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顺八大自然景观.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91562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顺八大自然景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顺八大自然景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顺八大自然景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顺八大自然景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顺八大自然景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顺“八大自然景观”候选名单简介A01黄果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以瀑布、喀斯特岩溶地文景观为主的自然风景区。含六大景区:大瀑布中心景区、天星桥景区、石头寨景区、郎弓景区、滴水潭景区和灞陵河仿古景区。其核心景观黄果树大瀑布宽101米,高77.8米。景区精华在于瀑布、溶洞、潭、喀斯特地质结构、天然盆景、石林、古迹连掇一体,高山流水、星峡飞瀑,婀娜多姿,气象万千。A02龙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属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为特征的自然溶洞型景区。景区富含负氧离子,天然辐射率为世界最低。景区水旱溶洞群众多,被列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尤以中心景区水溶洞全国最长、洞

2、中瀑布全国最大、洞内天然辐射率全国最低之“三最”和漩塘漩水之奇、短河之多、洞中佛堂之大之“三绝”而闻名。A03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是集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为主、生态保护、科考探险、悬棺洞葬及民族风情组合的景区。主要景观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燕王宫、古朴的民族悬棺洞葬、巨大幽深又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洞穴苗厅、壮丽的星星峡谷、世界最高古河道遗迹盲谷、国内最深的竖井通天洞、人类穴居的最后部落中洞苗寨等。A04夜郎洞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全长6000米,高63米,宽48米。第一层为水洞,第二层和第三层为旱洞,是目前已探明的全国最长的水旱溶洞。洞内密布大大小小的石幔、石花、石

3、笋、石柱,有天然形成的万里长城、中国地形图等。A05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化石种类多而且数量大,体形完整,形态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数。A06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茂密的森林植被、浩翰的林海为主体,以天然海子和人工湖泊为依托,集林、山、水、洞为一体。以四季常绿的针叶树为主体,分布常绿、落叶乔灌。有灵猫、穿山甲、野兔、山鸡等鸟兽。溶洞分布其间,湖光山色溶为一体。A07斯拉河省级风

4、景名胜区:景区由斯拉河峡谷、多缤洞、苗族棺葬洞、穿青人文化、桃花苗族风情村、天然温泉等景点。其中桃花歪梳苗民族村以自己独特的习俗如服饰、婚嫁、歌舞、丧葬等原生态文化吸引着四方游客,是全省著名的歪梳苗文化保护区。A08夜郎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由夜郎湖、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穿洞古人类遗址、莲花古洞等景点构成。夜郎湖中心景区三湾围着岛,碧水拥群山,日出日落、湖光山色相映成趣。A09花江大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集岩溶、山、洞、奇石、历史文化、科普组合之精髓。是我国唯一以“地球裂缝”著称的大峡谷。主要景点有“观山海”、“观景台”、“古驿道”、“飞水崖瀑布”、“花江铁索桥”、“亚

5、洲第一高桥”以及摩崖石刻等。A10千峰山市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宗教的延续性、民族风情的独特性和知青文化的特殊性为主要特色。景区内峰峦叠翠,河流蜿蜒,溶洞成群,森林密布,明显地表现出喀斯特地貌多样化的景观特征。景区内寺庙众多,有千峰山寺、永峰山寺、九峰山寺等,香火旺极一时。A11天落湾市级风景名胜区:有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龙泉寺。有由160余座汉墓、8个汉窑、1个汉民居三位一体的汉代遗址宁谷汉遗址(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对研究安顺古代史,探究夜郎之谜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A12关岭木城河:景区集山、水、田园风光、古榕、瀑布、温泉、三国历史遗迹、布依风情等为一

6、体。最具代表的景点有:水上画廊木城河、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上洞桫椤树群、坡舟布依建筑群、关脚木棉树群、八德古榕、跌泻十八级的那大关瀑布、乐安温泉、关脚龙形峰丛、关脚龙井、孔明塘、孟获屯等。A13平坝邢江河:是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主,结合布依族风情、民间书法艺术展示的乡村旅游景点。沿河两岸分布有众多的布依族、苗族村寨,保持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游览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欣赏风情浓郁的民族风情,品尝风味独特的布依美食,展示民间书法艺术,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安顺“八大人文景观”候选名单简介 B01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洞南北对穿

