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吸纳力有多大.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68953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吸纳力有多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城市吸纳力有多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城市吸纳力有多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城市吸纳力有多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城市吸纳力有多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的吸纳力有多大?组员:章智慧、陈彬彬、兰小燕、陈伟、周峰1-如果你爱TA,就送TA来上海,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TA,就让TA来上海,因为这里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之间,只隔着一件东西:钱。-逃离北上广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高位增长,但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比值基本上低于GDP增速。在城市财富迅速积累的前提下,居民富裕程度未有同步的提升。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现阶段,中国面临着由于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均而导致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中小城市人口增长乏力现象,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供基本生存性

2、福利的均等化,是政府的必然选择。2-看一下近期我国城市的成长状况大城市与特大城市:数据出现猛增状况。2001年我国大城市与特大城市有103座。2008年底发展为142,一下子增加了39座,增幅达30%中小城市:中等城市由2001年218座增加为2008年的239座,非农业人口从6410万人增加到7638万人。属于一个城市数量和非农业人口数量递增的情况。小城市:从2001年的341座减少到2008年的274座,非农业人口从4132万人减少到3656万人属于一个城市数量和非农业人口数量递减的情况。3-城市吸纳力主要研究的问题一个城市“吸纳力”多少受什么影响?“吸纳力”什么情况下最大?城市如何转型增

3、加吸纳力?4-疑问1:一个城市“吸纳力”多少受什么影响?城市“吸纳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就业机会的多少,而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制造”就业机会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及专业劳动力的适应能力。从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来看,大城市和小城镇将是我国具有最大潜力的区域。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巨大吸纳能力就说明了大城市的吸纳潜力。5-第三产业重要性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现代型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特点是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且第一产业比重小于15%。由此可见,北京、上海这两大城市的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类型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发展型转变为现代型,就业结构日趋优化,正逐步接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水

4、平。2005年,广州、南京、天津和西安的排名相比2000年均提升1位,依次为第4、5、6和8位(见表1);而深圳的排名由第4位下降至第7位。十城市就业第三产业比重及位次6-第三产业优化2005年末,除杭州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比2000年下降1.3个百分点之外,其余九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较快的城市,5年分别上升12个、9.5个百分点。北京按照“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就业岗位,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上海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近年来持续增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年来增加136万左右,是十城市中绝对量增加最多

5、的城市。7-第三产业内部仍以从事传统服务业为主由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地区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但我国仍以从事传统的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为主。十城市的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均居高不下。除南京外,其余城市的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行业均为批发和零售业,其中深圳的比重更是高达四成以上。值得关注的是,综合实力较强的北京、上海已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现代服务业。8-异议:多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并不慢,第三产业发展不慢,但为什么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还

6、在43%左右甚至以下?原因:第一,我国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到2010年只有59.8%,新兴工业化的进程到2010年只有3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就是工业化进程。第二,我国正日益成为世界的工厂,很难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结构来与中国的结构关系作对比。中国二三产业比例并非不可持续产业结构比例要因国家、因城市而异,配置出最优化的比例关系,降低就业压力,提高城市吸纳力。9-总结:由以上二张图表和一个案例从根本上分析了城市吸纳力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过去32年第三产业平均增速为10.9%,发展增长速度比的增长速度快了一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提高一个城市经济和解决就业压力

7、的作用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产业在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是第二三产业的4-5倍。要根据中国国情、城市偏差值、就业特点及城市自身特点等因素调整出合理的产业结构,适当提高第三产业比例,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依靠更多的企业资本、市场资本、民营资本来进入,来推动未来20年中国服务业和中国整个经济市场经济更好地发展。返回10-提高劳动者适应能力劳动者不管是办公白领、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是纯劳动人员在激烈竞争氛围下,都要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这不仅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还能提升城市吸纳力的能力。方法:1、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主动适应职业2、尽可

