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一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锯成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可以锯( )个。
A.4 B.8 C.16 D.64
2.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1米,宽5分米,高8分米,小马虎不小心把前面的玻璃打碎了,新配的玻璃面积是( )正合适。
A.0.8平方米 B.8平方分米 C.40平方分米 D.50平方分米
3.在1~20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个。
A.1 B.2 C.3 D.4
4.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A.15 B.甲数 C.乙数 D.甲、乙两数的乘积
5.下列分数中,最简真分数是( )。
A. B.1 C. D.
6.某书店上半年销售少儿图书7200本,下半年的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下半年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 )册。
A.1200 B.8400 C.15600 D.以上都不对
7.今天早上我烧开水用了4分钟,洗脸用了2分钟,刷牙用了3分钟,做完这些事至少( )分钟.
A.9 B.4 C.5
8.小明去洗澡,一个热水缸里装了300升水,他洗了6分钟,用了一半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钟后,小刚去接着洗澡,他也洗了6分钟,正好把水全部用完。下图中,能表示热水缸里水的容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270cm3=(________)dm3;9.06L=(________)L(________)mL。
10.要使是真分数,同时使是假分数,应该是(________)。
11.小明用数字卡片组成了两个三位数和,要使是3的倍数,是2的倍数,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12.如果a、b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3.学校鼓号队有男生35人,女生21人,如果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等,每排最多排(______)人,这时男、女生一共要排成(______)排。
14.有一个用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________)个正方体木块,最多用(________)个正方体木块。
15.把两个棱长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体积是(______)。
16.工厂生产的10个零件中,一个是次品(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________)次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得数。
+= 1-= -= ++=
+= += -= 2--=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9.解方程。
① ② ③
20.淘气和笑笑比赛折幸运星。淘气6分钟折了5个幸运星,笑笑9分钟折了7个幸运星,谁折得更快?
21.五年级(2)班同学站队,4人一排,5人一排,6人一排都没有剩余。五年级(2)班至少有学生多少人?
22.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做语文作业用了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23.有一个块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现在在长方形的4个角上,各挖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把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那么这个纸盒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
24.有两个长方体水槽,大水槽长为4分米,宽为3分米,小水槽长为3分米、宽为2分米。水槽中都盛有足够的水。有一块石头沉入大水槽后水面上升了3厘米,如果把这块石头投入小水槽,那么水面将上升几厘米?
25.(1)将图形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将图形②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分别画出两次平移后得到的图形。
26.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可以提高垃圾的经济价值,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等优点,推行垃圾分类已是大势所趋。下面是某城市2016~2020年生活垃圾中分类垃圾与未分类垃圾的数量统计图:
(1)2018年分类垃圾的数量占垃圾总量的( )(填几分之几)。
(2)分类垃圾的数量逐年( ),( )年起分类垃圾的数量超过了未分类垃圾的数量。
(3)看了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感想或建议,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根据正方体体积公式,求出大正方体体积,就是可以锯出的小正方体个数。
【详解】
4×4×4=64(个)
故答案为:D
【点睛】
关键是掌握正方体体积公式,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A
解析:A
【分析】
前面的玻璃,也就是需要计算长方体前面面的面积,即长×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8分米=0.8米
1×0.8=0.8(平方米)=80(平方分米)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对长方体的认识,明确前面的玻璃指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是解题关键。
3.B
解析:B
【分析】
先将1~20的自然数中的合数找出来,再找出其中的奇数。
【详解】
1~20中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其中的奇数有: 9、15。所以在1~20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2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奇数和合数的意义,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是合数。
4.B
解析:B
【分析】
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详解】
乙数×15=甲数,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甲数。
故答案为:B
【点睛】
特殊情况还有两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两数的积。
5.C
解析:C
【分析】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最简分数定义: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
【详解】
A.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5,不是最简分数;
B.1是带分数,不是真分数;
C.5<21,5和21互质,是最简真分数;
D.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2,不是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理解真分数和最简分数的含义。
6.A
解析:A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下半年销量比上半年增加了上半年销量的,直接用上半年的销量×即可。
【详解】
7200×=1200(册)
故选择:A
【点睛】
找准单位“1”,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是解题关键。
7.C
解析:C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最合理安排是,先洗脸、刷牙需要2+3=5分钟,同时可以烧开水节约4分钟,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2+3=5(分钟)
答:做完这些事至少需要5分钟.