7、。该洞出土了史前人类头盖骨及骨器、石器等重要文物,经测定距今已16000年左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时期时代早期。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超过穿洞这样文化内涵丰富、新颖、突出的历史遗迹,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02安顺文庙:位于安顺市城区篁学坝,是贵州省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约875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距今约615年。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共五进四院,建筑群以石雕精美而闻名遐迩,有“石雕艺术殿堂”美誉。大成殿前的一对透雕云龙石柱,堪称国宝。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03屯堡古建筑群:屯堡民居古

8、建筑是屯堡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在安顺市境内,分布有大大小小共300多个屯堡村寨,最为典型的代表有天龙屯堡、安顺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旧州古镇、九溪、鲍屯等。屯堡建筑,兼具了江淮民居与军事防御的特点,云山屯、本寨体现尤为明显,以街巷为轴,通向各家各户。屯墙随山形地势蜿蜒,把守村落,形成封闭结构。同时,每一组建筑依山就势修建,筑碉楼,设射击孔,融防御、守卫、居住为一体,成为一个个封闭的军事单元,建筑装饰也极为精美,尤其在垂花门、格扇门窗、柱础等部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其中天龙古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顺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州古镇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B04

9、天台山伍龙寺:位于平坝县县城南13千米的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距今421年,占地120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40余间,皆建在危岩绝壁之上,依山就势,迂回曲折,是贵州仅有的一组仿宋古建筑群,被誉为“石头建筑的绝唱”。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05宁谷遗址:位于安顺城区以南6公里的宁谷镇,为汉代古牂牁郡治所,年代为西汉至东汉。遗址分建筑、陶窑和墓群三个部分。占地约10万平方米,出土了木椟、长乐未央瓦当等重要文物,对于西汉中央在西南地区统治权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006年6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06红崖古迹:位于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坝

10、陵村东3公里晒甲山崖壁上。年代不详。崖上有一些形似古文字的赭红色遗迹,由于自然风化及人为干扰,现已模糊不清。被誉为“上侪禹碑,下陋秦石”的“南中第一奇迹”。 红崖古迹,因其诡异难释被人们称为“天书”,又被称为“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九十年代,原地区行署曾悬赏100万,至今未破译。1982年2月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B07关岭花江崖壁画:分布于关岭自治县普利乡下瓜村及板贵乡牛角井村。含马马崖壁画、牛角井壁画群、汉元洞壁书壁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1982年2月23日公布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08下坝棺材洞:位于平坝县齐伯乡桃花村。有棺木600余具,大多保存完好。有船棺、圆木棺

11、、方形棺、梯形棺等。墓葬年代,最早为北宋时期,迄今已千余年。该洞发掘出宋代彩色蜡染褶裙为国家珍贵文物,是国内遗存年代久远、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族系清楚且至今仍延续着的苗族洞葬习俗奇观。1985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09镇宁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周长3700米,距今约600余年。城墙峻整宏阔,材石选料考究,砌筑工艺严密高超,故有“安顺的碑坊,镇宁的城墙”之称。现存墙体约460米,是研究镇宁建城史坐标位置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10双明洞摩崖石刻:位于镇宁自治县城关镇明星村双明洞内,滇黔古驿道从洞中穿过。摩崖石刻开凿在两

12、座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贯通的天然溶洞岩崖上。崇祯末年徐霞客曾游览此洞,并作了详细记载,古今中外众多名流留字题诗,感悟抒怀,使其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2004年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11关岭盘江桥:位于关岭自治县城西35公里,横跨盘江南北两岸上,是滇黔古驿道上最重要的桥梁,亦是贵州最早的铁索桥。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后经多次毁损重修,距今约300余年。抗战中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外援要道。桥两头尚存数处摩崖石刻。2009年12月公布为安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12坝陵河大桥:地处关岭自治县与黄果树风景区交界处,是上(海)瑞(丽)国道主干线贵州镇宁至云南胜境关高速公路上跨越坝陵河大

13、峡谷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大桥全长2237米,主跨1088米,距河面垂直高度370米。大桥于2009年12月23日正式通车,标志“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沪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大桥是目前国内第一座跨千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创造了世界山地大跨径桥梁中主跨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中国第一,西岸隧道式锚碇长度世界第一,东岸重力式锚碇重量国内第一,国内山岭重丘区第一场桥,贵州独立大桥投资最高等“六个第一”。 安顺“八大寺庙”候选名单简介 C01圆通寺:坐落在安顺城区西南隅西秀山下,始建于1274年,是安顺城建城前三大元代建筑(钟鼓楼、西秀山塔、圆通寺)之一。初建时仅一门一院一殿,供奉圆通观音大士,明初毁于兵戒

