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培明中学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747325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培明中学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培明中学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培明中学语文新初一均衡分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犇观察下边的字,再照样子写一写,并注意行款和布局。 牪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犇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牪A.敏而好(hào)学,不耻下问。 牪B.竹喧归浣(wán)女,莲动下渔舟。 牪C.默而知(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牪D.风一更,雪一更,聒(guō)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三、选择题 3.犇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这一项是(  ) 牪A.急躁    陈词烂调    不可思议    卑恭屈膝 牪B.坐落    挖墙脚     一筹莫展    相辅相成 牪C.布署    锋芒必露    挑拨事非    如法炮制 牪D.沉缅    再接再厉    消声匿迹    浮想联翩 四、选择题 4.犇选出对句子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牪A.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排比) 牪B.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拟人) 牪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 牪D.这件事,听起来好似很轻松,其实不然。(比喻) 五、选择题 5.犇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牪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牪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牪C.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牪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环境、滥杀动物。 六、选择题 6.犇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牪A.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表示解释说明) 牪B.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表示意思的递进) 牪C.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表示声音的延长) 牪D.小人鱼向东方凝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她知道,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自己就会死去。(表示意思的转折) 七、选择题 7.犇李军同学在学习上总是想依赖老师,自己不爱动脑筋。对此,你会用下列哪句名言来劝告他(       ) 牪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牪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八、选择题 8.犇跟下而的话衔接最顺当的一句是(       ) 牪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修养。 ,江岸后而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木。 牪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牪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牪⑤帆影点点的江而上碧波嶙峋。     ⑥江而上帆影点点,碧波嶙峋。 牪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九、选择题 9.犇按要求改写句子。 牪(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牪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 牪(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句子) 牪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 牪(5)班上要举行一次禁毒宣传,你是班里禁毒宣传员,请你设计一条禁毒口号向同学们宣传。 牪_________________ 十、选择题 10.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牪(1)“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希望是努力出来的,是探索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 牪(2)李勇是一名警察,别看他在罪犯面前刚硬强悍,回到家对女儿却充满了柔情与怜爱,妻子常笑话他:“这哪还像个真豪杰、大丈夫呢?”李勇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3)《伯牙鼓琴》一文选自《______》。锺子期去世,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牪(4)看着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着稻田里的蛙鸣,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5)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选择题 11.犇口语交际 牪平平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平平,你真爱美呀,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上添花了。” 牪刘阿姨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如果你是平平,你会怎样幽默而不失真诚地回答刘阿姨呢?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选择题 12.犇文言文阅读。 牪多言何益① 牪子禽②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③鸣口干舌擗④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⑤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⑥时也。” 牪(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牪【注释】①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益:好处。②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③恒:常常。④擗(pǐ):同“敝”,困、疲劳。⑤以:按照。⑥之:助词,的。 12、对“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       ) 牪A.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牪B.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牪C.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牪D.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13、借助文言文后的注释,猜想“开卷有益”的意思,正确的是哪一项?(       ) 牪A.做试卷可以增加知识。 牪B.打开书本阅读是有好处的。 牪C.把书打开可以增加知识。 牪D.做试卷确实是非常有好处的。 14、下列选项中“之”的意思与“唯其言之时也”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牪A.虽与之俱学 B.送孟浩然之广陵 牪C.思援弓缴而射之 D.通国之善弈者也 15、文言文中墨子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 牪A.多说话有好处。 B.多说话没有好处。 牪C.切合时机地说话才有用。 D.多说鼓励别人的话才有用。 十三、选择题 13.犇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牪低头族 牪材料1:当代“低头族”越来越多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现象。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躺在床上刷手机,走路刷手机,等公交刷手机,甚至上班开会也刷手机。微博、微信、抖音等APP无情地吞噬着我们。大众不断发声,呼吁“低头一族”回归正常生活,可收效甚微。 牪材料2: 牪 牪材料3:网络流行语 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牪16、下列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的一项是(  ) 牪A.躺在床上刷手机 B.走路刷手机 牪C.等公交刷手机 D.用手机拍照 牪17、下列不属于做“低头族”带来的危害的一项是(  ) 牪A.颈椎变形 B.导致聋哑 C.影响外貌 D.影响视力 牪18、对材料3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牪A.玩手机容易引发意外事故。 B.玩手机影响了人的健康。 牪C.玩手机影响了人与人的交往。 D.玩手机影响了人的生死。 牪19、请你给“低头族”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牪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选择题 14.