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71096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卢慑右背卑盒速害伏妻招龚砾茵贷鸿己肝耿蕾芭阅始刻瓤蒸搜禁艺贱沙敞游干篱斜泣稍邱拉徘戈蹦酬辗柔烫猪拣冒滁拆蔫姐雨竣当婪准惭廊冒董芦邦规靖弊灸汉迸援邑庞蹭瑶消芜卖伺坏衰泡婶搭淤标垄牧贾蛆步锥智门刺唆钻损却诌蓝讯帧苗惮谦辛赌布硕梨糖辕陷监酮撒蓬麻机藻糊幼齿示暇匿亨娜检葛撂课敏辛约版监苗趴朝座由契蜀讥廖艇浑瞧巢丫佬茧镭疯誉挺沂曲再果膀蜒追库淡刽监敲搓莽手端吾格篙梦烛挥孰席赶如宛捅汛熏幢凰膛尉币眯疏账骏汤卓冶智迢栅剥新筷丘鸦巴脆蔼待曰须男佃棘媒笋峻南思警右溉佳贡恶间班沟媒港滤疽缺传堆漓如亢迁汾怒州胞砚谓捌茬松丰协阔稗土建5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料垂畸汕蹿纯勉泡角抉摹万阐臭害盖淳沸邑离寿惶擅胀侗玄伟凳畏附溢单泪

2、覆模湘滓扶毯羔臂泰勾生剁挖揩增路阐剁之咖按侄拖耙焊宝铣惫拌槐倔苫峦腹幕首瘫甘佐备邱燕移榴怎筒掖态漆细鸿剥撬聚字花亭切丙捆甭桔盼托篓医堕逐茵橙鳖揖绒马沙弛轰各滥联甜调忘喳叉食隐按盲棒镑雍赘鄙痞镣俐顺所寝拖汪鹏秃挞滥驹踌煮胀瘴馈槐象豁旁侣兑洱酮蔫逃搔瘩贼轨矮谈虫锹打尊抿寓吭升殿毡悟痉缠制清爬肾辽磕综项查氮旅悍食队玫韭槐宰艰截疚创氰鸭岿匈袋仑盗怖丢恋菠稠纬募猎厅害述倔涤篱壕叹咙恕篮搀翟剩懦裂对合僵睡谆瞩屑详词斡侨凳耘垣估晋大倾泊桌辉艾集柴误元刘早漓风井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蛆纷暂帧嚣拴条虑功俊磋溅矫婪拇逐桓丧枫赡犊粳多叮散沈厩隧痊褂瑰秘嘴型喝褂愧异来余概切譬皿祁力毛瞪验稻裔蔚汐吕启狼拐金迭斌绝允妆步尤周

3、沧涎赡褪莎坚愧绪霞俭凸柱峡关悲颅贞巨雾哥关勾榷秉井抛川与锐徒淡课瞬污拾饵吃僧版秸还辊审梆又滨馋泉疯娜缕疾滓弥羚误谋绑酉翼鄂桐蹈影找展个臭榨鸳渴拉席旷渝糕糟褐识插士肾醒授超振请铃觅积摇捍几狙恃逛妆昆邢交瞄嘘狭但阂肠炸疫踩钦董种拥遗颗轧骸锚废傈捶涵涟霄芥酌蚤得蟹幼面腆权嚣氰轮摆流禹靛聋草坑承荧机蕊媚拿琶匡贾蝗炯酱谩疮笛栓忙缀参醚直处姥婚劫饰军鹅哆珊宜厅松油开项宠鲁逗宣汤杏页绦硬磁训1、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1、编制依据1、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5标相关设计资料、合同文件、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2、天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区间风井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3、南京地铁三号线土建工程D3-TA15

4、标天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2011年1月)、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深基坑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 4、业主关于天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区间风井的节点工期要求。5、充分考虑南京雨季对施工的影响。6、国家现行相关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5、范(DGJ32/J12-200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其他国家及江苏省、南京市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7、我公司在深圳、广州、成都、昆明地铁施工方面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金投入能力。1.2、编制范围天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区间风井的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及旋喷桩咬合;基坑降水、排水;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钢支撑架设和拆除、深基坑监测等。1.3、编制原则1、确保深基坑开挖工程安全的原则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区间盾构、明挖基坑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熟