14、。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修扩建,占地三十余亩、三进两殿一楼、屋宇百间的宏敞规模。后历经明、清两朝历次重修维建,成为安顺三大寺院(圆通寺、崇贞寺、东岳庙)之首,为西南、东南亚佛教圣地,香火鼎盛,声名远播。C02东岳庙(东林寺):坐落在城东南隅南水关段贯城河畔东,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历朝扩建捐修,始建成一门三院三殿且依山势层层而上之规模,位居安顺三大寺院之列。其建筑奇特,高低错落,精妙绝伦。供奉东岳大帝和南岳神。自山门、戏台、大殿、南岳殿、大佛殿(供如来),高低差数十丈,各殿两边均有厢有廊,庙之崇宏壮丽驾城中各庙之上,香火尤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更名为“东林寺”,供奉三

15、尊大佛,东岳庙的规模、格局以及供奉的庙神已完全改变。C03清泰庵:坐落在城东北隅东水关侧(今虹山水库下),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僧马祖创建。清泰庵地接城垣,门临清溪,竹木苍翠,景色宜人。有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弥勒殿、慈缘堂等建筑,石头刻砌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金刚经碑刻十块,记载该寺历史的石碑一通,另有五百余年古银杏一株。该庵香火旺盛,游客云集。历任主持多有文才,与安顺文士多有交游。光绪间安顺名士郭石农、何威凤曾于此设帐授徒,故而声名播扬。C04龙王庙:坐落于城内中华北路西侧大龙井上端,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开山者为心莲和尚,施田者为御史梅琼(安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3)贵州

16、提督陈钟美、安顺知府常恩、普定县知县陈 煜重修。庙前有石坊一座,棂额一院格局。前殿三间祀龙王,后殿祀佛,左右厢各三间。旧时每逢天旱,官府即带领城中官绅市民至此求雨。C05高峰山万华禅院:高峰山万华禅院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是贵州佛教名山。禅院周围群峰环绕,左有面壁峰、玉屏峰、宝塔峰,右有福寿峰、天门峰、莲花峰,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景致优美。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登临此山,在其游记中称赞此地“得天独厚”;岩壁上石刻“西来面壁”四个大字,相传为明建文皇帝遗迹。禅院有山门、牌坊大殿、二殿、大雄宝殿和后殿等建筑,殿阁巍峨,佛容端严。C06云鹫山寺:位于距离城区四十里的云鹫山上,寺以山而得名。该寺始建于明代

17、,清代觉纯法师曾予重建。1981年,在莲净法师带领下再次进行修葺。现有山门、伽蓝殿、大雄宝殿、斋堂、客堂及僧寮等建筑。寺内最独特的建筑为华严阁,四面三层,建于两块巨石之上。 寺内珍藏佛经五部。庭中植有荷叶树一株。云鹫山寺传法系统为临济宗。著名祖师有觉纯、宽平等。C07平坝法源寺:原名东岳庙,位于平坝县城内塔山脚下,约建于明末清初,史载:“该寺旧毁于兵,康熙九年、乾隆二十六年、光绪初年历次修葺。有前殿后殿各三间及两边厢房。” 1994年、1995年修复下殿和两旁厢房,1997年、1998年重建大雄宝殿。现法源寺占地850,寺内塑有释迦牟尼、观音、地藏、弥勒、韦驮、十八罗汉等佛像,另有碑刻五块,佛

18、经十部。C08安顺天主教堂:位于安顺市中心城区南街,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占地1600,为院落结构,正门处为砖木结构悬山顶2层楼房,左右侧为砖木结构对称2层厢房,以廊庑相连。院内种有柏树等花木。教堂长20m,宽12m,高8m,面积240,为罗马式石木结构建筑,前部牌坊上部正中及两旁有一大两小3个圆形格子窗,镶彩色玻璃。入门即为教堂大厅,内有两排立柱支撑屋面。两侧墙上均对称开尖拱窗。后部有中式楼阁。教堂右侧还有附属房屋数间。198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列为全国重点教堂。C09安顺基督教堂:原名福音堂,位于安顺市中心城区文化路2号,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现占地面

