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悟空一xún si( ),识破了妖怪的yīn móu( )。他拍着xiōng táng( )呐喊:“哪里来的妖怪,快快现出原形!”妖怪一惊,吓得脸色cāng bái( ),双腿chàn dǒu( ),顿时磕头认错。八戒在一旁看了,yóu zhōng( )地佩服悟空。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供水(gōng) 瞑目(mín) 明晃晃(huǎng)
B.丞相(chéng) 晕车(yùn) 一双箸(zhù)
C.抽屉(ti) 彼此(bǐ) 无边无垠(yín)
3.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组是( )
A.良晨美景 B.出谋画策 C.请误自勿 D.养尊处优
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下课了,爸爸陆续来接我。
B.在公园里,他看到了鲜花和花香。
C.小明和小东都是好孩子,他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D.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红柿和茄子等。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该成为每一个有事业心的人的座右铭。
B.上海的越剧、泸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C.木报自去年开始的《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即将圆满结束。
D.我实在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7.排列句子。( )
①它先表演跳舞,两臂向上伸着,一个劲地旋转。
②最后它还表演了走铁杠,走几步滑一下,真逗人喜爱!
③接着它又表演了翻跟头,动作可灵活啦!
④小猴子的精彩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⑤一只小猴子在台上表演节目。
A.②④③⑤① B.④③②⑤① C.③④①②⑤ D.⑤①③②④
8.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是无可厚非的,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②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③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都不如古人。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
(1)语段中共有四处错误:
①②③的顺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其他处请修改在横线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加强语气,画“ ”的句子,也可以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下列歇后语和诗句补充完整。
(1)梁山泊军师——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照旧(舅)
(3)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 (4)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6)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
(7)唐诗宋词,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读了陆游的“________”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王昌龄笔下的将士“________”的豪情壮志令我们难以忘怀。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令人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从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我们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中写小孩快乐游戏时,游戏突然停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子吟》中作者歌颂母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现诗人开怀痛饮,欲还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景阳冈》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猴王出世》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红楼春趣》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草船借箭》是根据_________写的_________改写的。
(6)汉字字体的发展史:甲骨文→( )→小篆→( )→(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
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看视频等。这部分人被称为“低头族”。
材料二
材料三
如今,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症”。他们会时时翻阅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
材料四
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1、材料中的“低头族”指的是( )
A.长期用电脑工作的人。 B.长期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的人。
C.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 D.吃饭还看手机的人。
12、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简要概括,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材料,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 )
(2)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 )
(3)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
(4)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让脑部受到过渡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
14、小王的爸爸一回到家就会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葛优躺”,妈妈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说:“白天工作太累了,我玩手机就是想放松放松。”请你结合以上材料,选取合适的理由,替小王劝劝他的爸爸。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②曰:“撒盐空中差(chā chà)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因为 乘)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③女,左将军王凝之④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②胡儿:谢朗,谢安的侄子。③无奕:谢安长兄谢奕。④王凝之:王羲之的次子。
15、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画上“√”。
16、读一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俄/而雪骤。
C.撒盐空中/差可拟。 D.即/公大/兄无奕/女。
17、根据小古文,用现代汉语把《咏雪》这出独幕剧补充完整。
《咏雪》独幕剧
时间:东晋时期
地点:谢府花园
人物:谢安(东晋政治家) 谢朗(谢安的侄子)
谢道韫(谢安的侄女) 谢安的其他晚辈
背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
谢安:(兴致勃勃地)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呀?
