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测试试题A卷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是2105PaB一个苹果的重力大约是1.5NC优秀运动员短时间运动的功率约100WD一名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做功大约是300J2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ABCD3竖直上抛的橡皮上升到最高点,如果此时它受到的力突然消失,那么它将()A静止在空中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继续上升4如图所示,小汽车是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
2、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使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更加稳定B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C小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5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高山上做饭要用高压锅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C离心式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D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与下沉6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轻质木板,木板上放有一个可连续改变重力的物块,木板左端可绕固定点O转动,右端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住使其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的过程中,若要保持拉力F大小不变,则物块的重力应该()A始终不变B一直变大C一直变小D先变大
3、后变小7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时,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使水缓缓流出,当物块A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恢复原长没有发生形变),此时关闭阀门B弹簧受到的拉力F跟弹簧的伸长量L关系如图所示(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物块A不吸水)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打开阀门前物块A受到的浮力10NB物块A的密度0.610kg/m3C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伸长了2cmD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6103Pa8如甲
4、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二、填空题9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很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1)用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看到瓶子发生了变形,表明_;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_跟力的大小有关;(2)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盖紧瓶盖,待水冷却后发现瓶子向内凹陷,这个现象表明了_的存在;(3)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在把空的矿泉水瓶慢慢按入水中时,感
5、到手在用力,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_;同时发现矿泉水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越多,手用的力越大。由此可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_密切相关。10如图所示,小丽同学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小丽对自动扶梯的压力与自动扶梯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一对 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假如自动扶梯突然停止则小丽由于惯性,会向 _(选填“前”或“后”)倒。11乘坐火车是大家出行的便捷方式,火车轨道上的枕木是通过增大 _的方法减小压强;骑自行车遇到紧急情况时立即捏刹车,这是通过 _来增大摩擦。12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物块浸在水中,B图中物块所受浮力_N,由B、C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若将C图中的细线剪
6、断,物块的重力势能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如图,重40N的物体被60N的水平压力F1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P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1为_N;再将该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用20N的水平拉力F2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变为4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2增加_N。14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上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驶过时,其两侧空气流动速度_,气压_,人靠近时容易被压向列车而发生危险151m长的杠杆左端挂的物体,右端挂的物体,要使杠杆水平平衡,支点应在距
7、左端_m处:如果两端重物各增加10N,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则支点应向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_m。16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2000N。在此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m/s;汽车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为_J。三、解答题17重 30N 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18仰卧起坐运动是以臀部为支点O,利用腹部发力,带动人体上半身往上运动,若腹部施力位置为M,请画出最小动力F。19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2)画出滑
8、轮组最省力绕法20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甲弹簧的长度/cm6.07.59.010.512.013.515.0乙弹簧的长度/cm6.09.012.015.018.021.024.0(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比。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的伸长比乙弹簧_(填“大”或“小”)。(2)如图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测力计;(填“A”或“B”)(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9、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当拉力为8N时,甲弹簧的长度为_cm。21小新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挂钩的木块、一个砝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一个弹簧测力计。小新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第1次和第2次实验用的是同一长木板,第3次用的是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为了完成实验,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木板上做_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拉力的大小
10、。(2)他做第1次实验时,拉力F、木块移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2、3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N。(3)当正确完成第1次和第2次实验后,发现第二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比第一次的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4)通过比较第_次和第_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二。二22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小明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的错误之处是:_。除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_。(2)小红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_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小明和小红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
