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孔子的仁学思想.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41333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仁学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孔子的仁学思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孔子的仁学思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1.掌握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2.了解孔子仁学哲学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3认识孔子仁学的重要现实意。【教学重点】重点: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难点:孔子仁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1.关于孔子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2.孔子的仁学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参考书目】1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2.孔子研究论文集王兴业编 出版项: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4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伦理观念,因为儒家的大力提倡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

2、心范畴,是其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孔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仁学思想的内容1孔子的仁学思想基本含义 仁的字义,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即指二人(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关系。孔子对这种亲爱关系的实际内容以及它与政治伦理原则的联系,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

3、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2.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特征(1)“仁”的情感性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以孝梯为本,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在孔子看来,人人都接受过父母的关爱,感受过兄弟的友好;反过来,对父母的关爱报之以关爱,对兄弟的友好报之以友好,这正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抉择,是人类最本质的“爱”。2.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特征(1)“仁”的情感性 孔子还认为对父母长辈是否有敬爱之情是人与犬、马等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里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2)“仁”的普遍性。孔子认为人不仅都有亲亲之情,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且人

4、又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2)“仁”的普遍性。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作为一个人,不仅要作到在家里孝与悌,而且对社会他人也要给予爱与仁。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由近而远、由亲人而社会地推开,仁爱获得了普遍意义。(3)“仁”的族群本位性。“仁”之为“仁”其本身又是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族群的良好关系中证成的。这表明,在孔子的人学思想中,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亦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这就是说,孔子”仁学”给出的传统,不是个体本位的,而是群体本位的。(4)“仁”

5、的实践性。孔子认为,“仁”不是一个抽象概念,“仁学”不是一套抽象理论。孔子所推重的是“仁”的践行,关注的是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中,在在处处指点为“仁”。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之于”仁学”何以成立的理论建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3、“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人何以成“仁”?3、“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认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感情中引申出来的,如一人对于父母兄弟有“情”便会对他们行以孝悌,对邻里、乡亲以至社会他人有“情”,便会对他们行以信义,这便是“为仁”。3、“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由于“为仁”或不“为仁”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

6、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孔子在这里明确地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仁者人也”,“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孔子认为一个具备了人之形骸的人要成为道德意义上的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完成,即“成人”或“成仁”。(1)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认为仁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智者要把“仁”作为自己的事业成就之方,他们都具有或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包括:道德义务的意识。“仁”的精神是“爱人”。凡有人群的地方,人们都必须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类群体才能得

7、到繁衍和发展。离开了“爱人”,人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爱人”就是一道“绝对的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自律的意识。“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请问行动的要点,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表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道德自律意识。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孔子并不一般地反对人们的物质欲望,但他主张对这种欲望要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违反“仁道

8、”而得到富贵,君子不应该接受;违反“仁道”而摆脱贫穷,君子也应该拒绝。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实现“仁道”,不能贪生怕死,必要时应该勇敢献身。孔子的这一道德要求,对于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克己复礼为仁”揭示了孔子关于仁、礼关系的中心命题。礼制可以通过仁爱、德治的教化的手段来加以实施。仁与礼之间是一种相互发明的关系。礼是客观规范,仁是主观意识,礼与仁的关系是相互统一而有表里内外轻重层次之别的:礼属于外部强制,仁属于内心自觉。要人们用礼的规定行事,用仁实现礼,即把为仁作为复礼的精神境界,作到为仁首先要克己,就

9、是一种任重道远的自觉,要求有一种高度的主观能动的自觉性。“克己复礼为仁”应当是指以仁的道德情感和意志来“克己复礼”。为仁爱人不能违背礼,仁是礼的心理基础,礼是人的行为尺度。(2)“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仁”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境界,又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它贯彻在具体的实践之中,在随处指点“为仁”的过程中,就形成为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依据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孔子的道德规范区分为三类: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孔子十分重视“孝悌”的作用。孔子所理解的“孝”,包含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但又不仅仅是赡养;与赡养相比,子女对父母的尊重(“敬”)更为重要。孔子还指出,尊重父母并不是对父

