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当一名科长.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690295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当一名科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怎样当一名科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怎样当一名科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怎样当一名科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怎样当一名科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怎样当一名科长     尊敬的评委、领导和同志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怎样当一名科长。    在我看来,科长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职位,更是一分责任和义务的代名词。它既体现了局党组的信任和重视,也体现了同志们的希望和厚爱。因此,一名合格的科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局党组决定,做到政策清、情况明。    1、要有高度的政治观念

2、和政治立常xx同志曾经说过:干部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观念、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立尝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科长作为局党组决策的传达者和执行者,没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就会给工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从而影响干群关系。    2、要有坚强的党性观念和组织原则。科长要处处事事维护党组威信,维护集体利益,维护干部职工的利益。做到顾大局,识大体,在原则问题上不糊涂,要果断、干练,坚决做到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    3、要有高度的敬业观念和奉献精神。科长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

3、,对所从事工作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见利就让,见困难就上,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二、必须具备较全面的知识能力,能够准确地把握“角色”,团结、带领科室同志完成工作任务。    首先是“角色”定位要准。科长既是党组的传令人、领导的助手,又是一个科室的负责人、带头人;他既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当“甩手掌柜”,更不能当“歪嘴和尚”乱“念经”;他既要准确及时传达和带头执行党组决定,又要及时正确地反馈各项工作信息。因此,科长必须是一架桥,积极架通上下级的心灵之路;必须是一面旗,敢于在工作和其他方面喊“向我看齐”;必须是一盆火

4、,不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必须是一颗钉,工作作风扎实,工作态度勤恳。所以,只有准确把握“科长”这一角色,才可能在这一位置上干出成绩。    其次,综合素质要高。科长除了必备的政治素质外,还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对本科室的工作能了如指掌,业务技能运用自如。与此同时,科长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字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高档次的文化素质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再次、处理关系要妥。一是端正与副手的关系,做到放心不放任,放权不揽权;二是端正与部下的关系,做到用人不疑人,工作有布置、有思路、有措施;三是端正科室之间

5、的关系,遇事多协商,不推诿、不梗阻。在处理上述关系中,科长必须做到以诚相待,做人诚实,办事诚恳,对人诚心。    三、必须具备强烈地公仆意识,树立服务观念,把干部职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操真心。    我们的干部职工思想最纯朴,工作最辛苦,作为科长,应该把干部职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对待,操真心,出实力。搞好服务工作,一是依据各项有关政策积极严谨地落实好干部职工的政治、经济待遇;二是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当好干部职工的“吹鼓手”;三是与干部职工多交心谈心,想方设法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只有时时不忘自己

6、是一名公仆,才能使自己在感情上贴近干部,在工作上关心干部,在政治上关注干部。    各位评委、领导和同志们,以上只是我对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科长,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普通话-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广东 魏 波 朋友们: 大家好!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

7、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 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 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 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

8、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 -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 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

9、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

10、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门同胞以及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普通话,在这个时候,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做!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了! 当我们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那些音符,那些节奏,似乎在与我们的血脉一起跳动.此时,我们的心中时常会涌起一种无比亲近的感情,那是对母亲的感情!那是对祖国和

11、民族的感情!我想,当我也做了母亲,我一定也要像当年我的母亲那样,最先教孩子的不是方言,也不是外语,而是最标准的普通话! 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都德写的最后一课,在国土沦陷,人民就要做亡国奴的时候,小弗郎士的老师冒着生命危险,给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用异乎寻常的激动语调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这里,我也要说:让我们讲好普通话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声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给我生命,养我长大,不断的爱护我,她是我的避风港,在那里我完全的释放自己,尽情的享受我在外面享受不到的温暖和情爱。她就是我的永恒的母亲。 母亲对我来说是一本永远也看不完的书,即使她没有交给我知识,但她的善良、朴实、无私是我

12、一生也讲不完的故事。 我的母亲,7岁读书,可是只读了一年就永远的离开了课本。听她自己的解释是:那年她生病了,总是耽误课,老师又非常的凶,所以她就自愿放弃了读书。可是因为对母亲的了解,就算她不给我们讲真话,我也知道她选择不读书实际是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母亲生活在农村,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没有进行计划生育。所以母亲一共有六个兄弟姐妹,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让全家子女都去上学。不读书大概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母亲说是她自己的原因才没有读书,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让外公外婆听到,而为没有送她读书而内疚吧。其实当时外公是他们村的大队长,母亲又是全家的老大,要是母亲坚持读书的话,也不是没

13、有可能。可是母亲没有,当时8岁的母亲虽然可能还想不到为了家里的情况而不读书,但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母亲似乎明白了家里的窘迫,没有任何怨言的放弃了书本。 听外婆讲,母亲10岁就开始做大人门做的事了,洗衣,做饭,上山砍柴,下地种庄稼,甚至到集体公社去帮家里做工分,只到母亲嫁给父亲。讲到母亲和父亲的婚姻,那时我从母亲那百听不厌的话题。那时侯封建社会的家长包办婚姻没有在农村根除,因此母亲的婚事从5岁(父亲7岁)就被我外婆给定了。小时候,父亲和母亲见面还不知道什么叫定亲,两人玩的非常开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变得腼腆了。父亲到母亲家干活的时候总是红着脸埋着头苦干。而母亲呢也几乎不言语。

14、我母亲20岁的时候家给我了我父亲,他们还是很少言语。父亲和母亲从来都没有对彼此说过一句甜言蜜语的话(至少我没有听见过),他们的结合可以说连一点爱情基础都没有。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早在小时候一起玩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对方。后来结婚以后,又都把整个心甚至生命都交给了一个共同的家。他们把那份对彼此的信任化作了浓浓的亲情。 母亲嫁给父亲以后,生活没有得到更好的改观,甚至可以说是比以前更加艰苦了。父亲的家也是一个典型的大家庭。父亲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父亲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在我父亲12岁的时候,丢下奶奶和一群没有长大的儿女们永远的去了。父亲是家里的老二,理所当然的挑起了帮助奶奶抚养孩子的重任。母亲来了以后毫无怨言、义不容辞的和父亲同甘共苦。一年以后,姐姐诞生了,本来就拮据的家因为有了姐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3年以后,我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了让我和姐姐能够不挨肚子饿,能够健康的成长。母亲更加省吃简用了。她把当时最好的粮食-小麦磨的面给我和姐姐吃,自己和父亲却吃磨面剩的皮,而且是饱一顿饿一顿的。共2页,当前第1页12 7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