11、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_不同。(4)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4)。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由图象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海波是 _(填“晶体”或“非晶体”)。(5)如图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将三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_。(填字母)二23小雨探究“圆锥形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2、(1)由图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有关,与物体没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2)由图步骤A、_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圆锥形物体的密度为_kg/m3,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3。(4)如果在步骤E中不小心使物体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部有力的作用,则所测液体密度将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圆锥形物体从底部刚好接触水面开始缓慢没入水中,描绘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锥形物体的浸入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与如图中相符合的是_。A B C D(6)小雨继续探究,如图中步骤
13、F所示,圆锥形物体底部距离烧杯底部为2cm,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空烧杯内加水,当所加水使圆锥形物体刚好浸没时(水未溢出),共向烧杯中加入_g的水。(已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烧杯底面积为300cm2)24观察、实验、推理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物理学家伽利略因观察到比萨大教堂穹顶上吊灯因风不停摆动,发现了摆的重要特性某兴趣小根据当时情况,准备了小钢球(大小可忽略不计),弹性很小的结实轻细绳等器材组成了图甲装置,在无风的情况下,把小钢球拉离到最低位置(A)x处释放如图乙所示,小钢球将来回摆动兴趣小组猜想影响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因
14、素有:摆绳长l,小钢球质量m,起始小钢球拉离到最低位置(A)的距离x,由此进行实验,用秒表记下小钢球往返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第摆绳长/(m)小钢球质量 (m)最初将小钢球拉至最低位置的距离x (cm)小钢球往返动 一次的平均时间(s)11505.01.9921507.02.0031509.02.00411009.02.00511509.02.0062509.02.8374509.03.99(1)由表中_(填表中实验次第序号)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无关;(2)由表中第3、4、5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_无关:(3)由表中第3、6
15、、7次实验数据分折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_;(4)我们生活用的摆钟(如图丙),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有人发现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则需将摆锤往_调(填“上”或“下”)。25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个;(2)如图乙所示,用弹
16、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26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用10牛的拉力水平向右拉动该物体,地面与物体之间的阻力是物体重力的0.1倍。(1)求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2)求这个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
17、及方向。27如图 ,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0.2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50cm,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N。求:(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和物块的质量;(3)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28如图装置中,轻质杠杆支点为O,不吸水的正方体A和B通过轻质细线连接悬挂于D点,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足够高且底面积为200cm2的柱形容器。已知GA4N、GB20N,A和B的边长、连接A和B的细线长以及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均为10cm,O、D两点间的距离为20cm,O、
18、E两点间的距离为80cm。求:(1)C物体的重力;(2)向容器中缓慢加入3kg的水,同时调节物体C的位置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此时B受到的浮力;(3)在(2)问的基础上继续向容器缓慢加水,直到加入水的总质量为3.8kg,剪断A上方的细线,待A、B静止后,求AB间绳上的拉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详解】A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4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g0.15kg,受到的重力为Gmg0.1510N/kg1.5N故B符合题意;C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约为10m/s,跑步时施加的力约为F2
19、00N,功率约为PFv200N10m/s2000W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体重约G500N,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h6m,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做功大约是WGh500N6m3000J故D不符合题意际。故选B。2B解析:B【详解】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M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即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方向相反,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M应在竖直位置平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A解析:A【详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当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20、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为零,如果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要保持现在的静止状态,故A符合题意。故选A。4C解析:C【详解】A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使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安全带做得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强,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汽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小汽车高速行驶时,车顶处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而底盘处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对路面
21、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D【详解】A高山上大气压低,导致液体的沸点降低煮东西不容易熟,所以做饭要用高压锅,故A不符合题意;B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汽水被压进吸管里故B不符合题意;C抽水机是利用水泵内叶片的旋转,把水泵内的水甩出后,外界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水泵里,故C不符合题意.;D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沉是与物体的浮沉条件有关,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B【详解】图中木板左端可绕固定点O转动,物块对木板的压力为该杠杆受到的阻力,因为要保持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杠杆受到的阻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右端
22、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住使其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的过程中,阻力臂不断减小,所以若要使F不变,则阻力应不断变大,即物体的重力应不断变大。故选B。7D解析:D【详解】A打开阀门前,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V排VA(0.1 m)31103m3所以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故A正确;B当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物块A是处于漂浮状态,故F浮G得水gV排AgVA所以水VAAVA则A水水1.0103kg/m30.6103kg/m3故B正确;CD漂浮时,物块受平衡力,由题意知GF浮水gV排1.0103kg/m
