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沟通与信息交流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与相关方及公司员工的协商、沟通与信息交流,确保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信息沟通,使所有受到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的员工及其他相关方参与和支持公司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并吸取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改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协商、沟通与信息交流管理。3职责3.1最高管理者负责对重大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的决策。3.2管理者代表负责对重大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的处理。3.3综合管理部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其他相关方及公
2、司内部的信息交流、传递和处理。3.4工会代表员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事务。参与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程序等的讨论、决策。3.5各有关部门负责与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传递和处理,并向综合管理部或管理者代表通报传递和处理情况。3.6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应职能范围内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交流。4管理内容与方法4.1内部信息4.1.1内部信息内容包括: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其他要求; 顾客要求过程、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调查、评价及更改信息; 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及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 各部门的质量、职业健康安
3、全和环境职责: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培训的信息; 监测、测量结果; 不符合与预防纠正措施的信息; 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的信息; 管理评审结果的信息; 员工的建议与意见。4.1.2综合管理部负责按规定要求将所要传达的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上述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至各部门主管。4.1.3工会作为员工代表机构,负责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务,负责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员工与行政中建立沟通、协商交流的桥梁和渠道。4.1.4部门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由各部门主管按规定要求负责将其汇总至综合管理部,各部门之间的质量、职业
4、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交流由各部门间相互传达。4.1.5内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4.1.5.1体系运行信息,包括企业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由最高管理者公布或授权管理者代表公布,综合管理部向各部门发布,再由各部门传达。4.1.5.2由下往上传递的信息,包括员工的意见、建议及投诉等,接收和处理的方式为: 有关人员向各部门的主管汇报,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转交至综合管理部,员工的建议与意见经研讨后,由综合管理部通过所在部门给予答复; 员工向其代表机构工会反映或工会召开员工座谈会,收集有关意见、建议信息,向综合管理部或其他相关部门反映。4.1.5.3横向传递
5、的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质量因素、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改、监测测量的结果、不符合纠正措施等,由各部门与综合管理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4.1.5.4对信息交流中涉及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问题要采取对策并及时传达到员工。4.1.5.5全体员工应参与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制定、评审,工会作为员工代表,参与制定决策。4.1.5.6全体员工应接受适宜的培训,了解掌握相应的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技术、方法。4.2外部信息4.2.1外部信息内容包括: 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公开; 与相关方沟通的信息,对合同方施加影响、控制、管理或进行调查的信
6、息;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获取或变更的信息; 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信息; 相关方的投诉,包括周围居民、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及质量监督、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4.2.2外部信息的传达方式:4.2.2.1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由综合管理部负责提供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样稿、登记备案并对外公布,同时作好发放记录;4.2.2.2与相关方建立联络: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职能范围内的与相关方联络。4.2.3外部投诉的接收与处理:4.2.3.1当外部信息涉及对公司的重大质量事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或施工影响投诉时、或政府部门通过现场检查而提出的强制性要求,直接向公司
7、投诉的,由综合管理部填写信息交流表,并调查核实,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处理意见,责成责任部门或相关供方采取相应缓解措施,以削减由于事故或施工而造成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并由责任部门向外部相关方就投诉的处理实施情况进行书面回复。4.2.3.2直接向供方投诉的,供方应向综合管理部或工程部汇报,并由综合管理部或工程部填写信息交流表,负责调查核实,提出纠正措施,并由责任部门向外部相关方就投诉的处理实施情况进行书面回复。同时,应将有关处理情况向综合管理部通报。4.2.3.3综合管理部可视情况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向管理者代表或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者代表负责投诉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对于因技术、资金等问题
8、一时无法落实措施的,由整改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根据情况将其转化为目标与指标。4.3各类信息的传递方式4.3.1有关相关方的投诉及政府部门的要求,由有关部门作好记录,并填写信息记录表,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管理。4.3.2有关内部信息由发出信息部门填写在信息记录表或其他有关表格上进行传递。4.3.3各类信息也可由各部门通过文件、记录、电话、电于邮件等各种形式及时进行相互传递和沟通,但应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能够出示信息传递的可追溯性证据。4.4工作会议公司每年召开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工作会议,通过工程协调会协商、交流、通报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动
9、态和要求。在特殊或必要的情况下,应及时召集会议。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和环境问题时,由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召集召开工作会议。公司相关部门和工会的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工作会议,应形成和保持记录。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法律、法规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工程安全管理规定6相关记录信息交流表会议记录7附录附录A 流程图附录B 信息交流表附录A(资料性附录)流程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信息交流表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
1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
11、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
12、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