8、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3、培养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兴趣。4、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又适应新的环境。适应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特别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品德。11-工业城市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 见下表(部分城市)12-疑问2:“吸纳力”什么情况下最大?城市规模效应:在当前特定的条件下,我国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小越好,从总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定量分析,规模过小的城市,规模收益低,政府负担的外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人口在10万100万规模区间,有正的净规模收益,在100万400万规模区间,城市净规模收益最大。13-现状不乐观虽然城市吸纳了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是城市本事也面临着失业、下岗人员的巨

9、大压力在现有城市发展水平下,进一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容乐观。改革开放后,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企业改革加大力度,兼并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企业富余人员的隐性失业状态逐渐显性化。90年代以后,更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老工业基地的衰退、资源型企业因资源枯竭等因素,使下岗、失业人员增多,200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到785.7万人,如果加上未到城镇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总量还要多。14-城市本身存在的问题社会文化:1.人口问题1998年以后,到2004年,全国的总人口从12.47亿增加到了13亿,在此期间,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267

10、5亿,城市化率从33.35提高到41.8。如果按照2020年总人口14.7亿来计算的话,届时城市人口就是8.4亿,农村人口6.3亿。这样的结果导致城市人口过于庞大。2.贫困问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政策、国有企业等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城市人口的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增大,城市贫困日益凸显。3.就业问题劳动能力的人。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为9.37亿,就业人员7.2亿(其中农村4.89,城镇2.31亿),两者相减,尚有2.1亿的劳动人口没有就业,当然其中包括部分在校学生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15-从我国的空间、实体环

11、境来看:1.交通问题。现在越来越的家庭都各自拥有私家车,但同时造成了交通拥堵,也排放了大量尾气,破坏了环境。另外,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交通拥堵,市民上班时,千军万马集中拥向城区,尤其是中心区,下班时集中撤离。这种过度集中的放射状交通流量,大大超过了道路的承载能力。2.住宅问题。中国是资源能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发展周期内,都将继续处于“高资源指向”的发展阶段。因此,居民普遍性的住房改善需求和资源约束构成了尖锐的矛盾。土地、水等基础资源难以满足住房过度需求。迄今为止,各级政府对住房问题在制度、政策和物质准备都远不充分。3.环境污染。众所周知,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

12、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更大于中国老百姓的实际所得。在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或许更令人尴尬的结果是,比印度还多3倍。每年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16-不同的城市评价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适合青春前5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后5年;一线城市让人见

13、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新周刊17-疑问3:城市如何转型增加吸纳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挤向城市,如果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及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得不到提高,会从根本上影响城市化进程。解决方法:1.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第二产业的4到5倍,而目前第三产业产业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国外。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提供就业机会潜力较大。要根据中国国情、城市偏差值、就业特点及城市自身特点等因素调整出合理的产业结构,适当提高第三产业比例达到最优化组合。1

14、8-方法2:合理分配城市结构许多中等城市抓住实施城镇化大好形势和时代机遇,通过各种途径非农业人口,挤入大城市行列;小城镇非农业人口同样大量增加。因此首先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需要大中小城市共同分流。不发展大中城市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形不成国家经济的拳头,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在国内形不成强大的中心辐射作用。不发展小城市(镇),大中城市又不可能担起中国城市化的重任,同时我国的工业化也难以迅速发展。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道路,将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19-国家相应举措 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晓河认为,今后的城市化应该走以大中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广东群的道路。城市结构调整基本构想是

15、:围绕大中城市发展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在全国建设起几大城市聚合群体或网络圈。即以一个或个大城市为中心,周边建设形成若干个中等城市,围绕中等城市聚集和建设起一批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最终在全国几大区域里形成若干个大中小城市协调配套的城市网络体系。这些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必然会引起各个网络圈中社会经济要素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膨胀。这样一来,就会在全国培育起多个经济增长极,通过这些增长极可以扩张非农产业的发展规模,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业的发展。20-结束语韩非子-爱臣: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畏城市。许州西湖:但恐城市欢,不知天涯怆。-苏轼在发挥城市职能作用时,城市本身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因此,在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问题上,要结合城市自己的特点使吸纳力达到最大值。2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