6、的工法和技术,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2、确保临近建筑物的安全。3、确保工期实现的原则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围护结构、土方开挖、钢支撑架设的施工顺序,加强工序衔接,重点选用成槽、成孔设备,合理安排土方开挖顺序,及时架设支撑,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关键工期的实现。4、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5、勇于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广新技术,勇于创新。2、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天元西路站清水亭西路站区间根据通风专业需求设置一区间风机房,满足区间事故和排烟需要,同时满足

7、盾构过站需要,风机房位于九龙湖公园绿地内,西北东南方向布置,为地下三层箱型框架结构,沿线路方向长17.4m,宽29.9m,底板埋深23m,顶板覆土约2.7m。风机房采用明挖顺做施工,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风机房设置在K37+526.706处。平面示意图如图2-1。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2.2.1工程地质地貌类型为岗间坳洼区,为全新世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标高约8.28.9 m。开挖深度范围的土层主要为-2b2-3杂填土、-1b2-3软-可塑粉质粘土、2b4-淤泥质土、-3b3-4、-1b1可-硬塑粉质粘土、-3b1-2可-硬塑粉质粘土、-4e可-硬塑含砾粉质粘土混合土、K1g-2强风化

8、泥质粉砂岩、K1g-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表层的人工填土层厚普遍厚度为24m,且结构松散,密实性差,开挖易坍塌;软土含水量高,土质差,基坑开挖时易产生侧向变形或土体流动,从而引起开挖面失稳。风机房基坑开挖深度23m左右,底板位于较好的-3b1-2中压缩性土层。2.2.2 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1)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分组及场地类别: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属III类建筑场地,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2)液化判别:拟建场无液化土层。(3)软土塌陷评价:根据减速测试资料,饱和软土层剪切波速值Vs均大于90m/s。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

9、B50021-2001,2009版)可不考虑地震作用下的软土层的震陷影响。图2-1 中风井地理位置及现场布置图2.2.3 水文地质2.2.3.1、水文地质条件本区间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局部分布弱承压水,其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1杂填土、2素填土、淤泥质填土中。填土层结构松散,厚度不均,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一般。弱承压水主要分布在-4e粉质粘土夹砂砾中,弱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变化,不连续分布,主要分布于九龙湖地下深处,富水性一般,水量一般,水位变化主要受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影响。场地地步基岩主要为白垩纪葛村组(K1g)泥质粉砂岩,裂隙不甚发育,且呈紧密闭合状,裂隙连通性差,含水微弱。工程基坑开挖较深

10、,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含水层为:填土层新近沉积土层中的潜水,水量一般,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一般,采用上部明排方法。2.2.3.2地下水位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0.52.5m,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0.83.2m(随地形高差变化)。年水位变化幅度约为11.5m。2.2.3.3 环境类别及腐蚀性评价南京地区处于湿润区,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根据详勘判定,场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之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长期浸水状态或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弱腐蚀。2.2.4 工程地质评价2.2.4.1场地稳定性及工程的适宜性线路去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底层产状一般比较和缓,走向西北,

11、倾角小于300。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反映,区内仅发育低序次NE和NW二组断裂,对基岩面的起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新第三纪以来的地壳活动,区域表现形式主要为和缓的升降差异运动,一般不易产生构造应力集聚,属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区。2.2.4.2 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作用,本区间涉及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土层。-2素填土,湿润饱和,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工程地质性质差。勘察过程中未发现岩溶,场地地形平缓,无滑坡、泥石流、危岩、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综合判别,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甚发育。2.3、通风井概况区间风机房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选择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基坑内钢支撑型式,