19、积800,有砖木结构礼拜堂一幢,附属房间若干间。1993年重建礼拜堂,为砖混结构罗马式建筑,长20m,宽约10m,高8m,前部分两层,楼下为接待室、会议室,楼上为观礼台;继为大厅,以钢混拱梁撑顶,两侧墙壁分设尖拱窗,后台为圣台。室内以现代灯饰装点,屋面配小尖塔。2010年教堂重新加固维修,现焕然一新。C10安顺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址黉学坝,仅茅屋三间。清雍正十一年(公园1733年)哈元生提督到任,于太平桥觅得新址,掌教阿匍马天云和回族人马胜宗步行数千里募捐,在本地回族人们的相助下,建新寺。道光、光绪年间曾两度修缮。后清真寺因年久失修,墙角倒塌,于1982年7月安顺市政府拨款重建清真寺,

20、占地面积230平方米。C11平坝清真寺:位于平坝县城南街,始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初建的礼拜大殿为传统中式建筑,后经多次改建、增修,形成一座完整的清真寺。1983年重建,占地面积2536,为贵州省较为完整的清真寺之一。新建大殿为阿拉伯式砖混结构建筑,底层为平台,上为大殿。大殿为平顶,正中和四角有5座绿色圆形宝顶。大殿右侧和临街处各有一座砖混结构阿拉伯式3层楼房。寺内有匾额、楹联多幅,其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广东提督马维骐书匾额“道是西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贵州热依斯杨云鹤书阿拉伯文匾额“穆斯林热爱和平”等,影响较大。C12关岭灵龟寺: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21、,为三正两厢结构。前为山门过厅,一进天井,两侧为厢房,上为高大楼式中殿,皆为木石结构。天井中植有百年银桂和紫薇树各一棵。中殿之后又为一四合天井,两侧厢房为十八罗汉殿,进深甚浅。后为正殿,即无梁殿。无梁殿全部用方形巨石拱砌而成,无砖无木,无梁无柱。殿门前有石台,石台前面的天井当中有龟形天然岩石伏卧在地,头朝殿门,形似灵龟,寺因此得名。灵龟寺无梁殿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唯一保存下来的石建筑无梁殿。C13马官文昌阁:位于马官镇马堡村,建于清咸丰元年,颇具道教风格。文昌阁为木石结构,呈四方形,阁楼三层三檐,椽角凌空、四角挑翘。一层为木石结构,二三层为木质构架,四面开窗。阁楼正面设有三道石门,两侧

22、边门为长方形,中门为拱圆形,中门外的斜坡上雕饰二龙抢宝图。山下入阁路口,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C14马官玉真山寺:位于普定县城南14公里的马官镇玉屯村的玉真山巅,始建于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重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今已十五代。从山脚至山顶寺门,原有石阶500余级,一边有石栏杆,弯环曲折,盘旋至顶,石级150处的峭壁上,镌有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手执拐杖,身背葫芦,脚踩龟背,栩栩如生,两旁石刻对联曰“杖悬日月长生佛,葫宁乾坤自在仙”,横批为“身飞世外”。 安顺“八大民间艺术”候选名单简介 E01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距今已有

23、两千多年的历史,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以其蕴含的民族意识、图腾崇拜、历史文化意韵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族民间工艺。制作流程为选料浆布熔蜡、点蜡作画染色脱蜡漂洗晾干。图案分为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两大类,手法既有写实又有写意,“冰纹”是传统蜡染的特征。安顺蜡染从古至今,代代传承,分布广泛,并不断发扬光大。E02紫云亚鲁王史诗:紫云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是一部麻山苗族人在丧葬仪式中对亡灵返回亚鲁王国历史时代唱诵的诗篇,一部活形态的大型史诗,是麻山苗族的一部神圣经典。唱述了从夏朝时期的古三苗创世、立国、创业到秦汉时一支苗民迁徙到贵州麻山的历史。26000余行史诗描述了亚鲁王国200余个王族后裔的谱系及其

24、迁徙征战故事,贯穿了亚鲁王国前后近3000多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想象奇特,史料翔实,语言优美,有很高的文学、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价值。E03布依铜鼓十二调:是保存在民族民间打击乐曲调中最丰富、最完整的套乐,是安顺古代音乐作品信息的宝库,已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演奏工具为铜鼓,演奏形式常与唢呐、皮鼓、大镲、铙钹、芒锣、木棍等混合敲击演奏,保持着古代乐器的演奏风格,有浓郁的布依族民族特色,曲调庄严浑厚,深沉激越,节奏为2/4重音转移,强弱相间。鼓谱为十二段乐曲,具有很高的音乐学、民族学价值。E04屯堡地戏、山歌、花灯:1、屯堡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首批进入

