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幼儿园)一、考试目标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2儿童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
2、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2.教师权利和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
3、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3.幼儿保护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2.教师职业行为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在
4、保教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四)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五)基本能力1.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准确
5、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3.信息处理能力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具有根据保教工作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幼儿园)一、考试目标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2.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性,了解幼儿教育历史和幼儿园教育改革动态,并能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分析。3. 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
6、知识与能力。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功能和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加以运用。5.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意义、作用与指导方法,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了解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评价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改进保育教育工作。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模块。能力要求分
7、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运用五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如下:(一)学前儿童发展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2.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8.理解幼儿发展
8、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二)学前教育原理1.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能够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2. 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3. 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
9、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7.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8.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上的基本观点和要求。9.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三)生活指导1.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环节,理解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2.了解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3. 了解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4. 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处理方法,了解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的应急处理方法。 (四) 环境创设1. 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10、原则和基本方法。2. 了解常见活动区的功能,能运用有关知识对活动区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3.了解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理解教师的态度、言行在幼儿心理环境形成中的重要作用。4.理解协调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力量的重要性,了解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基本方法。(五)游戏活动的指导1熟悉幼儿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类游戏的特点和主要功能。2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并能提供相应材料支持幼儿的游戏,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2. 掌握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教育方法。3.理解整合各领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能够综合地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4.能根据活动中幼儿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互动方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5在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七)教育评价1. 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能对保育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反思。2. 能够利用评价手段发现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