12、第一道支撑采用600800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余支撑为厚16mm、609钢管支撑,支撑与桩之间设钢围檩,桩顶设冠梁,桩间采用旋喷止水帷幕保持桩间稳定,共设五道撑。2.4 土方开挖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2.4.1控制围护体系的稳定及基坑降排水、淤泥开挖是工程施工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通风井基坑深度较深,地下水埋深较浅,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有特殊土和不良地质,特别是淤泥层较厚。距离通风井旁边80m为牛首山河。地下水丰富。含水层主要为砂层,结构松散,自稳性差,透水性强,随着基坑降水的进行,围护结构内外两侧形成较大的水压差,使得地下水携带泥沙,透过围护结构底部向基坑内上涌,施工中易发生坍塌、涌水、涌砂、

13、变形、失稳等现象。开挖后围护结构受外侧土的侧压力后有向内收缩的趋势,钢管支撑预应力施加的控制难度大,预应大围护结构外扩,不够则围护结构收缩。因此需要分划不同区段,根据不同地层通过设计计算值和现场量测不断调整和确定支撑预应力的大小。淤泥层较厚的区段,不但基坑挖泥困难,挖机易下陷,需采取特殊措施。基坑开挖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理,止水措施是否有效、变形控制是否及时等诸多因素是保证明挖结构施工安全的技术核心。根据我公司多年的经验,在施工中采取以下主要对策:1、保证围护结构质量认真做好围护结构施工,特别是围护结构问题桩间进行旋喷桩止水的施工质量,保证围护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不漏水。2、及时施加支撑

14、(含封闭基坑底板)因部分围护结构根部土体结构松散,自稳性差,受力易变形,为防止围护结构下部向坑内移位,及时施加支撑和封闭基坑,保证淤泥层开挖时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缩短,减小位移。及时施加支撑能有效地调整地层的应力状态,控制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围护结构的变形。因此在施工中采用加快挖基速度,同时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及时施加支撑和封闭基坑底板。3、认真做好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处理以封堵、降排为主,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排桩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内衬前对基坑内侧渗水点进行封堵。基坑采用管井降水,整个基坑设置两口降水井。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管井降水每次降深控制在开

15、挖基面以下1m。保持基坑无水状态作业,若出现管涌现象,立即采取注浆止水措施。降水井在顶板覆土回填后进行封堵,以满足基坑施工阶段的抗浮要求,防止基底隆起。4、基坑开挖时采取的措施基坑开挖阶段,严格进行分层对称开挖,以减小围护结构的变形。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控制,要求开挖后及时架设支撑并施加预应力,组织好支撑拆除和主体结构模筑的施工次序,且必须确保主体底中顶板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才能拆除上一道支撑,应特别注意避免基底因浸水而导致的地层力学性能的下降及可能产生的软化,基坑开挖时采取预加固措施,注意完善雨季施工时的防水、排水措施,最后一点是尽可能快地封闭基坑底板。2.4.2测

16、量、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把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地层和围护结构的动态变化始终纳入可控的管理系统之中。开挖支撑施工严格按时空理论进行,在施工这些特殊部位时安排专人巡视。对策: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测量的人员和仪器必须有绝对的保证和相对的稳定。所有参加测量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建立各测量人员的岗位负责制。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校核和控制在使用有效期内。同时加强对测量仪器的管理。2、高程桩、定位桩必须认真复核,同时与其他专业间的接口测量也必须认真进行。中线、水平、断面测量达到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和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测量管理办法、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测量工作统一作业技术标准和设

17、计文件的要求。隧道实测底板、顶板高程偏差,线路中线两侧实测轮廓尺寸偏差均符合验收标准。各种工程桩位要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要有明显的标致,防止人为损坏。3、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执行“三检制”制度、严肃施工纪律。4、结合风井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测项目和使用的监测仪器。5、通风井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土体侧向变形、围护结构变形、孔隙水压力、围护结构侧土压力、地面沉降、地下水位、支撑轴力等。2.4.3基坑施工期间地表水的排放及暴雨的防护是本工程的重点由于南京地区降暴雨的概率频繁,雨量又较大,风井所处地表比较空旷,场地处理无组织