2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古老民间戏曲。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跳。唱,有弋阳古腔遗风,唱腔朴实、古朴、高亢,领唱伴唱相间;跳,是搬演古代征战的打斗,激扬、奔放、粗犷。地戏的主要特点是:演员头戴木刻面具,伴奏仅有一锣一鼓,剧本保持宋元讲唱文体格式,没有生、旦、净、丑行当之分。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有形载体之一,有历史学、文化学、戏剧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2、屯堡山歌: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屯堡人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屯堡山歌多以七言为句,四句成调。用词遣句宽泛自由,见物抒情,见事生意,善用比兴夸张手法,类型有四句歌、盘歌、疙瘩歌、飘带歌等。形式有多人轮流对唱、男

26、女分组对唱等,你唱我和,充满了智慧、诙谐,具有开放、坦诚之美,历年的山歌大赛,成为屯堡人的万人盛典活动之一。3、安顺屯堡花灯: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贵州西路花灯的代表。分为花灯歌舞和灯夹戏两大类,具有情意缠绵和幽默机智两大特点。上千首花灯曲调多在逢年过节时,在亮灯、盘灯、开财门、贺灯等表演程式中,以张灯结彩舞扇挥帕的载歌载舞形式,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欢乐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E05苗族芦笙舞:是安顺苗族人民生活中喜庆欢乐时齐欢共舞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男女吹芦笙,随笙乐而舞。有吹笙伴舞、吹笙领舞和吹笙自舞等形式。舞蹈动作有走、移、跨、转、立、踢、勾、翻等,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凑,或

27、动作激越,或轻松明快,曲舞互相配搭,体现出苗族人民的生活情趣与文化形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06布依族勒尤:布依族乐器,是一种古老的双簧竖吹乐器,音色圆润,明快甜美,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勒尤”有木制、竹制、地瓜藤制三种,纯手工制作,其簧片以榨蚕茧而作,独具特色。以其富于乡土气息的布依族音乐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07安顺苗族服饰:安顺苗族支系众多,也带来了其服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长裙、短裙,有褶裙、筒裙、围裙等款式,各种色彩以刺绣、蜡染装饰于服饰上。其图同样以各种绣绘以花鸟鱼虫或抽象几何图案为主,头饰的木梳和帕帽,和服、旗帜服、四印服

28、和妇母装等服饰配上精美的银饰。丰富多彩的图饰,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美丽,同时记载着苗族迁徙与图腾崇拜的历史和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08布依族服饰:布依族服饰多青色为主调,斜襟,衣身长短以不同土语去而不同,腰窄摆宽。排领上及袖口上多织有八角、刺梨等五色花或蜡染。以头饰的顶花帕、戴假壳、戴考帽区别姑娘、媳妇和老人。衣料是自纺自织的布依土布,花样图案有太阳纹、水波纹、鱼纹、龙纹、花鸟纹等图案,用蜡染和手工刺绣为衣服花色。布依族服饰纳入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09安顺木雕艺术:安顺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向以居室住房上的精美雕刻与寓意祥瑞的图案而为人们称道,更以地戏面

29、具的雕刻精细与造型粗犷而给人以震撼。其雕刻手法注重写实与夸张,以浮雕和镂雕为主,构图灵活,讲究祥福。现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已发展为包含各种木质雕刻构建的文化产业。安顺木雕艺术已经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10安顺石雕艺术:安顺石雕的精与美,首推安顺文庙内一件件石雕建筑构建。大成殿的透雕盘龙柱、大成门的高浮雕龙柱、棂星门、宫墙、石坊、石栏等,组合成一个“石雕艺术的天堂”。其中,大成殿的云龙石柱,以生动造型与高超技艺,获得“国宝级”荣誉。除此之外遍布城乡的民居、庙宇内的石雕部件,凸显安顺石雕的艺术风格。如今的石狮石佛、园林装饰、手工艺品等,延续着安顺石雕艺术的风采与辉煌。安顺石雕艺术已

30、经列入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11歪寨藤甲胄:发现于安顺开发区幺铺镇歪寨村,据传,藤甲编织在当地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当地老百姓称,他们的祖先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遇到的藤甲兵,藤甲胄就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整套藤甲胄由头盔、护肩、护胸、护臂、围裙和盾牌组成。目前,成都武侯祠收藏了四套作为展览,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一套,并命名为“布依族藤甲胄”,陈列于军博的古代兵器展厅内。E12紫云岩上杂技:上世纪70年代,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岩上村村民结合省外杂技技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杂技表演,他们在牛背上翻跟头,在悬空的绳索上荡秋千,还有钻火圈、踩滑板、走钢丝等,表演节目达20余个,被誉之为“

