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172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99 B 22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7142018 绿色食品(A 级) 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Green food (grade A)Guideline of productive technology for DonglanBlack rice 2018 - 04 - 20 发布 2018 - 05 - 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5/T 1714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中全

2、、沈方科、黄绍康、韦燕燕、陈立。 DB45/T 17142018 1 绿色食品(A 级) 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种植方式、栽培技术、收获、贮藏、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东兰、巴马、凤山地区绿色食品(A级)东兰墨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3、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东兰墨米 广西东兰县高寒山区野生墨谷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一种黑糯稻农家品种。或者以此农家品种为亲本,经育种改良后的具备同等特色的新黑糯品种,香味浓郁,糙米表皮黑色。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4.2 种植区域及稻田 种植区域位于东兰县境内,以及东兰县周边气候和土壤条件相近的巴马、凤山等自然环境较好、无污染的区域。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 DB45/T 17142018 2 4.3 品种 4.3.1 品

4、种选择 中稻选用感温性品种,晚稻可选用感光性品种或者感温性品种。 4.3.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4.4 肥料使用 4.4.1 原则 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4.4.2 施用 氮:磷:钾 (N:P2O5:K2O) 比为1:0.6:1。 氮肥用5080作基肥, 2030作分蘖肥, 102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基肥、分蘖肥各占50。 5 种植方式 5.1 间作 采用传统间作模式种植,以“日”状或者“目”字状插植,其他区域种植普通水稻。 5.2 单作 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可采用整块田成片种植。 6 栽培技术 6.1 用种量 每667 m2用种量,中稻2.0 k

5、g2.5 kg,晚稻1.5 kg2.0 kg。间作模式按实际占田面积折算。 6.2 种子处理 6.2.1 晒种 浸种前将稻种平铺1 cm2 cm厚,晒0.5 d1 d,注意翻动,避免暴晒。或者鼓风干燥箱45 干燥 6 h12 h。 6.2.2 选种 水选:将稻种倒入清水中,边倒边搅拌,除去浮于水面的秕粒,保留沉于水底的饱满种子,用清水冲洗12遍。 DB45/T 17142018 3 6.2.3 浸种和消毒 中稻浸种48 h72 h,晚稻浸种48 h60 h,每隔6 h8 h清洗、换水。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6 h8 h后换清水继续浸种,或者用清水浸种12 h后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种1

6、2 h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将种子捞出,清冼23遍,再用清水继续浸种。 6.2.4 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清洗干净,放入50 55 温水中预热3 min5 min,预热后捞出放在保温处催芽,控制温度在35 38 左右,每天翻动23次。晚稻谷种浸种消毒后,放置室内1 d2 d自然发芽。秧盘湿润育秧种子破胸即可播种;旱育秧或者水育秧,芽长到3 mm4 mm播种。 6.3 育秧 6.3.1 秧田 选取平坦、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无禾本科恶性杂草的田块。 6.3.2 秧田准备 播种前30 d,翻耕晒田,播种前10 d20 d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750 kg1 000 kg,过磷酸钙100

7、kg150 kg,翻耕耙匀。播种前1 d,再施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15 kg20 kg并耙匀。 6.3.3 播种 6.3.3.1 播种期 中稻,4月下旬5月上、中旬,平均气温稳定15 以上时,播种;晚稻,6月中旬播种。 6.3.3.2 育秧方式 6.3.3.2.1 旱育秧 播种前按1.5 m划区起畦, 畦边沟宽0.3 m, 沟深0.1 m0.2 m, 充分平整畦面, 浇足水分, 使表土5 cm10 cm土层处于水饱和状态,每平方米播种50 g60 g,匀播稀播,播后均匀盖一层1 cm厚预先筛好的肥沃细土。中稻用白色透明塑料膜盖小拱棚保温,晚稻盖遮阳网保湿,中稻气温升高后及时打开部分薄膜

8、炼苗2 d3 d,然后移除薄膜,晚稻一叶平展后,及时打开遮阳网炼苗2 d3 d,然后移除遮盖物。秧田保持湿润, 泥土发白变干, 秧苗叶片卷曲时, 浇水抗旱。 2叶1心时可施用充分腐熟后稀释的粪水或0.5尿素水。在移栽前1 d,浇透水,使秧田土壤水分过饱和,保持2 h3 h后,排干积水,移苗时少伤根、多带泥。 6.3.3.2.2 水育秧 秧田犁耙好后,开沟起垄,垄宽1.2 m,厢沟宽0.3 m0.4 m,沟深0.1 m0.2 m。用泥浆将厢面压平,涂抹光滑,厢面无积水即可播种,每平方米播种50 g60 g,播种后用泥浆轻轻镇压和抹平田面,防止积水。 中稻用白色透明塑料膜盖小拱棚保温, 晚稻盖遮阳

