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优秀
1.冬冬在计算66×(5+4)时,把括号给忘了,他算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 )。
A.正确结果大 B.正确结果小 C.一样大
2.下面各图,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3.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3米、2米和d米,如果用这样的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满足条件的整数d有( )个。
A.3 B.4 C.5 D.6
4.从前面看到的是( )。
A. B. C.
5.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940 B.9.40 C.90.4
6.一个小数的百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3,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小数是( )。
A.30.3 B.30.03 C.300.3 D.300.03
7.四年级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脂肪应不超过0.05kg,以下哪种搭配最为合理?( )
A. B. C.
8.鸡兔同笼,脚40只,头16个,鸡有( )只。
A.2 B.12 C.4 D.5
9.小红英语、语文总分是184,数学是89分,她三科的平均分是( )。
A.91 B.89 C.92
10.7元9角=( )元 0.5时=( )分
9千克10克=( )千克 4.56元=( )元( )角( )分
11.0.5里面有( )个0.1。( )里面有37个0.01。
12.两个数相除得12,如果被除数乘3,除数除以2,那么商变成( )。
13.把0.008先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把( )缩小到原数的是4.82。
14.为迎接新年,书店开展课外读物“买4送1”活动。王老师从书架上取下了10本《爱的教育》,每本23元。在收银台应付( )元,一共便宜了( )元。
15.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三角形纸随意交叉摆放,重叠部分是( )形,它一共有( )组平行线;量一量∠1=( )度,∠2=( )度。
16.小马虎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9,个位上的9错写成了6,最后所得的差是26.这题的正确答案是 .
17.利用图形的运动,计算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每个小方格边长)
18.某小学今年参加植树活动的学生有13人。女生每人种3棵树,男生每人种4棵树,一共植树43棵。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 )人。
19.口算。
20.列竖式计算。
9.8+26.65= 60-23.98=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求写出简便过程。
8.29+3.7+0.71+6.3 57.38-(40.9-2.62)
5.9×88+12×5.9 720÷[(340-325)×6]
22.小亮的身高是多少?
23.马大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把其中一个加数3.62看成3.26,结果得8.5.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
24.乐乐和爸爸参加户外登山运动。他们用18分钟走了810米山路,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270米山路还要走多长时间?
25.下面是四年级学生水果喜好情况调查统计表。(每人限选一种)
水果品种人数
性别
香蕉
苹果
葡萄
荔技
西瓜
男生
10
13
12
11
16
女生
14
8
15
18
7
(1)请根据以上数据将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男生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女生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3)喜欢吃( )的学生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小。
26.元旦节,张老师准备送一些图书给同学们作为新年礼物。如果只买《地理百科》,张老师最多可以买多少本?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比较66×(5+4)和66×5+4的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
66×(5+4)=66×5+66×4>66×5+4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依此对每个选项的图形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此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B.此图不是轴对称图形;
C.此图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2=5(米),3-2=1(米)
则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应大于1米,小于5米。即满足条件的整数d有2、3、4,共3个。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别找出选项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
【详解】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答案:B。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视图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下搜狐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在940,9.40,90.4中,只有9.40、90.4是小数,9.40末尾有“0”,所以9.40去掉末尾的“0”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B。
【点睛】
灵活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对小数的数位的认识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
A.30.3,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0,十分位上是3,因此不满足;
