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厂房右侧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1 目的
为保证施工脚手架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规范脚手架搭设程序,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 适用范围
仅供厂房3#施工支洞2#堵头灌浆施工人员上下行走通道使用,不承重。
3 脚手架搭设要求与方法
3.1 脚手架搭设要求
脚手架所用钢管直径为48mm,壁厚为3.5mm,扣件规格与钢管规格相一致,所用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搭设脚手架时,同一部位不得使用不同规格的材料,脚手架之间连接用的扣件螺栓必须上紧上牢固,防止因螺栓没有拧紧而不起作用导致脚手架失稳的情况发生。为保证脚手架的斜向支撑发挥作用,斜向支撑必须保证脚手架在受力时不发生位移。脚手架各搭接处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搭接处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
3.2 脚手架搭设方法
施工脚手架的搭设采用敞开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0.0~21.0m,主要荷载为脚手架、竹跳板自重等静荷载以及施工人员等活荷载。立杆横距为1.5m,立杆纵距为1.5m,层高1.6m,沿厂房右侧边坡进行满堂脚手架搭设外,为保证排架的稳定,靠近开挖边坡一侧与原边坡锚杆固定,靠主厂房一侧必须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搭设高度与脚手架高度一致。排架搭设完毕后,外侧挂置防护网,具体搭设详见附图。
为保证上下施工人员的行走安全,在脚手架之间必须安装爬梯,爬梯扶手高度不小于1.2米。脚手架顶部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小于1.2米,护栏必须同脚手架连成一体,保证护栏的稳定,护栏外侧设置防护网。脚手架顶部铺设竹跳板作为施工平台,竹跳板和脚手架之间必须用铁丝固定牢固,防止因竹跳板滑动导致人员安全事故发生。
脚手架搭设时,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脚手架搭设到高处时,必须系安全绳并正确挂置,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4 地基处理
脚手架搭设场地的地基为底板混凝土,脚手架搭设时,清除底板上的杂物及其他覆盖物,站杆直接立在底板混凝土面上。
5 杆件搭设
5.1 脚手架搭设顺序
脚手架搭设顺序为: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5.2 搭设立杆的注意事项
1、所用钢管及扣件必须使用同一材质及规格,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质量部门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柱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cm;
3、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5.3 搭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1、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
2、纵向水平一般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c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2)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cm;
(3)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柱固定。
5.4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搭设要求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1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4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表1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cm。
4、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规范要求;
5.5 扣件的安装注意事项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大小适中,保证扣件足够紧固,但又不至于扭力过大使扣件破坏;
3、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
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cm。
6 爬梯搭设要求
人行通道采用之字型斜梯;斜梯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斜梯宜附着脚手架;
2、人行斜道宽度为90cm;
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梯宽度;
4、 斜梯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50cm;
5、在斜道平台立柱位置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
6、斜梯踏步由短钢管双背,上铺三分板制作而成。
7 搭设栏杆、挡脚板的注意事项
1、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杆的内侧;
2、上栏杆上皮高度1.2m,中栏杆居中设置;
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50cm。
8 铺设脚手板(竹跳板)的注意事项
1、根据施工部位应铺满、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
2、脚手板的探头应采用直径3.2mm(10#)的镀锌铅丝固定在支撑杆上;
3、脚手板的对接或搭接满足施工承重要求。
4、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并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9 安全管理