谢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道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安:(哈哈大笑)
18、“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谢安觉得这两个答案都很幼稚可笑。
B.谢安非常欣赏谢道韫的答案。
C.谢安嘲笑谢朗,欣赏谢道韫。
D.谢安为能欣赏到雪景而开心不已。
19、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①“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①。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学习已经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琬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②“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注释]①睃(suō):斜着眼睛看。
2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敛声息语:____
瞻前顾后____
21、阅读文章,照样子对母亲时快时慢的剥豆速度做出梳理,并填写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我”的表现
慢下来
____
____
紧了许多
“我”的内心
让儿子赢,使他多一些自信。
____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
____
22、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文本中两处画“一”的句子,思考: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①____
②____
24、读了短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吧。
____
25、快乐习作。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既有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也有陌生人,在这些人中,一定有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个人,来介绍一下他(她)。注意:要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1. 寻思 阴谋 胸膛 苍白 颤抖 由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寻、胸、颤、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瞑目(mín)——míng
3.D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
A.良晨美景——良辰美景
B.出谋画策——出谋划策
C.请误自勿——请勿自误
D.书写正确
4.B
【解析】B
本题考查了句子的补充。
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结合句子“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可以想到这是欣赏画面的景色,可填入“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结合“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这是写听到的,故填入“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结合“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这是写闻到的花香,故填入“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结合“品评自娱,把玩深尝”,写品尝的内容,故可填入“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5.D
【解析】D
【详解】A 同音字用错,他座(坐)在坐(座)位上。B搭配不当,在“花香”前加“闻到”。C“他”知道不明,改为“他们”。D正确。
6.A
【解析】A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
B. 应改为:上海的越剧、泸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C. 应改为:木报自去年开始的“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即将圆满结束。
D. 应改为:我实在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7.D
【解析】D
【详解】略
8. ②①③ 删去“年纪大的”(或删去“老”) 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
【详解】(1)考查语序、病句。
第一个填空:前文内容叙述了“老人”,接着和②连接比较合理,将“老人”和“年轻人”进行对比。接着叙述①,写出了因为“老人”体质比不上“年轻人”,所以会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接着连接③,描述了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才会引起人们对老师是否体力不支而跌倒的问题。所以②①③较为合适。
第二个填空:“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属于“语意重复”,“年纪大”和“老”意思重复。选择一个形容“人”即可。“年纪大的人”和“老人”意思一样。
(2)考查理解句子、转换句子。
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陈述句。可以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加强语气。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步骤之一:如果陈述句是肯定句,则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句,则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步骤之二: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怎、怎么”往往对应着“能、不能”,“难道”往往对应着“是、不是、会、不会”;“难道”一般是置于主语之前。 步骤之三: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注意:反问语气词“难道”往往对应着疑问助词“吗”,反问语气词“怎”、“怎么”往往对应着疑问助词“呢”。
9. 无(吴)用 外甥打灯笼 剑外忽传收蓟北 时鸣春涧中 敲成玉磬穿林响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诗词歌赋及歇后语的理解与默写能力。
(1)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梁山泊军师——无(吴)用,吴用本是梁山伯的军师,刚好谐音“无用”,一般用来说某人没有用处。
(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旧与照舅是谐音,说明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句的意思是: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这两句的意思是: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5)“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这两句的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6)“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这两句的意思是: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句的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这两句的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这两句的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句的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除此之外还有李白的诗《送友人》《渡荆门送别》《赠汪伦》等等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10.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罗贯中 《三国演义》 金书 隶书 楷书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于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于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5)《景阳冈》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课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大观园儿女的童真童趣和充满青春朝气的活力,体现了大家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草船借箭》根据《三国演义》写的,作者是罗贯中。课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6)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中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有甲骨文,金书,小篆,隶书,楷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 甲骨文、金文、篆书笔画连续婉转,到了隶书的笔画变得横平竖直,成了纯粹的方块字,便于书写,成了古今汉字的分野。
11.C
【解析】11、C
