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时空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738852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时空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时空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时空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72文化产业引言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又称不可移动文物。国家领导人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国外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文物的可持续发展及对文物的遥感解译、3D 建模方面。如 Tomasz Noszczyk 指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是获取战略目标和文化遗产的全面和详细空间数据的一种手段;Nishan

2、baev Ikrom 提出一个架构将 3D 数字文化遗产模型与云计算和链接开放数据相结合;Nicola Lercari 将历史特征的多时相遥感监测与遗留数据和协作可视化相结合,以记录和评估环境威胁如何影响文化遗产,有效地将历史建筑在破坏前后或修复后的高精度 3D 快照与地表变化检测和 3D 地理空间数据的在线协作可视化相结合,以监测和保护遗址的重要文化资源。我国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历史学及社会学视角下的保护对策研究,地理学视角下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析,对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时空特征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利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数据,基于 ArcGIS

3、 平台的平均最近邻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的时空特征,以期对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参考。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一)研究方法利用 ArcGIS10.3 空间统计模块中的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工具,分别分析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平均最近邻指数反映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在地理空间中的集散情况,当最近邻指数1时,表现模式为集聚;当最近邻指数1时,表现为趋向离散状态。核密度估计法反映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的集聚规律。(二)数据来源与处理哈尔滨市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资料主要源于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至第八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省级不

4、可移动文物资料主要是源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一批至第六批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市级不可移动文物资料主要源于哈尔滨市政府公布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时空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研究马戴蕊姜丽丽*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摘要:文章基于地理学视角,采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对全国、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普查中统计出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40 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时空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进一步提出保护措施。研究表明: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在空间上整体呈集聚分布形态;区域内集中程度高、分布均匀度相对合理;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主要以位于西部的主城区为一个主集聚核心;哈尔滨市不可

5、移动文物在时间上的演变特征深受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多集中在金代以后。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时空特征;保护与开发;哈尔滨市;最近邻指数作者简介:马戴蕊(200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发展。通讯作者:姜丽丽(1981),女,汉族,辽宁丹东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和城市地理学。173文化产业的第一批至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获240处(见表 1)。由于未核定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较多,且没有具体的年代、类型等信息,研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文后续仅研究哈尔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不可移动文物。通过 Map Location 提取不可移动文物坐标,转化为

6、地理 POI 点,其中由于技术原因部分 POI 点定位不准确,通过百度地图拾取坐标系统重新获取其经纬度,以此结合各级政府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构建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矢量数据库。表1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构成地区总量级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道里区273420南岗区314819道外区10055平房区2101松北区2011香坊区3021呼兰区16097阿城区206104依兰县171115方正县10037宾县221129巴彦县15168木兰县3021通河县160511延寿县7043双城区181314尚志市2020五常市230815合计2401892130注:数据源于哈尔滨市政府2012年10月公布的哈尔滨

7、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根据近几年的变动有所更新。二、结果与分析(一)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集散特征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整体最近邻指数为0.36,表现出集聚分布状态(见表2)。其中,道里区、呼兰区、方正县、木兰县、延寿县最近邻指数 1,表现为离散态势。具体分析原因如下:道里区闫家岗遗址和松山城址,呼兰区姜家店东山头遗址、腰堡城址、方台穆昆城遗址、石人城址、团子山城址较其他文物距离较远,对集散特征有一定影响。除此之外,方正县、木兰县、延寿县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整体较为分散。表2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区最近邻指数地区最近邻指数地区最近邻指数地区最近邻指数道里区1.01呼兰区1.01木兰县2.73南岗

8、区0.95阿城区0.86通河县0.60道外区0.47依兰县0.94延寿县2.18平房区-方正县1.42双城区0.75松北区0.96宾县0.85尚志市-香坊区0.56巴彦县0.62五常市0.68注:平房区不可移动文物仅有一处,无法进行最近邻指数运算;尚志市不可移动文物为两处,计算结果不可信,因此这两个地区不做分析。(二)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集聚特征首先,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整体形成 1 个密度核心和 5 个次密度核心区域。哈尔滨市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为密度核心,形成一个明显的聚集区。其他5个次密度核心区域分别为依兰县西部的次核心、通河县与方正县交界处的次核心、宾县与巴彦县交界处的次核心、阿

