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题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下图甲所示,把质量为100g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g100200300500重力G/N12345(1)依照表格中已有数据规律,把上面表格中的空格填上数据。 (_)(2)在测钩码的重力时,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在_方向上。(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保留“描点”的痕迹);(_)(4)由图像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答案:竖直 正比 【详解】(1)1通过分析表格中相关数据即可知,重力为1N时质量
2、为100g,重力为2N时质量为200g,重力为3N时质量为300g,则重力为4N时质量为400g解析:竖直 正比 【详解】(1)1通过分析表格中相关数据即可知,重力为1N时质量为100g,重力为2N时质量为200g,重力为3N时质量为300g,则重力为4N时质量为400g。(2)2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3)3通过描点的方法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4)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3、正比。2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进行了探究。(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2)如图甲所示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次数1234质量m/kg0.10.20.30.4重力G/N1_34(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4)由数据与图像可知,结论是:_;(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答案: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详解】(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
4、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2)3由解析: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详解】(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2)3由图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代表1N,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3)4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4)5由图像知,Gm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则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5)6由于在太空站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用同样的器材,在太空站中不能完成该实验。3地球附近物
5、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第4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N;(2)同学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质量m(kg)0.050.10.150.20.250.3重力G(N)0.511.522.53(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2 2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详解】(1)1测力计一大格为1N,分成五小格,一格为0.2N,故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2此时测力计指针正指在2
6、N的刻解析:2 2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详解】(1)1测力计一大格为1N,分成五小格,一格为0.2N,故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2此时测力计指针正指在2N的刻度线上,所以读数为2N。(2)3将重力与质量对应的点画在坐标上,再用直线或者平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3)4从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上看,二者成正比,所以结论是: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g100200400500重力G/N1234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_)(2)
7、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_)(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答案:300;5 2 正比 【详解】(1)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那么当G=3N时,则质量为故当G=3N时,则质量为;当m=500g时,物体所受的解析:300;5 2 正比 【详解】(1)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那么当G=3N时,则质量为故当G=3N时,则质量为;当m=500g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为故当m=500g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N。(2)2如图甲所示,分度值为0.2N,但是指针指在2N的位置,故读数为2N。(3)3描点,
8、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当m=0g时,重力为0N,故该直线与原点连上,故如下图所示:(4)4如图所示,重力与质量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重力与质量之比是一个定值,重力与质量成正比。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如下表数据所示:m/kg0.10.30.50.70.9G/N0.982.944.906.86(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和_;(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9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N;(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A B C D(4)你认为在太空站工作时,用同样的器材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答
9、案:天平 弹簧测力计 8.82 B 不能 【详解】(1)12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测量质量需要托盘天平,测重力需要弹簧测解析:天平 弹簧测力计 8.82 B 不能 【详解】(1)12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测量质量需要托盘天平,测重力需要弹簧测力计。(2)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当物体的质量为0.9kg时,它受到的重力G=mg=0.9kg9.8N/kg=8.82N(3)4因为=9.8N/kg为正比例函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B。(4)5由于物体
10、在太空中不再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不能进行此实验。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_相同,实验过程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_;(2)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甲、乙、丙所示,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_ ;(3)下列物理观点或规律可以由该实验结论直接说明的是_。A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答案:同一 速度 改变水平面的
11、粗糙程度 远 C 【详解】(1)1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使小车到解析:同一 速度 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远 C 【详解】(1)1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3实验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是为了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2)4正确操作后,观察到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运动的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最大,可得出的结论是:小车速度大小相同时,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3)5A本实验研究的对象小车是运动的
12、,不能直接说明“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这一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B物体不受力时同样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不符合题意;C由运动的小车受到阻力时速度变慢可以直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小华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自由滑下的目的是_;(2)分析实验中现象可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就越_;如果不受阻力,运动
13、的小车将_;(3)整个实验中,小车在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答案: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远 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 【详解】(1)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2)2解析: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远 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 【详解】(1)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2)23物体受到的阻力就越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远;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以恒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4实
14、验中,小车的质量始终不变,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因此,小车具有的动能相同,也就是说,小车的做功能力是相同的,最终克服阻力做的功也是相等的。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_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过程木块对木板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滑动摩擦力/N甲522乙522丙72.82.8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无关。比较_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3
15、)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答案:二力平衡 接触面积的大小 甲、丙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物体匀速,处于平衡态,故利用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2)23甲、乙的接触面积解析:二力平衡 接触面积的大小 甲、丙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物体匀速,处于平衡态,故利用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2)23甲、乙的接触面积不同,但是摩擦力相同,故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即压力是变量,接触面积相同,故选择甲、丙两次实验即可。(3)4多个变量,每一次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法。9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两位同学分别选
