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年人教版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监测卷(及答案)优秀
1.下面运算律运用错误的是( )。
A.48×6+52×4=(48+52)×(6+4)
B.(8+56)×3=8×3+56×3
C.7×25×4=7×(25×4)
2.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三角形ABC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已知它有两条边的长度都是5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厘米。
A.10 B.5 C.9
4.观察下图,从右面看到形状是( )。
A. B. C.
5.不改变3.1的大小,把它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作计数单位的小数是( )。
A.3.100 B.3.010 C.3.10
6.在小数9.19中有两个“9”,整数部分的“9”比小数部分的“9”大( )。
A.9.09 B.8.09 C.8.91 D.9.91
7.两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0.6,另一个加数增加2.5,它们的和( )。
A.增加3.1 B.减少3.1 C.增加1.9 D.减少1.9
8.“儿童节”前夕,赵明家一行5人去游乐园,买门票共花了64元,成人票16元,儿童票半价,儿童有( )人。
A.1 B.2 C.3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边形的4个内角和为360° B.正方形是特殊的梯形 C.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就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10.432厘米=( )米 1千克50克=( )千克
0.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9吨=( )吨( )千克
11.17.508中的5表示 ,7表示 ,这个数里面有 个.
12.一道除法算式中,商是5,余数是16,除数最小是( )。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
13.把0.09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所得到的数是( ),也就是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14.商场搞促销优惠活动,水杯买一个38元,买两个68元,现在有382元,最多可以买( )个水杯,还剩( )元。
15.一块木板上有13枚钉子(如左下图)。用橡皮筋套住其中的几枚钉子,可以构成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等(如右下图)。请回答:可以构成______个正方形。
16.小马虎在用计算器计算364+□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910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17.明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0分,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为88分,明明的英语成绩是( )分。
18.如图,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的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9.直接写出得数。
725÷100= 0.83+0.07= 3.2×10=
10.23÷10= 125×8= 1.65-0.6=
0.75+0.8+0.2= 550÷50= 25×4÷25×4= 9.8+0.02=
20.列竖式计算。
2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3.7-4.18-5.82 125×67×8 32×99+32
22.小林带了20元钱去书店,买了下面两本书,还剩多少钱?
23.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24.工程队准备修一条长4340米的高架铁路桥,已经修了1840米。剩下的计划2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列综合算式计算)
25.春润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
(1)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2)最受五、六年级学生欢迎的是( )组。
(3)参加( )组的两个年级的人数相差最大。
(4)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比五年级多( )人。
26.商店以每件165元的价钱,购进100件羊毛衫。以每件240元的价格卖出了75件,余下的羊毛衫降价处理后共卖了2500元。在这批羊毛衫的销售中,商店是赚了还是赔了?请用计算来说明。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A.因为48×6、52×4没有相同的因数,所以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B.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
C.根据乘法结合律计算即可。
【详解】
因为48×6、52×4没有相同的因数,所以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所以48×6+52×4=(48+52)×(6+4)错误。
故选:A
【点睛】
这道题考查的是运算定律的知识,解答此题要明确数量之间的运算关系。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是轴对称图形;
B.不是轴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此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5+5=10(厘米)
5-5=0(厘米)
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10厘米
因为三角形ABC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因此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5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9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及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观察图片可知从右面看到三层,第一层是一个正方形,左上,第二层是一个正方形,左上;第三层是三个正方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观察立体图形的能力,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小数的性质,3.1改写成用千分之一作计数单位的小数是3.100。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整数部分的“9”表示9;小数部分的“9”表示0.09,因此用9减去0.09即可。
【详解】
9-0.09=8.91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以及小数的减法计算,要熟练掌握。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和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加数减少0.6,另一个加数增加2.5。2.5>0.6,则和增加2.5-0.6。
