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测试试卷精选名校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的重力最接近500N的是()A一名中学生B一本物理书C一只鸡蛋D一只钢笔2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再受到手对球的力的作用B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C扣球时,由于失误球飞出场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能从斜面滑下是因为木块具有惯性B木块分别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受到的重力、压力和摩擦力都不相同C如果水平面光滑,木块就将一直在水
2、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木块所处位置越高,在水平面滑动距离越远,说明高度越高动能越大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坐在行驶的车里的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火车车轮跟钢轨之间铺设轨枕、道床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路基上承受的压强C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若玻璃管倾斜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仍保持不变D在高山上用密闭的高压锅煮饭可以节省时间,是因为高压锅可以使水的沸点升高5已知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当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轮船受到的重力变大B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小C轮船将下沉D轮船受到的浮力变小6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
3、内转动,木板下垫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在水平力F将C由B向A匀速推动过程中,推力F将()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与物体A连接,现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h时,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此时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物体A体积为V,容器内部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水,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重力GA水gV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ghSC物体A的密度为A水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浸没水中,则弹簧对A的拉力F水gV8如图所示,用3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
4、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4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及轮绳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C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12JD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9N二、填空题9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同时运动员的头部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的,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_,在飞行过程中足球受力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由于受到_力,足球最终将落回地面。10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当硬纸板突然被弹出去时,会看到纸板上的钢球会 _,这个结
5、果说明了 _。11下列事例:(1)载重汽车的轮子较多;(2)房屋的墙基建的比墙厚;(3)铁轨通常铺在枕木上;(4)刀刃磨得很薄.其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_;为了减小压强的是_;(只填事例序号)12大小、形状相同的A、B、C三个圆球,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mC10cm28如图所示是城市建设中常用的工程挖土机,每边履带与地接触面积是1m2,整机质量5500kg,发动机功率25kW,斗容积为0.2m3;问:(1)挖土机安装宽大的履带的目的是?(2)该挖土机自重为多少?(3)挖土机未作业时,整机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4)挖斗挖满泥土后在3s内匀速举高了3m,挖土机在3s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及机械效率是多少
6、?(g取10N/kg,泥土的密度是:泥2.5103kg/m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故重力约G=mg=50kg10N/kg=500N故A符合题意;B一本物理的质量约0.3kg,故重力约G=mg=0.3kg10N/kg=3N故B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重力约为G=mg=0.05kg10N/kg=0.5N故C不符合题意;D一只钢笔的质量约为21g,重力约为G=mg=0.021kg10N/kg=0.21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B【详解】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不再受到手对球的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球
7、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扣球时,由于失误打在错误位置,球飞出场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拦网时,球受到了力,球被弹回,运动状态变了,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解析:C【详解】A木块能从斜面上下滑,是因为物块所受重力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并不是因为木块具有惯性,故A错误;B木块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只与木块的质量有关,与其他无关,所以木块所受重力不变,故B错误;C如水平面光滑,木块在水平面只受
8、重力和支持力,且二者为平衡力,木块所受合力为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故C正确;D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木块位置越高,在水平距离上滑得越远,说明质量不变时,物块高度越高,其重力势能越大,故D错误。故选C。4A解析:A【详解】A车里的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时,是以向前运动的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符合题意;B火车的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保护路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9、,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增大(外界大气压不变),水的沸点升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解析:B【详解】A从河里驶向大海时,船的质量不变,故重力不变,故A错误;D当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时,轮船始终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故从河里驶向大海时,重力不变,故浮力不变,故D错误;B由D选项可知,浮力不变,故根据可知,从从河里驶向大海时,液体的密度变大,故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故B正确;C由B选项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则轮船要上浮,故C错误。故选B。6C解析:C【详解】对木板受力分析可知,木板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C的支持力F支,木板AB构成杠杆,支点
10、为B,设木板AB的长度为l,则重力G对应的力臂为,支持力F支对应的力臂为l0,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力F将C由B向A匀速推动过程中,木板的重力G与对应的力臂均不变,而支持力F支对应的力臂变大,故由杠杆原理可知,C对木板AB的支持力逐渐减小,因C对木板AB的支持力与木板AB对C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可知木板AB对C的压力逐渐减小,且C与地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故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由二力平衡可知,水平力F逐渐减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D【分析】A、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弹簧为原长,说明此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利用阿基米德原
11、理求解;B、知道水深,利用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利用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C、求出物体A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物体A的密度;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完全浸没,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及浮力作用,据此求拉力【详解】A、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即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为原长,则说明此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重力,故A错;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由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故B错;C、物体A的质量,物体A的密度:故C错;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完全浸没,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及浮力作用,所以,则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重力公式、密度公式、阿
