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行为动力理论.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746746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8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动力理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行为动力理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行为动力理论.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行为动力理论.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行为动力理论.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行为动力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动力理论概述行为动力理论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需要需要第三节第三节 动机动机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动力理论概述行为动力理论概述一、人类行为的含义一、人类行为的含义二、行为动力理论二、行为动力理论(一)人类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一)人类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二)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二)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一)行为动力理论的概念(一)行为动力理论的概念(二)关于行为动力的几种理论(二)关于行为动力的几种理论一、人类行为的含义一、人类行为的含义概念概念 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

2、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一)人类行为的特征(一)人类行为的特征 指人类个体可以事先确定行为的目标,通过对行为的选择和指人类个体可以事先确定行为的目标,通过对行为的选择和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人类的行为受规范调节,而普通动物的行为则是自发的。人类的行为受规范调节,而普通动物的行为则是自发的。指人类个体的行为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的特征。指人类个体的行为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征。人类个体的行为不是对其个体意愿的直接表达,而具有一定人类个体的行为不是对其个体意愿的直接表达,而具有一定的表演成份。的表演成份。1 1、目的性、目的性2 2、规范性、规范性3 3、互动性、互动性4 4、戏剧性、戏剧性(二)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二)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1.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2.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基因的突变、选择和整合,又使得人类的行为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基因的突变、选择和整合,又使得人类的行为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基因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因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类行为是环境刺激作

4、用于机体的产物人类行为是环境刺激作用于机体的产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人类的行为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人类的行为环境3.3.文化因素文化因素 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常表现在价值体系上,此种价值体系即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常表现在价值体系上,此种价值体系即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行遵守之有关行为的规范或准则,此种规范或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行遵守之有关行为的规范或准则,此种规范或准则也就是判断个人有所为及有所不为的标准。准则也就是判断个人有所为及有所不为的标准。4.4.情势因素情势因素5.5.学习因素学习因素 情势是指他人制造或产生出一种情境及气势,使个人行为在自愿的或情势是指他人制造或产

5、生出一种情境及气势,使个人行为在自愿的或不自愿的情况下受到影响。不自愿的情况下受到影响。情势的因素主要包括权威、胁迫、操纵、合作等。情势的因素主要包括权威、胁迫、操纵、合作等。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学习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模仿:最低层次的学习是模仿,包括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模仿:最低层次的学习是模仿,包括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系统教育系统教育 强化教育强化教育人类的很多行为,尤其是社会行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形成和发展。人类的很多行为,尤其是社会行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形成和发展。二、行为动力理论二、行为动力理论(一)行为动力理论的概念(一)行为动力理论的概

6、念 行为动力理论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和维持的心理行为动力理论就是研究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和维持的心理学理论,人类行为动力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十学理论,人类行为动力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分复杂的系统。行为动力的基本特点行为动力的基本特点(1)(1)启动性启动性(2)(2)持久性持久性(3)(3)方向性方向性(4)(4)强度强度行为的转变行为的转变行为的保持行为的保持行为的方向(选择)行为的方向(选择)行为的激烈程度行为的激烈程度(二)关于行为动力的几种理论(二)关于行为动力的几种理论1 1动机的本能理论动机的本能理论代表人物:达尔文、詹姆斯、麦独孤、弗洛

7、伊德代表人物:达尔文、詹姆斯、麦独孤、弗洛伊德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本能。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本能。人类有生的本能、死的本能。人类有生的本能、死的本能。2 2动机的驱力理论动机的驱力理论代表人物:霍尔、赫尔代表人物:霍尔、赫尔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相伴,与生存密切相关。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相伴,与生存密切相关。继发性内驱力:伴随着社会性需要。继发性内驱力:伴随着社会性需要。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二)关于

8、行为动力的几种理论(二)关于行为动力的几种理论3 3动机的强化理论动机的强化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代表人物:斯金纳人类的行为因其后果不同而出现增加或减弱。人类的行为因其后果不同而出现增加或减弱。正强化、负强化正强化、负强化4 4动机的认知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麦克里兰:个体认为重要、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追求完美;同麦克里兰:个体认为重要、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追求完美;同 时回避失败时回避失败费斯廷格: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个体消除不协调的动机费斯廷格: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强度越大,个体消除不协调的动机 越强越强韦纳:对成功、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韦纳:对成功、失败的不同归因

9、,会影响个体的行为第二节 需 要三、需要的理论三、需要的理论一、需要的概念及内涵一、需要的概念及内涵(一)需要的概念(一)需要的概念(二)需要的特点(二)需要的特点二、需要的种类二、需要的种类(一)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一)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二)勒温的需要理论(二)勒温的需要理论(四)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四)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三)默里的需要理论(三)默里的需要理论(五)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五)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一、需要的概念及内涵一、需要的概念及内涵(一)需要的概念(一)需要的概念 需

10、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概念要点:概念要点:(二)需要的特点(二)需要的特点1 1、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2 2、需要具有主观差异性、需要具有主观差异性为了个体的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然会产生种种客观需要。为了个体的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必然会产生种种客观需要。人更多的是社会的人,所以人