12、当今社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
13、 √ √ √ ×
14、爸爸,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分析】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材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可知“低头族”是指那些不论何时何地都低着头看屏幕的人,故C项正确。
12、本题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介绍了“低头族”的含义,材料二画了“低头族”的神态,可以简单概括为:当今社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1)由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可知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故该项说法正确;
(2)由材料三“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和材料四的事件可知,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容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且影响家庭和谐。故该项说法正确;
(3)由材料三“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可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故该项说法正确;
(4)由材料三“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可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降低学习效率。故该项说法错误。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结合材料中长期接触电子产品的危害进行劝说,语言得体即可。例如:爸爸,您总是玩手机会影响您的视力,而且咱们都很长时间没有沟通了,散步交流也可以放松身心的。
C
【解析】15、chā 乘
16、C
17、 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把这比作柳絮乘风而漫天飞舞
18、B
19、盐比较重,一般也不会出现在空中,用盐比喻雪,太生硬了;而春天的柳絮原本就漫天飞舞,用来比喻雪很贴切,也更有美感。
【解析】
15、本题考查了字音和字义。
“差”读“chā”时,差,大致,差不多;读“chà”指错误;不好。根据字义,结合语境,应读“chā”。 因:趁、乘。故选:乘。
16、本题考查了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按照语感断句是最直接的方法,有时也要借助一些断句技巧。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的意思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正确停顿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俄而雪骤”的意思是:不久,雪下得大了。因此,正确停顿为:俄而/雪骤。
C.“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思是: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因此停顿正确。
D.“即公大兄无奕女”的意思是: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因此,正确停顿为:即/公大兄/无奕/女。
1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补写的能力。
将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就能对答如流。
结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答案。
18、本题考查了短文内容的理解。
公大笑乐的内容是“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安笑的是谢道韫的向答太形象生动了,故而发出欣赏的笑。因此应选B。
19、本题考查了赏析句子的能力。
分析句子的特点,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本体、喻体的相似之处进行赏析。
如:“撒盐空中差拟。”的意思是: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重在突出盐和雪的形似。“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则突出了柳絮和雪的神似,更具美感。
【点睛】
参考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0、 形容静悄悄,连呼吸声也变小了。 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21、 快起来 缓下来 想让他知道竞争靠实力,失败成功是常事。 不能给儿子虚假地胜利。
22、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23、 这是一个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孩子。 是一个具有竞争意识,而且做事非常认真的孩子。
24、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磨难,孩子从小在体验快乐的同时承受些磨难,以后才能真正地成长。
【解析】
20、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敛声息语: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2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的语段、语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从中概括出信息回答。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从“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 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可得到答案。通读全文可以概括出:母亲时快时慢的剥豆速度是因为恋怜爱儿子,欲增强儿子的自信心,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22、本题考查了对刻画人物的描写手法的理解。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等是心理描写。“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等是动作描写。“我问:‘想比赛?’”等是语言描写。“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神态描写。
23、本题是对人物形象的考查。
结合文章对儿子的描写,结合“‘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知道孩子勇于挑战、敢于竞争,再结合‘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这一句可以看出儿子有竞争意识,而且做事非常认真。文中儿子主要的性格特点是“做事认真”,“能够坦然面对输赢”。
24、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乐观面对生活中方的挫折,敢于接受挑战等角度作答即可。如,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地前进。生活是真实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25、范文:
爱唠叨的妈妈
我的妈妈嘴上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整天唠唠叨叨的,说话就像是她的家常便饭一样,一时不说就会觉得憋得慌。
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说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老师有没有骂你有没有夸你,和同学之间有没有闹矛盾啊,总之,我一回来她就会问个不停,每天都如此;当我感冒的时候,妈妈又会时常在我的耳边叮嘱着我,让我不要忘记吃药,让我记住这次教训,总之我的耳边总是会飘着妈妈说的话;当我和妈妈顶嘴的时候,妈妈又会用一大堆的大道理来教育我,说我不应该不听大人的我,害得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每次弟弟只要犯错误了,妈妈就会把他叫去房间里面,说上好几个小时的道理才放他出来,弟弟每次不是被骂哭就是被妈妈的嘴给唠叨哭了。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给打碎了,妈妈一看到我就会在我的耳边说个不停,害得我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每天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饭桌上第一个说话话最多的就是妈妈了,只要一有时间,妈妈的嘴就停不下来,每次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妈妈也会在出门前说上好几分钟,让我们不要忘记带作业、不要忘记带文具,在学校认真听课,反正能说的妈妈都会通通说出来。
这就是我爱唠叨的妈妈,虽然她的话很多,但是如果没有她的那些道理,她的教导,我们也不可能变得优秀,有这样一个爱唠叨的妈妈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如果哪天没有妈妈的唠叨了,我还会有些不习惯呢!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本次是一个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以事写人。
开头: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中间: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
结尾: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