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696846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导论导论一一.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法制史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发中国法制史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发生、发展、变革、移植过程及其特征、规律生、发展、变革、移植过程及其特征、规律的科学。的科学。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明清、清末、明清、清末、民国、革命根据地法制民国、革命根据地法制 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宪法、经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宪法、经 济法、司法制度济法、司法制度二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1.1.准确把握历史,训练历史思维准确把握历史,训练历史思维2.2.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为现代化建

2、设提供历史借鉴3.3.加深对法学其他学科的理解加深对法学其他学科的理解 “赋予它新价值和新意义赋予它新价值和新意义”(梁启超)(梁启超)三三.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方法1.1.了解社会背景了解社会背景2.2.解决史论关系解决史论关系3.3.把握中国特色把握中国特色4.4.客观、理性地理解法制历史客观、理性地理解法制历史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第二节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中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法律的起源及其特点。国法律的起源及其特点。本章教学要求: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

3、本章教学要求: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起源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阐释中国法律起源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重点阐释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的起源与特点。本章教学重点: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本章教学重点: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本章教学难点: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本章教学难点: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起源的理论来阐释中国法律的起源与法律起源的理论来阐释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特点。一、习俗与法的产生一、习俗与法的产生 “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法律律。随着

4、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权力,即国国家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法律进一步发展为或多或少广泛的立法。人们忘记他们的法起源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正如他们忘记他们自己起源于动物界一样。随着立法发展为复杂和广泛的整体,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者阶层形成起来了,同时也就产生了法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一、习俗与法的产生一、习俗与法的产生 “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内容总是决定于这个阶级的关系,这是由例如私法和刑法非常清楚地证明了的。这些个

5、人通过法律形式来实实现现自自己己的的意意志志,同时使其不受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单个人的任性所左右,这一点之不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如同他们的体重不取决于他们的唯心主义的意志或任性一样。他们的个人统治必须同时是一个一般的统治。他们个人的权力的基础就是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些条件是作为对许多个人共同的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为了维护这些条件,他们作为统治者,与其他的个人相对立,而同时却主张这些条件对所有的人都有效。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意志志的的表表现现,就是法律。”(马克斯、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习俗与法的产生一、习俗与法的产生 梅因(Henry Maine):可以断言,在人类初生时代,不可能想象会有

6、任何种类的立法机关,甚至一个明确的立法者。法律还没有达到习惯的程度,它只是一种惯行。用一句法国成语,它还只是一种“气氛”。对于是或非唯一有权威性的说明是根据事实作出的司法判决,并不是由于违犯了预先假定的一条法律,而是在审判时由一个较高的权力第一次灌输入法官脑中的。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恩格斯:恩格斯:国家:地域、公共权力国家:地域、公共权力中国:中国:氏族氏族部落部落(炎帝、黄帝、蚩尤)(炎帝、黄帝、蚩尤)部落联盟部落联盟酋邦酋邦(国家)(国家)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禹禹(黄帝五代玄孙)(黄帝五代玄孙)“夏禹涂山之会,执玉帛者夏禹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

7、国。万国。”(帝王世纪帝王世纪)“防风氏后至,禹杀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而戮之。”启启(“益干启位,启杀之益干启位,启杀之”)家天下家天下 夏朝夏朝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公元前公元前30003000年(距今年(距今50005000年)左右,它们相年)左右,它们相继跨入阶级社会,其首领纷纷称王。于是,迅继跨入阶级社会,其首领纷纷称王。于是,迅速涌现出一大批宗族部落王国,中国社会进入速涌现出一大批宗族部落王国,中国社会进入万国万国并立时代。并立时代。”“”“故至迟到公元前故至迟到公元前30003000年(距今年(距今50005000年)左右,私有制与阶级社会即年)左右,私

8、有制与阶级社会即已诞生,古代早期国家随之建立起来。已诞生,古代早期国家随之建立起来。”(张晋藩:(张晋藩: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1.礼礼(禮禮):由内而外,礼源于祭祀:由内而外,礼源于祭祀 (习惯:祭品、爵位、肉食)(习惯:祭品、爵位、肉食)2.2.刑:由外而内,刑:由外而内,“刑起于兵刑起于兵”征伐为最早的刑、军法、司寇征伐为最早的刑、军法、司寇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中国国家与法的产生二、中国国

9、家与法的产生“法”:“灋,刑也。平之如水,故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去,人相违也”。二、中国法的产生二、中国法的产生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1.战战争争与与法法律律:“兵兵刑刑合合一一”,刑刑法法受受到到特特别别重重视视2.2.血血缘缘与与法法律律:在在很很大大程程度度上上受受到到血血缘缘、婚婚姻姻的的影影响响,通通过过部部落落联联盟盟机机构构的的职职能能分分化化和和完完善善,使其直接转化为国家机构的特殊道路。使其直接转化为国家机构的特殊道路。3.3.祭祭祀祀与与法法律律:在在华华夏夏先先人人中中产产生生的的祖祖先先崇崇拜拜意意识识,通通过过一一定定的

10、的典典礼礼、仪仪式式,逐逐渐渐演演化化为为具具有有宗教性质的祖先祭祀。宗教性质的祖先祭祀。二、中国法的产生二、中国法的产生特点:特点:特点:特点:4.4.裁裁判判与与法法律律:中中国国法法律律的的产产生生,与与其其他他文文明明中中法法律律的的起起源源一一样样,也也具具有有“由由裁裁判判到到立立法法”的的特特点。点。5.5.民民族族融融合合与与法法律律:中中国国法法律律的的起起源源还还表表现现出出民民族族大大融融合合的的特特征征。三三大大部部落落联联盟盟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征征战战,促促成成了了不不同同部部落落之之间间的的相相互互交交往往。不不同同的的生生活活习习俗俗在在相相互互接接触触中中交交

11、流流、融融合合,在在不不同同的的部部落落形成了不同的刑事惩罚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刑事惩罚方式。三三.法的产生法的产生一般规律一般规律一般规律一般规律1.1.法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法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 。2.2.法的起源经历了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法的起源经历了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到 成文法的发展过程。成文法的发展过程。3.3.法的起源受到宗教和道德规范的深刻影响。法的起源受到宗教和道德规范的深刻影响。四、中国法制史的特点四、中国法制史的特点自然条件(疆域广袤)自然条件(疆域广袤)经济形态(种植农业)经济形态(种植农业)社会人口(社会人口(“超级国家社

12、会超级国家社会”)社会与国家组织(权威秩序)社会与国家组织(权威秩序)四、中国法制史的特点四、中国法制史的特点1.1.独立发展与移植借鉴相结合独立发展与移植借鉴相结合2.2.家庭本位家庭本位3.3.礼法结合礼法结合4.4.公法发达公法发达5.5.私权自治私权自治6.6.艰难曲折的艰难曲折的近代转型近代转型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起源的理论。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起源的理论。2.2.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兵刑合一兵刑合一”。3.3.简述祭祀与法律的关系。简述祭祀与法律的关系。本章参考文献:本章参考文献: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51995年年版;版;2.2.张童心等:张童心等:考古发现与华夏文明考古发现与华夏文明,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20092009年版;年版;3.3.【英英】梅因:梅因:古代法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印书馆19591959年版;年版;4.4.史记史记左传左传汉书汉书商君书商君书尚尚书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