31、布依山寨杂技花”。 1993年3月,白石岩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杂技之乡”。安顺“八大民俗”候选名单简介 F01跳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跳花坡,女子将历年精心制作的蜡染刺绣背扇扇面层层叠放,十几层乃至几十层,均露出顶端细密的刺绣图案,由新婚夫婿或未婚夫背到花场展示,暂时未找到对象的女子由兄弟代替背赴。跳花开始,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摇铃执帕起舞附合,围绕花树翩翩起舞。集体舞蹈数周之后,花树下继续分散表演的芦笙舞多姿多彩。花场上人流如潮,气氛热烈。有的地方还举行爬花杆、射弩比赛、武术表演、倒牛斗牛等文体活动。 跳花节历史

32、悠久,流行于川黔滇苗族村寨,尤以安顺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安顺苗族跳花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F02四月八:是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主要与农事有关,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欢庆仪式,表达对全年丰收期望。其中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规模宏大,场面隆重,是祭祖节、英雄节、联欢节,影响深远。这天家家户户打糍粑制乌米饭,男女老少聚集到预定地点,以悠扬的芦笙、箫笛和歌舞凭吊苗族英雄和祖先。F03六月六:农历六月六日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有的称之过小年,十分隆重热烈,缘于布依族祭祀盘古、社神、山神和田神的活动,祷望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祥和。家家

33、户户杀猪宰鸡包棕粑,汇聚寨中开怀畅饮,这一天是走村串寨探亲访友的日子。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对歌赶表谈情说爱,尽情欢乐。许多地区还举行规模宏大的玩山活动。布依族六月六节庆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F04吃新节:是仡佬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先由一寨老带领童男童女到附近田间地角进行采新,摘些成熟的谷物瓜果,挂放古树下,然后用整鸡、猪头、羊头、九串猪肉和二十四碗饭祭祀祖先和神灵。族人按辈份尊幼排列,跪拜祖先。祭毕,寨老则用筛盛鸡、肉、酒,将栓有红辣椒和青蒜的竹竿插在田间地头,以示送祖。吃新节活动多姿多彩,包括放土炮、鞭炮,喝

34、咂酒、演傩戏、打铜鼓、唱山歌、耍武术等,节日这天,仡佬人还要举行放生活动。仡佬族吃新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F05普定冲龙:是春节期间安顺地区的传统节庆活动,过去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安顺及各县县城均如期举行,如今大都消失,唯有普定县将这一民俗活动发扬光大,传承至今。冲龙一般要到晚上九点才开始。随着龙的舞动,另有两个人一组一前一后,一人用铁勺将熔化的铁水从钢桶舀出随及抛起,继而另一人对准舞动的龙,用木板打击铁水,铁水在空中散成 花,铺天盖地而下,蔚为壮观。打一勺铁水开一树铁花,开一树铁花荡一浪欢笑。整个冲龙过程,铁花绽开,龙身腾跃,人群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形成了欢乐的海洋

35、。舞龙的壮汉舞到酣畅时,索性把衣服脱了,光着背膀,引着龙在不断怒放的铁花深处上下翻飞,引来阵阵喝彩。F06抬亭子:又叫抬汪公、迎神、迎菩萨,是安顺屯堡村寨为祭典汪公的诞辰而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汪公崇拜流行于安顺吉昌屯、狗场屯、中所、鲍家屯等屯堡村寨,是屯堡人对历史人物神化并寄以美好愿望的特出形式。农历正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庄重地把汪公菩萨塑像从神台上抬下放入木制轿中,走出汪公大殿。在激烈的鞭炮和锣鼓声中,腰鼓队、秧歌队、花灯队、地戏队、彩车队陆续跟在后面,形成长长队伍,涌动在田野山水之间。在田坝中举行完仪式后,抬汪公的亭子在仪仗队的护拥下,穿行于村寨街巷,施福于众村民,赐百姓予平安吉祥、丰衣足

