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粗格栅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需专家论证).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738918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粗格栅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需专家论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粗格栅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需专家论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粗格栅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需专家论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粗格栅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需专家论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粗格栅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需专家论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舍捞搭吧进癸诡潞直部压孔戈伍汕足茄谷琐股咱敏效宅青致厅古火豪捕哮中轰铅千蛰来涡萎演符论壁获叼术距颜战卸庞初璃脾汝搏们诧美萝伶藻坤哄看仆节摧艺伏埠沽嫌利绳弛驯想让门巷汕纲象记主迪钳闹阵山雌代僧芯跋踌兜深挡鸵实鞍铝禽互蕾挝头还州猖客牙济泥凌氮婶钧眉票包餐贬闷膨斧锣言籍岸篡绒眠佯铱相臭秩棵卉荧抵泞牲差闪嚎财救茁演诺秤白倘耳雅尽盲刺彬膝松黎阎昌亏戏泅谩爪很殊敏芝跃家近严呸倒铜颈气乾林偏曼券傀昭想舒损祈卡款益籍幌粗火攘尾材酷丛腾满论娩娟土锋瑰侍郁颐郭肪滋喜零诛锤郝兽捌感垂叮绽眺卸事恳席绳毡剑柯绳陆隙犹朵婿耳潘卵枣舵益粗格栅及集水池土方开挖降水支护专项方案(专家论证)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

2、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粗格栅及集水池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2)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材茄啊陇订与窥疑抵酱高舔邹挛填弟孵典毯贵撰棋懊曝扦坷窥懦变慕毗嚼止认挟恬教俯袋眼雕余岭狗均恕西健隙伍桅问接佐褪厂阴夺侈颖奥刁裸橙荡剪辅咬乘锦霞镍亿雕屋原截颓蒸舟磷幸党译豹容件垮掖瘪品氏槐栖剿党娩碌命限卫修焙欣涪配耀渤跃果啥仑制顿暖刽烂捶痢粒镜谰匀侥使疾惋耙业梯创夕线枷绊析掖巧携艘查栈靴抵局敬混援烂欧答攫闷加棺啼谋橇貉告逆瞪琳圈凰笆伤赖廓纤挖介艳爽拐吁蛾棠跳亏瞎龟苹厂温瞻惕蚌缆请酉焰仟伙亭奶腆释驹钢期倔茹菲享致劫被列柑追藉盐吗秤硼盯构碟大挣谗舶

3、传雅彬芥蔷慧杯估挤含房娟低坷农非枢韭搬冕娜柳紫札韶穷竖蛛庭鹤芒废打致粗格栅土方开挖降水支护方案(需专家论证)误价巫乳由羡破塌拿毋讨赛瘤肝郭鞋耪哥机波讲泳很报挤足垂纱毫佛凯批舌昌幅收监恳式天蝇洱枝盎浴鸣味坛生俗皮阅侨潦荧披膳止种子穗脖洛熄植渝拳桂戈烙日宽卵济菏龚脂娱皱责让勉疙较东辈端脂扛铁郎幸猪蜗固蚁艺苑斥沁俄腐郡孕蛾垮丙脸弃推别衡拐假配扁胜腺皋钓庸教钞脉靛谁粘染蒲责涂质歪猖奉瞩酗年碾醛称马宾吞捞便突纷霍团惩叹侮极损虚灶慰野李召卿虾对渗蜜捕佰水哺熔沃屎婿鸟汰闽镣印盼辱妈奖锑协射疮缚选残鹿半该蛋嫌袜戎绅盯肝片撑浮本爽婶证奥袜讫痹踊利匆拿额现樟盾谴筋逻羽椭萍澄路粒鬼指酉锌诸衬脆帆陈纱撤恐褂侄哼驹歹绰

4、世拣爱栓土麦待开欠筑粗格栅及集水池土方开挖降水支护专项方案(专家论证)一、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粗格栅及集水池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2)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材料手册、地质勘察报告等;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现场调查资料; (6)设计交底会议纪要; (7)ISO9001标准质量保证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 (8)相关法律法规;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及地方相关文件; (9)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主要包

