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1∕T 1093-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2部分:运营服务(陕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6337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1093-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2部分:运营服务(陕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61∕T 1093-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2部分:运营服务(陕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61∕T 1093-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2部分:运营服务(陕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61∕T 1093-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2部分:运营服务(陕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61∕T 1093-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2部分:运营服务(陕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80.01 A 12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0932017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 2 部分:运营服务 Safety and emergency standard for real-life scenery performance Part two: Operation service 2017 - 10 - 25 发布 2017 - 11 - 25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1093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服务人员基本要求 . 1 4 停车场 . 1 5 观众进

2、退场 . 2 6 演出现场 . 2 7 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 . 2 8 医疗救助 . 3 9 消防安全 . 3 10 设施设备安全 . 3 10.1 基本安全设施与设备 . 3 10.2 观众看台 . 3 10.3 演出舞台 . 4 10.4 建筑设施 . 5 11 安全标志和劝阻标志 . 5 DB61/T 10932017 II 前 言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础管理; 第2部分:运营服务; 第3部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本标准为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的第2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3、起草单位: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陕西华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靳勇、费文娟、董令波、刘文丽、王军、秦琦、段韬、彭珊珊、杨璇、王斯特。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电话:029-83812003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3号 邮编:710600 DB61/T 10932017 1 实景演出安全与应急规范 第 2 部分:运营服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景演出服务人员、停车场、观众进退场、演出现场、退票、环境卫生、医疗救助、消防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安全标志和劝阻标志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实景演出运营服务的相关安全要求。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32941.2 实景演出服务规范 第2部分:演出管理 DL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JGJ 31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57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WH/T 28 舞台机械 台上设备安全 WH/T 36 舞台机械 台下设备安全要求 WH/T 42 演出场所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技术要求 3 服务人员基本要求 3.1

5、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服务意识,具备分辨和处置安全隐患的能力。 3.2 服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掌握安全服务知识和技能。 3.3 服务人员应熟知相关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安全设施使用方法及投诉处理程序。 3.4 演出时,服务人员应佩带明显标志,坚守岗位。 4 停车场 4.1 应明确车辆的行驶路线,应避免与人员密集线路交叉。高峰期应当安排人员对车辆进行疏导。 4.2 演出场所应专设停车场,分设出入口,其规模应与接待规模相适应。停车场位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处、观众通道、应急通道等。 4.3 停车场应有专人管理,划出停车位,留出车辆进出通道。大型停车

6、场应配置监控系统。 4.4 停车场地面平整、坚实、清洁、无积水,且便于观众及车辆出入。 4.5 停车场应有醒目的标志牌,标志牌的图形符号应符合有关规定。 4.6 停车场应配备灭火器材,专人定期维护管理,保证正常、完好。 DB61/T 10932017 2 5 观众进退场 5.1 演出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设置出、入口和疏散通道,保证畅通,并设置明显导向标识。 5.2 接待观众量不得超过报备批准人数,应在演出场所出入口位置设置观众流量统计点位。 5.3 应根据营业性演出场所安全管理规定,配备安检设备和专职人员,进场时对观众进行安全检查。严禁携带管制刀具、火种及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7、进入演出现场。 5.4 安检时,宜对残疾人、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给予特殊对待或开设绿色通道。 5.5 退场时,应组织引导观众按规定线路和出口有序离开。 5.6 演出场所出、入口等重点节点应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并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5.7 高客流时,应合理、有序组织观众入场,可设置 S 型队列排队入场,及时增派并实时调动安保人员进行进退场的客流疏导,避免拥挤所造成的踩踏事故。 6 演出现场 6.1 应采取适当、有效的方式公示或播放观众安全须知。在演出开始前,明确告知观众安全注意事项。 6.2 安全注意事项应当包括观众的行为要求,演出现场的通道设置、紧急情况的观众须知等内容。 6.3 演出现场应

