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99174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案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开封二十五中 栗 宁一、课程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发展条件,二、工业、城市化的进程,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难点是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2.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

2、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2. 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3. 通过课堂上对长三角地区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四、教学重点: 1. 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五、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

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六、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师:这首“春天的故事”好听吗?生:师: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记述了一件事情,让我们的祖国从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情很简单是一位老人在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谁呢?(展示邓小平的图)师:他就是我们邓爷爷。那他又是在哪里画了一个圈有这样的效果呢?(利用多媒体演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画一个圈”)师:就是在我们祖国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进入主题一、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展示“

4、珠江边美丽夜景”的图片,以美丽的图片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师:这就是美丽而又繁华的珠江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读图介绍)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承转)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从经济方面看,珠三角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从城市方面看,珠三角也是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二、

5、发展探秘珠三角一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往往依赖当地经济的腾飞,珠江三角洲也是如此。那它工业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来思考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条件。第二个问题:独立思考教师总结: 气候优越自 自然因素 农业基础好身 人口稠密条 劳动力丰富件 国家政策社会因素 交通便利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著名侨乡国际因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师: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也具有一定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79-1990和1990年以后。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不利条件、发展有利条件和主导产业。学生分组讨论:1)第一

6、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2)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什么? 3)不同阶段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有何不同? 4)第一阶段工业产值增长慢的原因是什么? 5)对照第一阶段,讨论总结第二阶段工业产值增长快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1979-1990 发展的不利条件: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发展的有利条件:劳动力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1990年后 发展的不利条件: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发展的有利条件: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四、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读

7、“1985年和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又表现在哪里呢?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想城市的集中。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师:这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1985年时期和2002年时期。那在这两个时期分别具有怎么样的特点?有怎样的城市化表现?小组讨论生:教师总结: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

8、群体系。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城市化表现: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承转)刚才我们了解了珠三角地区是非常的美丽和繁华。那我们看下面的城市漂亮吗?繁华吗?五、珠三角PK长三角(展示“杭州、上海、南京”的城市图片)珠三角PK长三角那我们索性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珠三角VS长三角”我们把班级里的同学分成两部分:一方代表长三角,还有一方代表珠三角,分别找出自己的优点和对方的缺点,捍卫本方的优势。最后由我根据大家的发言来做出公正判决。准备时间:5分钟。双方辩论!数据统计:中国统计信息网发布了2006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报告指出,根据2005年的数据,长三角经济总量大

9、于珠三角,但珠三角人均GDP高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增长速度快于长三角2.3个百分点。问题讨论:结合教材,分析珠江三江洲在发展过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教师总结:板书设计一、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三、发展探秘珠三角四、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五、珠三角PK长三角八、教学反思本节教材注重学习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问题,高一学生已经进行过相关内容的学习。城市的合理分布和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市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消极影响。本节内容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此案例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和美化环境的良好品德。案例的选择可灵活处理,可选择其他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案例替代,案例材料中的知识不作记忆性的考试要求,教学过程适合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