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730610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第五章 细菌的致病机理细菌的致病机理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泌系统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泌系统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的毒力的增强与减弱细菌的毒力的增强与减弱第四节第四节 病原菌与传染病原菌与传染感染感染(infection)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持续存在或或增殖增殖现象。现象。发病发病(disease)disease):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病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病 理损害理损害的现象。的现象。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

2、roorganism):pathogenic microorganism):致机体发病的微生物。致机体发病的微生物。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致病性致病性(pathogenicty):pathogenicty):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 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致病性。毒毒力力(virulent):virulent):指指同同种种病病原原微微生生物物的的不不同同株株的的致致病病力力在在程程度度上上 的差异。毒力是病原微生物株的特征。的差异。毒力是病原微生物株的特征。u细菌毒力的测定细菌毒力的测定1.1.半数致

3、死量半数致死量(LDLD5050):指能使实验动物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死亡指能使实验动物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死亡 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2.2.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IDID5050):指能使实验动物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感染指能使实验动物在接种后一定时限内感染 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一半,所需的微生物或毒素的量。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细菌的毒力因子毒力因子毒力因子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invasiveness)毒素毒素(virulence)virulence)一、侵袭力一、侵袭力(invasiveness)invasivenes

4、s)侵袭力:侵袭力: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防御屏障,内化作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防御屏障,内化作 用,繁殖和扩散的这种能力。用,繁殖和扩散的这种能力。1.1.定殖定殖(colonization):colonization):2.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3.3.内化作用:内化作用:4.4.在体内增殖在体内增殖:5.5.在体内扩散在体内扩散:定殖: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居繁殖的过程定殖: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居繁殖的过程黏附素黏附素(adhesin):如菌毛、外膜蛋白如菌毛、外膜蛋白(OMP)OMP)、磷壁酸磷壁酸(LTA)LTA)等。等。外膜蛋白外膜蛋白(O

5、MPOMP)细胞膜细胞膜周质间隙周质间隙外膜外膜病原体的抗吞噬、逃避抗体机制病原体的抗吞噬、逃避抗体机制抵抗吞噬作用:抵抗吞噬作用: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和接触抑制吞噬细胞的摄取和接触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在吞噬细胞内生存: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抵抗体液免疫:抵抗体液免疫: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 破坏抗体:破坏抗体:逃避抗体补体:逃避抗体补体: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病原体合成和分泌有利于细菌扩散的物质病原体合成和分泌有利于细菌扩散的物质(1)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2)胶原酶)胶原酶(3)磷脂酶)磷脂酶(4)神经氨酸酶)神

6、经氨酸酶(5)溶纤维蛋白酶)溶纤维蛋白酶(6)凝固酶)凝固酶(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7)卵磷脂酶)卵磷脂酶二、毒素二、毒素(toxin)toxin)毒素毒素:有些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有些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毒素毒素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外毒素: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 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1.1.外毒素外毒素外毒素特性外毒素特性:(1 1)毒性强:)毒性强:(2 2)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7、)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类毒素(类毒素(toxoid):toxoid):外毒素外毒素经经0.3-0.5%0.3-0.5%甲醛溶液甲醛溶液处理后脱毒,处理后脱毒,丧失毒性丧失毒性,但乃保留,但乃保留抗原性的物质。抗原性的物质。(4 4)稳定性低:)稳定性低:(5 5)可转变为类毒素)可转变为类毒素:(3 3)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外毒素组成:外毒素组成:lA A、B B亚单位单独均无毒性,亚单位单独均无毒性,B B亚单位单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阻断亚单位单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阻断完整毒素的结合,完整毒素的结合,B B亚单位能诱导产生抗体,用于亚单位疫苗生产。亚单位能诱导产生抗体,

8、用于亚单位疫苗生产。外毒素是蛋白质组成,由外毒素是蛋白质组成,由A A、B B两个亚单位构成。两个亚单位构成。lA A亚单位亚单位(活性亚单位):毒素活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活性亚单位):毒素活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lB B亚单位亚单位(结合单位):能使毒素分子特异性地结合在宿主易(结合单位):能使毒素分子特异性地结合在宿主易感组织的细胞膜受体上,并协助感组织的细胞膜受体上,并协助A A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亚单位穿过细胞膜。决定免疫决定免疫原性原性。A A亚单位亚单位B B亚单位亚单位内毒素内毒素:内毒素指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内毒素指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LPS)成分,成分