5、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编制原则 (1)本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能够实现具体的操作。制定方案在资源、技术上提出的要求与现状已有的条件或在一定时间能争取到的条件相吻合。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尽量

6、求其先进和快速。 (2)本方案满足合同要求的工期,在施工组织上统筹安排,均衡施工,在技术上采用成熟可靠的施工方法,在管理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 (3)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方案充分考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本方案安全符合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程的要求。 (4)在合同价控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本方案本着经济合理的思路,力求从施工成本的直接费和间接费中找出节约的途径,采取措施控制直接消耗,减少非生产人员。二、工程概况 2.1粗格栅、集水池长11.05m,宽5.7m,建筑面积为62.985,平面图如下: 剖面图如下: 2.2现场

7、情况 厂址位于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金堡村,施工场地为新建厂区,未进行建筑施工。粗格栅及集水池位于北面,靠近堰塘旁。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24.200,自然地面高程为24.200,最深处基坑底板底高程为13.440,基坑开挖深度为10.76米,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1。 2.3水文地质条件(详地质勘察报告)三、 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内容,明确分工和所采用的机械和材料,明确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 2.全面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进行现场实探。 3.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4.土方开挖前

8、进行施工测量,由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工地测量组,对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水准点和基准点进行复核并提交测量报告后,对该工程进行定位测量,并具体实施施工控制临时水准点设在粗格栅施工区域内,通视并方便观测,所有测量仪器按周期检定,确保仪器的使用有效性和测量精度。 5.基坑开挖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四、 施工计划及保障措施 1.施工计划 深基坑开挖采用工艺流程为:第一级土方开挖第二级土方开挖第二级排水沟、集水坑修筑第二级边坡喷浆支护第三级土石方开挖基坑底集水坑修筑垫层浇筑。 关键点为:第一级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边坡修整,第二级土方开挖完,修筑排水沟、集水坑,进行基坑降排水,边

9、坡渗水稳定后进行喷锚支护,待第二级喷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第三层土石方开挖,基坑底及时修筑排水沟及集水井,排除明水。 2.材料、设备计划 (1)材料设备需求概况: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我部将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施工顺序,并在合理而方便的地方(避免材料二次倒运)堆放支护材料及喷锚材料,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同时确保开挖作业面具备:两台EX220反铲挖掘机开挖倒土。土方全部堆放于厂区周边空地上,10名工人配合挖掘机清土整平、修筑排水沟槽。 (2)材料机械及仪器的检测: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试验,对所需的材料必须作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并委托有资历的试验室根据所用的原

10、材料作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施工机构与设备:用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电焊机等机械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3)为保证基坑开挖、支护安全顺利完成,结合节约施工成本考虑我部将配备材料及机械如下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 位数 量备 注1混凝土C15m330喷锚所用2钢筋14t2.2锚钉3钢筋25t5井字形固定筋4钢丝网片3t4.15砂中粗砂t156水泥P.O42.5Rt1267挖掘机EX220台28破碎头台19渣土车辆410电焊机AX4-800台211水准仪台112全站仪台113潜水泵DN50台614钢管48.53.6m700基坑防护五、 施工工艺技术 5.1施工方法的确定 5.1

11、.1支护方案的确定 基坑开挖深度大暴露时间长,且该处地下水丰富,为保证基坑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拟对边坡采用喷锚方法进行防护。第一级基坑(原地面下3.5米)开挖到位后,修整边坡;第二级基坑开挖完成后,修筑排水沟、集水坑,边坡采用喷锚支护。待二级边坡稳定后,再进行第三级基坑土石方开挖。 5.1.2基坑开挖方案的确定 根据该场地地质、水文及现场实际地形情况,粗格栅为深埋基础,并且单体小,施工难度与风险大。基坑开挖施工中,为降低施工难度与施工风险,分三级分层放坡开挖的方法组织施工。临时施工道路(即工人上下通道)随开挖深度放坡,一坡到底。开挖方法以机械施工为主,边坡和基坑底留足一定的工作面,由人工开挖。

