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18∕T 0001—2018 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清远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048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18∕T 0001—2018 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清远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4418∕T 0001—2018 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清远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4418∕T 0001—2018 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清远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4418∕T 0001—2018 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清远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4418∕T 0001—2018 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清远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140.10X 55DB4418清远市地方标准DB4418/T 00012018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Yingde black tea2018 - 08 - 27 发布2018- 09 - 27 实施清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4418/T 00012018I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2005第78号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 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和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本标准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2、。本标准由清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操君喜、黄国滋、林红、陈海强、胡海涛、冯平万、郭元廷、蓝丽婷、苗爱清、庞式、曾文伟、赖兆祥、吴家尧、唐劲驰、凌彩金、吴华玲。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4418/T 000120181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英德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分类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6 年第 225 号公告批准保护的英德红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茶取样GB/T 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 8310茶粗纤维测定GB/T 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4881食品安全国

4、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30375茶叶贮存GB/T 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H/T 1070茶叶包装通则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109号关于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比例图的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年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DB4418/T 00

5、0120182GB/T 17924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英德红茶Yingde black tea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以英红九号、英红一号、五岭红、秀红、凤凰水仙、云南大叶及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其它大叶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 按附录C的方法加工而成, 并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红茶。3.2英德红条茶Yingde stripblacktea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以英红一号、五岭红、秀红、凤凰水仙、云南大叶及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其它大叶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筛分等工序制成的条形红茶。3.3英红九号红条茶Yinghong9 stripblacktea在地理

6、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以英红九号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筛分等工序制成的条形红茶。3.4英德红碎茶Yingde broken black tea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以英红九号、英红一号、五岭红、秀红、凤凰水仙、云南大叶及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其它大叶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风选、筛分等工序制成的碎形红茶。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英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政府关于要求划定英德红茶产地范围的函(英府函2006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英德市英东、英中、英西北、英西南四大茶区,东经11245至 11355,北纬 2350至

7、2433。见附录A。5分类与等级5.1分类按茶树品种类型、茶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英德红茶分为英德红条茶、英红九号红条茶、英德红碎茶。5.2等级5.2.1英德红条茶按采摘标准及品质特征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5.2.2英红九号红条茶按采摘标准及品质特征分特级一等(金毫茶) 、特级二等(金毛毫) 、一级、二级、三级。DB4418/T 0001201835.2.3英德红碎茶按品质特征分叶茶 1 个花色、碎茶一至六号 6 个花色、片茶 1 个花色、末茶 1 个花色共 9 个花色。6要求6.1产地自然环境6.1.1英德市全境地势北高南低且属南亚热带向中热带过渡的地区,生物气候具有过渡性特点,气候属南

8、亚季风型气候, 温暖多雨, 既无严寒, 亦无酷暑, 日照较多, 年平均温度为20.7 , 降雨量1 876.8 mm,日照时数 1 961.9 h,大气湿度平均为 79.0 %,全年无霜期 316.7 d。6.1.2土壤为红、黄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以上,pH 值在 5.56.5 之间。6.2茶树品种英红九号、英红一号、五岭红、秀红、凤凰水仙、云南大叶及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适制英德红茶的大叶红茶品种。6.3茶树种植及茶园管理见附录B。6.4鲜叶要求6.4.1鲜叶采自符合英德红茶产地环境条件茶园的茶树新梢,芽叶新鲜、匀净、无污染和无其它非茶类夹杂物。并应符合 GB 2762、GB 2763 的要求

9、。6.4.2鲜叶分类等级应符合表 1、表 2、表 3 的规定。表 1英德红条茶鲜叶等级要求级别芽叶组成特级1 芽 2 叶占 8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及 1 芽 3 叶占 20%以下一级1 芽 2 叶占 6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及 1 芽 3 叶占 40%以下二级1 芽 3 叶占 5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占 50%以下三级1 芽 3 叶占 3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占 70%以下表 2英红九号红条茶鲜叶等级要求级别芽叶组成特级一等(金毫茶)单芽 95%以上, 1 芽 1 叶初展占 5%以下特级二等(金毛毫)1 芽 1 叶初展占 90%以上,1 芽 1 叶占 10%以下一级1 芽 2 叶占

10、5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及 1 芽 3 叶占 50%以下二级1 芽 3 叶占 7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占 30%以下三级1 芽 3 叶占 4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占 60%以下表 3英德红碎茶鲜叶等级要求DB4418/T 000120184级别芽叶组成一级1 芽 2 叶占 30%以上,1 芽 3 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占 70%以下表 3(续)级别芽叶组成二级1 芽 2 叶占 20%以上,1 芽 3 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占 80%以下三级1 芽 3 叶占 40%以上,同等嫩度对夹叶占 60%以下6.5加工要求6.5.1加工工艺见附录C。6.5.2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GB