【详解】
2.5-0.6=1.9
则它们的和增加1.9。
故答案为:C。
【点睛】
和的变化规律: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如果增加的多,则和增加,如果减少的多,则和减少。小数减法计算时,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成人票:16元/张,儿童票:8元/张,假设全是成人,则5人需付(16×5)元,而实际只花了64元,少用了(16×5-64)元,少花的钱是因为买了儿童票,用少花的钱除以儿童票价即可解答。
【详解】
假设全是成人,则16×5=80(元),
80-64=16(元)
16÷8=2(人)
即儿童有2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类问题,考虑利用假设法来解答。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对各选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A.因为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都可以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两个三角形内角的和等于四边形的内角和,又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所以两个三角形内角和=180°×2=360°,所以原题说法对的。
B.根据长方形的含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当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则该长方形为正方形;正方形具备长方形的特点,又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即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C.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就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此说法对的。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图形拼组,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
10.32 1.05 30 5 90
【解析】
【分析】
432厘米=432÷100=4.32米
50克=50÷1000=0.05千克,1千克50克=1+0.05=1.05千克
0.3平方米=0.3×100=30平方分米
5.09吨=5吨+0.09吨,0.09吨=0.09×1000=90千克
【详解】
432厘米=(4.32)米 1千克50克=(1.05)千克
0.3平方米=(30)平方分米 5.09吨=(5)吨(90)千克
【点睛】
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11.5个0.1,7个一,17508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7.508中的“5”在十分位上,表示5个0.1,“7”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这个小数是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01,即该数里面有17508个0.001(或);据此解答即可.
解:17.508中的5表示5个0.1,7表示7个一,这个数里面有17508个;
故答案为5个0.1,7个一,17508.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整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101
【解析】
【分析】
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除数应大于16,最小是17。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
【详解】
一道除法算式中,商是5,余数是16,除数最小是17。
17×5+16
=85+16
=101
则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101。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13.右 两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进行填空,将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
把0.09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也就是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0.09×100=9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4
【解析】
【分析】
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两个一组购买时每个水杯的价钱。再和单独购买一个水杯的价钱比较可知,两个一组的购买比较划算。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382元可购买几组水杯。再看剩余的钱数能否购买一个水杯,若能购买,用求得的组数乘2,再加上1,即为实际购买水杯数量。用剩余钱数减去一个水杯的价钱,即为实际剩下的钱数。
【详解】
68÷2=34(元)
38>34
则两个一组的购买比较划算。
382÷68=5(组)……42(元)
42-38=4(元)
5×2+1
=10+1
=11(个)
则最多可以买11个水杯,还剩4元。
【点睛】
解决本题时先明确两个一组购买比较划算。再根据公式数量=总价÷单价解答。还要看剩余的钱数能否购买一个水杯。
15.11
【解析】
【分析】
按照正放和斜放进行分类,进行枚举,最后加起来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个)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几何计数问题,分类枚举的时候注意合理分类。
16.389
【解析】
【分析】
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9100,即364×□=9100,用9100÷364计算出□里的数字,再将两个数相加,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
9100÷364=2
解析:389
【解析】
【分析】
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9100,即364×□=9100,用9100÷364计算出□里的数字,再将两个数相加,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
9100÷364=25
364+25=389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错误的答案,由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计算出□里的数值是多少。
17.94
【解析】
【分析】
根据“明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0分”可以计算出这三科的总成绩;再根据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求出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再用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减去语文