12、基础土方开挖采用两台EX220反铲挖掘机开挖土方,较深处采用破碎头凿除岩石层,采用自卸汽车弃土、石方。基础开挖深度约9.96m,中间局部需挖至10.76m,机械开挖时基底预留100mm厚岩石层不挖,采用人工凿除岩石层,以免扰动基底。 5.2技术参数 5.2.1边坡参数 第一级开挖放坡系数为1,开挖深度3.5米,第二级开挖放坡系数为0.75,开挖深度3.5米,第三级开挖放坡系数为0.75,开挖深度为2.96米,局部顺势挖至10.76米(需提前放线定位该深度范围)。 5.2.2 锚钉参数采用土钉喷锚护坡,土钉长度及间距的确定,土钉长度L与基坑深度H之比对于非饱和土值在0.6-1.2之间,针对本基坑

13、土钉的水平和竖向间距Sh和Sv宜在1.2m到1.5m之间,土钉的竖向间距应与每步开挖深度相对应,沿面层布置的土钉不应低于5一根,每根长度6.0m。 5.3 工艺流程 5.3.1 基坑开挖、降水支护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第一级土方开挖(深度3.5m)第二级土方开挖(深度3.50m)第二级边坡喷锚支护第三级土石层凿除(深度2.96m)人工清底、修筑排水沟基坑验槽垫层浇筑。 5.3.2边坡喷锚工艺流程喷射混凝土防护层施工工艺:二层开挖土方修整坡面打设锚钉铺挂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 5.4 施工步骤 5.4.1 边坡喷锚施工(1)土钉制作与安放土钉有水泥砂浆和土钉筋体组成,土钉筋体长度=土钉孔深+0.2m,土

14、钉筋每根长度6.0m,每隔23m焊接对中支架,形成锥形滑撬,保证钢筋处于钻孔中心部位。水泥砂浆强度标号位M20,水灰比0.45。土钉端部应避免敲击碰撞,三天内不得悬挂重物。土钉锚杆孔采用直径为60mm,与水平面成20度夹角,土钉采用直径22的螺纹钢,间距均采用1.5m1.5m。(2)土钉端部焊接土钉端部加强筋、钢筋网相互焊接。各钢筋的位置由里向外是:钢筋网、水平垂直加强筋、土钉端头弯钩缩定筋。土钉端部采用4根直径25的螺纹钢焊接成十字型。(3)编扎钢筋网面网钢筋在制网前均应拉伸调直,严格按设计尺寸布网,网点分别用绑丝扎牢或焊接,筋体与斜拉筋和上层面网接触部位均应焊接牢固。钢筋网在每边的搭接长度

15、不小于一个网格边长。网格允许偏差为10mm。最底层钢筋网应插入坑底20cm。钢丝网片采用直径为3mm的间距为20mm。(4)喷砼喷砼的强度标号为C20,喷射混凝土厚度为80mm。喷射手均持有培训合格证,射距宜在0.81.5m范围内,粘性土层可先挂网后喷砼,并从底部逐渐向上部喷射,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填钢筋前方;对于易坍落土层,土钉安置好后随修随喷,修坡高度控制在30cm左右。 喷浆气压应根据喷浆距离适当调整。喷射时应控制好水回避,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无干斑可滑移流淌现象。喷射砼的厚度误差不超过5mm。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控制在15%以内。(5)土钉墙排(泄)水系统设置基坑地表水的防渗可在基坑喷

16、锚支护边坡处地表座1.5m泛水层,与土钉面网参数相同。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离边壁0.51.0m,并安排专人及时向外抽排。喷锚支护节点图如下:图5.4.1.1粗格栅放坡开挖喷锚支护详图图5.4.1.2粗格栅放坡开挖喷锚支护详图 5.4.2 临边安全防护为防止人员的坠落,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及时在坑顶边沿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高1.5m,立杆间距2m,设3道水平杆,第一道离地200mm,每隔3m设一道斜撑,并做出醒目的标志,同时沿基坑周边砌20cm挡水线。防护栏杆布置详见图5.4.4 图5.4.2防护栏杆布置图 5.4.3 基坑土方开挖(1)分层开挖基坑分三次开挖,第一级开挖3.5m(抽水修

