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题精选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73533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题精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题精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题精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题精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题精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试题精选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m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C一名初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2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分别推动同一箱子在相同地面上以不同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则他们的推力()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3如图民族运动会的一些运动项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抛出的花炮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花炮受到惯性。B秋千在到达最高点时,若不受外力将向下运动。C射弩有着悠久的历史。弓箭手在拉弓的过程中,是为了增加弓的动能。D押加是一种趴着拔河的项目。若甲队获胜,则甲队对绳子的

2、拉力等于乙队对绳子的拉力。4端午节,小明提着如图所示的一盒粽子去奶奶家。他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的目的是()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5有两根相同的缠有铜丝的木棒,将它们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会竖直立在液体中,且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p乙B木棒在甲、乙中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C木棒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乙6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最初杠杆保持水平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如果两人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向支点O移动,则杠杆将()A仍能平衡B大人那一端下沉C小孩那一端下沉D无法确定7在

3、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 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水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P乙,以及A和B 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A、FB的关系是 AP甲 P乙FA FBCP甲 =P乙FA ”、“”或“=”)。(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和分析得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固体,它对桌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这是因为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力;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力。二23某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方案一:小军用石块按照如图甲所示

4、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最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_。ACDB ABCD BACD CADB(2)如图甲所示,通过探究,若等式_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用测力计示数所对应的字母表示)(3)在采用图甲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时,若测力计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调零,则小明同学_得出;若小空桶的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则小明_得出。(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4)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川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当小川缓慢调高升降台,且容器不与重物接触时,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_

5、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_的关系(物体A、B的质量不变);(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_(选填“A”或“B”)的动能;(3)该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_来反映的;该实验采用的是 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4)该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 _的速度;(5)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高,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出结论:_。25小明

6、用如图方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表中记录了他测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前两次测量的结果。(1)图中的弹簧测力计是小明第三次测量时的示数,请你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值并计算出该次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分别填入下表的空格中。(g=10N/kg)实验次数重物质量m/kg重物上升距离H/cm弹簧测力计示数F/N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H/cm滑轮组机械效率10.17.00.621.055.6%20.210.00.930.074.1%30.38.0_24.0_(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重物质量的关系是_。(3)从以上各次所测的数据中,能否计算出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什么?答:_。26

7、一质量为30kg的小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用10N水平拉力拉小车时小车未动,用更大的力拉小车,使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5%(g=10N/kg)求:(1)小车重力为多少?(2)小车受到地面支持力为多少?(3)用10N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未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有多大?(4)小车运动时,当水平拉力为多大时,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27如图甲所示,将一盛有水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是,杯中水面距杯底的距离8cm.现将一实心金属球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杯中的水未溢出,金属球未碰触杯底和杯壁,如图乙所示,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金属

8、球体积为,求:(1)金属球未浸入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及压力各是多大?(2)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3)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大?28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辉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辉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1)重物还没挂在滑轮组装置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3)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在13s内,拉力F做的功487.5J,则1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参考答案】

9、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C不符合题意;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B【详解】由题知,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相同,又由平衡条件得知:小孩和大人所用的推力都等于滑动摩擦力,那么推力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0、故选B。3D解析:D【详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基本属性,惯性不是力,所以不可以说:“受到惯性”“惯性力”“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B秋千在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若不受外力保持静止,故B错误;C弓箭手在拉弓的过程中,人对弓做了功,是为了增加弓的内能,故C错误;D押加项目中,甲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甲的拉力(即绳子产生的弹力)是相互作用力,故乙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乙的拉力(即绳子产生的弹力)是相互作用力,故则甲队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绳子的拉力故D正确。故选D。4B解析:B【详解】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选B。5B解析:B【详解】A因木棒

11、在液体中均漂浮,故由二力平衡可知,木棒所受浮力等于所受重力,因两木棒相同,故可知两木棒所受浮力相等,由图中可知,木棒排开甲中液体的体积大于排开乙中液体的体积,故由F浮=液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且两液体的液面高度相同,故由p=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为p甲G小孩,最初杠杆保持水平状态,即大人的力臂小于小孩的力臂;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运动,即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L1=L2则G大人L1G小孩L2即大人那边,重力力臂减小的快;原来杠杆平衡,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现在大人这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减小的快,使得小孩那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故杠杆不再平衡,小孩那边将下沉,故ABD不