故选C.
8.A
解析:A
【分析】
本题的简要意思就是一共有300毫升水,小明先洗了6分钟,用了一半的水,停了6分后接着洗,又洗了6分钟,正好把水用完。则图像上最高点应为300毫升,最低点是0毫升;停止洗澡的6分钟,应该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段。
【详解】
A.先洗了6分钟用了一半的水,接着停了6分钟,又洗了6分钟,正好把水全部用完;
B.先洗了6分钟,只是用了300-100=200(毫升)水,接着停了18-6=12(分钟),又洗了6分钟,正好把水用完;
C.匀速洗了12分钟,正好把水全部用完;
D.匀速洗了18分钟,正好把水全部用完。
故答案为:A。
【点睛】
要能够把图象蕴含的意思表述出来,由纵轴可以看出:下降的直线表示热水的量由高到低;由横轴可以看出:下降的直线对应的横轴数据为时间,表示几时到几时水的量在下降。
二、填空题
9.27 9 60
【分析】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大单位变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变大单位除以进率,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270cm3=0.27dm3;
9.06L=9L60mL
【点睛】
熟练掌握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4
【分析】
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是真分数,x>3
是假分数,x≤4
3<x≤4
则x=4
要使是真分数,同时使是假分数,x应该是4。
【点睛】
本题考查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11.8
【分析】
根据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数,个位必须是偶数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
3+4+2=9
3+4+5=12
3+4+8=15
是3的倍数,可能是2、5、8
是2的倍数,可能是0、2、4、6、8
所以要使是3的倍数,是2的倍数,a可能是2或8。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2、3的倍数的特征及应用。
12.ab
【分析】
如果a、b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且a=b+1,由此可知a和b是连续的两个自然数,连续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如果a、b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求法,明确a和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是解题关键。
13.8
【分析】
每排人数相等,求每排最多排多少人,就是求35和21的最大公因数;用男女生的人数之和除以每排的人数即可求出一共要排成多少排。
【详解】
35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7,则每排最多排7人。
(35+21)÷7
=56÷7
=8(排)
【点睛】
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明确求每排最多排多少人,就是求35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解题的关键。
14.7
【分析】
根据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将这个立体图形先还原,再填空即可。
【详解】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4个正方体木块,最多用7个正方体木块。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观察图形,能够根据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5.2
【分析】
将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长方体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和减少了2个正方形的面;长方体体积是两个正方体体积的和,据此分析。
【详解】
1×1×6×2-1×1×2
=12-2
=1
解析:2
【分析】
将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长方体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表面积和减少了2个正方形的面;长方体体积是两个正方体体积的和,据此分析。
【详解】
1×1×6×2-1×1×2
=12-2
=10(平方分米)
1×1×1×2=2(立方分米)
【点睛】
两个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之间)拼起来,因为面数目减少,所以表面积减少,但是体积没变。
16.3
【分析】
第一次,把10个零件分成3份:3个、3个、4个,取3个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较轻的次品在未取的一份中,若天平不平衡,取较轻的一份继续;
第二次,取含有次品的一份(3个或4
解析:3
【分析】
第一次,把10个零件分成3份:3个、3个、4个,取3个的两份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较轻的次品在未取的一份中,若天平不平衡,取较轻的一份继续;
第二次,取含有次品的一份(3个或4个),取2个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若天平平衡,则次品在未取的一份中,若天平不平衡,则较轻的为次品;
第三次,取含有次品的两个零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较轻的为次品。
【详解】
工厂生产的10个零件中,一个是次品(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3次能保证找出这个次品。
【点睛】
熟练掌握找次品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待测物品在分组时,尽量平均分,当不能平均分时,最多和最少只能差1。
三、解答题
17.;;;;
;1;;1;
【详解】
略
解析:;;;;
;1;;1;
【详解】
略
18.;;
;5
【分析】
(1)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计算;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3)先去括号,刚好=1,可带来简便计算;
(4)先交换位置,注意交换
解析:;;
;5
【分析】
(1)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按一般的四则运算顺序计算;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带来简便计算;
(3)先去括号,刚好=1,可带来简便计算;