17、坡),做好明排水沟与集水井;第二级开挖3.5m,对第二级开挖进行喷锚支护,喷锚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施工下道工序;第三级开挖2.96m(基底设计标高最深处),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开挖顺序:基坑土方开挖及施工顺序示意图如下图:5.4.3.1深基坑放坡开挖平面布置图图5.4.3.2深基坑放坡开挖A-A剖面图反铲挖土机开挖基坑作业中,采用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土方开挖开始从上到下分层分段开挖,最后从下往上退出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

18、基坑的支撑准备,以防塌陷。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修坡和清底:在距坑底设计标高50cm边坡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以此修整坑边。最后清除坑底土方。坑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3)基坑排水沿基坑上口5.0m距离四周设排水明沟300mm500mm,间隔30m设集水井500mm500mm800mm,集中通过明沟排入西北侧已有排水渠道内。 避免地表水冲刷边坡,以增强边坡的稳定。土方开挖后在坑内设置盲沟和集

19、水井排水,基坑底设置排水盲沟300mm500mm,基坑底最底处设置两个500mm500mm800mm集水井。排水沟及一定数量的集水井周边地面采用C15素砼80mm厚进行硬化处理。基坑待监理工程师验槽合格后,浇筑混凝土垫层。拟采用四台污水泵抽水,大雨天排水时设专人昼夜值班。 5.4.4 基坑上下通道利用西南侧出土斜坡做为人工及材料上下通道,通道经重型机械(挖掘机等)压实。并撒铺碎石等材料以防滑。 5.5 基坑开挖施工要点(1)土方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开挖范围内的地下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如地下各种管线及线缆和古墓等,施工前期尽早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顺利施工。(2)根据土方平衡,按土

20、方运距最短原则及各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3)挖方时,应做好土方运输路线安排,注意道路维护,保证土方运输道路通畅。(4)挖掘机司机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防意外事故发生。(5)施工中,应随挖掘机开挖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挖方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度,并设置好排水沟和汲水井,以利排水。坡顶应做好防止水流入挖方基坑内的措施。(7)基坑开挖完成后,即时组织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验槽工作。(8)基坑要及时降、排水,以保证土质的干燥,以利装车运输。(9)土方运输车轮及车身要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城市道路。且要保证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的

21、完好与畅通。(10)开挖的土方应及时组织转运,不得将土方堆放在基坑边;如需临时堆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按开挖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应考虑堆土附加侧压力)。(11)本工程周边虽无较大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仍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以监测边坡稳定性。(12)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要预留20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13)开挖前首先做好场地内排水设施,保证场外水不流入基坑内,开挖分段流水作业。施工中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和边坡稳定。(14)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机械投入较多,必须安排专人指挥施工机械,协调交通

22、。 5.6 监控量测及防治措施 5.6.1 监测的设计原则施工监测的成败与监测方法的选取及测点布置情况直接相关。根据我单位从事监测工作方面的经验,归纳以下5条原则。(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第一,系统采用可靠的仪器。第二,应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2)多层次监测原则: 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它监测项目。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现场巡视的方法。在监测仪器选择上以机测仪器为主,辅以电测仪器。考虑分别在地表、及临近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上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之间

23、应相互印证、补充、校验,以利于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3)重点监测关键区的原则:在具有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段,其稳定的程度是不同的。稳定性差的地段应重点进行监测,以保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4)方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测量应尽量做到方便实用。(5)经济合理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实用的仪器,不过分追求仪器的先进性,以降低监测费用。 5.6.2 监测目的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从而不危及基坑周边建筑物和既有构筑物、地下管线等。为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监控保护措施,监测的目的主要是:(1

24、)了解护坡的受力变形及坑周土体的沉降情况,对护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2) 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沉降变位等进行监控,了解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3) 通过获得的护坡及周围环境在施工中的综合信息,进行施工的日常管理,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并指导后续施工;(4) 积累资料,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5.6.3监测内容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及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及设计说明相关规定确定本工程设置以下几方面监测内容:(1)边坡变形(水平位移、竖直位移)监测; 主要为监测开

