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757224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件名称隔离技术操作规程初审日期文件编号 GRB-ZD-00*-0*批准日期文件类别感染预防与控制执行日期初审人审核人批准人回顾日期页 数91.目的指导本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人、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病人科学地进行隔离,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2.标准2.1标准预防2.1.1标准预防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口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黏液均可能含有感染因子的选择。2.1.2标准预

2、防的基本原理不论患者的原始诊断是否已经具有传染性,只要是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不完整的皮肤或者黏膜组织时,都应遵守下列的基本防护措施。2.1.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2.1.3.1洗手:应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执行。2.1.3.2手套:应遵循本规范中手套使用的要求执行。2.1.3.3口罩、防护镜、面罩:应遵循本规范中口罩、防护镜、面罩实用的要求执行。2.1.3.4隔离衣:应遵循本规范中隔离衣使用的要求执行,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2.1.3.5病人诊疗设备:(a)小心处理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病人物品、床单、衣物,防止其与

3、皮肤黏膜接触以及污染衣物。同事,应防止传染其他病人及周围环境。(b)可重复使用的仪器及用品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在未妥善清洗及处理前,不得用于其他病人,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c)确保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材不可重复使用,使用后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妥善处理。2.1.3.6病人环境按照医院相关消毒制度对病房环境如地面、床、床栏、床边器具,以及其他经常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相关人员能够知道并遵守相关制度。2.1.3.7被服接触、运送及处理病人使用过,或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必须小心防止皮肤及黏膜接触污染衣服,以及把微生物转移给其他病人或地方,应按照医院洗衣房及医院织物的感染管理制度要求

4、进行收集、转运、清洗及消毒。2.1.3.8职业安全及锐器伤预防(a)其他尖锐工具或装置,或于诊查治疗后整理尖锐工具、清洗、消毒或丢弃用过的针头过程中,必须小心防止受伤。(b)各种使用过的针头、尖锐的工具或装置,均严格禁止回套或进行以针头向着身体部分的危险动作。(c)禁止用手卸除抛弃式针筒上得旧针头,也不可以用手使之屈曲、折断。(d)把所有用过的锐器、手术刀片及其他尖锐工具应放置于防穿破的锐器箱。(e)紧急情况下需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使用口腔保护膜、复苏囊或其他辅助呼吸装置避免感染。2.1.3.9病人安置(a)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收治于隔离病房内,并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传播措施。

5、(b)如果单间隔离病房不足,可将明确诊断的同种传染病安置于一个房间。2.2隔离预防的主要手段。2.2.1设置隔离室。2.2.2隔离标识。2.2.3口罩、帽子、护目镜。2.2.4手套。2.2.5隔离衣。2.2.6洗手。2.2.7封闭污染物。2.2.8小心利器(利器盒)。2.3隔离原则。2.3.1洗手(详见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2.3.2负压病房适合于严格隔离疾病(如不明原因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好致敏性禽流感,鼠疫,霍乱,炭疽,水痘,麻疹,开放性肺结核)呼吸道隔离疾病及不明原因重症感染性疾病等病人的隔离。2.3.3 单独房间适用于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人及分离出流行性或多种耐药性微生物(如MR

6、SA,VRE等)的病人。2.3.4 口罩的使用。2.3.4.1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口罩。2.3.4.2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2.3.4.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随时更换。2.3.4.4 应正确佩戴口罩,戴口罩程序如下: (a)将有色的一面向外佩戴,鼻梁架(口罩上的铝条)戴在鼻子上。 (b)系带法:松紧带式口罩即将松紧带于耳廓;系带式口罩即将上端系带在头后或者耳后,下端系带于頸后。拉下口罩下部遮

7、盖口和下巴。 (c)将口罩调节至舒适的位置,将鼻梁架压向鼻梁,使口罩边缘紧贴面部(吸入的空气经口罩吸入体内)。 (d)特殊口罩如N95口罩等按使用说明书。2.3.5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2.3.5.1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2.3.5.2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和消毒。2.3.5.3 具体使用方法可参照说明书要求。2

8、.3.6 手套的使用。2.3.6.1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2.3.6.1.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2.3.6.1.2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黏膜时,应戴无菌手套。2.3.6.2 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2.3.6.3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2.3.6.4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a)防止交叉污染。 (b)已经被污染的手套不可直接接触清洁物品及区域。 (c)手套如有破损立即更换。 (d)脱除和丢弃手套时,避免污染手和其他表面。 (e)在每个病人之间必须更换手套,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2.3.6.5 脱缷手套四

9、部曲: (a)将一手放在另一手套边缘,在拇指帮助下,外翻。 (b)外翻脱下手套,并握在手心。 (c)脱去手套的手插戴有手套的手内侧,外翻脱下手套,并包裹另一只手套,一起丢入污物桶。 (d)立即洗手。2.3.7 隔离衣的使用。2.3.7.1 定义: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2.3.7.2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 (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2.3.8 防护

10、服的使用。2.3.8.1 定义: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静电,过滤效率和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2.3.8.2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b)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2.3.9鞋套的使用。2.3.9.1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使用。2.3.9.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2.3.9.3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

11、掉。发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2.3.10防水围裙的使用。2.3.10.1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2.3.10.2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品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2.3.10.3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2.3.11帽子的使用。2.3.11.1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2.3.11.2进入污染区和清洁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2.3.11.3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2.3.11.4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2.3.12访客。进入隔离病房前应向在班护士报告,经允许并经过知道采取