10、母绝对服从;子女应该“事父母几谏”,即对父母的过错委婉规劝,使其改正 “悌”则指弟妹对兄长的敬爱之情。无论是“孝”还是“悌”,都不是单方面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双方都有义务和责任。除上述的“忠恕”之外,孔子还提出“恭、宽、信、敏、惠”的道德条目。“恭”即恭敬,恭敬地对待他人,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即宽厚,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信”即诚信,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敏”即快捷,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就会取得好效果。“惠”即慈惠,给人予好处,就能使用人。孔子还认为:“刚、毅、木、讷近仁”,他的学生则称赞“夫子温、良、恭、俭、让”,如此等等,都是在随处指点“为仁”中

11、阐发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最高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有鉴于此,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作为最高的道德规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谓“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之为“中行”。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这就达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

12、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所主张的“和”不是后世所误解的没有矛盾不讲斗争的“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这一“和谐”的思想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可以用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正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3)“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中,包含着一整套道德修养的方法,“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他主张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体现了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原则;要从身边做起,体现了道德修养的践行性特征。其具体做法包括三点:“

13、求之于己”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心自觉和主观努力。他认为“为仁”本来就是个人的道德追求,其动力应该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自于别人,其对象应该是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求之于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道德修养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更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孔子又提倡“自省不疚”,认为只要内心反省而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了。“笃信好学”孔子很强调学习。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但又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在他看来,知识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是道德的提高。他对当时学习与修养相脱节的风气很不以为然,批评道:“古之学者为

14、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说做学问成就自己,“为人”是指读书只为装饰自己以便向别人炫耀。孔子主张“为己之学”,强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把学问和道德紧密结合起来。“躬行实践”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即孔子所说的“躬行”。书本上的学问,是比较容易学到的;但要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孔子很强调学了就要做,说了就要行,十分重视“言行一致”。“躬行实践”他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说要先实行了,再说出来;做得到的就说,做不到的就不要说。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否则就是“伪君子”。孔子对“伪君子”深恶痛绝,“耻其言而过其行”,以是否身体力行来作为检验道德修养的试金石。孔子孔

15、子“为仁为仁”的道德哲学,其最终目标是的道德哲学,其最终目标是“成圣成圣”“”“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成圣成圣”构成为构成为他的最高的道德理想,而由之推动统治者以他的最高的道德理想,而由之推动统治者以“圣人圣人之道之道”治国,则构成为他的最高的社会理想。治国,则构成为他的最高的社会理想。“圣圣”是道德理想的典范,是道德理想的典范,“成圣成圣”的方法则通过内心的方法则通过内心的道德修养。孔子的道德哲学,奠定了儒家的的道德修养。孔子的道德哲学,奠定了儒家的“内内圣之道圣之道”,对后来的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对后来的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的影响。孔子仁

16、学的历史地位 孔子生活在周朝式微、“礼崩乐坏”的年代,显然,客观时势给出的“命”对他来说是不幸的。然而,对夏、商、西周三代发展起来的文明与秩序有着深眷恋的他并不因此而沮丧。他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做入世拯救的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他创设了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仁学”。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将“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联结,构成了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1)“仁学”的基本构想,是要通过道德教化,培养一批有道

17、德理想、有人文教养的君子,然后借君子的治理,使国家与社会重新走向文明与秩序。培养有道德理想的君子,体现为“理想人格”的追求,后来被称为“内圣”学;使国家与社会重新走向文明与秩序,体现为“理想社会”的追求,后来被称为“外王”学。由是,孔子创立的“仁学”,即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学问。(2)“仁学”作为“内圣外王”之学深深影响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原因在于,这正好体现了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的基本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它总是在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织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孔子开创的学派为儒家,后来“儒者”、“儒士”经常被用以指称知识分子,即是根自于

