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22706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湖州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悟空一xn si( ),识破了妖怪的ynmu( )。他拍着xing tng( )呐喊:“哪里来的妖怪,快快现出原形!”妖怪一惊,吓得脸色cng bi( ),双腿chn du( ),顿时磕头认错。八戒在一旁看了,yu zhng( )地佩服悟空。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供水(gng)瞑目(mn)明晃晃(hung)B丞相(chng) 晕车(yn)一双箸(zh)C抽屉(ti) 彼此(b)无边无垠(yn)3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组是( )A良晨美景B出谋画策C请误自勿D养尊处优4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的句子,最恰当的

2、一项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BCD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下课了,爸爸陆续来接我。B在公园里,他看到了鲜花和花香。C小明和小东都是好孩子,他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D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红柿和茄子等。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该成为每一个有事业心的人的座右铭。B上海的越剧、泸

3、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C木报自去年开始的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即将圆满结束。D我实在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7排列句子。()它先表演跳舞,两臂向上伸着,一个劲地旋转。最后它还表演了走铁杠,走几步滑一下,真逗人喜爱!接着它又表演了翻跟头,动作可灵活啦!小猴子的精彩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只小猴子在台上表演节目。ABCD8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是无可厚非的,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

4、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都不如古人。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1)语段中共有四处错误:的顺序不当,应调整为_;其他处请修改在横线上面_。(2)为加强语气,画“”的句子,也可以这样写_9把下列歇后语和诗句补充完整。(1)梁山泊军师_。(2)_照旧(舅)(3)_,初闻涕泪满衣裳。(4)月出惊山鸟,_。(5)_,忽作玻璃碎地声。(6)牧童归去横牛背,_。(7)唐诗宋词,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读了陆游的“_”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王昌龄笔下的将士“_”的豪情壮志令我们难以忘怀。王之涣的诗句“_,_”令人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从李白的诗句“_,_”我们

5、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_,_”。(2)稚子弄冰中写小孩快乐游戏时,游戏突然停止的诗句是“_,_”。(3)游子吟中作者歌颂母爱的诗句是“_,_”。(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现诗人开怀痛饮,欲还家乡的诗句是“_,_”。(5)这学期,我们学习的景阳冈选自_,作者是_;猴王出世选自_,作者是_;红楼春趣选自_,作者是_;草船借箭是根据_写的_改写的。(6)汉字字体的发展史:甲骨文( )小篆(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材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

6、笔记本电脑上网、看视频等。这部分人被称为“低头族”。材料二材料三如今,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了“依赖症”。他们会时时翻阅手机,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更使得自身视力不断下降,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一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顾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11、材料中的“低头族”指的是()A长期用电脑工作的人。B

7、长期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的人。C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D吃饭还看手机的人。12、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简要概括,字数控制在15个字以内)_13、读材料,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 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 )(2)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 )(3)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 )(4)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让脑部受到过渡刺激,提高学习效率。( )14、小王的爸爸一回到家就会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葛优躺”,妈妈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说:“白天工作太累了,我玩

8、手机就是想放松放松。”请你结合以上材料,选取合适的理由,替小王劝劝他的爸爸。_文言文阅读。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 ch)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因为 乘)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谢安。胡儿:谢朗,谢安的侄子。无奕:谢安长兄谢奕。王凝之:王羲之的次子。15、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画上“”。16、读一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俄/而雪骤。C撒盐空中/差可拟。D即/公大/兄无奕/女。17、根据小古文,用现代汉语把咏雪这出独幕剧补

9、充完整。咏雪独幕剧时间:东晋时期地点:谢府花园人物:谢安(东晋政治家)谢朗(谢安的侄子)谢道韫(谢安的侄女)谢安的其他晚辈背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呀?谢朗:_谢道韫:_谢安:(哈哈大笑)18、“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谢安觉得这两个答案都很幼稚可笑。B谢安非常欣赏谢道韫的答案。C谢安嘲笑谢朗,欣赏谢道韫。D谢安为能欣赏到雪景而开心不已。19、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人物对话补充完整。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

10、,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想到这里,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儿子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

11、学校的学习已经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转念一想:“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剥豆的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袋琬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注释睃(su):斜着眼睛看。20、联系