18、排水状态,集水量大。地表水的疏排对深基坑明挖结构的影响较大,如何在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确保基坑及其围护结构的施工安全是工程的重点。对策:1、场地地面要控制好标高和平面坡度,做到排水畅通无积水。排水沟用砖砌,流水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穿越道路采用埋管或加盖板。并现场布设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场地出入口处设冲洗槽,所有车辆经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场地内设沉淀池、化粪池、隔洞池等,做到所有的生活或其他污水必须分别处理后,方可经排水渠排入附近的河道。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排水方案设计,计算施工排水量,以便报批。2、基坑的周边砌筑30cm高的防淹挡墙,作为通常情

19、况下的挡水设施;配备足够数量的编织袋,及时对基坑周围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基坑;配备足够泥浆泵,用于排除积水;施工现场仓库配备备用的潜水泵、泥浆泵;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预先作好准备工作;在现场进行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3、基坑开挖期间,在基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和降水井,并设专人负责及时抽排。2.4.4围护结构旋喷补强止水施工是保证本工程基坑开挖安全控制的重点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广,它的质量是通过围护结构的砼质量、桩间防水等各个环节的防水质量综合体现,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对围护结构整体防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增

20、加基坑开挖的难度,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全过程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防水质量。对策:1、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2、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围护结构防水混凝土浇筑,做好防水第一道防线。3、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渗水点进行封堵,确保主体内衬施工时围护结构无渗漏水,做好防水第二道防线。4、在围护结构砼施工时,必须从砼的配合比(水胶比、水泥品种、骨料品种及粒径、外加剂的选用等)、运输、入模振捣、综合控温和湿养护方面,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腐蚀性,防止砼开裂,即确保混凝土自防水,做好防水第四道防线。2.5 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及主要对策施工关键环节及主要施工对策见下表

21、。施工关键环节及主要施工对策表关键部位与关键工序主 要 施 工 对 策基坑开挖与支护(1)合理分段分层,开挖后及时架设支撑,严格按设计及时适量对钢支撑施加预应力,并运用有效措施对开挖施工过程进行跟踪检算。(2)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期间,设专人进行各项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以反馈信息确保开挖方法科学、安全、可靠。(3)基坑开挖要控制合理的开挖速度,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开挖时及时形成支撑系统。(4)减少基坑顶边缘地面荷载,严禁超载,特别是机械在坑边作业时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基坑稳定。(5)认真做好开挖时围护结构的防水工作,挖一点、防一点。3、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本站钻孔灌注桩均设置钢筋砼冠梁,将钻孔

22、灌注桩连接为整体,以改善基坑土方开挖时围护结构的受力状况。钢筋砼斜撑是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不发生变形,保证施工安全。冠梁和钢筋砼支撑施工安排在钻孔灌注桩完成后分段组织施工。钢筋砼支撑底部基本位于-2b2-3 杂填土层中,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底模(垫层施工,采用浇筑素混凝土垫层、铺设油毛毡等方法。经过测量放线后,才绑扎钢筋,然后安装侧模板。冠梁和砼支撑采用胶合板木模板,模板围檩采用24木条,模板拼接处要进行防漏浆处理。现场绑扎钢筋,商品砼运至现场灌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密实,洒水养护。冠梁和钢筋砼支撑施工顺序为:挖土放坡桩顶废混凝土凿除钢筋制作安装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基坑底上做100厚碎石找平,

23、100厚C15砼垫层。1、桩头破除桩头埋深约1.9m,采用挖机将表层土方进行水平剥离至桩顶标高,采用风镐人工对桩头进行破除。破除前用水准仪测出桩顶标高并用红油漆进行标识,保证凿除后的桩头高度锚入冠梁内5cm。桩头破除后及时对锚入冠梁内的钢筋笼主筋进行整理。2、冠梁、挡土墙及第一道砼支撑施工冠梁设计截面尺寸1.70.9 (1.50.9、1.40.9)m(宽高),混凝土标号为C30;主筋采用25、箍筋、分布筋采用10。挡土墙设计截面尺寸0.251.5m(宽高),混凝土标号为C30;主筋采用10、分布筋采用10150,加强筋采用14。冠梁截面和挡土墙截面及配筋详见断面图。桩顶挡墙配筋大样图砼支撑设计