(4)先交换位置,注意交换时的符号,再运用减法性质可带来简便计算。
【详解】
=
=
=
=
=
=
=
=
=
=
=6-1
=5
19.【分析】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左右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
解:x-0.3+0.3=0.25+0.3
x=0.55
解:
解析:
【分析】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左右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
解:x-0.3+0.3=0.25+0.3
x=0.55
解:
20.淘气
【分析】
每分钟折的个数=折的总个数÷分数数,据此分别求出淘气和笑笑每分钟折的个数,比较即可。
【详解】
淘气:(个),
笑笑:(个),
因为,所以淘气折得更快。
答:淘气折得更快。
【点睛】
解析:淘气
【分析】
每分钟折的个数=折的总个数÷分数数,据此分别求出淘气和笑笑每分钟折的个数,比较即可。
【详解】
淘气:(个),
笑笑:(个),
因为,所以淘气折得更快。
答:淘气折得更快。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认真解答即可。
21.60人
【分析】
求出三种站法每排人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最少人数。
【详解】
4=2×2
6=2×3
2×2×3×5=60(人)
答:五年级(2)班至少有学生60人。
【点睛】
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
解析:60人
【分析】
求出三种站法每排人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最少人数。
【详解】
4=2×2
6=2×3
2×2×3×5=60(人)
答:五年级(2)班至少有学生60人。
【点睛】
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2.小时
【分析】
根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将做数学作业和语文作业的时间加起来即可。
【详解】
+
=+
=(小时)
答: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小时。
【点睛】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解析:小时
【分析】
根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将做数学作业和语文作业的时间加起来即可。
【详解】
+
=+
=(小时)
答: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小时。
【点睛】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23.表面积64平方厘米,体积48立方厘米
【分析】
根据题意,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纸盒的长是10-2×2=6(厘米),宽是8-2×2=4(厘米),高是2厘米。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解析:表面积64平方厘米,体积48立方厘米
【分析】
根据题意,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纸盒的长是10-2×2=6(厘米),宽是8-2×2=4(厘米),高是2厘米。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解答。
【详解】
长:10-2×2=6(厘米)
宽:8-2×2=4(厘米)
表面积:6×4+(6×2+4×2)×2
=24+20×2
=24+40
=64(平方厘米)
体积:6×4×2=48(立方厘米)
答:这个纸盒的表面积是64平方厘米,体积是48立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可通过画图理解题意,明确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的关键。
24.6厘米
【解析】
【详解】
3厘米=0.3分米
4×3×0.3÷(3×2)=0.6(分米)=6(厘米)
解析:6厘米
【解析】
【详解】
3厘米=0.3分米
4×3×0.3÷(3×2)=0.6(分米)=6(厘米)
25.见详解
【分析】
(1)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图形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图形①各边均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图中红色小旗就是把图形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根据平移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图形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图形①各边均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图中红色小旗就是把图形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图形②各关键点均向右平移4格,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得到图形②向右平移4格的图形(红色),再将向右平移后的图形②的各关键点均向下平移3格,再顺次连接各点,就是再向下平移3格的图形(蓝色)。
【详解】
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睛】
画图时要根据旋转图形、平移图形的特征画。
26.(1)
(2)分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2020
(3)人们对分类垃圾的意识在逐渐增强,继续推行垃圾分类,争取所有垃圾都能分类。
【分析】
(1)观察统计图,找出2018年分类垃圾和没分类垃圾的吨数,
解析:(1)
(2)分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2020
(3)人们对分类垃圾的意识在逐渐增强,继续推行垃圾分类,争取所有垃圾都能分类。
【分析】
(1)观察统计图,找出2018年分类垃圾和没分类垃圾的吨数,用分类垃圾除以分类垃圾与没分类垃圾的和;
(2)观察分类垃圾的趋势,找出哪年分类垃圾超过没分垃圾的数量;
(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的信息,说说你对分类垃圾的意义。
【详解】
(1)10÷(12+10)
=10÷22
=
(2)分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起分类垃圾的数量超过了没分类垃圾的数量;
(3)人们对分类垃圾的意识在逐渐增强,继续推行垃圾分类,争取所有垃圾都能分类。(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