12、上下文,解释词语。敛声息语:_瞻前顾后_21、阅读文章,照样子对母亲时快时慢的剥豆速度做出梳理,并填写表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的表现慢下来_紧了许多“我”的内心让儿子赢,使他多一些自信。_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_22、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_、_、_、_。23、结合文本中两处画“一”的句子,思考:你觉得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_24、读了短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吧。_25、快乐习作。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既有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也有陌生人,在这些人中,一定有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一个人,来介绍一下他(她)。注意:要运用学过的描

13、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1 寻思 阴谋 胸膛 苍白 颤抖 由衷【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寻、胸、颤、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A【解析】A【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项:瞑目(mn)mng3D【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中易错字字形的掌握,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A良晨美景良辰美景B出谋画策出

14、谋划策C请误自勿请勿自误D书写正确4B【解析】B本题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结合句子“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可以想到这是欣赏画面的景色,可填入“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结合“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这是写听到的,故填入“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结合“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这是写闻到的花香,故填入“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结合“品评自娱,把玩深尝”,写品尝的内容,故可填入“文学是一杯

15、回味无穷的香茗”。5D【解析】D【详解】A 同音字用错,他座(坐)在坐(座)位上。B搭配不当,在“花香”前加“闻到”。C“他”知道不明,改为“他们”。D正确。6A【解析】A【详解】考查标点符号。B. 应改为:上海的越剧、泸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C. 应改为:木报自去年开始的“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即将圆满结束。D. 应改为:我实在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7D【解析】D【详解】略8 删去“年纪大的”(或删去“老”) 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详解】(1)考查语序、病句。第一个填空:前文内容叙述了“老人”,接着和连接比较合理,将“老人”和“年轻人”进行对比。接着叙述,写出了因

16、为“老人”体质比不上“年轻人”,所以会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接着连接,描述了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才会引起人们对老师是否体力不支而跌倒的问题。所以较为合适。第二个填空:“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属于“语意重复”,“年纪大”和“老”意思重复。选择一个形容“人”即可。“年纪大的人”和“老人”意思一样。(2)考查理解句子、转换句子。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陈述句。可以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加强语气。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步骤之一:如果

17、陈述句是肯定句,则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句,则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步骤之二: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怎、怎么”往往对应着“能、不能”,“难道”往往对应着“是、不是、会、不会”;“难道”一般是置于主语之前。步骤之三: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注意:反问语气词“难道”往往对应着疑问助词“吗”,反问语气词“怎”、“怎么”往往对应着疑问助词“呢”。9 无(吴)用 外甥打灯笼 剑外忽传收蓟北 时鸣春涧中 敲成玉磬穿林响 短笛无腔信口吹

18、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诗词歌赋及歇后语的理解与默写能力。(1)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梁山泊军师无(吴)用,吴用本是梁山伯的军师,刚好谐音“无用”,一般用来说某人没有用处。(2)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旧与照舅是谐音,说明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句的意思是: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19、(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这两句的意思是: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5)“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这两句的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6)“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这两句的意思是: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句的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

20、上摩青天。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这两句的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这两句的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句的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除此之外还有李白的诗送友人渡荆门送别赠汪伦等等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10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21、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罗贯中 三国演义 金书 隶书 楷书【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是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出自于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于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

22、母恩情呢?(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5)景阳冈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红楼春趣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课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大观

23、园儿女的童真童趣和充满青春朝气的活力,体现了大家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草船借箭根据三国演义写的,作者是罗贯中。课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6)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中最为典型的五种字体有甲骨文,金书,小篆,隶书,楷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 甲骨文、金文、篆书

24、笔画连续婉转,到了隶书的笔画变得横平竖直,成了纯粹的方块字,便于书写,成了古今汉字的分野。11C【解析】11、C12、当今社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13、 14、爸爸,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分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可知“低头族”是指那些不论何时何地都低着头看屏幕的人,故C项正确。12、本题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介绍了“低头族”的含义,材料二画了“低头族”的神态,可以简单概括为:当今社会,低头族已成为一种现象。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1)由材料四“由于手机社交成为

25、一种习惯,许多年轻人不知如何更得体地与人面对面交流。”可知过度接触手机,会降低人的社交能力。故该项说法正确;(2)由材料三“一旦发现没有信息更新等情况就会失去某种存在感,甚至造成精神上、情感上的缺失”和材料四的事件可知,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容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且影响家庭和谐。故该项说法正确;(3)由材料三“甚至由于长时间接收手机等带来的辐射,自身免疫力会进一步降低”可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带来很大的辐射,会降低身体免疫力。故该项说法正确;(4)由材料三“长时间接触电视或电脑,脑部受到过度刺激,会使注意力不集中,从而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可知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降低学习效率。故该项说法错误。14、