9、城区与五常市交界处的次核心、双城区东部的次核心。其次,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核密度主要以哈尔滨市西部,也就是主城区为核密度中心,颜色最深数值最大,主要原因是哈尔滨市主城区各区面积占哈尔滨市总面积之比与其他区县相比较小,且文物分布数量较多,所以形成“单核心大聚集”模式。(三)不同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分布特征哈尔滨市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共 18 处,省级不可移动文物 92 处,地市级不可移动文物 130 处。按地域分布特征来看,阿城区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最多,共计 7 处,分别是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小城子遗址、半拉城遗址、阿城清真寺、亚沟石刻、驸马城遗址、刘秀屯遗址。阿城市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多以古遗址为主

10、,除阿城清真寺外其余 6 处文物都为金朝文物,这与金朝的第一个首都建立在阿城区密切相关,因此,阿城区遗留了许多金朝不可移动文物。宾县、依兰县、阿城县省级不可移动文物最多分别为 12 处、11 处、10处。宾县和依兰县文物多以城址和古遗址为主,道里区地市级文物为20处,多为外国人建设的银行、警察厅、中学等建筑。按集聚特征来看,哈尔滨市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最近邻指数为 0.82,省级和地市级不可移动文物最近邻指数为 0.48。尽管这三个等级都属于集聚特征,但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最近邻指数明显高于省级和地市级。国家级不可移动文物主要集中在哈尔滨174文化产业市西部主城区,而省级和地市级文物尽管整体上也都

11、集中在哈尔滨市西部,但在其余几个区县也都有分布。(四)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演变特征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主要集中出现在金朝之后;古遗址大多数分布以宋、辽、金、元、明、清为盛;石窟石刻多出现在石器时代;近代史迹和革命遗迹主要集中分布于清、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时期。石器时代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多分布在巴彦县、依兰县,在这几个区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密度核心区;青铜时代定级的文物数量不多,仅有桥南遗址、老山头遗址、红石遗址、靠山屯东南遗址四处;秦汉至隋唐时期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以依兰县、宾县为主分布,唐朝以前哈尔滨市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类型皆为古遗址。宋、金、元、明、清时期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以主

12、城区、阿城区、巴彦县为三个核心区分布,除尚志市之外其余各区县都有文物零散分布。近现代时期文物在主城区形成一个明显的核心区,以哈尔滨市东北部的通河县、依兰县、方正县为次核心区。其中,文物的种类分布大多数为银行旧址、教堂、机关及俱乐部旧址、烈士陵园等。表3哈尔滨市不同时期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构成地区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秦汉至隋唐宋金元明清近现代道里区000719南岗区000922道外区00046平房区00011松北区00002香坊区12003呼兰区10087阿城区100190依兰县214113方正县00127宾县029121巴彦县50061木兰县00120通河县000115延寿县11114双城市000

13、153尚志市00002五常市102155合计12618113101注:因部分文物共属多个朝代,故该表格中文物总数多于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结语本文运用 ArcGIS 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空间上,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呈集聚分布态势,集中程度较高,分布相对合理。总体来说,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呈“单核心”模式,以哈尔滨市西部也就是主城区为核心,并向外延伸分布。在时间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也有所差异。这与哈尔滨市特殊历史时期因素有关,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大量集中在金朝之后,金朝、清朝及民国时

14、期遗留了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参考文献:1Noszczyk T,Gawronek P.Remote sensing and GIS for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cultural heritageJ.Remote sensing,2020,12(23):3960.2Lercari N,Jaffke D,Campiani A,et al.Building Cultural Heritage Resilience through Remote Sensing:An Integrated Approach Using Multi-Temporal Site Monito

15、ring,Datafication,and Web-GL VisualizationJ.Remote Sensing,2021,13(20):4130.3奚雪松,许立言,陈义勇.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特征J.人文地理,2013,28(01):75-79.4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5陶洁怡,董平,周年兴.长江经济带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38(03):66-73.6赵勇,张捷,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2005(01):68-74.7陈耀华,刘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保护利用J.地理研究,2012,31(06):1111-1120.8李江苏,王晓蕊,李小建.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20,40(02):143-1539何峰,史太润,张诗语.湖南省不可移动文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例J.经济地理,2023,43(04):217-2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