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86494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60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2-1 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定义 一、管理的任务一、管理的任务 二、管理的定义二、管理的定义一、管理的任务一、管理的任务v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达到组织的目标。具体讲,就是把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的定义二、管理的定义v管理(Management)的定义是,优化配置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有效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v管理定义的四层含义:第一,管理是一个过程。因此,管理是动态的第二,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第三,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优化配

2、置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 第四,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2-2 管理者和管理工作的评判管理者和管理工作的评判一、管理者一、管理者二、二、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的作用三、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三、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一、管理者一、管理者v管理者(Managers)是组织中有权指挥他人活动的人 v按照组织结构的层次可将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二、二、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的作用v主要体现在人际管理、信息管理和决策制定三个方面 人际管理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代表、沟通和指挥 信息管理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 决策制定方面,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决策和推动决策的

3、实施 三、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三、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v一般讲,管理工作有两个评判标准:管理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管理的效率(Efficiency)v管理的有效性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后的产出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影响 v管理的效率是指管理工作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影响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关系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关系 v良好的管理应该是既 有效,又高效率的,既能达到组织的目标,且又充分地利用组织 的资源 资源利用程度目标实现程度未达到目标不浪费资源达到目标不浪费资源未达到目标浪费资源达到目标浪费资源 图2-1 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2-3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 一、目标的定义和目标原则一

4、、目标的定义和目标原则二、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目标二、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目标三、企业的目标范畴三、企业的目标范畴四、目标管理的理论四、目标管理的理论五、目标管理的内容五、目标管理的内容六、目标管理为组织带来的益处六、目标管理为组织带来的益处 一、目标的定义和目标原则一、目标的定义和目标原则v所谓目标,就是管理活动努力的方向 v目标决定了组织的存在,因而被称为目标原则 v目标原则强调了目标的三个特点 目标的突出特性目标能公开说明目标具有两重性 目标的作用 v指明管理方向 v激发成员潜力 v促进管理成效v完善管理基础 二、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目标二、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目标(一)外部的目标(一)外部的目标企业的

5、基本目标就是服务目标,即服务于顾客的需要 组织的目标必须同社会的意愿相一致法律和条例所表达的社会价值观,以及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接受程度都是企业的外部目标(二)内部的目标(二)内部的目标 v企业组织的内部目标有三类 同竞争者的关系。成为同行中最大的、利润最多的、发展最快的和新产品最多的龙头 同职工的关系。录用表现较好的应聘者,或只录用具有起码条件的应聘者,并满足录用者的利益要求 同所有者的关系。以利润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坚定投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三、企业的目标范畴三、企业的目标范畴vPeter Drucker认为,企业的目标设置应从下述八个领域中考虑 市场地位 技术革新 生产

6、率和生产能力 资源 获得利润 管理者的成就和发展 职工的成就和态度 社会责任 四、目标管理的理论四、目标管理的理论v设置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对这些目标进行运用,并以这些目标鉴定组织及组织成员的工作,这一切即为目标管理,简称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vP.Drucker在1945年出版的 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主张,他提出的“目标管理”在管理实践上,有助于纠正三种“错误观点”第一种“错误观点”是“过分强调个人技能第一”第二种“错误观点”是“过分强调集中”第三种“错误观点”是“不同层次的见仁见智”五、目标管理的内容五、目标管理的内容 v目标管理

7、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目标体系的制定(二)目标的实施(三)成果的评价(一)目标体系的制定(一)目标体系的制定图2-2 目标体系示意图(二)目标的实施(二)目标的实施 v目标的实施包括三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下级人员委任权限,使组织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让他们能实行自我管理,实现个人目标 加强与下级人员的意见交流和进行必要的指导,保证各级目标的全面实现 各级目标的实施者都必须严格按照“目标实施计划”的要求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实现预期的各项目标值 (三)成果的评价(三)成果的评价v评价步骤第一,目标实施者自我评定个人成果 第二,上级对评定工作的指导 第三,考核评定小组的综合评议 第四,奖励与总结

8、 六、目标管理为组织带来的益处六、目标管理为组织带来的益处(一)增强沟通和理解(二)增强积极性和自律性(三)促进组织变革和人力资源重新整合(四)督促按计划付诸行动2-4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 一、计划职能一、计划职能 二、组织职能二、组织职能 三、领导职能三、领导职能 四、控制职能四、控制职能 一、计划职能一、计划职能v计划是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 v计划的含义:从名词的角度(静态的)理解,计划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 从动词的角度(动态的)理解,计划是拟订实现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这就是管理的计划职能 二、组织职能二、组织职能v组织的含义:以静态结构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

9、计并建立的具有明确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有如下特点:开放系统 技术系统 整合系统 从动态活动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对管理系统拥有的资源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进行有序安排的活动过程。这就是管理的组织职能 三、领导职能三、领导职能v领导的含义:静态地讲是能够影响他人行为的个人或集体从动词和组织的管理活动来讲是指管理者的一种行为和影响力,这种行为和影响力用于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去实现组织目标 v领导职能的内容是激励、指导、引导、促进和鼓励 四、控制职能四、控制职能 v控制是促使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规定的要求展开的过程 v控制职能意味着去主动发现计划实施中出现的(或潜在的)偏差,并

