述的,在此之后“诗乐”一词出现的频率渐渐变多。如在明代就有文人直接用“诗乐”作为著作的标题,如 诗乐图谱乡饮诗乐谱 等等。在清代“诗乐”一词的运用更加广泛,如顾镇的 虞东学诗 诗乐说 就认为脱离“诗”而言“乐”为“徒诗”,足可见其已经将“诗乐”作为一个固定的范畴来进行研究。魏源也以“诗乐”为题目,写了4篇文章,重申诗乐相须的意义。足可见“诗乐”

13、一词在我国古代就时常为学者所采用。综上所述,将“诗”与“乐”并称“诗乐”古已有之,由于古代“诗”“乐”本为一体,不是当代容易产生歧义,将“乐”与“诗乐”相互替代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一、乐本体“乐本体”将音乐看作一种文化存在的方式,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事象看待。常使用“音乐文化”“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音乐是一种人类文化行为方式”之类的表述并强调了音乐作为一种主体不断地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创造、认识、审美心理结构这一过程。“乐本体”认为音乐美学是将音乐的存在和音乐美的存在作为研究对象的。也是一种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之一的音乐本体论研究。”即注重整体的文化过程。“乐本体”认为在音乐美学的理论研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还应当加入实践论和价值论。还要从音乐的形态、音乐的观念意识、音乐的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来进行分析。我国“诗乐”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以“乐本体”作为理论依据的“诗乐”教育思想不胜枚举。要讨论“诗乐”教育思想离不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家们,而儒家教育家们也相 庄胡雪儿“诗乐”教育理论的“乐本体”理论探析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