36、食,直至下午四点钟才返汪公庙,让汪公塑像回归神位。安顺的抬亭子民俗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F07端午游百病: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安顺除吃粽子,佩香囊,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掛菖蒲、艾条于门首外,游百病是具有代表性的又一民俗活动。端午这天,人们走出家门,父母都要带上小孩去“游百病”,或郊游或爬山或逛街,意在把一年可能染上的疾病全部抛掉,让百病远离自己的身体。这一天,百草都是药,安顺城周边乡镇村寨的农民会把从山上採来的各种草药带到城里,供人们逛街时购买,无论城乡,端午採药购药均成习俗,人们将适合自己与家人需要的草药带回,以治病防病。过去销售草药的地摊能从城区小十字摆到西门顶,现

37、在主要集中在市西路一带。安顺城街头弥漫着透人心肺的药材清香,久久不散。 F08开斋节: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按回族习俗实行斋戒。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开斋节要过三天。回族从第一天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人人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聚会和活动的场所在清真寺,回族群众齐向阿訇道安,接着互致平安问候。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游祖坟,追悼亡人。节日中,家家户户制作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札品给岳父母拜节。F09夜郎竹王崇拜:在安顺市

38、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方圆约600平方公里的深山里,以镇宁县革利乡为中心,居住一支神秘的苗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分布在11个乡(镇),68个村,162个自然寨,人口约25000余人。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千百年来,他们敬奉祖宗竹王,笃信夜郎竹王就是自己的祖先。竹王成了维系族群的精神依附。男性成年后都要举行仪式供奉竹王偶像,之后一生奉祀,直到死时用供奉的竹片陪葬。竹王崇拜所沉淀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F10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婚恋习俗:1、布依族赶表:赶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寻觅配偶,交流感情的一种社交活动。赶表多选择在喜事和农闲赶场天进行。赶表

39、时,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吹木叶和勒尤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当两相情愿,情投意合,并愿结为终身伴侣后,女方丢“把凭”作信物,男方告知父母,请媒人说合。赶表歌有情歌、苦歌、逃婚歌、告状歌,歌词有九言、七言、五言、四言等。2、苗族相月亮:相月亮是安顺苗族男女青年独有的社交风俗,因常在月夜进行而得名。少年子弟暮夜,吹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每当农闲季节,星月交辉之夜,安顺苗族青年男子,三五成群,腰插笛箫,手携笙胡,漫游于乡郊苗寨旷野之上。3、仡佬族婚俗:仡佬族新娘离家出嫁要双手紧紧地拉着门枋表示不肯离去,媒人强行拉开新娘的双手,叫“把门枋”。 出嫁前乘人“不备”而“逃跑”,让嫁家婶娘嫂子去找回

40、来,叫“追姑娘”。 娘娶进夫家之时,一跨进屋就用清水洒向接亲的人叫“打湿亲”,以图吉利。 F11布依族苗族仡佬族丧葬习俗:1、布依族丧葬:布依族丧葬分为送终、入殓、停丧、报丧、披麻戴孝、超荐、发丧、安葬几个过程。老人临终前,子、女、媳、婿等在旁守候,落气后,放地炮,用白纸盖脸和贴于大门及香炉,给死者洗身、穿衣装殓,脚朝大门停放,少数顺梁或到头放。放好后,供“倒头饭”,点“桥灯”。这些准备好后,择期安葬,并派人向亲朋好友报丧,孝子、女、媳、婿、孙戴孝,并请魔师为死者念经开路。根据魔师择定日期发丧安葬。2、苗族丧葬:苗族丧葬有三种:悬棺葬、洞棺葬和土葬。挂灵柩于悬崖陡壁,谓之悬棺葬;灵柩置于家族、

41、氏族公葬洞内,谓之洞棺葬,平坝县“棺材洞”是唐宋以来保存较好的“洞葬”古迹;将灵柩放入土中安葬谓之土葬,土葬中有木棺、石棺、不用棺三种,葬法有横葬、顺葬之别。过程分为送终、入殓、停丧,报丧、守灵、开路,发引、打牛、安葬,招灵、包坟四个过程。3、仡佬族丧葬习俗:仡佬族丧葬一般有洗身、换衣、装殓、开路、跷棺、择地、安葬等仪式。仡佬人认为亡灵有三重意向,一是与先祖会聚在另一个世界;二是像在世一样生产、生活;三是会惦记儿孙,不时要回来关注。因此,孝子在为老人举办丧事时,根据亡灵的意向作出相应安排。仡佬族墓葬为朝向特殊。古代有头向天,脚站地为葬式,即“竖而埋之”的竖葬。又有脚向着墓地所在山坡顶峰的倒置,