10、加以纠正(或预防)2-5 西方经典的管理理论西方经典的管理理论 一、一、F.Tay1orF.Tay1or的科学管理的科学管理二、二、H HFayolFayol的的1414条管理原则条管理原则 三、三、M MWeberWeber的行政管理理论的行政管理理论 四、四、E.MayoE.Mayo和和HowthorneHowthorne实验实验 五、五、A.MaslowA.Maslow与与“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六、六、D.McGregorD.McGregor与与“X X理论理论YY理论理论”七、七、BarnardBarnard与社会系统学派与社会系统学派 八、八、H.SimonH.Simon与决策

11、理论学派与决策理论学派 九、系统管理学派九、系统管理学派 十、十、P.P.DruckerDrucker与经验主义学派与经验主义学派 十一、权变理论学派十一、权变理论学派 十二、十二、E.E.BuffaBuffa与管理科学学派与管理科学学派 一、一、F.Tay1orF.Tay1or的科学管理的科学管理v1911年FTay1or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问世,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因而在管理理论界称他为“科学管理之父”vFTay1or的科学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二)实行管理科学化(三)管理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一)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一)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

12、离v管理职能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拟订计划并下令实施对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 v“职能工长制”(二)实行管理科学化(二)实行管理科学化v用精确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工作定额制度“第一流工人”制度刺激性付酬制度标准化制度例外管理制度(三)管理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三)管理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 v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一次思想革命,实质是发展生产力 v“大饼原理”二、二、H HFayolFayol的的1414条管理原则条管理原则 vHFayol 在1916年发表的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提出了

13、14条管理原则,其中1条是强调生产效率的,5条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其余8条则是针对行政管理的(一)强调生产效率的原则(二)强调人际关系的原则(三)强调行政管理的原则 管理职能划分v法约尔的管理功能理论认为管理功能包括:v计划v组织v命令v协调v控制 经营企业的六项活动v经营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是:v技术v商业v财务v安全v会计v管理(核心)。(一)强调生产效率的原则(一)强调生产效率的原则 vHFayol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分工,这是关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vHFayol认为,分工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工人,同样也适用于各级管理人员 (二)强调人际关系的原则(二)强调人际关系的原则 v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

14、益 v公平 v人事稳定 v首创精神 v团结(三)强调行政管理的原则(三)强调行政管理的原则 v权力与责任 v纪律 v统一命令 v统一指挥 v集权与分权 v等级层次 v报酬 v秩序 三、三、M MWeberWeber的行政管理理论的行政管理理论vMWeber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理论提出了的理想行政管理理论,要点如下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的甄选正式的规则和法规规则和控制的一致性职业生涯导向马克斯韦伯v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v韦伯最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

15、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四、四、E.MayoE.Mayo和和HowthorneHowthorne实验实验 vEMayo通过Howthorne实验提出了几点新见解 工人是“社会人”存在“非正式组织”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 关心工人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v梅奥:人际关系理论v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v麦克雷戈:人性的基本假设霍桑实验霍桑实验Hawthorne Studies霍桑实验v照明实验照明实验研究照明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研究照明强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响v继电器装配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考察工

16、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考察工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周的长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的影响的影响v访谈实验访谈实验谈话可以提高生产率谈话可以提高生产率v群体实验群体实验实验计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实验计件工资对生产率的影响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如何看待非正式群体?v管理者要充分认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可以倡导、支持和关心各种非正式群体,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人们相互协作,提高工作效率。霍桑实验的发现霍桑实验的发现v照明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微不足道照明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微不足道v生产小组的行为规范:生产小组的行为规

17、范:不要干得太多否则就是不要干得太多否则就是“害人精害人精”不要干得太少否则就是不要干得太少否则就是“懒惰鬼懒惰鬼”不要告诉监工同伴的事否则就是不要告诉监工同伴的事否则就是“告密者告密者”不要试图对别人保持距离或多管闲事不要试图对别人保持距离或多管闲事 不要过分喧哗、自以为是或热心领导不要过分喧哗、自以为是或热心领导v原因:一怕定额提高,二怕失业,三要保原因:一怕定额提高,二怕失业,三要保护同伴护同伴霍桑实验的结论霍桑实验的结论A.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有更大的影响。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有更大的影响。不能把工人单纯看作经济人,应把他们看不能把工人单纯看作经济人,应把他们看作社会人。作社会

18、人。B.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互依存。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必须注意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必须注意非正式群体的作用。C.工效的高低,取决于职工的工效的高低,取决于职工的“士气士气”,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领导的职责在于提高士气,善于倾听下属领导的职责在于提高士气,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工人的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与工人的非正式组织人际需求之间保持平衡。非正式组织人际需求之间保持平衡。Money Motivate?p 金钱能激励人金钱能激励人p 但金钱不是万能但金钱不是万能的的五、五、A.MaslowA.Maslow与与“需