11、/T 32744的规定。6.6产品质量6.6.1基本要求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不得含有非茶夹杂物,不得加入任何添加剂。6.6.2感官要求6.6.2.1英德红条茶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4 的要求。表 4英德红条茶感官要求等级外形内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特级肥壮紧结,乌褐油润,多毫,匀净红亮甜香浓醇厚、 鲜爽红亮、 柔软一级肥壮紧结,乌褐润,有毫,匀净红亮甜香浓醇、 鲜爽红亮、 柔软二级紧实,乌褐较润,稍有毫,较匀净红明有甜香浓、尚醇红亮三级尚紧实,褐欠润,尚匀整,有梗红明纯正醇正红尚明6.6.2.2英红九号红条茶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5 的要求。表 5英红九号红条茶感官要求等级外形内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特

12、级一等(金毫茶)条索紧秀,色泽金黄,金毫满披红亮毫香清幽持久甜醇、 鲜爽芽头匀整、红亮特级二等(金毛毫)条索紧直,色泽金黄带乌条,金毫显露红亮毫香浓郁醇厚、 鲜爽芽叶嫩匀、红亮DB4418/T 000120185一级肥壮紧结,乌褐匀净,多毫红亮甜香清高浓醇、 鲜爽较匀齐、 明亮二级肥壮紧实,显毫,色褐,较匀净红亮甜香较高浓较醇、 鲜爽较红亮表 5(续)等级外形内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三级肥壮尚紧实,色褐,尚匀净红明甜香纯正浓, 较鲜爽尚红亮6.6.2.3英德红碎茶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6 的要求。表 6英德红碎茶感官要求花色指标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规格叶茶条索紧直匀齐、乌润、毫尖显露、含嫩梗红艳鲜爽醇

13、厚红匀、明亮8孔底10孔面碎茶一号颗粒紧实、金毫显露、匀齐、色润红艳、明亮鲜爽、强烈持久浓强、鲜爽嫩匀、红亮9孔底10孔面碎茶二号颗粒细紧,匀净、色润红艳、明亮香高、鲜爽浓强、尚鲜爽红匀嫩、明亮12 孔底 14 孔面碎茶三号颗粒紧结、匀净、色润红亮鲜、尚持久鲜爽、尚浓强红匀嫩、尚亮10 孔底 12 孔面碎茶四号颗粒尚紧结、稍含嫩茎、色尚润尚红亮尚鲜浓尚鲜红匀、尚亮9孔底10孔面碎茶五号颗粒细紧、匀净、色润红艳、明亮鲜、强烈浓厚、尚鲜强红匀嫩、明亮16 孔底 24 孔面碎茶六号颗粒尚紧实、含嫩茎、色尚润尚红明尚鲜尚鲜浓红匀、尚明9孔底10孔面片茶片状皱褶、大小匀齐红明尚鲜醇、尚浓厚红匀、明亮12

14、28 孔之轻身茶末茶细砂粒状、重实、匀净、色乌尚润深红、尚明纯正浓强红匀、尚亮28 孔底 60 孔面6.6.3理化指标6.6.3.1英德红条茶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 7英德红条茶理化指标项目指标DB4418/T 000120186水分(%)6.5粉末(%)2.0总灰分(%)6.5水浸出物(%)36.0粗纤维(%)16.56.6.3.2英红九号红条茶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英红九号红条茶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水分(%)6.5粉末(%)2.0总灰分(%)6.5水浸出物(%)36.0粗纤维(%)16.56.6.3.3英德红碎茶应符合表 9 的规定。表 9英德红碎茶理化指标项目指标叶茶碎茶片茶末茶水分

15、(%)6.0粉末(%)2.01.0总灰分(%)6.5水溶性灰分(%) (占总灰分%) 50.0酸不溶性灰分(%)1.0水浸出物(%)36.0粗纤维(%)16.516.06.6.4安全指标6.6.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6.6.4.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6.6.5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的规定。7试验方法7.1感官要求DB4418/T 000120187按GB/T 23776 的规定执行。7.2理化指标7.2.1水分按GB 5009.3 的规定执行。7.2.2粉末按GB/T 8311 的规定执行。7.2.3总灰分按

16、GB5009.4-2016 第一法的规定执行。7.2.4水浸出物按GB/T 8305 的规定执行。7.2.5粗纤维按GB/T 8310 的规定执行。7.2.6水溶性灰分按GB5009.4-2016 第二法的规定执行。7.2.7酸不溶性灰分按GB5009.4-2016 第三法的规定执行。7.3安全指标7.3.1污染物限量指标按GB 2762 的规定执行。7.3.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按GB 2763 的规定执行。7.4净含量按JJF 1070 的规定执行。8检验规则8.1组批及抽样8.1.1组批以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生产周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为一批。8.1.2抽样DB4418/T 0001201

