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模拟测试试题经典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中学生相关估算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为500kg
B.重力为500N
C.密度为5×103kg/m3
D.伸开的一只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为1.0×105N
2.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下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F1=F2>F3
3.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该石块将( )
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停止运动
4.端午节,小明提着如图所示的一盒粽子去奶奶家。他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的目的是(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5.已知河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当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轮船受到的重力变大
B.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C.轮船将下沉
D.轮船受到的浮力变小
6.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轻质木板,木板上放有一个可连续改变重力的物块,木板左端可绕固定点O转动,右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住使其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的过程中,若要保持拉力F大小不变,则物块的重力应该( )
A.始终不变 B.一直变大 C.一直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5cm,质量为0.9kg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10cm长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往容器里继续加水,直到细绳刚刚被拉断立即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静止时,水对容器压强变化了1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0.9g/cm3 B.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3
C.绳子刚断时A受到的浮力为15N D.绳子断后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63N
8.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 )
①0~1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0N
②1~3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
③5~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④3~5s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200J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二、填空题
9.如图是小芳玩儿童蹦极跳床时的情景,在小芳与跳床接触的瞬间,跳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10.如图所示,铁球由斜面上滚下,到达水平面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铁球具有______;经过条形磁铁的旁边,可判断铁球受到磁力的作用,依据是铁球______;铁球在A点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
11.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车轮,这样做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这是通过限定每一车轴平均承载的___________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
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时,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当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木块的动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重50N的桌子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N的水平推力推它,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当用30N的力推桌子时,桌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用50N的力推桌子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此时桌子做______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假如运动的桌子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做______运动。
14.小亮坐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 ______很小,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 ______外。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长为1.5m,AO长为0.3m,物体G的重力为60N,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点应至少施加一个 _____牛的力FB,方向为 _____。
16.如图,为某举重运动员在0.5s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举起过程中拍摄的两张照片.某同学根据照片测出杠铃的直径与杠铃被举高的高度之比是2:3.已知杠铃的质量为100kg,杠铃的实际直径是40cm,由此推算出该运动员在上述过程中对杠铃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 W.(g取10N/kg)
三、解答题
17.如图,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画出木块在斜面上时木块所受到重力与它对斜面的压力,并画出它在水平面上时所受的力。
18.如图所示,硬棒 AC 绕O 点转动,在 B 点施加动力 F1时,棒刚好处于静止状态请你画出阻力 F2的力臂L2和作用在 B 点的最小动力 F1。
19.如图所示,用向下的力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了0.5m,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20.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跟地球一样,在其它星球上的物体也受到重力作用,如表列出的是质量是1kg的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星球
月球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重力N
1.62
3.60
8.50
9.80
3.76
22.9
9.05
8.30
11.0
(1)由如表可知,同一物体放在______星上受到的重力最大,在金星上的8.50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2)一宇航员质量为70kg,这个宇航员在海王星上的重力为______;
(3)地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选填“垂直向下”或者“竖直向下”)。
2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_______相同,实验过程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
(2)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甲、乙、丙所示,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________ ;
(3)下列物理观点或规律可以由该实验结论直接说明的是_______。
A.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
二
2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_法。
(2)通过比较 __________两图可探究受力面积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__________(选填“A”或“B”)。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
二
23.如图,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
(1)如图甲,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把一个柱状固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______和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______,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关系;更换烧杯中的液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再次浸没在该液体中,可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______的关系;
(2)如图乙、图丙、图丁、图戊,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图乙,把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图丙,把空小桶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图丁,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图戊,把盛有溢出水的小桶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4,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______的关系式时(用F1、F2、F3、F4表示),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如图丁所示的实验中,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在没有接触溢水杯中的水面之前,溢水杯没有盛满水,然后将小石块浸没在溢水杯里的水中。由此可得排开水的重力______小石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只用图乙和图丁所示的实验操作,不用其它操作过程,即可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小石块密度表达式ρ小石块______(用F1、F3、ρ水表示)。
24.图甲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A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碰到同一木块B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___________的关系;
(2)甲实验中让钢球从高为h的斜面由静止释放碰上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B,如图甲所示。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若斜面光滑,钢球从静止滚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钢球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甲实验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远近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_,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25.物理实验兴趣小组间开展竞赛活动,甲组出题乙组用实验的方法解答;甲组用布帘将一个滑轮组遮蔽(如图),乙组同学通过测量:滑轮组下方所挂重物重力为G,重物被匀速提升的高度为H,乙组同学施加在滑轮组绕绳的自由端的拉力为F,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通过3组实验(数据见下表)乙组同学探究出“布帘背后的秘密”;
实验次数
1
2
3
G/N
5.0
8.0
11.0
F/N
2.0
3.0
4.1
H/cm
10.0
15.0
20.0
h/cm
30.1
45.1
60.2
假设你是乙组成员请判断:
(1)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 ______(选填“一个”或“两个”);
(2)请在图中画出布帘后的滑轮组及绕线的方法;______
(3)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 ______(选填“1N”、“2N”或“3N”);
(4)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 ______(选填“80%”、“33%”或“25%”);从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______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请你提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______。
26.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受到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后仍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已知立方体的质量是500g,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求:
(1)物体的密度?