12、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D解析:D【解析】容器A和B完全相同,且m水=m酒精,两个木块完全相同,放入木块前后,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P=F/S,放入木块前后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又将木块放到种液体中时,处于漂浮,G木=F浮=液gV排,即V排=,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P=液gh=液g=,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时,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故选D8C解析:C【详解】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物

13、体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C. 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 拉力做的功为:WFs20N10m200J,故D错误点睛: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填空题9运动状态 相互 惯性 不平衡 重 【详解】1足球运动员争抢“头球”时,用力顶球,球向外飞出,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同时运动员的头部有疼痛感,说明头部给球施力的同时,球

14、也给头部施力,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足球具有惯性,被顶出的足球在空中能继续向前运动。4在飞行过程中足球在重力和阻力作用,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5力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重力的作用,足球最终会落回地面。10前方 惯性 提前 【详解】123物品原来随飞机一起运动,当物品被投出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若空投时,飞机刚好处在目标的正上方,则物品不能落到目标处,会落到目标的前方,因此只有适当提前投放才能命中目标。11A解析:等于 变小 【详解】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接触面的粗糙程

15、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均不变,所以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2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由可知,压强会变小。12运动 大于 【详解】1由s-t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车走的路程大于乙车走的路程,根据可知,甲车行驶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那么乙相对于甲的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2由1解析可知,在行驶过程中,甲车行驶的速度大于乙车的,甲、乙两辆车完全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也相同,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13F解析:0 【详解】12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平衡力的作用,F1和b对a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a的示数为5N,则b

16、对a的拉力为5N,所以F1=5Nb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合力为0,b受到的拉力F2和a对b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拉力为5N,则a对b的拉力为5N,所以F2=5N14惯性 小 【详解】1在赛车比赛中,有时尽管赛车手紧急刹车,但赛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才能下来。2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所以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空气速度较小、压强较大;而流过下方的空气速度较大、压强较小,向下的压强差会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1524 D 【详解】12当以C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小,以D点为支

17、点时拉力最大,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BC=GACF2BD=GAD因为AC=CD=DB所以BC解析:24 D 【详解】12当以C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小,以D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大,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BC=GACF2BD=GAD因为AC=CD=DB所以BCAC=21BDAD=12可得F12=12N1F21=12N2解得F1=6N,F2=24N3由图可知,D点更加靠近拉力一端,故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D点翻转。16重力势 动 惯性 c 【详解】12根据题意知道,AOB为完全光滑轨道,所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运动时其机械能守恒;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高度变小

18、,速解析:重力势 动 惯性 c 【详解】12根据题意知道,AOB为完全光滑轨道,所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运动时其机械能守恒;从A点到O点的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速度变大,故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小球到达B点后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运动。4小球从A点由静止滑下,则小球的机械能等于A点时的重力势能;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虚线的最高点超过了A点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b虚线的最高点与A点的高度相同,而在b虚线的最高点时,小球仍具有向右运动的速度,所以b虚线表示小球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也是不可能的;c虚线的最高点低于A点,由于在最高

19、点时小球仍运动,其总机械能可能与开始时的机械能相等,符合实际;d虚线中小球离开轨道时,由于惯性,应具有沿轨道方向向上运动的速度,则d虚线不可能;所以,符合实际的是c。三、解答题17【详解】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解析:【详解】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8【详解】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如图所示:解析:【详解】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如图所示:19【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

20、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即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时,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下图解析:【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即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时,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下图20竖直 静止 竖直向下 【详解】(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23测量物体解析:竖直 静止 竖直向下 【详解】(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1、2)23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大小相等,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3)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当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G=m9.8N/kg=0.7kg9.8N/kg=6.86N2180 左 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未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详解】(1)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l=9.80 cm-7.00cm=2.80cm(2)解析:80 左 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未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比较像与

22、物的大小 【详解】(1)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l=9.80 cm-7.00cm=2.80cm(2)2如图乙,原来小车和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静止的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木块下部因受到车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随车一块运动,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放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左倾倒。(3)3 弹簧测力计使用注意事项:要观察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使用中的错误: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未与轴线的方向一致。(4)4如图丁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

23、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故选用两支大小、形状均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二22凹陷程度 控制变量法 受力面积相同 乙、丙 =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详解】(1)12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该实验解析:凹陷程度 控制变量法 受力面积相同 乙、丙 =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详解】(1)12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2)3对比甲、乙两图,接触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乙图压力更大,凹陷程度更