17、88按GB/T 8302 规定执行。8.2检验分类8.2.1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 经过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 水分、粉末和净含量。8.2.2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按本标准 6.6 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a) 正常生产时,每年一次;b) 新产品定型投产时;c) 原料或工艺、设备有重大改变,有可能改变产品质量时;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e) 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8.3判定规则8.3.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则判该批产品合格。8.3.2凡出现 劣变、有污染、霉变和安全

18、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3.3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净含量指标,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应在原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本复检,复检仍有一项不合格的,判该批产品不合格。8.3.4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 GB/T 8302 的规定加倍取样,以复验结果为准。9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9.1标志、标签9.1.1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者,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英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标志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 109 号的规定,标志使用应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9.1.2包装标签、 标识除应符合 GB

19、7718 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年第 123 号规定外,还应标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品种和产地。9.1.3包装储运图示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9.2包装应符合GH/T 1070的规定。9.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曝晒措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装卸时轻装轻卸,防撞击、防重压。9.4贮存产品贮存应符合GB/T 30375 的规定。DB4418/T 000120189附录A(规范性附录)英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英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图 A.1英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DB44

20、18/T 0001201810附录B(资料性附录)茶树种植及茶园管理B.1茶园基地茶园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符合NY/T 5010要求。B.2园地规划建园根据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情况,合理规划茶树种植带、园区道路、水利系统;在茶园周围营造防护林,道路和水沟旁种植行道树,茶园内种植托叶盈、台湾相思等遮阴树。B.3茶园开垦B.3.1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平地、缓坡地(15)按行距150 cm180 cm开挖种植沟,坡度在1525的坡地建筑等高梯级园地,梯面宽不低于150 ,梯面里高外低。B.3.2种植沟宽50 cm,深50 cm;沟内施

21、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表土回沟。B.4种植技术B.4.1采用短穗扦插繁育的合格茶苗。B.4.2种植时间:茶苗定植宜在11月至翌年3月。B.4.3种植规格: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植。双行植每公顷植茶苗30 000至45 000株;单行植每公顷植茶苗10 000至15 000株。B.4.4种植方法:栽植茶苗时,在植茶沟内开好定植沟(穴),将茶苗扶直,根部放入沟内或穴内自然伸展, 用土填实茶苗根部至不露须根, 种植深度一般埋没至茶苗的根颈处为适度, 随即淋足 “定根水” 。B.5茶园管理B.5.1土壤管理B.5.1.1浅耕:一般在生产季节进行,深度一般为10 cm15 cm,避免大量损伤茶树吸收根,无公害

22、茶园要以浅耕为主,破除表土板结,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与清除杂草。浅耕时期及次数,应根据当地茶园的土壤状况, 土壤保水蓄水能力, 杂草生长情况及茶树年龄的不同而灵活掌握。 一般生产茶园每年浅耕12次,可在春茶后和夏茶后进行。B.5.1.2深耕:一般在冬茶园停采后,根系活动旺盛时,并结合施基肥进行,深度一般在20 cm25 cm。深耕配合施基肥。DB4418/T 0001201811B.5.1.3除草:清除杂草,减少茶园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消耗,是实现茶叶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茶园中的许多恶性杂草大多生长在夏季, 清除茶园杂草一般可与茶园的浅耕和深耕结合进行, 在杂草旺盛生长季节应单独进行人工除草。B

23、.5.2施肥管理B.5.2.1施肥原则:重有机肥,适量施用无机肥,春,夏、秋季节合理追肥。基肥主要有堆肥、各种农家肥及菜籽饼、花生麸、大豆等饼肥配施磷钾肥以及商品有机肥等。幼龄茶园种植一个月后方能进行第一次施肥,年施肥5次至6次。B.5.2.2无机肥施肥量: 每采收100 kg干茶, 施纯氮11.5 kg (折合尿素25 kg) , 分别在一轮茶前 (30%) 、二轮茶前(25%)、三轮茶前(25%)、四轮茶前(20%)施用。 投产茶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3:1.5:1;幼龄茶园比例为2:1:1。磷、钾肥一般在秋冬季作基肥施入。B.5.2.3基肥施用:幼龄茶园从第2年开始,每年11 月12 月结

