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普说明文单元.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77155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说明文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普说明文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科普说明文单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科普说明文单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科普说明文单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阅读要点1.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3.掌握说明方法,辨析具体作用。4.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5.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看法感受。2.一.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1.说明文的类型:包括事物、事理说明文两类(可以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判断)。2.把握说明的对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看标题看首尾段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3.注意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巍巍中山陵,标题中的修饰语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松鼠的开头“漂亮”“驯良”“乖巧”即为说明对象的

2、特征。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学生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4.说明文内容的概括方法: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特征。(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4.常见题型及解答技巧:l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说明文标题的作用一般有:概括文章内容、交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可根据题目的作用给文章拟写标题。)l2.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3、5.3.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4.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句式:说明了介绍了方法:找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判断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6.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l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按时间的先后来进行说明,多用于说明具体事物和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

4、过程。)l2.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按事物的空间位置,即事物的表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和方位等来进行说明。这种顺序多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建筑物的结构和介绍参观建筑物的过程之类的文章。)7.l3.逻辑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按事物的推理过程及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顺序去说明事理、布局文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l 此外,还可以抓住一些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关联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就是从主到

5、次的顺序;“由于所以”是从原因到结果的顺序;见到“总之”就要从具体到概括的顺序上去考虑。8.说明文的结构:(1)并列式: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多用于使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多用于使用时间顺序的说明文。(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多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4)总分式: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总分;分总;总分总。常见于用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文。9.题型:1.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

6、换后不合逻辑。2.根据文章的说明顺序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每部分内容。10.3.打比方:(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作用: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11.三.掌握说明方法,辨析具体作用。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常见的有:1.分类别: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如p58页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l2举例子: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作用

7、: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l如:动物游戏之谜中的区12.5.作比较: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作用: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6.下定义: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作用: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13.7.画图表:l作用:一目了然,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8.作诠释:l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一般为判断句式,

8、语言简洁,直接。形式常常是:某某是什么“作诠释”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对某个概念或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作解释说明。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14.9摹状貌:作用: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10引资料:作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辨析说明方法:15.l辨析说明方法: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作比较对比论证对比打比方比喻论证比喻举例子举例论证记叙引资料道理论证引用l题型为:某段或某句用了哪种(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l答题格式:本句用了_的说

9、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说明内容),使读者_。(析说明方法的作用一定要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切忌泛泛而谈。)l另外,在说明文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这有何作用:答题格式:开头:引出说明的对象。段中: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使说明的事物更准确。16.练习:l例题1.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线等为原料。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第二步上蜡。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66,用来描绘线条最佳。第二种是石

10、蜡,熔点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在上蜡前,先要熔蜡。蜡熔后,就可以上蜡了。上蜡就用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上相应的颜色。染色后,就该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的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最后是烘干。就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1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2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一项是()。A空间顺序B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4简答

11、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5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A|B|C|C|l参考答案1制作过程2B3分类别列数据4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准确5D17.例题2.l 目前,为了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科学家预言,它将在下个世纪风靡全球。在新兴的无公害塑料家族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塑料。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计划用土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

12、成分的生物塑料。德国哥丁根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最近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酯。这类聚酯可制成物型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大自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正在用农林作物的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农用薄膜。这种农用薄膜不仅抗拉强度大,而且降低了成本。除了生物自毁塑料外,科学家还研制成功化学自毁塑料和光学自毁塑料。所谓化学自毁塑料是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制配方的溶液,使其与塑料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以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

13、。这种塑料内含一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曝晒60天后,便成为泥尘。1“无公害塑料”的特征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_2第二段共10句,分别标记为一。这10句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划分开。3第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4,“生物自毁塑料”不同于其他两种自毁塑料的一点是()A可以自行分解B不污染环境C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D以植物为主要制造原料5文中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和_。l参考答案:1可以自行分解(或自毁)。2|3承上启下(或过渡,或承上启下过渡)4D 5。分类别 举例子18.四.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l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浅显/易

14、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l体现说明文准确性常用的一些词有: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3、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4、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常见题型:l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9.l、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

15、的表达效果。)(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l(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l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答题模式讲解: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

16、地,具有科学性。2.例题:(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答: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0.l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答题方法讲解。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答题模式讲解。(1)举例句;(2)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l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

17、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答题模式讲解:1不可以;(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例题展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略”能否换成“很”,为什么?答:(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两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21.赏析平实和生动的说明语言。l(一)两者的概念。1、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

18、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2、所谓“生动”,就是借助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其语言特点是:准确、形象、生动。22.l(二)两者在考试中的题型。1、试举例比较分析第段和第段(或某一段中哪几句话)的语言特点。2、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以全文(第段)为例,分析该段的语言特点。(此类题目是赏析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富有感染力。)(1)修辞: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说明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有气势,富有感染力。(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准确、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使说明更具体

19、形象生动;议论抒情则可以准确地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描写、议论、叙述经常配合使用。)l答题模式:l这篇文章(某段)综合运用(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的表达方式,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准确、形象生动,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3)表现(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法、虚实结合法、衬托法、多觉感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形色结合法等,既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4)句式:长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23.五.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看法感受。l说明文开放性题目有以下几大考点:对高新科技知识进行阐释;对文中语言材料进行“再表达”;对答题的理由进行个性化解说;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根据文章内容设计表格等;对文章中的某种表达技巧、表达特点进行品味;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或生活经验解说问题阐发意义。这种题目最能检验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回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结合文本材料的具体内容,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充分打开思路,尽力做到要有一定创新性。总之,只要大家勤于练习,摸索规律,掌握技巧,就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24.2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