19、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vAMaslow在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等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v四点基本假定v人的需要的5个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模型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Maslow 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需要层次需要层次管理方法策略管理方法策略激励(追求的目标)激励(追求的目标)安全需要安全需要 工资和奖金工资和奖金 各种福利各种福利 健康工作环境健康工作环境薪资管理、医疗、工作时间薪资管理、医疗、工作时间 职业职位保障职业职位保

20、障 意外事故的防止意外事故的防止社会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自我实现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 团体接纳团体接纳 组织的认同组织的认同 名誉、地位名誉、地位 权利和责任权利和责任 尊重与自尊尊重与自尊挑战性工作挑战性工作能发挥自己特长能发挥自己特长的组织环境的组织环境生产条件、用工制度、离退休生产条件、用工制度、离退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人际关系、奖金利润分配制度、人际关系、奖金利润分配制度、娱乐制度娱乐制度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奖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奖励制度、励制度、参与决策、攻关小组参与决策、攻关小组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同一问题

21、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贡献研究同一问题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vFHerzberg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vBFSkinner的“强化理论”vVVroom的“期望理论”六、六、D.McGregorD.McGregor与与“X X理论理论YY理论理论”v是研究关于所谓“人性”问题的理论“X理论”“Y理论”v同时研究“人性”问题的还有美国的CArgyris,他在其著作个性与组织中提出“不成熟一成熟理论”雇员雇员:天生懒惰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没有抱负寻求安全寻求安全雇员雇员:天生勤奋天生勤奋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具有创造能力有有高

22、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人性假设:人性假设:X X理论理论 vs.vs.Y Y理论理论MG2-31X理论的管理措施理论的管理措施金钱刺激金钱刺激严厉的惩罚严厉的惩罚Y理论的管理措施理论的管理措施(1 1)任任何何一一个个组组织织绩绩效效低低落落的的原原因因都都应应归归之之于于管理。管理。(2 2)参与和咨询管理。)参与和咨询管理。(3 3)分权授权管理)分权授权管理七、七、BarnardBarnard与社会系统学派与社会系统学派 vChester IBarnard的主要观点如下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经理人员的职能v社会

23、系统学派认为,经营管理就是领悟到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以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形势的过程,这就是管理的“艺术”,它是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全部综合。八、八、H.SimonH.Simon与决策理论学派与决策理论学派 v代表人物:Herbert ASimonvHerbert A Simon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 突出决策工作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 系统闸述决策原理 强调决策者的作用 vHSimon还指出,一个组织机构的建立,必须同决策过程联系起来考察九、系统管理学派九、系统管理学派v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Fremont EKast和James ERosenzweig合著的代表作:系统理论和管理、组织与管理:系统

24、与权变的方法 v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使各个系统和各个部门的相互关系网络更清楚,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十、十、P.P.DruckerDrucker与经验主义学派与经验主义学派 v主要观点:关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对“Taylor制度”和“人际关系”的评价 关于目标管理 关于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研究的方法 十一、权变理论学派十一、权变理论学派 v权变,是指权宜应变 v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v主要代表人物有Fred Luthans和Fred EFiedler等人 十二、十

25、二、E.E.BuffaBuffa与管理科学学派与管理科学学派v代表人物是美国的E1wood Spencer Buffa v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系统,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v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组织的基本看法 关于管理科学的目的、应用范围、解决问题的步骤 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 关于管理科学应用的先进工具 2-6 学习管理的目的学习管理的目的 v为了不断地改进管理工作 v不仅要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他人,也还要了解如何有效地接受他人管理,领悟上司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的管理体系v可以更好地认识管理,从

26、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如何系统地认识现代化的管理如何系统地认识现代化的管理 v管理思想现代化v管理体制现代化v管理方法科学化v管理手段现代化 进一步阅读书目进一步阅读书目1 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原理.洗子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 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周安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 莱斯特R比特.36小时管理学课程.王毅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 Heinz Weihrich,Harold Koontz.Management,Tenth edition.McGraw-Hill,Inc.19935 尤建新,雷星晖,陈守明,林正平著.

27、高级管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思考与练习题思考与练习题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定义的四层含义?2为什么说管理是第四种资源?3什么是管理的有效性?请举一例。4什么是管理的效率?请举一例。5如何理解计划与计划工作的含义?6如何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7为什么控制会存在于管理的职能之中?8举例说明管理的有效性与效率的关系,怎么才算是良好的管理?9什么是目标原则?思考与练习题思考与练习题(续续)10目标的三个特点是什么?11目标的作用是什么?12企业组织的外部目标是什么?内部目标是什么?它们相互间有什么关系?13企业组织设置目标时考虑的八大领域是指什么?14什么是目标管理?15P.Drucker提出目标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哪些突出贡献?16目标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7开展目标管理对组织有何益处?18举例说明管理四大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相互间的关系。19学习管理,对于一个市长或市民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