11、的一切需要都带有社会性。人更多的是社会的人,所以人的一切需要都带有社会性。人的需要的性质、内容与满足的手段都与动物不同,依从于社会生活条人的需要的性质、内容与满足的手段都与动物不同,依从于社会生活条件,依从于人的社会经验。件,依从于人的社会经验。需要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所以需要总是需要是有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所以需要总是主观的,它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主观的,它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的广度依赖于人的自身状况及其生活的物质条件,所以人的需要又需要的广度依赖于人的自身状况及其生活的物质条

12、件,所以人的需要又表现为丰富多样性和个别差异性。表现为丰富多样性和个别差异性。在不同个体身上,需要有量与质的差异。在不同个体身上,需要有量与质的差异。3 3、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需要具有动力发展性4 4、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需要具有整体关联性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人的需要不会人的需要不会永远永远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的。只停留在某一种水平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个体的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又互为补充。个体的各种需要互为条件,又互为补充。二、需要的种类二、需要的种类(一)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一)自然性需要与

13、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相联系的,是一种本能的需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相联系的,是一种本能的需要。要。自然性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类自然性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类需要。需要。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要。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根据需要的起源来区分。根据需要的起源来区分。(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二)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照需要对象

14、的性质,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对自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要,又包括对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然界产物的需要,又包括对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三、需要的理论三、需要的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基层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最基层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

15、、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人交往,并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人交往,并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方面。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v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

16、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v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K.Lewin)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需要引起活动,以)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需要引起活动,以期使需要得到满足。期使需要得到满足。v在需要分类方面,勒温把需要分为两种:需要和准需要。在需要分类方面,勒温把需要分为两种:需要和准需要。v需要是指客观的生理需要;需要是指客观的生理需要;准需要准需要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

17、件起实际影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要,即响的需要,即心理需要心理需要。v勒温所阐述的需要一般是指准需要,他认为,需要的强度在不同人身上是勒温所阐述的需要一般是指准需要,他认为,需要的强度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不同的。(二)勒温的需要理论(二)勒温的需要理论v默里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相互作用,人类的全部需要是一个系统。个默里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相互作用,人类的全部需要是一个系统。个人需要和环境影响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他认为,这些需要在每人需要和环境影响相结合,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他认为,这些需要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各种需要之间有融合、互个人身上都是存在

18、的,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各种需要之间有融合、互补和冲突的现象。补和冲突的现象。v默里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层次,各种需要在重要性上是有区别默里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层次,各种需要在重要性上是有区别的。的。(三)默里的需要理论(三)默里的需要理论v阿尔德夫(阿尔德夫(C.P.AlderferC.P.Alderfer)认为,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他提出的三)认为,一个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他提出的三种基本需要是: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这三种需要之间并没有种基本需要是: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这三种需要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它们是一个连续体,并不是层次等级。例如,个体在生存需明

19、显的界线,它们是一个连续体,并不是层次等级。例如,个体在生存需要满足后,对关系需要的追求就强烈;个体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要满足后,对关系需要的追求就强烈;个体关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更多地追求生存需要。阿尔德夫认为,人类的三种需要并不完全是生来就更多地追求生存需要。阿尔德夫认为,人类的三种需要并不完全是生来就有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产生的。有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产生的。(四)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四)阿尔德夫的需要理论(五)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五)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对成就、权力、社交这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对成就、权力、社交这三个方

20、面有着很强的追求,个方面有着很强的追求,(1 1)权力需要)权力需要 具有较高权力欲望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种具有较高权力欲望的人对影响和控制别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种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人总是追求领导者的地位。个人权力个人权力 追求个人权利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要行使权力,在工追求个人权利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围绕个人需要行使权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不利于他人来续位。作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倾向于自己亲自操作,不利于他人来续位。职位性权力职位性权力 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职位性权力要求管理者与组织共同发展,

21、自觉的接受约束,从体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2 2)友谊需要)友谊需要 麦克利兰的友谊需要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得关系需要麦克利兰的友谊需要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得关系需要基本相同。基本相同。麦克利兰指出,注重友谊需要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麦克利兰指出,注重友谊需要的管理者容易因为讲究交情和义气而违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背或不重视管理工作原则,从而会导致组织效率下降。(3 3)成就需要)成就需要 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

22、烈的要求,同样也担心失败。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他们敢于冒风险,但不会迷信和侥幸;他们敢于冒风险,但不会迷信和侥幸;他们愿意承担所作的工作的个人责任。他们愿意承担所作的工作的个人责任。第三节第三节 动动 机机v一、动机的概念及功能v二、动机的形成v三、动机的种类v四、动机的相互作用v五、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激发一、动机的概念及功能一、动机的概念及功能(一)动机的概念(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

23、好、价值观等都要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二)动机的功能(二)动机的功能v1 1、激活功能、激活功能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v2 2、指向功能、指向功能使人们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使人们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v3 3、维持和调整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将行动的结果与原定目标进行对照,如未达到,则继续行动:如将行动的结果与原定目标进行对照,如未达到,则继续行动:如有偏差,则进行调整行动。有偏差,则进行调整行动。二、动机的形成二、动机的形成1 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内部