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钢筋等施工材料集中堆放,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5、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及加固钢管。
6、洞内照明设施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7、为防止物块从高空坠落伤人,各作业平台必须满铺脚手扳,并在底部挂安全网。
附件:1、《脚手架计算书》
2、《施工脚手架搭设示意图》
脚 手 架 计 算 书
1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 脚手架的计算参数
脚手架搭设高度H=21.9m,高程EL606.5~EL628.4,,步距h=1.6米,立杆纵距la=1.5米,立杆横距lb=1.5米,脚手板为竹跳板,同时作业层数n1=1。为安全考虑,计算时按全高校核,承重按垂直受力计算。
脚手架材质选用φ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08×103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ω0=0.7 kN/m2。
3 荷载标准值
结构自重标准值:gk1=0.1248kN/m2
竹跳板自重标准值:gk2=0.35kN/m2
施工静荷载:gk=gk1+gk2=0.4748kN/m2
施工均布活荷载:qk=0.56kN/m2
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0
式中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为1.12
μ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3
ω0——基本风压值,为0.7kN/m2
则ωk=0.7×1.12×1.3×0.7=0.713 kN/m2
4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4.1 横向水平杆计算
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强度计算
每纵距静荷载NG2k=gk×la×lb=0.4748×1.5×1.5=1.068kN
每纵距活荷载NQk=qk×la×lb =0.56×1.5×1.5=1.26kN
MGk= NG2k/3×lb/3=1.068/3×1.5/3=0.178kN·m
MQk=NQk/3×lb/3=1.26/3×1.5/3=0.21kN·m
M=1.2MGk+1.4MQk=1.2×0.178+1.4×0.21=0.51kN·m
б=M/W=0.51×106/5.08×103 =100.4N/mm2
100.4N/mm2=f < 205N/mm2
横向水平杆间距1.5m满足施工要求。
2、挠度计算
V=M(3lb2-4a2)/24EI
=0.51(3×15002-4×15002/9)/(24×2.06×105×12.19×104)
=4.866mm
[v]=lb/150=1500/150=10.0mm
V=4.866mm<[v]=10.0mm
横向水平杆挠度满足要求。
4.2 纵向水平杆计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强度计算
均布静荷载G2k=gk×lb/3=0.4748×1.5/3=0.2374kN/m
均布活荷载Qk=qk×lb/3=0.56×1.5/3=0.28kN/m
q=1.2G2k+1.4Qk=1.2×0.2374+1.4×0.28=0.677kN/m
MGk max=0.10G2k×la2=0.10×0.2374×1.52=0.053kN·m
MQk max=0.10Qk×la2=0.10×0.28×1.52=0.063kN·m
M=1.2MGk max+1.4MQk max=1.2×0.053+1.4×0.063=0.152kN·m
б=M/W=0.152×106/5.08×103 =29.92N/mm2
б=29.92N/mm2<f=205N/mm2
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M(3lb2-4a2)/24EI
=0.152(3×15002-4×15002/9)/(24×2.06×105×12.19×104)
=1.45mm
[v]=lb/150=1500/150=10.0mm
V=1.45mm<[v]=10.0mm
纵向水平杆挠度满足要求。
4.3 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扣件抗滑力验算
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
R=(1.2NG2k+1.4NQk)/2=(1.2×1.068+1.4×1.26)/2=1.523kN
Rc=8.00kN
R=1.523kN≤Rc=8.0kN
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
5 立杆计算
单立杆竖向承载力:
N=1.2(NG1k+ NG2k)+0.85×1.4∑NQk
=1.2(H·gk1+2·gk2·la·lb/2)+0.85·1.4·n1·qk·la·lb/2
=1.2(21.9×0.1248+2×0.35×1.5×1.5/2)+0.85×1.4×1×0.56×1.5×1.5/2
=4.97kN
Mw=0.85×1.4ωklah2/10=0.85×1.4×0.713×1.5×1.62/10=0.326KN·m
长细比:λ=kμh/i=1.155×1.75×1600/15.8=204.68
式中 k取1.155
查JGJ130-2001表5.3.3,并用插入法得u=1.75
查JGJ130-2001附录C表C得=0.182
N/A+Mw/W=4.97×103/0.182×489+0.326×106/5.08×103
=77.52N/mm2
77.52N/mm2<f=205N/mm2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6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fg
式中 ——立杆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N——基础顶面的轴向力值
A——基础底面面积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本工程地基为混凝土面
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混凝土或基岩时取值为1.0,
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查工程地质报告为85kPa
则fg=1.0×85=85kPa
=4.97/(1.5*1.5)
=2.2 kPa
p=2.2 kPa<fg=85kPa
立杆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精选范本,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