(2)求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7.如图是检修员对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进行体检的情景,他们用一个氦气球将检修员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减小到面板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此方法被网友称赞“太机智”。已知氦气球(包括球内氦气)连同吊索等配件的总质量为180kg,体积为200m3,若检修员需要携带20kg的检修装备,反射面板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20N。求:(g=10N/kg;ρ氦气=0.18kg/m3;ρ空气=1.29kg/m3)
(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________)
(2)氦气球受到的浮力;(________)
(3)检修员的体重为多大时,他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刚好为零;(________)
(4)检修员需站在面板上才能工作,为了不踩坏反射面板,检修员的质量必须控制在_______kg范围之内才能开展工作。
28.在涪江六桥建筑工地,工人师傅正用塔吊通过滑轮组从河床吊起一如图甲所示工件。已知工件上下两部分都为正方体,重22500N,工件上升速度保持为0.1m/s。吊装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机械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10N/kg)。问:
(1)河床受到水的压强多大?
(2)动滑轮的重力多大?
(3)工件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做功的功率多大?
(4)第15s时的机械效率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故A错误;
B.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
故B正确;
C.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为1.0×103kg/m3,故C错误;
D.压强的单位为Pa,因此伸开的一只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为1.0×105 Pa,故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D
【详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前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且由于木块做匀速运动,所以拉力等于摩擦力,故前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即F1=F2;第三次实验,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木块仍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相等,但由于此时摩擦力变小,所以测力计的示数F3小于F1和F2。综合上面两种情况可得
F1=F2>F3
故选D。
3.C
解析:C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石块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时,石块将保持外力消失一瞬间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4.B
解析:B
【详解】
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选B。
5.B
解析:B
【详解】
A.从河里驶向大海时,船的质量不变,故重力不变,故A错误;
D.当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时,轮船始终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故从河里驶向大海时,重力不变,故浮力不变,故D错误;
B.由D选项可知,浮力不变,故根据可知,从从河里驶向大海时,液体的密度变大,故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故B正确;
C.由B选项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则轮船要上浮,故C错误。
故选B。
6.B
解析:B
【详解】
图中木板左端可绕固定点O转动,物块对木板的压力为该杠杆受到的阻力,因为要保持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杠杆受到的阻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右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住使其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的过程中,阻力臂不断减小,所以若要使F不变,则阻力应不断变大,即物体的重力应不断变大。
故选B。
7.D
解析:D
【详解】
A.物体A的密度
故A错误;
B.木块A的重力
GA=mAg=0.9kg×10N/kg=9N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时,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所受的浮力
F浮=GA=9N
此时A排开水的体积
A浸在水中的深度
倒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
那么容器的底面积
故B错误;
C.结合题意及p=ρgh得,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静止时,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化量
A排开水体积的减少量
∆V排=S容器∆h=300cm2×1cm=300cm3
则细绳被拉断前,A排开水的体积
V排′=V排+∆V排=900cm3+300cm3=1200cm3
所以绳子刚断时A受到的浮力
F浮1=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200×10-6m3=12N
故C错误;
D.细绳被拉断前,A浸入水中的深度
此时水的总深度
h总=h′+h绳=12cm+10cm=22cm
绳子断后A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总深度
h总1=h总-∆h=22cm-1cm=21cm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总1=1.0×103kg/m3×10N/kg×0.21m=2.1×103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容器=2.1×103Pa×300×10-4m2=63N
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A
【详解】
①由图象可知,物体静止,物体受到的推力与静摩擦力二力平衡,由图乙可知
故①正确;
②由图象可知,在内物体受到的推力;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在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故②错误;
③由图象可知,在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不为0,故③错误;
④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故④错误。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9.形状 大小
【详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跳床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变形。
[2]在方向和作用点一定时,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10.A
解析:惯性 运动状态(方向)发生改变 平衡力
【详解】
[1]因为铁球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铁球到达水平面后仍能向前运动。
[2]经过条形磁铁的旁边时,可以看到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说明铁球受到磁力的作用。
[3]铁球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铁球在A点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受力面积 压力
【详解】
[1]装有较多车轮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受力面积一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是控制压力来控制压强。
12.6 2.6 增大
【详解】
[1]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每一个大格是1N,每一个小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6N。
