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07∕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新乡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6649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07∕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新乡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4107∕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新乡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4107∕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新乡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4107∕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新乡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4107∕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防治技术规范(新乡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30 B 41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 4107/T 4302019 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emophilus Haemophilus disease 2019 - 10 - 12 发布 2019 - 11 - 01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07/T 4302019 I 前 言 依据GB/T 1.1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本标准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技术规范,结合新乡疫病监测工作实际而制定。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2、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元春、朱方兵、郭世栋、杜海燕、孙清莲。 本标准于2019年10月12日首次发布。 DB4107/T 4302019 1 副猪嗜血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术语和定义、诊断、防治。 本标准是用于生猪饲养场(户)和动物诊疗单位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

3、品生物安全处理规范 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DB13/T 991 猪场消毒技术规范 中华人名共和国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副猪嗜血杆菌 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SP)所引起的一种泛噬性细菌性传染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如关节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伴发肺炎为其特征。 4 诊断 4.1 病原及传染源 本病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病猪、临床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4.2 流行特点 4.2.1 发病日龄 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217周龄的仔猪易感,其中5周龄最易感;也有见于10日龄

4、以后的哺乳仔猪及育肥猪。 4.2.2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或污染排泄物传播,也可通过创伤而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但一般猪场是以慢性感染为主。 DB4107/T 4302019 2 4.2.3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病死率可达到50%。 4.2.4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深秋季节多发,特别是气温剧烈变化、空气质量差、饲料或饮水供应不足、长途运输等均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4.3 临床症状 4.3.1 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的病例主要表现以下临床症状: (a)病猪体温高达40 41 ,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b)气喘咳嗽,呼吸困难,鼻

5、孔有粘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 (c)关节肿胀,跛行,步态僵硬,同时出现身体颤抖,共济失调; (d)可视黏膜发绀,2 d3 d死亡; (e)急性感染病例存活后可留下后遗症,如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等,仔猪和育肥猪可遗留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 4.3.2 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的病例主要表现以下临床症状 (a)消瘦虚弱,被毛粗乱,皮肤发白; (b)咳嗽,呈腹式呼吸,生长不良; (c)关节肿大; (d)严重时皮肤发红,耳朵发绀,少数病猪耳根发凉随即死亡。 4.4 病理变化 副猪嗜血杆菌病可有如下病理变化: (a)胸腔内有大量的淡红色液体及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块,肺与胸壁粘连,肺水肿,部分有对称性肉样变; (b

6、)化脓性或纤维素性腹膜炎,腹腔积液或内脏器官粘连; (c)心包积液,心包内常有干酪样甚至豆腐渣样渗出物,与心脏粘连在一起,形成“绒毛心”,心肌有出血点; (d)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 (e)关节肿大,有浆液性渗出性炎症。 4.5 实验室诊断 4.5.1 病原性诊断 4.5.1.1 病料采集 无菌操作采集病猪的脑脊液、呼吸道分泌物、胸腹腔积液等病料。 4.5.1.2 涂片镜检 DB4107/T 4302019 3 副猪嗜血杆菌为多形态的病原体,一般呈短小杆状, 也有成球形、短链活丝状等,大小不等,约0.5(1.52.0)m;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多无荚膜,但新分离的强毒株则

7、带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美蓝染色呈两极浓染,着色不均匀。 4.5.1.3 细菌培养 采集病料浸泡于2.0 mL脑心浸液, 将该脑心浸液10倍系列稀释后, 分别取0.1 mL接种于每升含有300 mg杆菌肽锌的鲜血培养基或巧克力培养基,在37培养24 h后,可见光滑型、灰白色透明、直径大约0.5 mm的菌落。选取生长有80150 个菌落的培养板,随机选择其中的30 个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将可疑菌的单菌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垂直划线于含生长因子NAD和小牛血清的血液平板上37 培养24 h48 h,可以看到“卫星生长现象”。 4.5.1.4 分子生物学检测 常规 PCR 方法是实验室常用的分子生物学

8、诊断方法,因其检测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在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通常针对 Hps 的 16S rRNA 基因设计特异性 PCR 引物,建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 PCR 检测方法。 4.5.2 血清学试验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补体结合试验(CF)。 4.5.3 临床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猪的其他呼吸道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猪滑液囊支原体关节炎、慢性猪丹毒、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等,可借助实验室检验进行确诊。 4.5.3.1 猪滑液囊支原体关节炎 发病比较温和而不是呈高死亡率的爆发,一般体温不高,一般无脑膜炎病变。 4.5.

9、3.2 慢性猪丹毒 除多发性关节炎外,往往同时出现特征性的疣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大块坏死,俗称“打火印”,通常没有胸膜炎、腹膜炎和脑膜炎变化。 4.5.3.3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 除可见到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和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外,还可见到脾显著增大,并伴发纤维素性脾被膜炎。 5 防治 5.1 预防 5.1.1 应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在引进种猪时,应严格检疫,隔离饲养,观察 1 个月以上,确保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5.1.2 严格执行猪场消毒制度,消毒的程序按猪场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DB4107/T 4302019 4 5.1.3 防止或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当猪群有应激因素发生时,可提前用预防

10、量的抗生素拌入饲料中饲喂;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肺疫、猪丹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猪喘气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 5.1.4 常发病地区可接种血清型相对应的多价油乳剂灭活苗。不论猪只大小,每头猪均颈部肌肉注射2 mL,初产母猪产前 40d 首免,产前 20 d 二免;经产母猪产前 30 d 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威肋严重的猪场,仔猪也要免疫,首免 7 日10 日龄,2 周3 周后加强免疫;种公猪每半年免疫一次。 5.2 治疗 5.2.1 发病猪最好做药敏试验,一般可采用替米考星、氨卞青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头孢噻呋等抗生素肌肉注射, 并配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按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要求进行。 5.2.2 发生本病后,要隔离病猪,并对猪舍、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处理,消毒药的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规定。 病死猪的尸体处理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规定处理。 5.2.3 建立并保存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的通用名称,生产厂家及生产日期,治疗时间、剂量、疗程、疗效及停药时间。记录应在出栏后保留 2 年。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