9、网保湿, 早稻气温回升后, 及时揭膜炼苗,晚稻2叶1心时移除覆盖物。中稻3叶、晚稻2叶1心时灌水过畦面1 cm,每667 m2施尿素7.5 kg、氯化钾5 kg。 DB45/T 17142018 4 6.3.3.2.3 秧盘湿润育秧 将塑料秧盘摆放在整好的秧畦上, 用塘泥或厢沟淤泥灌浆填充秧盘。 在秧盘上均匀播种, 每孔播23粒种子,然后用木浆或木板轻轻镇压,使种子嵌入泥土,同时形成平滑的田面。早稻用白色透明塑料膜盖小拱棚保温,晚稻盖遮阳网保湿。保持秧盘泥土湿润。 6.4 大田栽培 6.4.1 整地 提早翻地,接茬田块在前茬收获后应及时耕翻、暴晒;再次旋耕地,施足基肥,每667 m2撒入腐熟的

10、有机肥不少于2 000 kg。 6.4.2 移栽 水育秧、旱育秧,移栽秧龄,中稻25 d30 d,晚稻15 d20 d;秧盘湿润育秧,移植秧龄中稻25 d,晚稻12 d15 d。 6.4.3 密度 每667 m2插秧中稻1.5万穴,晚稻1.8万穴,每穴23苗。 6.4.4 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 6.4.5 追肥 每667 m2总施氮量5 kg;栽后3 d5 d,每667 m2用尿素3 kg4 kg均匀撒施;拔节期每667 m2施尿素和氯化钾各3 kg4 kg;齐穗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6.4.6 水分管理 移栽时保持1 cm2 cm水层,返青期水深4 cm6 cm。返青后至有效

11、分蘖末期采用浅水灌溉。在分蘖达到预期有效穗的80开始排水露田和晒田。幼穗分化期保持田土湿润,孕穗期要灌水3 cm5 cm,在抽穗扬花期采用1 cm2 cm浅水灌溉。结实期稻田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干湿交替,不太早断水。在收获前10 d15 d排水晒田。 6.4.7 病虫害防治 6.4.7.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6.4.7.2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采用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种养结合、机械或人工除草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采用健身栽培,培育壮苗、适时插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4.7.3 生

12、物防治 利用和保护天敌,控制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DB45/T 17142018 5 6.4.7.4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振频式杀虫灯等机械物理装置诱杀、捕杀害虫。 6.4.7.5 化学防治 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参见附录C。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6.5 除杂 在各个生育时期,根据植株高度、叶片颜色、叶鞘颜色、株叶型态、叶片大小、谷壳颜色、谷粒形状、大小等,来识别杂株,将其清除。 7 收获 当90以上的糙米籽粒变黑,谷壳颜色明显转变并整齐一致时,及时单独收割。先晒至七成干后堆放5 d7 d,再充分晒干至含水量低于13。 8 贮藏 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 9 生产档案

13、9.1 生产地块基本情况记录 生产地块进行编号管理, 详细记录地块的镇村组级农户, 田块大小, 种植品种名称和其他基本情况,生产地块基本情况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1。 9.2 生产档案记录 9.2.1 农事活动记录 真实反映各地块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地块号、操作人、操作项目、日期、内容、用具、投入耗材及其数量等,农事活动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2。 9.2.2 生产投入品台账记录 建立台账记录,记录每地块物耗情况,包括消耗物资的名称、数量、批次、使用方式、人工消耗、领用人等,台账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3。 9.2.3 生产施肥记录 记录施肥,包括施肥日期、肥料名称、生长进程、施肥方法、施肥量

14、、人工消耗量等,生产施肥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4。 9.2.4 病虫害防治记录 应记录病虫害防治的病情、日期、农药名称、使用方法、施药量等,病虫害防治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5。 DB45/T 17142018 6 9.2.5 收获记录 应包括收获日期、地块号、品种、面积、产量、收获方式等,收获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6。 9.2.6 贮存记录 建立贮存批次号,批次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应能有效追溯和审查该批稻谷的生产历史,记录贮存地点、方式、条件,稻谷干燥方式、水分含量、数量等。批次号使生产田块相连接,与农事操作和收获记录等相承接,能通过批次号回溯基地名称、地块号、整个农

15、事操作详情、收获批次等各种生产信息。谷子贮存记录参见附录A中的表A.7。 10 种子繁殖 选择土壤肥沃、历年病虫害发生较轻,与其他水稻生产稻田直线距离200 m,或者能与其他水稻生产的开花期相差20 d的田块,用于种植东兰墨米,繁殖东兰墨米种子。采用整片田种植的方式,并做好种子生产贮存档案。种子生产贮存档案参见附录B。 DB45/T 17142018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技术档案 A.1 生产地块基本情况记录 生产地块基本情况记录见表A.1。 表A.1 生产地块基本情况记录 地名: 镇 村 组 地块号: 户主姓名: 品种名称: 栽培季节: 种植面积: 生产状况整体描述:

16、 其他情况备注: A.2 农事活动记录 农事活动记录见表A.2。 表A.2 农事活动记录 地名: 镇 村 组 地块号: 农户姓名: 农事操作项目 日期 内容 用具 耗材 数量 操作人 备注 A.3 生产投入品台账记录 生产投入品台账记录见表A.3。 表A.3 生产投入品台账记录 地名: 镇 村 组 地块号: 农户姓名: 农事操作项目 日期 内容 用具 耗材 数量 操作人 备注 A.4 生产施肥记录 生产施肥记录见表A.4。 DB45/T 17142018 8 表A.4 生产施肥记录 地名: 镇 村 组 地块号: 农户姓名: 施肥日期 肥料名称 生长进程 施肥方法 施肥量 人工消耗 操作人 备注

17、 A.5 生产病虫害防治记录 生产病虫害防治记录见表A.5。 表A.5 生产病虫害防治记录 地名: 镇 村 组 地块号: 农户姓名: 防治对象 日期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施药量 人工消耗 操作人 备注 A.6 收获记录 收获记录见表A.6. 表A.6 收获记录 地名: 镇 村 组 地块号: 农户姓名: 收获日期 收获方式 收获面积 脱粒方式 干燥情况 包装材料 负责人 备注 A.7 谷子贮存记录 谷子贮存记录见表A.7。 表A.7 谷子贮存记录 地名: 镇 村 组 地块号: 农户姓名: 贮存地点 贮存方式 贮存条件 水分含量 数量 干燥方式 负责人 备注 DB45/T 17142018 9 B

18、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种子生产贮存档案 B.1 种子生产贮存档案 种子生产贮存档案见表B.1。 表B.1 种子生产贮存档案 批次号: 地块号: 地点: 品种名称: 栽培季节: 栽培面积: 用种量: 播种日期: 插秧日期: 始穗期: 始穗期周边水稻生长阶段: 抽穗期: 除杂情况记录: 成熟期: 收获情况记录: 贮存地点: 入库时间: 入库水分含量: DB45/T 17142018 10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C.1 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C.1。 表C.1 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稻瘟病

19、 当稻瘟病的中心病团出现时, 或分蘖期叶瘟达二级以上时; 在破口前 7 d 和始穗期。 每 667 m2喷洒 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60 g90 g 对水 15 kg 25 kg,或者每 667 m2用 45晶体石硫合剂 600 g 兑水 50 kg 喷雾防治,严重时间隔 3 d 再喷一次; 纹枯病 分蘖期丛发病率在 20、 孕穗期30以上时。 每 667 m2用 5%井岗霉素水剂 150 mL 或 10井网霉素可湿性粉剂50 g,加水 40 kg50 kg 均匀喷雾;也可用 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稀释 300 倍喷雾稻株中下部,重病田需打药两次,间隔期为 7 d10 d。低于此指标可以不用

20、药。 白叶枯病 在白叶枯病常发区, 于发病初期或者在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之后,及时喷药防治。 中生菌素和硫酸链霉素喷雾防治。 稻曲病 病区,晚稻需要防治;在破口前15 d 和始穗前 7 d,2 次用药。 每 667 m2用 5井岗霉素水剂 150 mL 或 1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50 g,加水 50 g60 kg 均匀喷雾;或者每 667 m2用 45石硫合剂 600 g 兑水 40 kg50 kg 喷雾。 稻纵卷叶螟 稻叶初卷期;分蘖期百丛幼虫6585 头、孕穗期 4060 头以上时,进行药剂防治。 每 667 m2用苏云金杆菌 100 亿活芽孢悬浮剂 200 g400 g 喷雾;孵卵盛期

21、(孵化率达 1620)至高峰期(孵化率达 4550)用药:每亩用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0 g 兑水 50 kg喷雾。在五代、六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应两次用药,即在第一次用药后 10 d 左右进行第二次施药。 二化螟、三化螟 每亩螟卵块发生量在 50 块以上的田块,在卵孵化初盛期,进行药剂防治。 氨基甲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喷雾。发生严重、重叠发生期较长的情况下,两次用药,即在第一次用药后 10 d 左右进行第二次施药。施药时,稻田要蓄水 3 cm5 cm,保持水层 3 d5 d。 稻飞虱 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达 1 500 2 000 头、穗期成虫 300500 只或短翅型成虫 10 只以上时。 每 667 m2用 10吡虫啉 15 g 兑水 45 kg60 kg 喷雾防治。每 667 m2用噻嗪酮 7 g10 g 或吡虫啉 1.5 g2 g 兑水 50 kg,针对稻株中部下部喷雾。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绿色食品(A 级) 东兰墨米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1714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