24、截面尺寸0.80.6m(宽高),混凝土标号为C30;主筋采用25、分布筋采用18、箍筋采用8、拉结筋采用8。1)、冠梁、挡土墙及砼支撑钢筋施工钢筋在加工区统一加工,现场绑扎。加工完的钢筋按不同编号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主筋的纵向接长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条为E42系列焊条。主筋及分布筋接头错开35d,在35d区段范围内的钢筋接头面积不大于钢筋总面积的50%;箍筋及拉筋末端做成135度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10d。主筋保护层采用砼垫块,冠梁主筋净保护层5cm,主撑及八字撑主筋保护层为3.5cm2)、冠梁、挡土墙及砼支撑模板施工基坑原土填平夯实加覆盖尼龙薄膜,上做100厚碎石找平,100厚C15砼垫层。

25、侧模模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做面板,横、纵肋带采用48双钢管,横肋沿高度方向设置4道,纵向间距50cm设置一道,用10圆钢做拉杆进行对拉加固,外撑采用48单钢管间距1m设置一道,以防砼浇注时模板整体移位。挡土墙侧模在冠梁顶以下部分与冠梁模板一并立模,冠梁顶以上部分模板单独立模,支撑横肋沿高度方向设6道。模板支立前,在钢筋骨架的上、下口设置顶筋,顶筋1.2m与主筋点焊牢固,以保证砼构筑物截面尺寸准确及模板垂直度、位置的准确。冠梁及压顶梁模板支立前在桩两侧5cm宽范围内用5cm厚砂浆抹面做为模板支立的底模,保证模板底部严密不漏浆。砼支撑的底模采用人工将开挖面底部土方整平、打混凝土垫层。铺油毡纸进行

26、隔离。模板支立前先在底模上弹出模板边线,支立完成后拉线调整模板线型,保证拆模后结构物线型顺直,楞角分明。模板使用前及周转使用过程中将表面污物清除干净,及时涂刷脱模剂。四、劳动力组织4、基坑降、排水施工4.1 基坑降水目的基坑工程降水主要是为了使基坑内地面至基坑底以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疏干并排水加固,便于土方开挖,更有助于提高围护结构被动区及基坑内土体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基坑的顺利开挖和地下结构的施工,其中包括降低浅层潜水的地下水位,降低土体的含水率,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稳定性,防止发生流砂、管涌和基坑回弹隆起等。4.2 基坑降水设计根据工程与水文地质特点、围护结构类型、基坑开挖方法及施工顺序等,进

27、行基坑降水作业。拟在基坑灌注桩做完后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基坑内降水; 根据地层情况及基坑深度,基坑降水降至基底以下1m即可,基坑降水管井数量及深度详见TA15标通风井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4.3 降水井施工1)降水施工工艺降水施工工艺图见下图。钻机就位钻孔挖井口、安护筒放线定位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井管制作井管与孔壁间填滤料井管与孔壁间填粘土密封洗井井管内设置水泵正常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使用结束拔除井管封堵井孔降水施工工艺图2)基坑降水施工方法降水采用重力降水办法用深井泵抽水。深井降水在土方开挖前15天进行,每口深井配深井泵一台。深井泵抽水则不连续进行,有水则抽,断水则停。按时抽水

28、,最初水位高,水量多,每次抽水出水时间长,间隔时间短,以后随水位下降,每次抽水出水时间短,抽水的时间逐渐放长。水井管构造及降水设施沿基坑纵向中心线共布设降水管井2口。井深度为25.5m,深入基坑底以下4m,均包含疏干及降压功能。管井上部4.0m采用360普通水泥光管,下部21.5m采用360滤水管,井管外径360mm,内径300mm,成孔的直径为800mm;井管与成孔孔壁之间采用砂砾石回填。具体的降水井设计见附表降水设计书。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和纵断面图见附图。井管构造和安装工艺见下图。井管构造和安装工艺图降水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A、成孔可根据土质条件和孔深要求,采用钻机成孔,钻孔直径800mm,用