23、310N/kg(1)1103m36N全部浸没时,根据物块A受平衡力作用可知:弹力FF浮G10N6N4N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L2cm,所以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水深h40cm2510cm2cm34cm0.34m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0.34m3.4103Pa故C正确,D错误。故选D。8D解析:D【详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图像可知两次均为正比函数,故选项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运动时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摩擦力一样大,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因两次移动距离相
24、同,两次拉力大小相同,故两次对木块做功相同,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公式P=Fv可得;拉力大小相同时,速度大小不同,两次做功功率不同;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二、填空题9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 大气压强或(大气压) 向上的浮力或(浮力) 排开水的体积或(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质量;排开水的重力) 【详解】(1)12 用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看到瓶子发生了变形,表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2)3 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盖紧瓶盖,待水冷却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水,使瓶内的气压减小,而瓶外的大气压不变
25、,则瓶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内凹陷。(3)45 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在把空的矿泉水瓶慢慢按入水中时,感到手在用力,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同时发现矿泉水瓶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越多,手用的力越大说明受的浮力也越大,由此可以推想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水的体积密切相关。10相互作用力 前 【详解】1小丽对扶梯的压力和扶梯对小丽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的两个力,受力物体互为彼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自动扶梯突然停止时,小红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红会向前倒。11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 【详解】1火车轨道上的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
26、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2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12B解析:4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变小 【详解】1B图中物块所受浮力F浮=2.8N-2.4N=0.4N2BC都是水,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浮力不同,故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完全浸没测力计仍有示数,所以若将C图中的细线剪断,物体下沉,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变小。1340 0 【详解】1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100cm2=0.01m2故墙壁受到的压强为2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为3当拉力变为40N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仍受力
27、平衡,故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又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得到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加了0N。14快 小 【详解】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152m 右 0.05m 【详解】1设支点离左端为L,则左端力臂为L,右端力臂为(1-L),由杠杆平衡原理得G1L=G2(1-L)解得:L=0.2m。23增加物体解析:2m 右 0.05m 【详解】1设支点离左端为L,则左端力臂为L,右端力臂为(1-L),由杠杆平衡原理得G1L=G2(1-L)解得:L
28、=0.2m。23增加物体后,设左端力臂为L,右端力臂为(1-L),则(G1+10N)L=(G2+10N)(1-L)带入数据解得:L=0.25m。则支点向右端移动了0.05m。161.8107 【详解】1由于汽车匀速行驶,所以受平衡力作用,即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F=f=1500N由知道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由P=W/t知道,汽车行驶5min=300解析:1.8107 【详解】1由于汽车匀速行驶,所以受平衡力作用,即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F=f=1500N由知道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由P=W/t知道,汽车行驶5min=300s牵引力所做功是W=Pt=6104W300s=1.8107J三、解答题17【详解
29、】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浮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而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FG30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物解析:【详解】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浮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而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FG30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8【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M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M点垂直于OM作解
30、析:【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M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M点垂直于OM作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9(1);(2)【详解】(1)在图中,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过支点O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过B点做竖直向下的阻力。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用3股绳子承担物重,绳端拉力向上。解析:(1);(2)【详解】(1)在图中,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过支点O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过B点做竖直向下的阻力。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用3股绳子承担物重,绳端拉力向上。20正 小
31、A 18.0 【详解】(1)1分析表格数据知道,无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且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解析:正 小 A 18.0 【详解】(1)1分析表格数据知道,无论是甲弹簧还是乙弹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且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之比是定值(甲弹簧的比值为1.5cm/N,乙弹簧的比值为3cm/N),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会发现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总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3分析表格数据知道,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
32、长度,即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根据题意知道,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大于乙,即量程较大的是A测力计。(3)4由表中的数据知道,甲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5cm,所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当拉力为8N时,甲弹簧伸长的长度为8N1.5cm/N=12.0cm故此时甲弹簧的长度为6.0cm+12.0cm=18.0cm21匀速直线 等于 3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 3 【详解】(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
33、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解析:匀速直线 等于 3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 3 【详解】(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3由图3知:26s物体做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2知此过程的拉力为3N,所以滑动摩擦力为3N;68s物体做减速运动,但由于压力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仍为3N,故第7s时,摩擦力为3N。