12、基米德原理、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本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关键是能够正确进行受力分析8B解析:B【详解】A物体B相对于物体A向右运动,所以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错误;B由图知,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特殊情况),此时动滑轮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所以滑轮移动的速度(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水平拉力F的功率故B正确;C不计滑轮的摩擦和重力,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两段绳子向右的拉力与向左的拉力平衡,即则A物体对滑轮的拉力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滑轮对A的拉力也为15N,2s内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所以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故C错误;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4N,则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为4N,方向向
13、右,同时地面对物体A还有向右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9运动状态 相互 惯性 不平衡 重 【详解】1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同时运动员的头部有疼痛感,说明头部给球施力的同时,球也给头部施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足球具有惯性,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向前运动。4在飞行过程中足球在重力和阻力作用,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5力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重力的作用,足球最终会落回地面。10在原来位置下落 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详解】12钢球和硬纸板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硬
14、纸板突然被弹出去时,钢球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为纸板已飞出没有了对钢球的支持力,所以钢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原来位置下落,由此可以说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11(4) (1)(2)(3) 【分析】由压强定义式分析【详解】(1)载重汽车的轮子较多,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2)房屋的墙基建的比墙厚,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3)铁轨通常铺在枕木上,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4)刀刃磨得很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所以增大压强的是(4),减小压强的是(1)(2)(3)12A解析:质量 高度 【详解】12比较A、B两球,下落高度相同,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发现B球陷入沙面的深度更大,由此
15、可得出结论:当所处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比较A、C两球,两球的质量相同,C球的下落高度大于A球的下落高度,发现C球陷入沙面的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下落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13G解析:30 【详解】1由题意可知,物体乙的质量为6kg,故可知物体乙的重力为G乙=m乙g=6kg10N/kg=60N2因物体乙受力平衡,对物体乙受力分析可知,绳子对B端的拉力FB等于物体乙的重力G乙,即FB=G乙=60N因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故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解得A端受到绳子的拉力为因物体甲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对物体甲受力分析可知,物体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F支=G甲
16、-FA=70N-40N=30N14A解析:A【详解】因为汽车快速行驶时,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压强小;马路两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两边的气压大于马路中央的气压,树叶在马路两边气压的作用向马路中央运动。即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方向飘动。158 右 偏大 【详解】1被测物体的重力为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0.8kg。2若物体质量增大,则物体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大,在则要将秤砣重力不变时解析:8 右 偏大 【详解】1被测物体的重力为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故被测物体的质量为0.8kg。2若物体质量增大,则物体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变大,在则要将秤砣重力不变时,需要增大力臂,
17、故将秤砣向右移动。3若秤砣有一点缺损,则力臂变大,那么所测物体的重力变大,即质量偏大。16惯性 0 【详解】1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30J。2 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前进。3 在这个过解析:惯性 0 【详解】1 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在枪膛内高压空气对子弹所做的功是30J。2 子弹射出了枪膛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前进。3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空气对子弹没有力,故高压空气对子弹做的功是0。三、解答题17【详解】物体对斜面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选取接触面的中点),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斜面向
18、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压表示,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物体对斜面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选取接触面的中点),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压表示,如下图所示:18【详解】由题意知,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的重心偏右,施加的动力应该在左侧,所以要使最小的力抬起办公桌一端,动力作用点应在左上角,支点在右下角。连接支点O与办公桌的左上角A点,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然后解析:【详解】由题意知,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的重心偏右,施加的动力应该在左侧,所以要使最小的力抬起办公桌一端,动力作用点应在左上角,支点在右下角。连接支点O与办公桌的左上角A点,OA就是最长的动
19、力臂,然后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即最小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9【详解】人用力往下拉绳把重物提升,说明人的拉力方向向下,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如图所示:解析:【详解】人用力往下拉绳把重物提升,说明人的拉力方向向下,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如图所示:20小 甲 【详解】(1)1由表格一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定值,所以解得拉力为1N时,甲弹簧伸长量为L=1cm(2)2由表格数据知,当甲弹簧受到的拉力为6N时,拉解析:小 甲 【详解】(1)1由表格一知,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定值,所以解得拉力为1N时,甲弹簧伸长量为L=1cm(2)2由表格
20、数据知,当甲弹簧受到的拉力为6N时,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不成正比,即此时弹簧发生的形变不是弹性形变,那么它能受到的最大拉力为5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05N,而乙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N,即此弹簧制成的测力计的量程为06N,那么甲弹簧制作成的测力计量程比乙的小。(3)3甲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也增加1cm,而乙弹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为0.5cm。则甲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可更小,刻度线可更清晰。那么甲制成的测力计准确度更高。21两 能 错误 用轻质卡片 A 【详解】(1)1在左侧细线下挂上两个钩码后,为使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平衡可知,应在右侧细线