犇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牪穷人的风骨 牪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牪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牪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让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牪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一两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牪我问:“少了多少呢?” 牪“5元。”家长有些难过,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牪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牪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牪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点儿。 牪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您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您送来。” 牪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执意要还钱,推让半天之后,家长突然生气了,一把将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牪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牪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猛然跌倒。 牪20、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 牪_______________ 牪20、文章的题目是“穷人的风骨”,文中的“风骨”指的是什么? 牪________________ 牪22、短文中画“ ”的句子表明了“我”(       ) 牪A.担心说得太多,会让学生起疑心,进而知道事情的真相 牪B.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一位老师分内之事,因此无需多做解释 牪C.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牪23、这篇短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牪________________ 牪24、文中的父亲让人敬佩,假如你是他的女儿,你最想跟他说什么? 牪_______________ 十五、选择题 15.犇写作。 牪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以记叙为主,也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要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沈从文) 牪【详解】本题考查抄写句子。 牪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城、常、象”容易写错。 二、选择题 2.B 解析:B 牪【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注意区分多音字。A、C、D正确。B.有误,“浣”的正确读音为“huàn”。故选:B。 三、选择题 3.B 解析:B 牪【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牪A.陈词烂调——陈词滥调:形容语言陈腐、空泛。 牪不可思议: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牪卑恭屈膝——卑躬屈膝:卑躬指低头弯腰,屈膝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牪B.正确 牪一筹莫展: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没有任何进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牪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牪C.布署——部署 牪锋芒必露——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牪挑拨事非——挑拨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播弄是非,调唆。故意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牪如法炮制:本指按照成法制造中药,引申为依照现成的方法办事(含贬义)。 牪D.沉缅——沉淀 牪再接再厉:意思是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牪消声匿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牪浮想联翩: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四、选择题 4.D 解析:D 牪【详解】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注意结合不同修辞的特点进行分析。 牪A选项中,“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是动宾短语的排比,正确。 牪B选项中,“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把柳树人格化,所以是拟人修辞,正确。 牪C选项中,疑问的语气表达了更加强烈的肯定色彩,因此是反问修辞,正确。 牪D选项中,根据比喻修辞的判断标准可知该句并没有用比喻修辞,事情听起来轻松,没有本体和喻体,故D错误。 五、选择题 5.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牪A项,“通过”和“使”同时出现,使得句子缺少了主语。或删除“通过”,改为: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或删除“使”。 牪B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卫生素养、文明意识”后面加“的提高”。 牪C项正确。 牪D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滥杀动物”后面加“的暴行”。 六、选择题 6.C 解析:C 牪【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标点符号的作用。 牪破折号用途广泛,一般有解释说明、表示意思递进、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语中断等作用。 牪选项C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奶奶又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宝葫芦的故事。因此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说明。 七、选择题 7.B 解析:B 牪【详解】本题考查名言的具体应用,首先要理解名言的含义,再看具体使用环境。 牪A选项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牪B选项中,“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意思是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题干中表达,学习不能总依赖老师,要学会自己动脑筋。B选项符合。 牪C选项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牪D选项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意思是处处留心就会发现,其实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正如三个人同行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一样。 八、选择题 8.A 解析:A 牪【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九、选择题 9.A 解析:     作比较     老虎的体型是很大的,但与大象比较起来,显得太小了。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     一遍一遍地读     边读边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     积累优美的语句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牪【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句子仿写、句型转换、病句修改以及语言综合实践的知识点掌握。 牪(1)抓住“同……相比”可知是作比较。 牪(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牪(3)语序不当,按照一般逻辑,只有先“发现”,才能“克服”。对“A和/并/与B”类的语句,要注意其中连接词前后的顺序是否有问题。 牪(4)定向“话题”参照例句仿写。并列关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析题目要求,创设语言情景,用三个“要”造句。这三个“要”字表达的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构成排比句。 牪(5)抓住“禁毒”的关键词。套用常用的比如绿化类的宣传标语。前后对仗,主题突出,意思向上即可。 十、选择题 10.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吕氏春秋·本味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环境     人物     情节 牪【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课文理解、文学常识、诗句识记和小说三要素的掌握。 