解析:94
【解析】
【分析】
根据“明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0分”可以计算出这三科的总成绩;再根据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求出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再用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总成绩,就是英语的成绩。
【详解】
90×3-88×2
=270-176
=94(分)
所以,明明的英语成绩是94分。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48
【解析】
【分析】
将阴影部分分别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然后再求出空白部分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空白部分的宽:8-2=6(厘米)
空白部分的长:10-2=8(厘米
解析:48
【解析】
【分析】
将阴影部分分别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然后再求出空白部分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空白部分的宽:8-2=6(厘米)
空白部分的长:10-2=8(厘米)
空白部分的面积:6×8=48(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把阴影部分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5;0.9;32;
1.023;1000;1.05;
1.75;11;16;9.8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25;0.9;32;
1.023;1000;1.05;
1.75;11;16;9.8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20.35;47.09
【解析】
【分析】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6
解析:35;47.09
【解析】
【分析】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
6.35 47.09
21.7;67000;3200
【解析】
【分析】
(1)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2)运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简算。
(3)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1)23.7-4.18-5.82
=23
解析:7;67000;3200
【解析】
【分析】
(1)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2)运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简算。
(3)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1)23.7-4.18-5.82
=23.7-(4.18+5.82)
=23.7-10
=13.7
(2)125×67×8
=125×8×67
=1000×67
=67000
(3)32×99+32
=32×(99+1)
=32×100
=3200
22.25元
【解析】
【分析】
先将这两本书的价钱加起来计算出两本书的总价,然后用20元减去这两本书的总价即可。
【详解】
8.3+7.45=15.75(元)
20-15.75=4.25(元)
答:还剩
解析:25元
【解析】
【分析】
先将这两本书的价钱加起来计算出两本书的总价,然后用20元减去这两本书的总价即可。
【详解】
8.3+7.45=15.75(元)
20-15.75=4.25(元)
答:还剩4.25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2亿平方千米
【解析】
【分析】
用地球的表面积减去陆地面积,求出海洋面积。再用海洋面积减去陆地面积解答。
【详解】
5.1-1.49-1.49
=3.61-1.49
=2.12(亿平方千米)
答
解析:12亿平方千米
【解析】
【分析】
用地球的表面积减去陆地面积,求出海洋面积。再用海洋面积减去陆地面积解答。
【详解】
5.1-1.49-1.49
=3.61-1.49
=2.12(亿平方千米)
答: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2.12亿平方千米。
【点睛】
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4.100米
【解析】
【分析】
高架铁路桥总长度减去已修的长度,再除以25天,得出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详解】
(4340-1840)÷25
=2500÷25
=100(米)
答:平均每天修100米。
解析:100米
【解析】
【分析】
高架铁路桥总长度减去已修的长度,再除以25天,得出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详解】
(4340-1840)÷25
=2500÷25
=100(米)
答:平均每天修100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工程问题运用知识。
25.(1)见详解;
(2)电脑;
(3)电脑;
(4)10;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数据和相应的条形统计图结合起来画图即可;
(2)观察条形统计图,那个条形最高说明喜欢的学生最
解析:(1)见详解;
(2)电脑;
(3)电脑;
(4)10;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数据和相应的条形统计图结合起来画图即可;
(2)观察条形统计图,那个条形最高说明喜欢的学生最多,电脑组的两个条形统计条最高;
(3)观察条形统计图,看那两个条形相差最多说明相差人数最大,,电脑组的两个条形统计条相差最大;
(4)各年级小组人数相加然后让六年级人数和减去五年级人数和即可;
【详解】
(1)画图如下:
(2)最受五、六年级学生欢迎的是(电脑)组。
(3)参加(电脑)组的两个年级的人数相差最大。
(4)六年级:
25+12+8+20
=37+8+20
=45+20
=65(人)
五年级:18+10+12+15
=28+12+15
=40+15
=55(人)
65-55=10(人)
答: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比五年级多10人。
【点睛】
本题考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掌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6.赚了,赚了400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先求卖出的75件羊毛衫的总价,加上余下的羊毛衫25件降价处理后共卖的2500元,即为100件羊毛衫的总卖价,再求出100件羊毛衫的进价
解析:赚了,赚了400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先求卖出的75件羊毛衫的总价,加上余下的羊毛衫25件降价处理后共卖的2500元,即为100件羊毛衫的总卖价,再求出100件羊毛衫的进价,与总卖价比较可知道是赚了还是赔了,用总卖价-总进价=赚的钱,据此解答。
【详解】
240×75=18000(元)
18000+2500=20500(元)
165×100=16500(元)
20500>16500
20500-16500=4000(元)
答:在这批羊毛衫的销售中,商店是赚了,赚了4000元。
【点睛】
灵活运用总价=单价×数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