18、二者在功能上的一致性。(3)孔子也清醒地意识到,理想社会的实现,受制于客观的时势“命”,并不是仅靠君子、贤君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如果把人生的目标仅仅指定在追求理想社会的实现,并且把“修己”、“克己”看作是手段,那么在目标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手段便会被放弃。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作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人格视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的实现常常受制于“时命”,理想人格的追求却完全取决于个人自己.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的意义。孔子授徒讲学,删诗书,定礼乐,其用意无疑都在营造理想人格。(4)孔子的理想人格: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的道德操守的。孔子说

1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所显示的即是这种操守的宗教般的庄严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的。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所透露的便是在”时命”不济的情况下的理性的冷静。及至孔子盛赞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被后人称为“孔颜乐处”的精神风貌,则无疑导源于坚执宗教性操守特有的乐观性和冷静理性面对世事变迁而显呈的洒脱性。孔子此间塑造的理想人格,诚然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5)孔子以后,儒家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了孔子的思想。最著名的,如战国中叶的孟子和宋明诸儒,他们致力于深化孔子的“内圣”

20、之学,而战国末叶的荀子和汉代董仲舒诸儒,则致力于推开孔子的“外王”之学。但他们都毫无例外四“奉孔子为宗”。他们的努力使儒学获得了多维向度,丰富了儒学的生命力,培植出了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时间跨度最厂的一个学术思想派别。(6)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乃至凝聚于今天的家庭关系,从而使炎黄子孙不忘骨肉亲情。全面地看,孔子的仁学是为其“礼”的思想服务的。礼的思想有其秩序性的内核,体现了他对社会稳定的关注。那种将“礼”与后世所谓“礼教”简单等同起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后世的“名教”、“名分”乃至“三纲五常”,是后儒片面强调礼,将礼绝对化的产物,与孔子礼的主张已经有所区别。孔子的仁学

21、服务于礼,却代表了人道精神、道德精神、群体精神等等,今天仍然值得大力提倡。(7)在长期的封建时代,孔子的仁学对政治的清明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仁学反映着时代,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长期以来,在仁学精神的培育下,中华民族逐渐养成了许许多多的优良传统,如修养完善自身道德,持守“为政以德”;为政顺应民心,与民同忧共乐;爱惜民力,轻徭薄赋以养民。事实证明,仁风昌行时期,总是政治相对清明,官吏相对清廉;暴行大作之时,往往贪敛之风盛行,社会动荡不安。(8)孔子的仁学思想造就了中国人民注重亲情伦理的特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富有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在新出土的竹简中,“仁”字从身从心。孟子记告子之言曰:“仁,内也,

22、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也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可见,仁突出了人的内在因素即思想观念的特征,是人的真善美道德属性的表达。有仁的思想品质,才会有义的行为,故曰“仁者,义之本也”,正义的行为准则是与仁相伴的。中国古代重孝,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了孝行,才有人与人之间的谦让与诚信,才会有当政者的“养民也惠,使民也义”。所以,汉代倡导“以孝治天下”;北魏孝文帝说“孝经一卷,人行之本”;隋文帝说“孝经一卷,足以立身治国”。上行下效,孝是一切伦理的根本,由此推广开来,便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便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孔子的仁学思想重

23、视人的作用超过了对天神的崇拜。孔子处于社会过渡的时代,时代的进步在他的身上是有反映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仁学思想以人为本,他的“言仁必及人”、“爱仁能人”的仁学思想既难得又照鉴后人。(10)孔子是主张理论的实践性的,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推己及人”,使众多的君子在实践中具有“仁”的自觉,孔子非常强调理性自觉和主观能动作用,进而把为“仁”联系到求“知”。在认识论方面孔子径向理性主义发展,他的“仁”学思想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并以其扎根于宗法关系的伦理道德内容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在先秦只是百家中的一家,但由于它所倡导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义道德教化适应了秦汉以后以稳定为最高价值取向的宗法等级社会的需要,其学术和政治的地位不断上升,儒家学说亦在历代儒家学者的加工改造和对其他学派学术思想源源不绝地吸收中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最终儒家学派压倒了百家而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家文化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名词解释:仁问答:1论述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2.复述孔子仁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