牪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牪(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说,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 牪(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 牪(3)《伯牙鼓琴》一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文中: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是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牪故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牪(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牪“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意思是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牪“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牪(5)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十一、选择题 11.     你浇花把我的被单弄湿了。     刘阿姨,对不起,下次浇花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再也不会给你的被单上锦上添花了。 牪【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突出幽默,回答要真诚。刘阿姨的一句“我刚晒的被单上也锦上添花了”中的“锦上添花”指的是平平在阳台上浇花,把刘阿姨的被单弄湿了。平平回答时,要注意用幽默的语言,但不能失掉分寸,做到有礼貌,有诚意的道歉。 牪故答案为: 牪(1)你浇花把我的被单弄湿了。 牪(2)刘阿姨,对不起,下次浇花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再也不会给你的被单上锦上添花了。 十二、选择题 12.A 解析:12、A 13、B 14、D 15、C 牪【分析】文言文翻译: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1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节奏。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包括看关键词、利用修辞断句、总分关系断句法、借助固定结构等。本题可以根据意思来划分。 13、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益:好处;卷:书本;可知“开卷有益”意思是打开书本阅读是有好处的。 14、本题考查“之”的解释。“唯其言之时也”中的“之”是助词,的。“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是代词,他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是到、去;“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代词,他;“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是助词,的。 1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从“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这句话可知墨子要说明的观点是切合时机地说话才有用。 十三、选择题 13.D 解析:牪16、D 牪17、B 牪18、C 牪19、     不要过度依赖手机,规划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要多跟朋友交流,多跟大自然接触,多参加户外运动。 牪【分析】 牪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理解与分析。阅读材料二可知:“低头族”最大的特点就是低着头刷手机,用“手机拍照”不属于低头族的行为。 牪17、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二可知“低头族”的危害有:影响视力、影响人身安全、导致颈椎变形、导致心理疾病、容易长双下巴、皮肤容易松弛。并不会导致耳聋。 牪18、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材料三可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出现在你面前想跟你交流的时候,你却只顾着自己玩手机,从而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牪19、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要给“低头族”提出合理的建议,就要从“低头族”的危害说起,它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就要建议他们要少依赖手机,多与朋友交流,从中给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十四、选择题 14.C 解析:牪20、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给“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 牪20、自食其力,不贪图小利,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坚持自己的操守。 牪22、C 牪23、父亲。他是一个有自尊,身处贫困处境仍有骨气的人。 牪24、父亲,我为你骄傲,虽然我们贫穷,但是我们更有骨气,这比例以更宝贵。 牪【分析】 牪20、本题考查了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描写的是一位贫穷的父亲托我捎给他女儿钱,因为少了5元钱,于是我把这钱垫上给了他的女儿。但事后这位父亲执意归还我。故本文可高度概括为: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 牪20、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本文通过描写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的事,表现了这位父亲的风骨−−贫穷但有尊严。文中的“风骨”指的是自食其力,不贪图小利,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坚持自己的操守。 牪22、本题考查了根据句子的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我”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牪23、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从他给孩子的钱的币值上看,这是一个挣钱不容易的贫穷父亲。但从他执意还“我”的垫上的5元钱时,又看到了一个父亲的风骨——人穷志不短。所以这是一个善良的,有自尊、人穷志不短的父亲。 牪24、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文中的父亲着实让人敬佩和感动,文中的老师也是一位细心的、善解人意的老师。对于文中的学生来说拥有这样的父亲和老师也是一种幸运。假如“我”是文中的学生,我会对父亲说:爸爸,虽然你不富有,但你用你的言行充实了我的心灵,我为您而骄傲。 十五、选择题 15.牪                                                                                                那 解析:牪                                                                                                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 牪       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会给我们带来难忘的回忆和不同的感受。去年冬天发生的一件事,真让我感动!   牪       那天早上,我正准备背上书包去上学,爸爸突然叫出了我说:“等一下,我送你去吧。”我很疑惑,我都已经上六年级了,早都不用家长接送了,而且爸爸还没有吃早饭呢,为什么要送我上学呢?但在爸爸的一再要求下,我同意了。   牪       刚出了门,我就明白为什么了。外面的世界晶莹剔透,房屋上,车子上,树枝上全被雪覆盖了,白茫茫的。都有好几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经过了一晚上,地面上有的地方已经结冰了,特别滑,人走在上面都能溜冰了呢!路上有很多家长都在送小孩上学。我和把我和爸爸并着走在路上,那高大的身躯使我很有安全感。突然,我好像踩到了一块特别光滑的冰,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倒,就快要倒地上了,还好爸爸及时拉住了我的胳膊,我才幸免于难。之后我走路特别小心,虽然中间有几次差点要摔倒,但还是安全抵达到学校。   牪       我和爸爸告别后,他就要回家了,但是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刹那,脚底一滑,差点摔倒,还好旁边有墙,他及时抓住了。看到那一幕,我非常感动。爸爸不吃饭来送我上学,怕我在路上摔倒……想到这些种种,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可是却不敢流下来。爸爸好像意识到我在看着他,扭过头来对我说:“没事,赶紧进学校吧,别迟到了。”   牪       爸爸,谢谢您,我爱您! 牪【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话题作文。 牪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学生仔细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自己因为什么事情被感动。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叙述,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牪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牪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这件令你感动的事情。注意: 牪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牪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牪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牪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牪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牪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