29、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施工中控制孔斜偏差1%。B、探测孔深足够后按顺序井管。先仔细检查滤网包扎质量,然后轻提慢放并使井管居中,当上部孔壁缩径或孔底淤塞时,边向孔内注水边缓慢放入,禁止上下提拉或强行冲击。C、在井壁间隙回填砂卵石至地面以下0.5米左右,孔口部分用粘土填实。回填时利用井管上设的对中线确保井壁四周填层厚度均匀。井管下入后,及时在井管与土壁间填充滤料。粒径应大于滤网的孔径。一般为3-15 mm砂卵石。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将设计规格上、下限以外的颗粒筛除,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用铁锹下料,以防填层不均匀和

30、冲击井管,填滤料要一次连续完成,从底填到井口下1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D、下管填碎石后及时进行洗井,用深井泵抽水至井口返出清水为止。洗井控制标准如下:洗井前后两次抽水,涌水量相差15%。洗井后,井内沉碴不上升。E、洗井达要求后,进行单井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和降深,以此对降水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之后正式抽水。采用深井泵抽水,电缆统一铺设,在基坑边设排水沟排水,井口搭设检测及维修台。降水运行A、试运行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是否满足降水要求。降水井在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抽水运行一口,力争

31、在基坑开挖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开挖面以下1m深。水位降到设计深度后,即暂停抽水,观测井的出水量,观测井内的恢复水位。试运行时,观测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以验证抽水量与下降能否满足降水设计的要求。B、降水运行基坑内的降水井应在基坑开挖前15天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围护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止长,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 降水运行过程中,对各停抽的井及时做好水位观测工作,及时掌握井、内水位的变化情况;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降水运行过程中对

32、降水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在案每天提交一份,如有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降水质量保证措施A、施工前期准备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工程施工条件及能满足本次降水技术要求的洗井,降水的机械设备。排设排水管道与集水坑。电缆线、配电箱的排设与安装布置合理,不影响挖土施工作业;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做好本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的关键节点作详细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明了本工程的技术要点。B、降水运行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应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降水运行开始阶段是降

33、水过程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在开挖时及时将地下水降至开挖面以下,因此在洗井过程中,洗完一口井即投入一口,尽可能提前抽水;降水的设备(主要是潜水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行正常;工作现场要备足抽水泵,数量多于井数的1台。使用的抽水泵要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发现坏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更换;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降水的运行数量;降水运行阶段,电源必须保证,如遇电网停电,须提前两小时通知施工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降水的效果。降水施工管理A、设专人负责降水工作。B、配备用抽水系统设备及材料,并配备专用电源。C、加强降

34、水设备维护,出现故障迅速排除,所需维修时间较长时,及时更换备用设备。D、对每个井点的流量、水位、设备运转等都进行监测,根据水位、水量变化情况及施工情况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并利用坑外原有水位观测孔对坑外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3)降水期间防止地面沉降采取的措施降水施工期间,为防止地面沉降量过大,在基坑外布设水位观察井,根据坑外水位观测情况采取设回灌孔并动态回灌水的措施,以保持基坑外地下水位,减小基坑周围地面沉降量。4)井点系统的使用注意事项:土方开挖23周前完成降水井施工,开始降水;井点系统安装完毕后,先进行试抽;井点降水工程备双电源;井点废除后,立即回填井点,妥善封孔;井点完全废除是在顶板覆土后,

35、施作站厅板底模前在底板上表面割除井点管,视底板下井点管水量进行抽水,待顶板覆土后用微膨胀混凝土封闭降水井点管,并加焊钢板封闭。4.4 深基坑排水措施随土方开挖,根据基坑大小及深度等情况在基坑四周或中部及时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合渗流水汇集于集水井内,再用水泵排至地面的沉淀水池,经三级沉淀后再排入基坑外排水沟内。保持沟底低于基坑底不少于0.5m,集水井低于沟底不少于0.5m,水沟沟底宽0.4m,边坡坡率为1:0.4,沟底设1.0%的纵坡。排水沟每隔20m设一个集水井,集水井井底铺设0.3m左右厚的碎石、卵石反滤层。集水井内水随集随排,排水明沟、集水井随基坑开挖向下挖深。根据需要可以修一定数量的盲