[2]当拉力增大到3N后,因为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仍等于重力,没有变化,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6N。
[3]拉力增大后,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木块将做加速运动,木块的速度增大,质量不变,木块的动能增大。
13.30 30 加速 匀速直线
【详解】
[1]当桌子受10N的水平推力,桌子未动,说明:桌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N。
[2]当用30N的力推桌子时,桌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的大小为30N。
[3]当用50N的力推桌子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30N。
[4]此时箱子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合力方向与推力方向一致,所以桌子做加速运动。
[5]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原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4.火车 压强 安全线
【详解】
[1] 以火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与火车(或自己)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树木是向后运动的。
[2][3]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高速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以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
15.竖直向下
【详解】
[1][2]根据题意知道,AB=1.5m,AO=0.3m,则
BO=1.5m﹣0.3m=1.2m
当作用在B点的力竖直向下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设为动力为F,由杠杆平
解析:竖直向下
【详解】
[1][2]根据题意知道,AB=1.5m,AO=0.3m,则
BO=1.5m﹣0.3m=1.2m
当作用在B点的力竖直向下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设为动力为F,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
G×AO=F×BO
即
60N×0.3m=F×1.2m
解得F=15N,即为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点应至少施加的力为15N,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6.1200
【解析】
解:杠铃的实际直径是40cm,杠铃的直径与杠铃被举高的高度之比是2:3,所以高度是60cm.
对杠铃做功的平均功率.
故答案为1200.
【点评】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以及功的计算,
解析:1200
【解析】
解:杠铃的实际直径是40cm,杠铃的直径与杠铃被举高的高度之比是2:3,所以高度是60cm.
对杠铃做功的平均功率.
故答案为1200.
【点评】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以及功的计算,易出错.
三、解答题
17.【详解】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向下、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压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时,受到竖直向
解析:
【详解】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向下、带箭头的线段即为压力的示意图;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18.【详解】
由题知道,O 为支点,延长 F2 的作用线,从O 点作 F2 作用线的垂线即为 L2;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动力臂最长,则要使施加的力最小。作用在 B 点的力,当以
解析:
【详解】
由题知道,O 为支点,延长 F2 的作用线,从O 点作 F2 作用线的垂线即为 L2;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若动力臂最长,则要使施加的力最小。作用在 B 点的力,当以 OB为动力臂时为最长力臂,从 B 点作 OB 的垂线,方向向上,即为最小动力 F1,如下图
19.【详解】
由题意可知,向下拉绳子时,承担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绳子有效股数
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绳子的固定端应先系在动滑轮挂钩上,据此绕线,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向下拉绳子时,承担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绳子有效股数
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绳子的固定端应先系在动滑轮挂钩上,据此绕线,如图所示:
20.木 在金星上,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8.50N 770N 竖直向下
【详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在木星上受到的重力最大。
[2]金星上g=8.50
解析:木 在金星上,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8.50N 770N 竖直向下
【详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在木星上受到的重力最大。
[2]金星上g=8.50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在金星上,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8.50N。
(2)[3]根据图表可知,1kg的物体在海王星的受到的重力为11.0N,即
所以宇航员在海星上的重力为
G=m宇g海=70kg×11.0N/kg=770N
(3)[4]在地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1.同一 速度 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远 C
【详解】
(1)[1][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使小车到
解析:同一 速度 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远 C
【详解】
(1)[1][2]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
[3]实验中分别选用毛巾、棉布和木板进行实验,是为了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4]正确操作后,观察到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运动的距离最短,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最大,可得出的结论是:小车速度大小相同时,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3)[5]A.本实验研究的对象小车是运动的,不能直接说明“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这一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不受力时同样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由运动的小车受到阻力时速度变慢可以直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
22.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乙、丙 A 等于
【详解】
(1)[1][2]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
解析: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乙、丙 A 等于
【详解】
(1)[1][2]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这用到了转换法。
(2)[3]要探究受力面积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需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图乙丙符合题意。