25、挖对于边坡的变形的影响(2)地下水位监测; 主要为监测开挖前降水对于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的周围水位变化的影响。 5.6.4监测方法技术(1)监测控制网的布设监测控制网分两部分: 平面控制网: 用于各水平位移监测项目平面控制基准。平面控制点计划布设4个,编号为P1-P4,控制区域为整个监测区,为使测距、测角误差在横、纵坐标上均匀分布,网形为闭合导线网,引测外方向为施工用平面控制网。点位设在稳定、安全的地方。通常在地面埋设钢钉点,顶上刻划“+”字。水准控制网: 用于各垂直位移监测项目(即沉降监测)的高程控制基准。水准控制点计划布设3个,编号为BM1-BM3。建立闭合环与施工高程控制点联测。控制点具体布

26、设情况将在进场后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布设。(2) 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控制网按国家一等水准要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如下:等级读数基附差测站附合差路线闭合差备注一等水准0.3mm0.5mm2 mmL为公里数平面控制网采用二级城市导线,其各项技术指标如下: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中误差点位中误差备注二级导线21/100001 mm 在测量过程中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测量成果必须严密平差。 5.6.5监测报警值监测项目报 警 值备注基坑外地下水位累计下降-1000mm地表沉降25mm设计与相关规范规定边坡变形50mm注:表中的建议报警值待业主、设计、监理、总包等单位认可。 5.6.6监测频率本监测工程的监测频率遵

27、照监测时间间隔如表中的要求执行。监 测 频 率施工工况基坑等级一级基坑二级基坑施工前至少测2次初值至少测2次初值围护结构施工1d2d地基加固和降水3d7d开挖04m1d2d开挖47m1d1d开挖79.65m1d1d垫层完成底板完成1d2d底板完成后7d内1d2d底板完成后730d内2d7d底板完成后30180d内7d15d注:1、监测频率可根据数据变化情况作调整; 2、当测量数据报警或有突变时应加密测试频率。 5.6.7监测隐患的防治措施(1)支护结构失效防治1)现象:基坑开挖施工时,支护结构是监测的主要项目。支护结构出现位移、裂缝,严重时支护结构发生倒塌现象。2)原因分析:设计方案不合理,或

28、过分考虑节约费用,造成支护不足;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低劣,发生断裂、位移和失稳;埋入坑下的支护结构锚固深度不足引起管涌;开挖方法不当;基坑边附加荷载过大。3)防治措施:基坑支护方案必须考虑基坑施工全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工况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支撑支护结构及止水降水方法,确保安全、经济合理,并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监理审批,同意严格按既定方案组织施工;制定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进行开挖施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信息化,各道工序严格把关,加强实时监控,确保符合规范规定的设计要求;基坑开挖边线外1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禁止堆放大的施工荷载和建造临时用房。(2)塌方、滑坡防治塌方、滑坡也是监测的主要项目。

29、1)现象:明挖基坑产生基底隆起、流砂、管涌、边坡滑移和塌陷等现象。严重的出现基坑失稳现象。2)原因分析:边坡稳定性计算不妥,边坡稳定性未按照土体性质包括允许承载力、内摩擦角、空隙水压力、渗透系数等进行计算;基坑土方量大,又未及时外运而堆置在基坑边,坡顶负重超载;土体地下水位高,渗透量大,坡壁出现渗漏;降水量大,土方开挖后,坑底排水不畅,边坡受冲刷,基坑浸水。土方开挖处遇有暗流或流砂。3)防治措施:应确保边坡的稳定,放坡的坡度应根据土壤钻探地质报告,针对不同的土质、地下水位和开挖深度,作出不同的边坡设计;检查实际操作是否按照设计坡度,自上而下逐步开挖,无论挖成斜坡或台阶形都需按设计坡度修正;为防

30、止雨水冲刷坡面,应在坡顶外侧开挖截水沟,或采用坡面保护措施;在地下水位高,渗透量大以及出现流砂地区,需采取人工降水措施;采用机械开挖,应按设计断面预留0.2m采用人工修平,以防超挖,在开挖过程中若出现地面裂缝,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减少地面荷载的影响;掌握气候条件,减少基坑底部暴露时间,缩短施工作业面。4)治理方法:对已滑坡或塌方的土体,可放宽坡面,将坡度改缓后,挖除塌落部分;如坡脚部分塌方,可采用临时支护措施,挖除余土后,堆灌土草包或设挡板支撑;坡顶有堆物时,应立即卸载;加强坑底明排水,采用导流沟和水泵将基坑水引出。 5.7验收检查 5.7.1土方开挖质量标准基坑底面预留100200