21、下挂上相同的钩码,即在右侧细线下挂解析:两 能 错误 用轻质卡片 A 【详解】(1)1在左侧细线下挂上两个钩码后,为使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平衡可知,应在右侧细线下挂上相同的钩码,即在右侧细线下挂上两个钩码;(2)2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一样高,但因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故此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时,小卡片仍处于静止状态,故仍然能完成实验;(3)34该说法是错误的,因此时卡片由于重力作用,会对绳有向下的力的作用,故由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此时绳子对卡片有向上的力的作用,会影响实验结果,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换用轻质卡片;(4)5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
22、否平衡,可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即图丁正确,故选A。二22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1)解析: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1)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强。(2)2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3)34如图
2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8.00cm2.00cm6.00cm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部分的体积V4.5mL4.5cm3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0.75cm2根据(2)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大气压力为F8.2N,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1.1105Pa(4)5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在面积S不变时,由p可知,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5)6 7 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p=100000Pa时,若面积为S=2cm2=0.0002m2时,由p可得FpS100000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
24、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二23大 乙 密度 20 0.2 变小 C 【详解】(1)1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所受压力越大,则对应所处位置液体压强越大;(2)2为比较在同种液解析:大 乙 密度 20 0.2 变小 C 【详解】(1)1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所受压力越大,则对应所处位置液体压强越大;(2)2为比较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则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对比在同种液体不同深度时,即图甲和图乙;(3)3比较图2甲图和丙图,液体密度不同,所处深度相同,且盐水中橡皮膜形变量更大,则可得出结论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4)45由丁图可知,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20mL
25、,合210-5m3,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排开水的重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则此时探头所受的浮力为6探头从丁图位置不断缓慢往下放的过程中,橡皮膜形变程度逐渐增大,则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即排开水的质量减小;7在探头触碰到底面之前,由于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橡皮膜形变变大,体积变小。排开液体重力变小,则探头所受浮力变小,探头重力不变,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大,当探头触碰到底面后,弹簧测力计继续下降,弹力减小,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故选C。242、3 小钢球的质量 长 上 【详解】(1)1研究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的关系时,要控制摆长、质量不变
26、,故由表中 1、2、3三组数据可知:小解析:2、3 小钢球的质量 长 上 【详解】(1)1研究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的关系时,要控制摆长、质量不变,故由表中 1、2、3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无关。(2)2由表中第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只有小球的质量不同,而其它因素相同,而分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相同,故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质量无关。(3)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可知,只有摆长不同,因它因素相同,分折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长。(4)4根据(3)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长;摆绳越短,小钢
27、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少,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应缩短摆垂,则需将摆锤往上调。25右 便于测量力臂 0.2 不相符 B A 【详解】(1)1此时,铅笔右端下沉,说明右端铅笔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大于左边铅笔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要使铅笔在水平解析:右 便于测量力臂 0.2 不相符 B A 【详解】(1)1此时,铅笔右端下沉,说明右端铅笔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大于左边铅笔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要使铅笔在水平位置平衡,要将细线向右移,减小右边的力臂且减小右边的重力,增加左边的力臂且增加左边的重力,使左右两边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相等,使铅笔在水平位置平衡。2当铅笔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28、,因为通过拴橡皮的方法对杠杆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此时力臂与铅笔重合在一起,便于测量力臂。(2)3根据此次实验数据与杠杆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漏填的数据为:0.2N。4杠杆的平衡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动力臂,所以二者是不相符的。5之所以通过实验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力臂和杠杆重合在一起,力臂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相等了。可以使力臂杠杆分离,使力臂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相等,再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可以使力臂与杠杆不再重合。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6所那一段铅笔芯放在细线处,与原来未断时相比,减小了这段铅笔芯对杠杆的作用力的力臂,使其对杠杆的影响减小了,
29、所以右端上升,左端下沉。267N,方向竖直向下【详解】解:小球的重力被抛在空中的小球竖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合的大小答:合力的大小为4.7N,方向竖直向下。解析:7N,方向竖直向下【详解】解:小球的重力被抛在空中的小球竖直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F合的大小答:合力的大小为4.7N,方向竖直向下。271.0103kg/m3 2N A 当注入液体2的深度为h0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不变且小于重力8N,说明物体此时恰好浸没在液体2中,则h0=10cm 【详解】(1)1解析:1.0103kg/m3 2N A 当注入液体2的深度为h0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不变且小于重力8N,说明物体此时恰好浸没在液体2中,则h0
30、=10cm 【详解】(1)1由图象可知,物块A在液体1中的深度从h=8cm(小于物块A的边长10cm)以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注入液体1的深度为8cm时,物体A恰好处于漂浮状态,则物块的重力G=F浮=8N(2)2由图2可知,当注入液体1的深度为8cm时,物块A受到浮力F浮=8N,此时排开液体1的体积为V排=10cm10cm8cm=800c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液体1的密度为1=1.0103kg/m3(3)3当注入液体1的深度h=6cm时,此时排开液体1的体积为V排=10cm10cm6cm=600cm3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1gV排=1.0103kg/m310N/kg600106
31、m3=6N则容器对物块A的支持力为F1=GF浮=8N6N=2N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当h=6cm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N。(4)45由图可知,当注入液体2的深度为h0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不变且小于重力8N,说明物体此时恰好浸没在液体2中,则h0=10cm。答:(1)物块的重力为8N;(2)液体1的密度为1.0103kg/m3;(3)当h=6cm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N;(4)当注入液体2的深度为h0时,物块A受到的浮力不变且小于重力8N,说明物体此时恰好浸没在液体2中,则h0=10cm。28(1)挖土机安装宽大的履带的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2);(3);(4)5000W,20%【详解】解:(1)挖土机安装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挖土机对地面的压强;(2解析:(1)挖土机安装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