42、都是让亡灵升天或从山顶上天的意思。F12放河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传统中元节,安顺俗称“七月半”,是祭奠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这天家人团聚,进行多种形式的祭奠活动,放河灯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河灯一般用木板做底,灯体为防水纸,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也有茄子灯、南瓜灯,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上亡人的名讳。夜幕降临,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置放河中或湖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祭奠先人,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 安顺“市区八大景点”候选名单简介 G01王若飞故居: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若飞幼年生

43、活、学习的地方,始建于清代,距今约300余年。坐落在安顺市北街202号,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由朝门、过道、门楼、正房、南北厢、对厅房等构成。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1982年2月,被贵州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G02安顺文庙:位于安顺城区东北隅,是贵州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约875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距今约600余年。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共五进四院,大成殿前的一对透雕云龙石柱,堪称国宝。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G03安顺武庙:坐落于中华东路首

44、端北侧。始建于明代,距今约600余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存泮池、大殿、东西厢房、观音楼。1999年1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修复了文武官厅、影壁、牌楼式大门,形成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G04西秀山石塔:坐落于安顺城区西南隅西顺城街城垣处西秀山上,旧为郡城八景之一,名曰“笔峰耸翠”。始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距今685年。塔分九级,高可五丈,塔身六面,是安顺重要地标性元代三大古建筑之一。1985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G05历史文化街区(儒林路):俗称“大箭道”,为清初提督绿营兵演武之地,后渐为郡人择居建房之用,遂成街道。街道两边建筑颇

45、具中国南方民居建筑特色,大多为四合院多进式样,临街均为一楼一底,宅间以封火山墙相隔,砖、石、木结构,小青瓦底。该地段解放前住过多个安顺名人,“一门三中委”的谷氏三兄弟老宅即建在此街,现此街已经市政府明确为“历史文化街区”。G06谷氏旧居:是国民党中常委谷正伦、谷正刚、谷正鼎三兄弟幼年、青年时居住、生活的地方。位于安顺城区儒林路中段东侧,始建于清代,距今100余年。分南、北两个院落,占地1770平方米。具有浓厚的中国南方民居建筑风格, 2004年公布为安顺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G07崇真寺:坐落于安顺城区县府路东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初名崇真观,崇祯五年(1632)重修并改名崇

46、真寺,距今615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现存门楼、三清殿、肖曹祠、肖曹庙、古戏台及部分台基。2006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G08金钟山寺遗址:位于城东金钟山山顶上。始建于清初。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旧为郡城外八景之一,名曰“金钟朴地”。现有残缺山门、捐资碑、残墙屋基、台阶、两颗百年古杏树等。G09华严洞:位于西秀区华西办事处华严村,华严洞洞外崖上及附近山崖上有“飞岩”“天地妙蕴”“幽邃”等摩崖石刻,旧为郡城外八景之一,名曰“山洞读书”。在抗战初期,故宫南迁文物曾在华严洞内存放长达6年之久。1987年华严洞被原安顺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

47、保护单位。G10安顺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距今630年,为安顺城规坐标唯一重要古迹。现存30余米,占地面积60平方米,位于安顺塔山东路中段北面,为2007年修复。2007年5月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G11安顺凤仪书院:位于安顺二小校园内。始建于清代,距今300余年。占地面积165.5平方米。旧为安顺八景之一,名曰“文苑秋阴”。现存讲堂,面阔五间,2004年5月安顺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G12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位于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馆内收藏了数万件古生物化石及奇石,馆内配套建有石文化艺术馆、地质科学博物馆,是安顺市青少年爱

48、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G13虹山湖:虹山湖(虹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安顺市区重要的防洪、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综合性蓄水工程。于贯城河东首,依城筑坝,拦水成湖,水面辽阔,环境优美,近年修建环湖路、九孔桥及仿古亭榭,是市民休息、游览之地。G14贯城河:城中贯城河水自东、西二水入城,流经合和桥汇为一水南转经东门桥、太和桥、南水关出城,为安顺城之“母亲河”。旧为郡城八景之一,名曰“曲波泻月”。贯城河两岸垂柳依依,石栏斑炳,弯曲委婉,波光溯洄,是市民休憩、游玩、散步、赏景的地方。安顺“八大名人”候选名单简介 H01王若飞:1896年生于安顺,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誓言,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阐释。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统战部长、联络部长等职务,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45年8月,随同毛泽东、周恩来同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1946年4月8日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H02陈法:清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