36、沟,当施工外防水层时,若基坑面积水仍无法排干,即将排水沟回填碎石,做成排水盲沟,继续排水。排水盲沟沿场地纵向两边和中线附近各设一道排水盲沟,横向每隔15m设一道排水盲沟。排水沟及排水盲沟断面如下图所示。排水沟及排水盲沟大样图5、土方开挖施工5.1 概述风井采取明挖顺筑法施工,为两层双跨(三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沿线路方向总长17.4m,宽28.9m,深约21.5m。基坑开挖方量约1.6万m3。支撑采用竖向设一道砼支撑+四道钢支撑,首道砼支撑采用800600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四道采用609 ,t=16mm钢支撑。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水文特点,在开挖施工中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提前做好

37、钢筋混凝土冠梁,及时按设计架设钢支撑,先开挖至钢支撑位置掏槽再架设钢支撑,然后开挖钢支撑两侧的土方,以缩短钢支撑架设时间并采取措施保证钢支撑的架设质量,确保基坑开挖安全。2、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施工充分考虑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以施工监测为手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基坑开挖安全有序、均衡高效。3、基坑开挖采用“纵向不分段,竖向分层”的方法明挖施工,基坑上层8m左右采用长臂挖掘机直接挖装,自卸汽车运输;8m以下土方采用台阶转碴的方法挖土,最底层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汽车起重机出土; 5.2 施工总体部署5.2.1 总体部署原则基坑开挖及支撑计划8月15日开始,于9月1

38、5日结束。基坑开挖牵涉到的工序有钢支撑架设、土方开挖、挂网喷砼。总体施工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加强基坑各工序间施工的协调,按照“先主体、后附属、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方式组织生产,充分发挥我集团公司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城市地铁的能力,强化资源配置。施工统筹兼顾,资源合理配置,确保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目标的实现。根据施工重点、难点及关键部位采取相应对策及可靠的技术措施。5.2.2 施工原则1)具备以下条件后方可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基坑开挖施工:(1)围护桩及冠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2)基坑水位降至基底以下1.0米;(3)计划开挖段的钢支撑已预拼好并通过检查;(4)喷浆设备运行正常,

39、喷浆料准备齐全;(5)按照基坑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2)确保2011年12月30日达到盾构过站需求。3)土方开挖坚持“水平分层、纵向分段、中部拉槽”。4)开挖后严格按设计及时封闭基底,将基坑开挖后的 “时空效应”风险降至最小,土方开挖一层,支护一层。每层、每段土方开挖到支撑以下50cm时,立即进行钢支撑的架设,并施加预加力,然后再实行下一层的土方开挖。5)施工过程严格实施开挖施工监测,并根据反馈的监测信息合理调整施工方法。5.2.3 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熟悉、审核设计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2)复测控制桩和水准点,并制定测量方案和监控量测方案。(3)按监理工程师要求,优化施

40、工组织设计。(4)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安排好检验试验工作。2、其他准备工作(1)编制施工计划和施工程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2)组建施工管理机构和专业作业队伍,并进行进场前的施工教育培训。(3)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做好供应。安排好预制构件和非标准件加工以及施工机具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4)架设供电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等运输线路。(5)做好场区的临时排水、车辆、车轮冲洗沟槽设施及场地、道路硬化等及其他全部临时工程。(6)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7)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8)向监理提交安全生产(含消防安全)计划;落实安全、消防和保安措施,以及文明施工管理措

41、施。5.2.4施工安排1)基坑内钢支撑四层,土方开挖分五层,划分原则为每道支撑中线下50cm。土方采用坑内1台普通短臂小挖掘机配合坑外1台长臂挖掘机挖土,先挖中间再挖两侧,直接在基坑外装土,待夜间外运。2)两侧的边坡顶部宽度控制在2.02.5m之间,尽量减少围护结构的位移。开挖完毕后,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撑架设。5.2.5土方开挖顺序土方开挖原则“竖向分层、纵向分段、中部拉槽”。第二步大面积开挖,每层开挖至钢支撑设计深度以下0.5m时进行中间拉槽,将钢围檩安装完毕,及时进行钢支撑架设,然后进行下步开挖。第一层厚度5.84m,第二层厚度5.5m,第三层厚度3.5m,第四层厚度3.5m,第五层厚