12、适当的隔离措施后,才能探视患者。2.3.13转床、检查或者手术时应先通知对方单位,注明所采取隔离适当的隔离措施。2.4各类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2.4.1隔离原则。2.4.1.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制订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4.1.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相应传播途径隔离和预防。2.4.1.3隔离病室有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的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2.4.1.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担任隔离房间。2.4.2接触传播预防措施。接触

13、隔离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一下措施:(a)在进入隔离病房前后、接触病人前后俊需立即洗手。(b)使用蓝色“接触隔离”标志。(c)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d)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患者时需戴手套,手上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e)离开患者周围环境前,需除去手套,并立即彻底洗手,并确保双手没有接触可能受污染的表面或物品,以防感染播散。(f)进行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如扶抱、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需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g)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消毒

14、剂擦手。(h)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i)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j)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k)该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受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l)尽量限制探视人群,探视者应穿隔离衣并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m)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方可解除隔离。(n)生活垃圾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医疗垃圾应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o)使用后的被服、污衣,应置于黄色垃圾袋,并遵循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p)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设

15、备仪器时,应先浸泡消毒后清洗。(q)每日对物体表面用含有效500mg/L清洁消毒1-2次,遇到污染随时进行消毒。(r)患者出院后,应对隔离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进行终末消毒。2.4.3飞沫传播预防措施。飞沫隔离的疾病,如:白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a)在进入隔离病房后、接触病人前后均需立即洗手。(b)使用粉色“飞沫隔离”标志。(c)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的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d)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患者时须戴手套,手上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e)离开患者周围环境前,需除去手套,并立即彻底洗手,并确保双手没有接触可能受污

16、染的表面或物品,以防感染播散。(f)进行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如扶抱、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需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g)拖手套、隔离衣后,须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h)医保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i)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j)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k)该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受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l)尽量限制探视人群,探视者应穿隔离衣并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m)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

17、)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方可接触隔离。(n)生活垃圾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医疗垃圾应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o)使用后的被服、污衣,应置于黄色垃圾袋,并遵循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p)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设备仪器时,应先浸泡消毒后清洗。(q)每日对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清洁消毒1-2次,遇到污染随时进行消毒。(r)患者出院后,应对隔离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进行终末消毒。2.4.4空气传播预防控制措施。空气隔离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麻疹等,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a)进入隔离病房前后、接触病人前后均需立即洗手。(b)使用黄色“空气隔离”标志。(c)首选安置于

18、负压病房,房间的双重门不能同时打开应严格空气消毒。(d)也可将病人收治于经高效空气(HEPA)过滤系统认证,每小时换气12次的病房。(e)如果短期内无法使用负压病房或HEPA过滤系统时,应尽快将患者转诊至相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在患者未转院期间应采取以下措施:(e1)应将病人隔离于单间,也可与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同居一室。(e2)室内空气避免直接排出室外。(e3)每日进行1-2次空气消毒。(e4)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暂停不必要的探视。(e5)确需探访者的,探视者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探视前后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e6)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e7

19、)工作人员进入隔离病房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组织时应戴手套。(e8)患者需外出或检查时,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应戴医用防护口罩。(e9)建议接触严重开放性肺结核的医务人员首先要进行结核感染的初步检查,在此后3个月要复查。对于结核菌试验由阴转阳的医务人员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进行预防治疗。(e10)生活垃圾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医疗垃圾应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收集。(e11)使用后的被服、污衣,应置于黄色垃圾袋,并遵循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e1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设备仪器时

20、,应先浸泡消毒后清洗。(e13)每日对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清洁消毒1-2次,遇到污染随时进行消毒。(e14)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应对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以及空气进行终末消毒。2.4.5其他传播途径的疾病的隔离,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隔离与预防要求。2.4.6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参照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制度有关隔离和防护措施执行。2.4.7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隔离。2.4.7.1患者的隔离:(a)将患者安至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b)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c)

21、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d)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2.4.7.2医务人员防护:(a)医务人员行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b)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2.4.7.3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2.4.7.3.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程序:(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

22、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2.4.7.3.2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b)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c)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2.4.7.3.3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a)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b)离开隔离区前

23、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c)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使用。(d)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在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e)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f)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2.4.7.4其他要求:(a)隔离区工作人员每日应检测体温2次,体温超过37.5度及时就诊。(b)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照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病区。(c)隔离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放置在医疗废物收集,医疗废物应放置在双层医疗废物垃圾袋收集,日产日清,封口时注明“高致病废物”标示。(d)隔离区环境及

24、物品的消毒应按照医院医院环境清洁消毒规程中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消毒流程执行。2.5医护人员在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时的隔离要求。2.5.1床边保护性隔离。2.5.1.1接触前先洗手、戴口罩和手套;2.5.1.2收治床边保护性隔离病人的病房内不得收治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人;2.5.1.3患感冒、皮肤毛囊炎、肿疖人员严禁入内。2.5.2病区单间隔离:病区单间隔离病人按照隔离技术操作规程、防护用品的使用制度执行。2.5.3医护人员对免疫抑制病人及其家属必须进行个人卫生、食物和环境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家属及陪护戴口罩,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病人房间。2.5.4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AIDS)的管理见“传染病人管理制度”。2.5.5预防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感染。包括避免损伤人体机械性屏障如:皮肤粘膜屏障、静脉输液或长期留置导管、导管和气管插管、外科手术、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外伤等。外科手术应在绝对必要时进行,手术后应加强护理。 2.5.6对严重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病人,经相关专业人员评估,超出本院服务范围的,由医务部负责协调转至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治疗。3. 参考文件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PCI.8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