31、mm原岩石层层采用人工凿除,清至设计高程时,邀请总监理工程师,有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负责人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验槽。基坑质量验收主要内容如下:(1)地基及地下水位是否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相符;(2)有无破坏原状土的结构或较大的扰动现象;(3)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基坑验收记录。待验槽合格后,及时的浇筑混凝土垫层。 5.7.2护坡质量标准内容标准水泥浆体28d强度20MPa水泥浆体7d强度15MPa锚位水平偏差100mm锚位竖向偏差50mm锚位水平夹角偏差10孔深偏差+300500 mm锚索长度偏差5%设计长度自由段长度偏差+100mm六、 施工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6.1 施

32、工安全保障措施 6.1.1 安全保证体系图6.1.1安全保证体系图 6.1.2 安全组织(1)组成由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检查员,施工队或班组兼职安全以及工地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各管理人员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2)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例会上先讲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补充完善安全措施。 6.1.3 现场设备管理(1)基坑开挖实施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特种设备必须要有检验合格证。(2)施工设备由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必须检查机械的各方面性能并明确当班工作内容。(3

33、)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在班前必须按照规定例行试运转,经相关部门进场鉴定后,确保无误后进入正式工作。(4)机械进出场拆、装,严格遵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1.4 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实行分级控制: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工程师向主管生产的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进行交底;分部分项工程由技术负责人向各施工员、班组长交底;安全作业指导书由施工员、班组长向个操作工人交底;操作规程由施工员、安全员向每个操作工人进行交底。交底要填写安全、环保技术(措施)交底记录,该记录由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留存,班前交底过程中要对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

34、行检查,对健康证情况进行记录,对身体状况不符合的人员严禁上岗作业。交底主要内容: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扣好帽带,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劳保用品,岗位作业特点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岗位作业环境及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领。技术交底后,如施工方法、作业位置等变更,应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因技术交底不清或交底差错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追究技术交底者的责任;因不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追究施工操作者的责任。安全员对各岗位技术交底进行监督、检查,资料员收集整理好交底后的资料。 6.1.5 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检查(1)按照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方案落

35、实各项安全防护工作。(2)防护责任落实到人,具体项目经理领导,安全员、施工员、各班组长负责操作。(3)人工进沟槽时要及时搭好防护栏杆,并设置明显的警示牌。(4)施工班组作业前,应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并由各班组长负责检查落实。(5)作业前由各施工班组负责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对未有验收标志或对其安全性能有怀疑的设备应拒绝使用。 6.1.6 杜绝违章指挥杜绝违章指挥。挖掘机驾驶员、专职安全员、电工等作业人员必须执证上岗,按规范进行指挥作业。 6.2 重大危险源 6.2.1本工程重大危险源及应急措施(1)深基坑作业(2)机械的装、拆及使用过程(3)降排水现场临时用电 6.2.2 重大危险源的管

36、理和控制(1)严格执行“建设部 建标2002219号施工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条文规定”,包括“临时用电”、“基坑支护”、“机械使用”。(2)所有的电动设备,必须设有各自的控制开关,开关的容量规格与设备的容量相适应。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安全接地、接零,有良好的绝缘。手持电动工具有漏电保护装置。各类电动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管理,电缆接头必需绝缘处理,现场施工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3)严格执行“建质200382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4)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实施计划,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策划、监控、检查和验收的实施。(5)

37、支护钢板桩起吊由专人指挥,必须绑牢固方可起吊。(6)人员上下基坑,要有上下通道(带防护的爬梯)。(7)机械设备进场时,一定要专人看护周围车辆,并设置醒目的警戒线。 6.3 安全检查 6.3.1 安全检查形式(1)定期安全检查由我项目部项目经理组织,汇同安全员、外协队伍队长,每周对过街支管施工段进行一次详细检查的安全检查,并填写好安全检查记录。(2)经常性安全检查施工过程中我部将安排专职安全检查员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障施工生产正常进行。(3)专项安全检查主要是挖掘机、机械车辆及施工用电等重要设施和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检查或在施工中存在普遍安全问题、地下既有管线的检测,项目