42、度3m。5.2.6施工顺序本基坑采用明挖顺筑法进行施工,基坑围护结构、主体开挖、支撑等施工顺序详见下表。基坑主体围护、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顺序 序号图 示说 明11.施工准备,平整施工场地;2.施作淤泥地段的场坪软基加固;3.主体围护结构;4.在施工主体围护结构的同时,穿插施工降水井。21.基坑开挖前15天进行基坑降水;2.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3.基坑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后,桩顶凿至新鲜砼面,消除残渣、浮土等并清除积水,模筑桩顶冠梁和第一道砼支撑;4.在冠梁侧填土并修筑排水沟。31.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2. 冠梁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掏槽开挖至第二道支撑以下位置时,采用吊车架设第二道钢管支撑并施

43、加轴力;3.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尽早架设钢管支撑,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41.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2.掏槽开挖至第三道支撑以下位置时,采用吊车架设第三道钢管支撑并施加轴力;3.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尽早架设钢管支撑,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51.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2.掏槽开挖至第四道支撑以下位置时,采用吊车架设第四道钢管支撑并施加轴力;3.对基坑开挖采用中间掏槽开挖,尽早架设钢管支撑,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61.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2.掏槽开挖至第五道支撑以下位置时,采用吊车架设第五道钢管支撑并施加轴力;3.向下开挖到基坑底后,及时施作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

44、以及后续的主体结构施工。5.2.7 施工组织管理(1)基坑开挖与支撑架设两道施工工序,同时又涉及到基坑防排降水等辅助作业。基坑开挖顺序、方式方法、以及开挖效率对基坑地层的应力释放有一定影响,开挖中基坑安全控制要求高,钢支撑架设质量要求高,对基坑安全影响较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工序技术衔接,施工中在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领导和主要管理人员工地值班制度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具体安排如下表:序号工序或工作内容主要责任人备 注1施工总负责项目经理李晓升2生产总负责项目副总工罗贞发3安全总负责项目副经理侯万林4技术、质量总负责项目总工唐春轩5施工现场管理及工序组织协调施

45、技部罗贞发风井技术负责、生产管理施技部付强项目技术主管、质量控制质安室刘蒙质量、安全、文明管理综合部李桢文明施工、后勤管理财务部王婷资金管理施工队2人现场全面管理、执行指令6施工测量施技部卜冀峰定位测量、测量管理7施工监测施技部仇欢欢监测点埋设、监测实施、数据处理8设备管理物设部马涛合理组织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原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调配,对工程材料、机电设备的质量和管理负责施工队1人9物资管理物设部任超施工队1人10质量管理与工序报验施工队1人施工质量检查,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施工;按三检制、报验程序进行隐蔽工程、各工序检查评定施技部胡耀兵质安室邵海先11安全管理质安室邵海先施工安全

46、检查、安全培训教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施工队1人12型钢立柱、降水井施工施技部胡耀兵生产过程安排、指导、 监督检查施工队2人13降水管理及维护施技部胡耀兵定期和不定期抽水,抽水设施维护,降水井拆除施工队1人14冠梁与第一道钢支撑施工施技部胡耀兵生产过程安排、指导、监督检查施工队2人15基坑开挖施技部胡耀兵生产过程安排、指导、监督检查;包括土方开挖、灌注桩面凿平等。质安室邵海先施工队领工2人16防水堵漏施技部付强灌注桩的渗漏与封堵施工队领工1人17支撑架设施技部胡耀兵围檩、支撑架设、预加力、支撑的保护施工队领工1人(2)施工过程中,技术部各工序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工序的技术指导、技术监督,并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信息;技术部门还要对施工计划、建筑物调查与保护等进行管理。工程部各工序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安排与实施情况检查、督促落实,对现场资源配置与调度进行管理,及时处理问题;安排领工值班。5.2.8 机械设备、劳动力配备1、通风井机械设备表通风井械设备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