24、合深耕施入约1000 kg农家肥或饼肥200 kg,3龄前茶园施肥沟应距茶树根颈15 cm左右,深度为15 cm20 cm,3龄后茶园施肥沟应距茶树根颈20 cm25 cm,深度为20 cm25 cm。投产茶园在秋冬季施有机基肥,采取开深沟,开沟深度40 cm50 cm。B.5.2.4施肥与耕作相配合,浅耕施追肥,深耕施基肥,追肥主要施氮肥,施用的肥料种类按照NY/T5018-2015 中 5.2 的相关规定执行。B.5.3茶树修剪B.5.3.1大叶茶树品种幼龄茶修剪:采用分段修剪法定型修剪,修剪时间要求在茶树生长季节进行,方法:第一次只剪主枝,对茎粗达0.4 cm的茶苗主枝离地面10 cm1

25、2 cm外剪去 ;剪侧枝:以后对每级茎粗达到0.35 cm以上或达到木质化半木质化程度的侧枝分枝,以分支开叉处为起点,把离起点8 cm12 cm以外的枝条剪去; 大叶品种幼龄茶树经过2年约5次合理的定型修剪后, 树冠迅速扩展, 树高50 cm60 cm、有5层6层的骨干枝,已具有坚强的骨架和良好的分枝,第三年即可正式投产采茶。B.5.3.2投产茶园茶树修剪:根据茶树树龄、生长势等适时进行轻修剪、深修剪;衰老茶树采用重修剪或台刈修剪,培养丰产树型。B.5.4病虫害防治B.5.4.1茶园主要病虫害:茶小绿叶蝉、螨类、黑刺粉虱、茶尺蠖(拱拱虫)、茶丽纹象甲、茶毛虫、蛴螬(地下害虫);茶树主要病害:茶

26、芽枯病、茶白星病、茶饼病、茶云纹叶斑病。B.5.4.2防治方法:遵循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合理使用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严格遵循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掌握防治适期,将农药残留控制在规定标准的范围。B.5.5建立档案基地每个地块(片)应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农事(生产)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它栽培管理措施。B.6采收与贮运B.6.1采摘时间每年 3 月到 12 月。DB4418/T 0001201812B.6.2茶叶采摘B.6.2.1幼龄茶园采摘以养树为主,采摘为辅

27、,采强养弱,采顶养侧,采高养低,采密养疏,采摘时留2片真叶。B.6.2.2投产茶园以采为主,采养兼顾,及时分批分级采摘,一般茶园1轮4轮茶留1片真叶采,以后留鱼叶采;长势好的茶园1轮3轮茶留1片真叶采,4、5轮留鱼叶采或不留叶采,采净同等嫩度对夹叶。B.6.2.3据种植茶的品种特性和英德红茶加工要求进行合理采摘。手工采摘应提手采,机采应保证采茶质量。B.6.3鲜叶装运采用清洁、无污染、通透性好的器具。装叶量以不影响品质为宜。鲜叶采摘后及时运至加工场所,防止鲜叶质变;杜绝混入有异味、有毒、有害物质。DB4418/T 0001201813附录C(资料性附录)加工工艺C.1加工设备萎凋槽、揉捻机、揉

28、切机(7051型及其它新型揉切机)、解块筛分机、发酵设备、烘干机、平面圆筛机、风选机、拣梗包装机。C.2加工工艺C.2.1红条茶C.2.1.1加工工序鲜叶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干燥筛分包装。C.2.1.2加工工艺指标C.2.1.2.1萎凋:萎凋时间为12 h至24h;含水量为56 %至58 % 。C.2.1.2.2揉捻:揉捻时间为全程60 min至90 min,分30 min至30 min至30 min三个时段揉捻,中间下机解块1次或2次。C.2.1.2.3发酵:发酵时间为3 h至5 hC.2.1.2.4干燥:温度为毛火110 至120 ,足火90 至95 ;干燥后毛茶含水量6.5 %。C.2.2红

29、碎茶C.2.2.1加工工序鲜叶萎凋揉切解块筛分发酵干燥毛茶毛茶筛分风选拣梗飘筛拼堆包装。C.2.2.2加工工艺指标:C.2.2.2.1萎凋:时间为8 h至18 h;含水量为60 %至62 %。C.2.2.2.2头次揉切: 筛分提取2-1号茶坯, 头轮茶青50 %, 轮中45 %至50 %, 轮尾45 %, 茶尾10 %。C.2.2.2.3复揉切:筛分提取3-1号茶坯,头轮茶青25 %,轮中25 %至30 %,轮尾30 %,茶尾10 %。C.2.2.2.4发酵:发酵时间为30 min至50 minC.2.2.2.5干燥:初烘温度为110 至120 ,复烘90 至100 ,干燥后毛茶含水量:6.0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