9、,细菌在死亡后裂解后才释放。细菌在死亡后裂解后才释放。2.2.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endotoxin):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抗原性抗原性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碍、休克、DICDIC等等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毒性作用毒性

10、作用160 160,2-42-4h h才被破坏才被破坏60-80 60-80,3030minmin被破坏被破坏稳定性稳定性脂多糖脂多糖蛋白质蛋白质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放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放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放后释放存在部分存在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菌来源来源内毒素外毒素区别要点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THANK YOUSUCCESS2024/5/7 周二7可编辑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一、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一、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1.1

11、.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体外连续传代培养2.2.高于最适生长温度培养高于最适生长温度培养3.3.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4.4.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5.5.通过非易感动物通过非易感动物6.6.通过基因工程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二、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二、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 回归易感动物是增强细菌毒力的最佳方法。回归易感动物是增强细菌毒力的最佳方法。第四节第四节 病原菌与传染病原菌与传染传染: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突破机体的防御机构,在一定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突破机体的防御机构,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的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

12、程度的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过程。过程。隐性传染隐性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发生: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发生 轻度的病理变化,但此轻度的病理变化,但此变化不表现为临床症状变化不表现为临床症状。显性传染显性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发生: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引起机体发生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表现为临床症状表现为临床症状。局部传染局部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后,在一定的部位定: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后,在一定的部位定 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局部病理变化局部病理变化。全身传染全

13、身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后,全身扩散,对: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后,全身扩散,对全身全身 引起病理变化引起病理变化。带菌现象带菌现象:是指病原微生物虽然侵入宿主体内,并不引起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虽然侵入宿主体内,并不引起传染,而只呈现而只呈现无害寄生状态无害寄生状态;或者动物发病痊愈及临床康复期后的一;或者动物发病痊愈及临床康复期后的一定时间,定时间,机体内乃有病原菌机体内乃有病原菌存在,不断排菌。存在,不断排菌。一、病原菌引起动物传染的条件一、病原菌引起动物传染的条件1 1、病原菌的毒力与数量、病原菌的毒力与数量2 2、侵入途径(门户)、侵入途径(门户)3 3、动物机体的易感

14、性、动物机体的易感性4 4、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二、病原菌传染的途径二、病原菌传染的途径三、病原菌的排除途径三、病原菌的排除途径1.1.呼吸道传染:呼吸道传染:2.2.消化道传染:消化道传染:3.3.皮肤、粘膜创伤传染:皮肤、粘膜创伤传染:4.4.接触传染:接触传染:5.5.节肢动物传染:节肢动物传染:6.6.生殖道和泌尿道传染:生殖道和泌尿道传染:1.1.局部传染时:局部传染时:2.2.呼吸道传染时:呼吸道传染时:3.3.消化道传染时:消化道传染时:4.4.泌尿生殖道传染时:泌尿生殖道传染时:病灶破溃,随分泌物、脓汁病灶破溃,随分泌物、脓汁呼吸道分泌物、痰、鼻汁、咳嗽、喷嚏

15、呼吸道分泌物、痰、鼻汁、咳嗽、喷嚏随粪便、呕吐物随粪便、呕吐物尿、阴道分泌物尿、阴道分泌物四、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常规内容和步骤四、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常规内容和步骤1.检验材料采取:检验材料采取:2.抹片染色镜检:抹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分离培养:4.生理、生化特性检查:生理、生化特性检查:5.动物试验:动物试验:6.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取料准确、无菌操作、正确运输和保存。取料准确、无菌操作、正确运输和保存。形态学观察形态学观察获得纯培养获得纯培养观察培养特性,检测生化特性观察培养特性,检测生化特性观察致病性、病变等。观察致病性、病变等。常规血清学检查常规血清学检查*从上述检测结果,综合

16、分析得出微生物诊断从上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微生物诊断 1.1.何谓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力、侵袭力?何谓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力、侵袭力?2.2.什么是细菌外毒素什么是细菌外毒素?其基本特性如何?其基本特性如何?3.3.什么是类毒素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有何用途?4.4.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性。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性。5.5.简述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异同点。简述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异同点。6.6.叙述增强或减弱细菌毒力的方法及实践意义。叙述增强或减弱细菌毒力的方法及实践意义。7.7.叙述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叙述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8.8.叙述病原菌感染途径及排除途径。叙述病原菌感染途径及排除途径。第五章第五章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THANK YOUSUCCESS2024/5/7 周二14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