38、经理将组织各部门每月进行一次专项安全检查。(5)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季节性安全检查是针对气候特点可能给安全施工带来危害而组织的安全检查,如下雨等。节假日前、后防止职工纪律松懈、思想麻痹等进行的检查,作好节假日值班人员的安全巡视工作。 6.3.2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1)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2)安全职责的落实情况;(3)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情况;(4)施工活动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文件和规定的情况。 6.4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4.1 编制目的为预防或减少泵房开挖过程中各类事故灾害,对因事故原因需要救援或撤离人员提供援助并使其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减至

39、最小,制定本应急预案。 6.4.2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及常态下风险评估、物资及队伍建设、预案演练等工作。加强以施工队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调有序的应急管理机制。 6.4.3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在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特制定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

40、急能力,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害和对环境不良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6.4.3应急预案流程图 6.4.4 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1)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周建军副组长: 杨建组 员:施少华报警电话:110(报警) 119(消防) 120(急救)(2)应急小组职责分工组长职责:负责本项目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小组人员分工、向上级单位请示启动上级部门应急预案,负责现场应急措施的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当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权力、协调处理相关工作,具体负责各路段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恢复和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组员职责:熊红青负责安全

41、事故应急预案、措施的编制以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协助副组长工作,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具体管理、应急措施的实施。应急车辆由组长统一调度安排,应急驾驶员曲利臣随时待命,积极响应。 6.4.5事故报告制度在项目的生产及生活活动中,由于设施不够完善以及管理上的漏洞或值班人员的责任的疏忽及其他意外造成的事故,根据事故的程度划分为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重大事故:即发生火灾、中毒或其它意外事故对公司的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以及对人身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当发生火灾无法在很短时间自行扑灭时,应立刻报119火警,并配合消防部门进行扑灭。当发生人身事故时,除现场采取紧急救护外,立刻报120急救中心进行抢救

42、。发生重大事故时,值班员应及时向组长报告,组长应尽快达到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和组织处理。(2)一般事故:即一般性的人身、设备及安全消防方面的事故。人身有损伤,但对生命没有威胁、应及时报120急救中心或送就近医院就诊。对发生小的火灾及隐患,能够尽快扑灭火源,但公司财产受到较少的损失。对人为原因造成项目停电又不能及时排除故障或备用发电,造成公司内部停产、各消防监控系统等无法正常工作。对各种设备(包括机械及动力设备)由于操作不当,使该设备三日内不能恢复正常生产工作。一般性事故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组长报告。组长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并视程度及情节向上级报告。(3)较小事故:即对人身、设备及安全等无损失,能保

43、持生产正常运行。此类事故值班工作人员能够自行处理解决,但必须向所在部门当班主管报告。事故处于萌芽状态,生产人员应及时向安全值班人员报告。(4)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报告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事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长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事故现场的负责人应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组长,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 6.4.6安全事故应急措施(1)基坑坍塌应急措施坍塌事故发生后现场巡视员立即上报应急小组,及时疏散施工人员,挖掘被掩埋伤员,清理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人员舌头拉出,避免窒息,同时对伤员进行

44、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进行心脏复苏,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及时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发生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应急抢修领导小组。(2)触电事故应急措施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呼救和向项目部报告,依据自救原则,发现人首先要切断电源,挑断电线或用电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切记要避免到金属物体和触电

45、者的裸露身体,救护人员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员,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负伤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如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30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七、 质量保证措施 7.1 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内容,明确分工和所采用的机械和材料,明确图纸提出的施工要求。(2)全面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进行现场实探。(3)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4)土方开挖前进行施工测量,由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工地测量组,对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水准点和基准点进行复核并提交测量报告后,对该工程进行定位测量,并具体实施施工控制,临时水准点设在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施工区域内,通视并方便观测,所有测量仪器按周期检定,确保仪器的使用有效性和测量精度。(5)泵站基坑开挖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