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面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建国建国后后八八次课程改革历史回顾次课程改革历史回顾目录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1.内容 提要1.八次课程改革的时间脉络及关键词2.前七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3.3.关于新课改(重点)关于新课改(重点)4.从不同视角看课程改革5.新课改问题何在目录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2.时间 脉络及关键词一、(一、(1949-1952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二、(二、(1953195719531957):改进学校教育,初建课程体系(仿苏联):改进学校教育,初建课程体系(仿苏联
2、)三、三、(19581965)(19581965):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育革命: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育革命四、(四、(1966197619661976):调整未果,):调整未果,“文革文革”作乱作乱五、(五、(1977198019771980):拨乱反正,恢复秩序):拨乱反正,恢复秩序六、六、(19811985)(19811985):更新教学计划,适应形势发展:更新教学计划,适应形势发展七、(七、(1986-20001986-2000):实施义务教育,首发课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首发课程计划八、(八、(2001200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
3、系3.第一到 第四次主要举措改革时间相 关 举 措第一次1949-1952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第二次1953-1957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
4、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次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改革时间相关举措第五次1977198019771980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1981-198519
5、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根据新教学计划的要求,人教社立即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1984年教育部颁发了六年制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教学计划,在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对教学大纲也进行重新修订,于1986年颁发了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第七次1986-2000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
6、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教育部1998年12 月 24 日制定、国务院 1999 年 1 月 13 日批转了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1999 年 6 月 13 日颁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4、第五到第七次主要举措目录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关于“新课改”(第八次课程改革)教师学生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目录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基础教育新课改课程国际比较研究学科发展研究(现代化)学生发展研究社会发展需求的调研工作背景
7、与基础内容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21世纪,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公民的科学素科学素养培养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培养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极为迫切的需要,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出了紧迫的要求。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基础。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基础,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并正式启动了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广泛、深入、持久1999年8月,成立包括化学在内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展4项基础研究。1999年10月至2001年4月,研制并颁布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编写出版义务教育阶
8、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1年9月,首批38个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2006年9月,全国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阶段。2007年,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和修订工作。新课改 进展2001至2003年,研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03至2004年,编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省(区)成为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区。从2005年到2009年,江苏、福建、安徽、浙江、辽宁、湖南、黑龙江、吉林、天津、北京、陕西、山西、河南、江西、新疆、新疆建设兵团、云南、河北、湖北和内蒙古依次进入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区。2010至
9、2011年全国进入高中新课程。2001年底,成立包括化学在内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重“双基”阶段(五十年代)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六七十年代)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八十年代)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九十年代)从课改价值取向着手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从五十年代“全盘学习苏联”直至“文革”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 入手为应试而教育、为专业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发展而教育)“国家”模式阶段(1977-1985)“国家十地 方”模式阶段(1985-1999)“国家十地方十
10、学校”模式阶段(1999年至今)从课程权力主体这个角度来进行审视学者看课改目录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新课程面临哪些问题?“穿新鞋走老路”?理念很美好,但实践转化率低?重形式,轻内容?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课程评价体系滞后,课程改革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成为制约新课改的瓶颈?相关学校,领导阶层对新课改的怀疑与抵制?。主要参考文献1 郑富芝,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教育报,2014.01.13.2 王磊,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10年进展与反思(上)J,化学教育,2010(4).3 乔建中,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J,江苏教育研究,2012(18-22).4 于 江,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1(4).5 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13)49-51.6 乔建中,冯媛媛,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径与关键词J,江苏教育研究,2012(1c)18-21.7 赵超,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一)课程改革阶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23-24.结束页(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李田田刘秀英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