[4]比较图乙、丙所示实验,压力大小相同,乙中受力面积较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5]在图丙、图丁中,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由p=可知压强相同,即p丙=p丁。
二
23.体积 深度 液体密度 F1﹣F3=F4﹣F2 小于
【详解】
(1)[1][2]在同一种液体中,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深度,可以得出物体
解析:体积 深度 液体密度 F1﹣F3=F4﹣F2 小于
【详解】
(1)[1][2]在同一种液体中,改变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物体浸没在液体内的深度,可以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
[3]控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深度相同,通过更换烧杯中的液体,可以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4]由题可知,小石块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 F1﹣F3
小石块浸没于水中时,排开的水所受的和重力
G排=F4﹣F2
所以,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F1﹣F3=F4﹣F2
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5]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在没有接触溢水杯中的水面之前,溢水杯没有盛满水,然后将小石块浸没在溢水杯里的水中,则小石块排的水没有全部被溢出,即测得的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实际值,所以,由此可得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4)[6]小石块的重
G=F1=mg=ρ小石块gV
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F浮= F1﹣F3=ρ水gV排
小石块的密度
24.速度 阻力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守恒 能 不受力
【详解】
(1)[1]甲实验中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研究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
解析:速度 阻力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守恒 能 不受力
【详解】
(1)[1]甲实验中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研究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2]乙实验中,让同一个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则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不同,所以乙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小车的运动与所受阻力的关系。
(2)[3]甲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来间接的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木块被推的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4] [5]若斜面光滑,钢球从静止滚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钢球的机械能守恒;斜面是否光滑与木块移动的距离无关,所以能完成实验探究。
(3)[6]由实验可知,接触面越光滑,物体所受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所以由此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则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5.一个 1N 80% 物重 绳子与滑轮之间有摩擦
【详解】
(1)[1]绳子的有效段数
故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一个(若是两个,有效段数为4或5)
(2)[
解析:一个 1N 80% 物重 绳子与滑轮之间有摩擦
【详解】
(1)[1]绳子的有效段数
故动滑轮实际被使用的个数是一个(若是两个,有效段数为4或5)
(2)[2]有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由图可知,从滑轮组出来的绳子的方向是水平方向,则还需要一个定滑轮;绳子先连接动滑轮上端的挂钩,然后绕过定滑轮、动滑轮、另一个定滑轮,如图所示:
(3)[3]若不考虑摩擦,则由可知,滑轮组中所有动滑轮(及动滑轮间的连接物)总重力约为
(4)[4]如不考虑摩擦,当提升重物重力为G=4.0N时,根据
可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接近80%。
[5]由表中数据知,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同理可知,第2次、3次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8%、89%;由此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6]乙组同学发现实验数据不像“理想模型”那样完美,产生误差的原因:绳与轮之间存在摩擦。
26.(1) 0.5×103kg/m3;(2) 0.4N.
【详解】
(1)物体的密度
ρ==0.5×103kg/m3;
(2)物体的重力
G=mg=0.5kg×10N/kg=5N,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
解析:(1) 0.5×103kg/m3;(2) 0.4N.
【详解】
(1)物体的密度
ρ==0.5×103kg/m3;
(2)物体的重力
G=mg=0.5kg×10N/kg=5N,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4.6N,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G-F拉=5N-4.6N=0.4N.
答:(1)物体的密度是0.5×103kg/m3;
(2)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0.4N.
27.70kg
【详解】
解:(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
(2)氦气球受到的浮力
(3)他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刚好为零,即浮力等于总重,则检修员的体重为
(4)为了不踩坏反
解析: 70kg
【详解】
解:(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
(2)氦气球受到的浮力
(3)他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刚好为零,即浮力等于总重,则检修员的体重为
(4)为了不踩坏反射面板,即支持力最大为120N,则检查员的体重为
检查员的质量为
答:(1)氦气球内氦气的质量;
(2)氦气球受到的浮力为;
(3)检修员的体重为580N时,他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刚好为零。
(4)检修员的质量必须控制在70kg以内。
28.(1)2.5×104Pa;(2)2500N;(3)625W;(4)83.3%
【详解】
解:(1)由乙图可知,河水深度
h=vt1=0.1m/s×25s=2.5m
河床受到压强
p=ρgh=1.0×
解析:(1)2.5×104Pa;(2)2500N;(3)625W;(4)83.3%
【详解】
解:(1)由乙图可知,河水深度
h=vt1=0.1m/s×25s=2.5m
河床受到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2.5m=2.5×104Pa
(2)工件露出水面后
η=90%
不计滑轮摩擦时有
所以,动滑轮的重力
(3)由图甲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根数为4根,工件出水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拉力功率
P=Fv=6250N×0.1m/s=625W
(4)第15s时,工件只有下部正方体处于水中,由乙图可知,下部正方体边长
L=vt2=0.1m/s×(25s-15s)=1m
下部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L3=(1m)3=1m3
此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1m3=104N
所以,此时的机械效率
答:(1)河床受到水的压强为2.5×104Pa;
(2)滑轮的重力为2500N;
(3)工件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做功的功率为625W;
(4)第15s时的机械效率为8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