B.30.03,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0,十分位上是0,百分位上是3,因此不满足;
C.300.3,百位上是3,十分位上是3,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因此满足;
D.300.03,百位上是3,百分位上是3,十位、个位上、十分位上都是0,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将每种搭配中所有食物含脂肪的重量加起来,然后与0.05千克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A.0.025+0.018+0.016=0.059(千克),0.059>0.05,因此不合理;
B.0.019+0.023+0.012=0.054(千克),0.054>0.05,因此不合理;
C.0.025+0.012+0.007=0.044(千克),0.044<0.05,因此合理;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多位小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假设全是兔,共有脚4×16=64只,比实际脚的只数多了64-40=24(只),数量出现矛盾,因为我们把2只脚的鸡看做了4只脚的兔子,每只多算了:4-2=2只脚;因此根据这个矛盾可以求出鸡的只数,列式为:24÷2=12(只);问题得解。
【详解】
假设全是兔子,
则鸡有:
(16×4-40)÷(4-2)
=(64-40)÷2
=24÷2
=12(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用英语、语文的总分加数学的分数计算出三科的总分,然后用三科的总分除以3即可。
【详解】
184+89=273(分)
273÷3=91(分)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9 30 9.01 4 5 6
【解析】
【分析】
1元=10角,1时=60分,1千克=1000克,人民币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据此解答。
【详解】
7元9角=(7.9)元 0.5时=(30)分
9千克10克=(9.01)千克 4.56元=(4)元(5)角(6)分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是解题的关键。
11.0.37
【解析】
【分析】
首先分清楚这个数字在小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5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1,0.5里面有5个这样的计数单位;37个0.01就是0.37,由此求解。
【详解】
0.5里面有5个0.1。0.37里面有37个0.01。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计数单位;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楚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12.72
【解析】
【分析】
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乘(或除以)几;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除以(或乘)几;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商不变。
【详解】
12×3×2
=36×2
=72
【点睛】
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08 4820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把0.008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总的来说,就是把0.0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以小数点移动后是0.08;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所以把4.8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得到原来的数是4820。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4.46
【解析】
【分析】
这种书买4送1,即花费4本书的价钱可以得到5本。王老师拿了10本书,10本书是2个5本,则需要花费2个4本书的价钱。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实际应付的钱数以及原来应付的钱数,再相减,求出便宜的钱数。
【详解】
10÷(4+1)×4
=10÷5×4
=8(本)
23×8=184(元)
23×1=230(元)
230-184=46(元)
则在收银台应付184元,一共便宜了46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正确理解“买4送1”,据此明确花费8本书的价钱可以得到10本书。
15. 梯 一 75 105
【解析】
【分析】
观察图片,根据已知条件重叠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平行的对边,所以是梯形;使用量角器可测量∠1和∠2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
重叠部分是由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和三角形的一组对边围成的四边形,所以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它一共有一组平行线;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经测量∠1=75°,∠2=10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梯形的定义和角的度量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6.﹣1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9,那么被减数的十位增加了30;个位上的9错写成了6,被减数就减少了3,被减数一共增加了30﹣3=27;被减数增加了27,那么差就增大了
解析:﹣1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了9,那么被减数的十位增加了30;个位上的9错写成了6,被减数就减少了3,被减数一共增加了30﹣3=27;被减数增加了27,那么差就增大了27,用现在的差减去27就是原来正确的差.
解:被减数十位增加了9﹣6=3,就是增加了30;
个位减少了9﹣6=3,就是减少了3;
30﹣3=27;
26﹣27=﹣1;
正确的差是﹣1.
故答案为﹣1.
点评: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几,差就增加(或减少)几,由此进行推算.