2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结合材料中长期接触电子产品的危害进行劝说,语言得体即可。例如:爸爸,您总是玩手机会影响您的视力,而且咱们都很长时间没有沟通了,散步交流也可以放松身心的。C【解析】15、ch 乘16、C17、 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把这比作柳絮乘风而漫天飞舞18、B19、盐比较重,一般也不会出现在空中,用盐比喻雪,太生硬了;而春天的柳絮原本就漫天飞舞,用来比喻雪很贴切,也更有美感。【解析】15、本题考查了字音和字义。“差”读“ch”时,差,大致,差不多;读“ch”指错误;不好。根据字义,结合语境,应读“ch”。 因:趁、乘。故选:乘。16、本题考查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和我们

27、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按照语感断句是最直接的方法,有时也要借助一些断句技巧。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的意思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正确停顿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俄而雪骤”的意思是:不久,雪下得大了。因此,正确停顿为:俄而/雪骤。C“撒盐空中差可拟”的意思是: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因此停顿正确。D“即公大兄无奕女”的意思是: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因此,正确停顿为:即/公大兄/无奕/女。1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补写的能力。将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就能对答如流。结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答案。18、本题考查了短文内容的理解。

28、公大笑乐的内容是“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安笑的是谢道韫的向答太形象生动了,故而发出欣赏的笑。因此应选B。19、本题考查了赏析句子的能力。分析句子的特点,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本体、喻体的相似之处进行赏析。如:“撒盐空中差拟。”的意思是: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重在突出盐和雪的形似。“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则突出了柳絮和雪的神似,更具美感。【点睛】参考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

29、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20、 形容静悄悄,连呼吸声也变小了。 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21、 快起来 缓下来 想让他知道竞争靠实力,失败成功是常事。 不能给儿子虚假地胜利。22、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23、 这是一个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孩子。 是一个具有竞争意识,而且做事非常认真的孩子。24、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磨难,孩子从小在体验快乐的同时承受些磨难,以后才能真正地成长。【解析】20、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敛声息语: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

30、呼吸声也变小了。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2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的语段、语句,可以直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从中概括出信息回答。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从“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 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可得到答案。通读全文可以概括出:母亲时快时慢的剥豆速度是因为恋怜爱儿子,欲增强儿子的自信心,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22、本题考查了对刻画人物的描写手法

31、的理解。“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等是心理描写。“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等是动作描写。“我问:想比赛?”等是语言描写。“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神态描写。23、本题是对人物形象的考查。结合文章对儿子的描写,结合“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知道孩子勇于挑战、敢于竞争,再结合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这一句可以看出儿子有竞争意识,而且做事非常认真。文中儿子主要的性格特

32、点是“做事认真”,“能够坦然面对输赢”。24、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乐观面对生活中方的挫折,敢于接受挑战等角度作答即可。如,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相信自己,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地前进。生活是真实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25、范文:爱唠叨的妈妈我的妈妈嘴上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整天唠唠叨叨的,说话就像是她的家常便饭一样,一时不说就会觉得憋得慌。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说今天在学校怎么样,老师有没有骂你有没有夸你,和同学之间有没有闹矛盾啊,总之,我一回来她就会问个不停,每天都如此;当我感冒的时候,妈妈又会时常在我的耳边叮嘱着我,让我不要忘记吃药,让我记住这次

33、教训,总之我的耳边总是会飘着妈妈说的话;当我和妈妈顶嘴的时候,妈妈又会用一大堆的大道理来教育我,说我不应该不听大人的我,害得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每次弟弟只要犯错误了,妈妈就会把他叫去房间里面,说上好几个小时的道理才放他出来,弟弟每次不是被骂哭就是被妈妈的嘴给唠叨哭了。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给打碎了,妈妈一看到我就会在我的耳边说个不停,害得我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每天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饭桌上第一个说话话最多的就是妈妈了,只要一有时间,妈妈的嘴就停不下来,每次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妈妈也会在出门前说上好几分钟,让我们不要忘记带作业、不要忘记带文具,在学校认真听课,反正能说的妈妈都会

34、通通说出来。这就是我爱唠叨的妈妈,虽然她的话很多,但是如果没有她的那些道理,她的教导,我们也不可能变得优秀,有这样一个爱唠叨的妈妈也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如果哪天没有妈妈的唠叨了,我还会有些不习惯呢!【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本次是一个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以事写人。开头: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中间: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结尾: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