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思政普本 刘素云西方的传统发展观一 含义:传统发展观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观,在发展的内涵认识和发展问题的基本观念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和非协调的思想倾向。为了发展经济,人们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使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二 特点:1.追求高速度,试图用高速度化解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2.推崇非均衡发展,以全局的失衡换取局部的发展。3注重眼前利益,试图通过高投入求得高产出,发展成本巨大。三 危害:1.浪费资源。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关注的只是经济效益,却不关心资源利用率。2污染环境。生态环境恶化。3.人口迅速增加,人类需求扩大。人与自然矛盾加剧。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结构不合理,
2、特别你是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障碍。2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我国人均资源贫乏,但是我们却在走高消耗之路。3工业污染治理不力,自然环境继续恶化。4不重视劳动密集型与充分就业型企业的发展,就业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提出: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
3、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4、。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含义: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与此定义相近的还有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中国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5、,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加强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因1.内在制约问题(1)面临的
6、基本矛盾。包括物质再生产与环境价值维持的矛盾;经济增长效率与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矛盾。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特别突出矛盾。(2)人地关系的全方位冲突。人地矛盾导致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意识与机制远未到位。突出表现为我国仍未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增长道路。2.国际环境压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压力。这一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制度、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二是在既定的结构条件下,来自国际各方面过多的“非正常干扰”。全球环境问题及国际公约对中国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对环境污染如酸雨等的限制
7、;对生态破坏(如沙尘暴)的限制等。成就 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万亿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大贸易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
8、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益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经济增长广州生态建设和新城建设示意图不足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措施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
9、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3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4.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增强经济的活力和效率;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新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7)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