16、择木片和纸片进行实验,效果如图甲:正确的选择是用_(选填“a”或“b”)图装置完成实验,理由是_;(2)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_的两个力是否可以平衡;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剪断小卡片,发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_的条件;(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他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将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此时静止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17、)。答案:b 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平衡 【详解】(1)12由于木片的重力较大,会影响实验效果,纸解析:b 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平衡 【详解】(1)12由于木片的重力较大,会影响实验效果,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应选择纸片进行实验,即正确的选择是用b图装置完成实验,理由是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2)3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纸片不能平衡,说明两个力必须满足同一直线的条件,所以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同
18、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可以平衡。4将小卡片从中间剪断,这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此时物体不能保持平衡,说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需要满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56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质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大于向左的拉力,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给木块一个向左的摩擦力,此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平衡。10红红用质量相等的木块和小车进行了以下力学实验;(1)如图甲,红红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每次她都应 _拉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的示
19、数如图甲所示;分析A、B两次实验数据可知,(选填“木块”或“小车”) _的表面更粗糙;根据图甲A、C两次实验得出:_;(2)如图乙所示,红红又进行了D、E、F三次实验;每次都让小车在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_;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三个表面水平运动,发现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最远;说明阻力越 _,速度减小的越 _;由此推论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_。答案:匀速直线 小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小 慢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12红红解析:匀速直线 小车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20、大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小 慢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12红红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每次她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体做匀速运动,使拉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二力平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如图甲所示,分析A、B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压力相同,B的拉力大,即滑动摩擦力大,小车的表面更粗糙。3根据A、C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C图压力较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即滑动摩擦力较大,故结论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4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567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
21、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会不会改变,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小强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法;(2)甲图与_图进行对比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由图可得出结论:同种均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_;(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图与丁图进行对比,由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的形状_;(4)在丙图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
22、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的压强大小的关系;乙图与丙图进行对比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_。答案:相平 控制变量 乙 大 乙 无关 各个方向 大 【详解】(1)1为了在实验前保持U形管两端的压强相等,需要在实验进行前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解析:相平 控制变量 乙 大 乙 无关 各个方向 大 【详解】(1)1为了在实验前保持U形管两端的压强相等,需要在实验进行前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2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只改变要研究的因素,这样能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
23、扰,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2)3该小问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图甲与图乙进行对比,二者烧杯中的液体相同,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同,所以甲图与乙图进行对比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4根据转换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来体现液体压强的大小,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越大,说明其液体压强越大;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越小,说明其液体压强越小。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图乙中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比甲深,图乙中的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比图甲大,可以得出结论:同种均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56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液
24、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除容器形状不同以外,其他因素相同的实验组进行比较。丁图和乙图的液体种类相同,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盛液体的容器形状不同,所以比较丁图和乙图实验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比较丁图和乙图实验,两组实验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的形状无关。(4)7丙图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根据控制变量法,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8乙图与丙图中,二者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盐水的密度
25、比水大,丙图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比乙图大,故乙图与丙图进行对比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12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图的操作。(1)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_;红红同学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_(选填字母);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 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
26、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 _(选填“上移”或“下移”);(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多选);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用题中字母和水表示)。答案: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27、【详解】(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解析:相平 B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详解】(1)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就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2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2)34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知,液体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较大,液体产生的压强
28、较大,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3)5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密度增大的同时,液体深度也增大了,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为控制深度相同,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上移。(4)67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则左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即水gh4gh2故液体的密度故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故选BD。13下图是小鲁同学“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