24、基础、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内部基础 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当人们感到生理上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就会产生需要。一旦有了需要,人们就会设法满足这个需要。一旦有了需要,人们就会设法满足这个需要。2 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因此,诱因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因此,诱因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

25、部条件。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三、动机的种类三、动机的种类(一)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一)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二)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增强;增强;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

26、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三)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三)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根据动机引起的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性动机则是与较长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性动机则是与较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四)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四)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

27、机和社会性动机。由于人类生理需要的满足要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因而,人没有纯粹的由于人类生理需要的满足要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因而,人没有纯粹的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个体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个体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经由学习而获得。经由学习而获得的,它们不但与具体的经验有关,而且与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的,它们不但与具体的经验有关,而且与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系。四、动机的相互作用四、动机的相互作用(一)动机的联合(一)动机的联合 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

28、们将联合起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基本一致时,它们将联合起来推动个体的行为。来推动个体的行为。(二)动机的冲突(二)动机的冲突1 1、两者都想要,但只能要一个、两者都想要,但只能要一个双趋式的动机冲突双趋式的动机冲突 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这两个所欲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这两个所欲达到的目标对其具有同样强度的吸引力和能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达到的目标对其具有同样强度的吸引力和能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产生双趋动机时必须作出强迫性的、非此即彼的选择,优柔寡产生双趋动机时必须作出强迫性的、非此即彼的选择,优柔寡断则结果可能一个都得不到或造成对心

29、理的伤害。断则结果可能一个都得不到或造成对心理的伤害。2 2、两者都不想要,但必须要一个、两者都不想要,但必须要一个双避式的动机冲突双避式的动机冲突 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眼前呈现两个具有同样强度威胁力的目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眼前呈现两个具有同样强度威胁力的目标,迫于环境形势,逃脱一个威胁就必须接受另一个威胁,正是所谓的迫于环境形势,逃脱一个威胁就必须接受另一个威胁,正是所谓的“前有前有伏兵后有追击伏兵后有追击”。3 3、既想要,又不敢要、既想要,又不敢要趋避式的动机冲突趋避式的动机冲突 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种需要,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种需要

30、,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一个目标对个体形成了好恶、吸引排斥的两个方面,此时个体所形成的矛一个目标对个体形成了好恶、吸引排斥的两个方面,此时个体所形成的矛盾的心理情境,就是趋避式动机冲突。盾的心理情境,就是趋避式动机冲突。五、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激发五、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与激发(一)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一)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1.1.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驱力成分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驱力成分 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是不一样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是不一样的。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

31、需要。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研究表明,认知内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研究表明,认知内驱力在课堂学习中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对学习起很大的推驱力在课堂学习中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对学习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Ausubel,19681968)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因自

32、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要。由由“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所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一定成就看作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是把一定成就看作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学校教育中通常以物质与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动机。学校教育中通常以物质与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如

33、家长、教师)的赞许或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具有高度附属感的学生,一旦得到长者的肯定或表扬,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具有高度附属感的学生,一旦得到长者的肯定或表扬,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成绩。2 2、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v首先,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动机逐渐占优势。在小首先,学习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动机逐渐占优势。在小学,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并逐渐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学,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并逐渐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发展。到了高中阶段,内部动机已经开始占据优势

34、,同时,外部动机发展。到了高中阶段,内部动机已经开始占据优势,同时,外部动机仍发挥着辅助作用,两者相互结合,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和持久。仍发挥着辅助作用,两者相互结合,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和持久。v其次,学习动机不断与长期目标结合,远景性动机逐渐占优势。随着年其次,学习动机不断与长期目标结合,远景性动机逐渐占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预见性增强,并且在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龄的增长,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预见性增强,并且在学习目的性的教育之下,青少年逐渐能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从而把之下,青少年逐渐能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从而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需要和未来建设结合

35、起来,远景性动机逐渐占据优势。当前的学习与祖国需要和未来建设结合起来,远景性动机逐渐占据优势。v再次,学习动机不断向健康发展,合理动机逐渐成为主流。青少年的价再次,学习动机不断向健康发展,合理动机逐渐成为主流。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断成熟,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混毕业文凭、避免受批值观、人生观不断成熟,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混毕业文凭、避免受批评等以个人私利为目的的不合理动机逐渐转化成为国家、集体的利益而评等以个人私利为目的的不合理动机逐渐转化成为国家、集体的利益而学习的合理学习动机。学习的合理学习动机。v最后,学习动机不断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社会性学习动机不断丰富和增最后,学习动机不断与社会要求

36、相联系,社会性学习动机不断丰富和增强。随着青少年年龄增长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强。随着青少年年龄增长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范围也逐渐增大,因而他们的学习动机也越来越多地与各会越来越多,范围也逐渐增大,因而他们的学习动机也越来越多地与各种社会要求相联系。种社会要求相联系。2 2、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趋势(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二)学习动机的激发v1.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v2.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v3.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v4.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v5.5.适当开展竞赛适当开展竞赛v6.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