24、大,则说明当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4为探究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积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保证压力相同,接触面积不同,故应对比实验乙、丙。(4)5对比丙、丁两图,接触面积相同,压力相同,所以对底面的压强相同。(5)67静止于桌面的物体,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其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同一直线上,为相互作用力;由于物体静止合力为零,则它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23 F1F3= F4F2/ F4F2= F1F3 能 能 变小 等于 不变 【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和实验操作方便,可以先测量空桶的重力解析:

25、F1F3= F4F2/ F4F2= F1F3 能 能 变小 等于 不变 【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和实验操作方便,可以先测量空桶的重力,再测量石块的重力,随后将石块浸没在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称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故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BACD。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2)2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浮GF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3排开水的重力G排F4F2若等式F1F3= F4F2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3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那么四次测量结果与对应的准确的测量值每次相差的值是不变的,故对应的两次测力计示数相减差值不变,那么所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应

26、不变,则小明同学能得出4若小空桶的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排开水的重力G排F4F2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不受影响,因此小明仍能得出F浮G排(4)5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液gV排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称重法测测力F浮GF示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示GF浮变小。6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即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即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相等。7将烧杯、水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等于空杯和杯内水的总重与物体的重力

27、之和再减去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即F压G杯+G杯内水+G物F示因G物F示F浮所以F压G杯+G杯内水+F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水所以F压G杯+G杯内水+G排水由于杯内的水和排出的水的总重等于原来杯子里的水,是个定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不变。24速度 A B被撞开的距离大小 转换法 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 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详解】(1)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解析:速度 A B被撞开的距离大小 转换法 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 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详解】(1)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

28、速度都有关,由于这一实验中只有一个物体A从斜面上滑下,质量不能改变,通过改变物体A最初的高度,可以改变其达到水平面的速度,所以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2)2该实验研究的主体是物体A,研究的是物体A的动能。(3)34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被撞开的距离大小反映的,B被撞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这里采用了转换法,将看不见的动能转化为看得见的物体B被的距离,故是转换法。(4)5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这个速度是通过改变小球A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5)6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说明物体A的

29、动能越大,可得结论为:当物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52 83.3%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2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1.2N;第三次的机械效率为(2)3由数据知,同一滑轮组,解析:2 83.3%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2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1.2N;第三次的机械效率为(2)3由数据知,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的物体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3)4若不计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绳与轮之间的摩擦、绳的重力,由得又,所以代入数据便可求出G动,但这些不忽略的话,不能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26(1)300N;(2)300N

30、;(3)10N;(4)15N。【详解】(1)小车的重力是(2)由二力平衡得小车所受支持力,所以(3)由二力平衡得阻力(4)匀速运动时由二力平衡得答:解析:(1)300N;(2)300N;(3)10N;(4)15N。【详解】(1)小车的重力是(2)由二力平衡得小车所受支持力,所以(3)由二力平衡得阻力(4)匀速运动时由二力平衡得答:(1)小车重力为300N;(2)小车受到地面支持力为300N;(3)用10N水平拉力拉小车,小车未动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10N;(4)小车运动时,当水平拉力为15N,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27(1)16N;(2)4N;(3)2.5103【详解】解:(1)金属球未浸入

31、时,杯中水的深度h=8cm=0.08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由知道,水对容器底的压力(3)金属球浸没在解析:(1)16N;(2)4N;(3)2.5103【详解】解:(1)金属球未浸入时,杯中水的深度h=8cm=0.08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由知道,水对容器底的压力(3)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由图乙知道,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根据受力平衡知道,金属球的重力金属球的质量则金属球得密度答:(1)金属球未浸入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800Pa;压力是16N;(2)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4N;(3)金属球的密度是2.5103kg/m3。28(1);

32、(2)300W;(3)83.3%;(4)1.25m【详解】解:(1)重物还没挂在滑轮组装置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103Pa(2)由图可知在23s内,重物做匀速运动,v3=2.50解析:(1);(2)300W;(3)83.3%;(4)1.25m【详解】解:(1)重物还没挂在滑轮组装置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103Pa(2)由图可知在23s内,重物做匀速运动,v3=2.50m/s,拉力F3=40N,因为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所以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v3=3v3=32.50m/s=7.5m/s拉力做功功率(总功率)(3)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在23s内,拉力做的功W3=P总t3=300W1s=300J在12s内,拉力做的功W2=W-W3=487.5J-300J=187.5J12s内拉力大小是5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1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答:(1)重物还没挂在滑轮组装置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是300W;(3)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4)在13s内,拉力F做的功487.5J,则1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是1.2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