29、过程。(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运动,目的是使拉力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2)比较_两图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小鲁利用上述木块和木板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如图所示。水平拉动木板,当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时,木块相对地面静止且木板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 N;若增大拉力,测力计A的示数为4.5N,测力计B的示数为_ N。(4)小鲁同学认为把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鲁是通过_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小鲁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
30、,把木块切去一半后放在海绵上,你觉得小鲁做法的不妥之处是_。答案:匀速直线运动 等于 甲、乙 1.2 2.8 海绵的凹陷程度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详解】(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解析:匀速直线运动 等于 甲、乙 1.2 2.8 海绵的凹陷程度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详解】(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即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使拉力等于摩擦力。(2)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滑动摩
31、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根据图中现象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45甲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8N,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2.8N。由力的相互性,木板受到的木块施加的反作用力大小也为2.8N,方向水平向左。因测力计A的示数为4.0N时,由于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4.0N-2.8N=1.2N若增大拉力,测力计A的示数为4.5N,因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不变,又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2、故测力计B的示数不变,仍为2.8N。(4)6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把木板改成海绵,还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鲁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出压力作用效果。7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把木块切去一半后放在海绵上,则压力变小了,故小鲁做法的不妥之处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点睛】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考查测力计读数、二
33、力平衡知识、力的相互性、物体的受力分析、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14小花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刻度尺、细绳、橡皮帽、水和_;(2)此注射器活塞横
34、截面积是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_Pa,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花又用塑料吸盘挂钩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如图乙。她将吸盘紧紧压在厚玻璃上,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拉塑料吸盘直至使其脱离玻璃,读出拉开瞬间的拉力为F,算出大气压的值为_(用字母表示)。她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4)小花与同学们分析实验时,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
35、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ABCD答案:弹簧测力计 0.75 1.08105 偏大 偏小 空气没有排尽 A 【详解】(1)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需要测量大气压力,还需要用到弹簧测解析:弹簧测力计 0.75 1.08105 偏大 偏小 空气没有排尽 A 【详解】(1)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需要测量大气压力,还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2)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3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8.1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大气压强4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拉力变大,横截面积不变,可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3)5大气压的值为67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小,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之间有空气没有排尽。(4)8橡
36、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符合题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致拉力变大,测量大气压值大于真实值,不符合题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拉力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压强也可能偏大或偏小,不符合题意;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程度来确定的。(2)
37、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3)分析比较图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4)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_。答案:形变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 压强 【详解】(1)1 海绵的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解析:形变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 压强 【详解】(1)1 海绵的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2从乙丙中可以看出,砖块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同,丙中受力面积小,海绵的形变
38、大,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3乙丁中,受力面积相同,丁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大,海绵的形变程度大,说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4)4物体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16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先提出了如下的猜想: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C: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利用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盐水和细线,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通过实验a和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N。(2)通过分析比较所有实验,可以验证
39、猜想_(选填“A”、“B”或“C”)是错误的,而其他猜想是正确的。(3)要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有关,应选用的图是_。(4)要验证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应选用的图是_。(5)该物体体积为_m3,盐水密度为_kg/m3。(6)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_。(选填字母)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 C沉底状态(7)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答案:A a、c、e a、b、c 210-4 1.2103 C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通过实验a和c,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解析:A a、c、e a
40、、b、c 210-4 1.2103 C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通过实验a和c,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8N-6N=2N(2)2根据图a、c、d可知,浮力的大小不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改变,即浮力与深度无关,故A错误;根据图a、d、e可知,物体在水中和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即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故B正确;根据图a、b、c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即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故C正确。(3)3要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应让物体分别浸没(使排开液体体积相同)在不同的液体中,求出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故应选用的图是a、c、e。(4)4要验证
4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应让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分别计算出浮力进行比较,故应选用的图是a、b、c。(5)5因为物体完全浸入到液体中,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液gV物则该物体体积为6 通过实验a和e,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盐=G-F盐=8N-5.6N=2.4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盐水密度为(6)7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随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浮力逐渐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当全部浸没后,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不变。当沉底后,物体受重力、浮力和烧杯底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0,故
42、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8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则采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问题影响,故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17某物理小组想用弹簧测力计、物体、烧杯和水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2)由图中的_两幅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由图中的丙、丁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此次实验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A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小明发现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9N,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