17.24
【解析】
【分析】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把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变成求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阴影部分组成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
解析:24
【解析】
【分析】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把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变成求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
【详解】
把右边阴影部分移动到左边,阴影部分组成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
6×4=24(平方厘米)
【点睛】
通过平移,把计算复杂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18.4
【解析】
【分析】
假设13人全部是女生,则应该种树13×3=39(棵),比实际少43-39=4(棵)。因为男生每人比女生每人多种树4-3=1(棵),所以男生应该有4÷1=4(人),据此解答。
解析:4
【解析】
【分析】
假设13人全部是女生,则应该种树13×3=39(棵),比实际少43-39=4(棵)。因为男生每人比女生每人多种树4-3=1(棵),所以男生应该有4÷1=4(人),据此解答。
【详解】
假设13人全部是女生:
13×3=39(棵);
43-39=4(棵)
4÷1=4(人)
【点睛】
本题考查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掌握假设法是解题的关键。
19.44;4.85;69.9;443;
0.88;2.94;12.47;98;
57.95;3.56;110;6600;
0.44;0;12.28;9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44;4.85;69.9;443;
0.88;2.94;12.47;98;
57.95;3.56;110;6600;
0.44;0;12.28;9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20.45;36.02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9.8+26
解析:45;36.02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9.8+26.65=36.45 60-23.98=36.02
21.19;19.1;
590;8
【解析】
【分析】
8.29+3.7+0.71+6.3此题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57.38-(40.9-2.62)此题先将括号去掉,然后再运用加法的
解析:19;19.1;
590;8
【解析】
【分析】
8.29+3.7+0.71+6.3此题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57.38-(40.9-2.62)此题先将括号去掉,然后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5.9×88+12×5.9此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720÷[(340-325)×6]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
8.29+3.7+0.71+6.3
=8.29+0.71+3.7+6.3
=(8.29+0.71)+(3.7+6.3)
=9+10
=19
57.38-(40.9-2.62)
=57.38-40.9+2.62
=57.38+2.62-40.9
=60-40.9
=19.1
5.9×88+12×5.9
=5.9×(88+12)
=5.9×100
=590
720÷[(340-325)×6]
=720÷[15×6]
=720÷90
=8
22.51米
【解析】
【分析】
妈妈身高1.62米,她比爸爸矮0.18米,由此能求出爸爸的身高是(1.62+0.18)米;又因爸爸比小亮高0.29米,那么小亮的身高是(1.62+0.18-0.29)米,
解析:51米
【解析】
【分析】
妈妈身高1.62米,她比爸爸矮0.18米,由此能求出爸爸的身高是(1.62+0.18)米;又因爸爸比小亮高0.29米,那么小亮的身高是(1.62+0.18-0.29)米,计算即可。
【详解】
1.62+0.18-0.29
=1.80-0.29
=1.51(米)
答:小亮的身高是1.51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爸爸的身高,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3.5-3.26+3.62=8.86
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8.86.
【解析】
【详解】
先将错就错,根据错误结果和错看的加数求出其中的一个加数,再重新计算.
解析:5-3.26+3.62=8.86
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8.86.
【解析】
【详解】
先将错就错,根据错误结果和错看的加数求出其中的一个加数,再重新计算.
24.6分钟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810米除以已经走的时间,计算出乐乐和爸爸每分钟走多少米路;再用剩下的270米除以每分钟走的米数,即可求出还要多长时间。
【详解】
270÷(810÷18)
解析:6分钟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810米除以已经走的时间,计算出乐乐和爸爸每分钟走多少米路;再用剩下的270米除以每分钟走的米数,即可求出还要多长时间。
【详解】
270÷(810÷18)
=270÷45
=6(分钟)
答:剩下的270米山路还要走6分钟。
【点睛】
求出乐乐和爸爸每分钟走多少米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见详解;
(2)西瓜;荔枝。
(3)荔枝;葡萄。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
(2)分别将男生、女生喜欢吃的各类水果的人数
解析:(1)见详解;
(2)西瓜;荔枝。
(3)荔枝;葡萄。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白色条形表示男生,黑色条形表示女生;
(2)分别将男生、女生喜欢吃的各类水果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
(3)将各类水果的男生女生相加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喜欢吃什么水果的人数多;将各类水果男生、女生人数作差再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1)
(2)男生中喜欢吃西瓜的人数最多,女生中喜欢吃荔枝的人数最多。
(3)香瓜:10+14=24(人),14-10=4(人);
苹果:13+8=21(人),13-8=5(人);
葡萄:12+15=27(人),15-12=3(人);
荔枝:11+18=29(人),18-11=7(人);
西瓜:16+7=23(人),16-7=9(人)。
喜欢吃荔枝的学生人数最多,喜欢吃葡萄的男女生人数相差最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6.44本
【解析】
【分析】
用带的钱数除以每本《地理百科》的价钱,求出购买《地理百科》的数量。
【详解】
800÷18=44(本)……8(元)
答:张老师最多可以买44本。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
解析:44本
【解析】
【分析】
用带的钱数除以每本《地理百科》的价钱,求出购买《地理百科》的数量。
【详解】
800÷18=44(本)……8(元)
答:张老师最多可以买44本。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数量=总价÷单价,据此列式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剩余8元不够买1本《地理百科》,应舍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