34、(3)4由1、2两次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故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4)56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图2、3两次符合要求。二2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秒表 (a) 质量 固液共存 晶体 C 【详解】(1)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解析: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秒表 (a) 质量 固液共存 晶体 C 【详解】(1)1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其原因是容器底和容器壁的
35、温度和液体的温度不同。2 实验过程中,要记录的物理量是温度和时间,故实验中还需要秒表。(2)3图2中的(b)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漸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图2中的(a)气泡在沸腾时体积逐渐变大,这些气泡到达水面会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会散发到空气中,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3)4小明和小红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由图3知,初温、末温都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根据得,因为质量不同,所以都沸腾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即加热时间不同。(4)56由图4和图5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已经达到固定的温度(即熔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它正处在熔化过程中,故海波是固液共存态,而且
36、说明它是晶体。(5)7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小试管中的水也达到沸点,但是如果大试管和小试管中水温相同,小试管中的水不能从大试管中的水继续吸热,小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AB图中大试管和小试管水上方气压相同,水的沸点也相同,即小试管中水不能沸腾;而C图中大试管水上方密封,气压会比小试管水的上方气压大,即大试管中水的沸点比小试管的水沸点高。故C符合题意。故选C。二23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DE 4103 0.8103 偏大 B 1400 【详解】(1)1由图ABC可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弹簧测力计解析:排开液体的体积 无关 DE 4103 0.8103 偏大
37、 B 1400 【详解】(1)1由图ABC可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根据F浮=G-F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则说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2由图CD可知,物体浸没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根据称重法,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相同,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3由步骤ADE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F浮=G-F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4由图AC可知,根据称重法,物体浸
38、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F=4N-3N=1N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4103kg/m35由图AE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液=G-F=4N-3.2N=0.8N液体的密度=0.8103kg/m3(4)6如果在步骤E中不小心使物体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部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浮力变大,则所测液体密度将偏大。(5)7因为圆锥形物体“下小上大”,所以随着圆锥形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也增加,但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的幅度在变大,根据F浮=液gV排知,浮力变大,且浮力增大的幅度在变大;根据F浮=G-F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且测力计示数变小的幅度在变大(即图线逐渐变
39、陡),到圆锥体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故B图符合题意。(6)8圆锥体的体积V=10-4m3=100cm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G-F=4N-3N=1N由称重法可知拉力减小1N,由于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0.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0.1cm,故弹簧缩短了0.1cm=1cm由(5)可知物体的高度是2cm,圆锥形物体底部距离烧杯底部为2cm,所以需要加水的体积为V加=S(h1+h2+h)-V=300cm2(2cm+2cm+1cm)-100cm3=1400cm3加水的质量m加=水V加=1g/cm31400cm3=1400g242、3 小钢球的质量 长 上 【详解】(1)1研
40、究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的关系时,要控制摆长、质量不变,故由表中 1、2、3三组数据可知:小解析:2、3 小钢球的质量 长 上 【详解】(1)1研究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的关系时,要控制摆长、质量不变,故由表中 1、2、3三组数据可知: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无关。(2)2由表中第3、4、5次实验数据可知,只有小球的质量不同,而其它因素相同,而分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相同,故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与小钢球质量无关。(3)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可知,只有摆长不同,因它因素相同,分折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
41、越长。(4)4根据(3)可知,摆绳越长,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长;摆绳越短,小钢球往返一次的时间越少,正在工作的摆钟往返一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走时比准确时慢),应缩短摆垂,则需将摆锤往上调。25左 6 变大 不相符 【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设一个钩码重力为解析:左 6 变大 不相符 【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设一个钩码重力为G,标尺一个格长度为l,则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即4G3l12Gl要使杠
42、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n个钩码nG2l12Gln=6故在B处挂同样钩码6个。(2)3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该力的力臂变短了,阻力和阻力臂不变,会使得拉力变大。(3)4若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身重力会对杠杆平衡有影响;因此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26(1)49 N;(2)5.1 N,方向水平向右【详解】解:(1)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G=mg=5kg9.8N/kg =49N(2)物体受到的阻力f =0.1G=0.149N=4.9N物解析:(1)49 N;(2)5.1 N,方向水平向
43、右【详解】解:(1)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G=mg=5kg9.8N/kg =49N(2)物体受到的阻力f =0.1G=0.149N=4.9N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阻力,受到的合力F合=F拉f=10N4.9N=5.1N方向水平向右。答:(1)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49N;(2)这个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是5.1N,方向水平向右。27(1);(2);0.6kg;(3)【详解】解:(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2)物块的体积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物体的重力为物体的质量为(3)细线剪解析:(1);(2);0.6kg;(3)【详解】解:(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2)物块的体积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物体的重力为物体的质量为(3)细线剪断后,物体漂浮,浮力为6N,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答:(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压力为;(2)此时物块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