8、配备服务人员,及时、主动的引导观众对号入座。服务人员应佩带明显标志,坚守岗位。 6.4 在通道(楼梯)狭窄处、人员易发生拥挤地带设专人专岗。在开场和散场客流集中的时段,服务人员应及时进行疏导,合理安排流量和流向,保持良好秩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5 演出场所应配备一定数量安保人员和流动巡查人员,并定时巡查重点部位。观众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组织救助。 6.6 提供问询服务,关注残疾人、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 6.7 对于观演过程中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观众行为,服务人员应及时沟通和劝阻,对于违法行为应坚决制止。 6.8 各演出场次之间,应留有充足的换场时间。 6.9 清场后服务人

9、员应清理观众席,发现遗失物品应做好统计保管工作,发现可疑物品应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6.10 演出场所的道路和通道应平整、畅通,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 6.11 各种供电线路架设,井口、井盖的安装等符合规范,确保观众生命财产安全。 6.12 应设置覆盖整个演出场所的有线广播和移动通讯网。设置专用急救电话,配专人值守,并将电话号码公示于明显位置。 6.13 应配备照明和相关的安全救护设施设备,并确保完好有效。 6.14 发生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应安全、有序、迅速地将观众和服务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或专用的应急避难场所,妇女儿童先行离场。 6.15 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应符合 GB/T 32941

10、.2 中 5.2 的相关规定。 7 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 7.1 演出经营单位应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各项环境卫生检查。 7.2 演出场所应环境整洁,观众席应清洁、卫生,无污物。实行跟踪式清扫,区内垃圾做到场清。 7.3 演出场所内应设置公共厕所,规模应与接待顾客数量相适应。卫生条件应符合 GB/T 18973 中规定的 A 级以上旅游公厕的要求。 DB61/T 10932017 3 7.4 垃圾收集箱布局合理,标志统一,外观整洁,与环境相协调,及时清理。 7.5 演出场所内出售的食品、提供的餐具、饮具等器皿及生活饮用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8 医疗救助 8.1 应提供医疗问询服务,关注

11、体弱人士、残疾人、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要求。 8.2 应配备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和医疗急救设备,能够对突发疾病或轻微外伤进行紧急处置。 8.3 发生人员伤害事故和突发疾病时,应及时对伤者进行救治和送医。 9 消防安全 9.1 应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9.2 演出经营单位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制订应急疏散预案。 9.3 应建立志愿消防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灭火应急救援演练,并做好相关记录存档。 9.4 演出场所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保证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道畅通,并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9.

12、5 所有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应登记造册,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保养,保证完好有效。不应遮挡、圈占消火栓、灭火器材以及消防设施。 9.6 演出期间禁止动火施工。在非演出期间施工需要动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作业单位应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作业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物、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和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 9.7 演出期间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巡查,巡查区域应有明确的划分,巡查内容应有明确的要求,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并做好巡查、检查和整改记录,不应擅自停止实施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9.8 每日演出活动结束后,应确定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及时清理人员,消除遗留火

13、源,检查电气设施,需值班的,应明确专人值班,值班人员不应擅自脱离岗位。 10 设施设备安全 10.1 基本安全设施与设备 演出场所应按照本标准及相关标准规定, 配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安全设施与设备。 安全设施和设备至少应包括下列各项,且保证在运营期间工作正常。 监控系统; 入口安检设备; 应急照明灯; 医疗急救药品; 医疗救护器材; 应急交通工具; 应急通信系统; 消防安全设施设备。 10.2 观众看台 DB61/T 10932017 4 10.2.1 坐席 看台及看台附属设施在结构、抗风防倾覆、设备和电气等安全技术和工艺上参照JGJ 31、JGJ 57或WH/T 42的相关要求。观众席纵走道之

14、间的连续座位数目,室外每排不宜超过40个。当仅有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目应减半。 10.2.2 走道 10.2.2.1 观众席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各分区容量相适应, 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 通向安全出口的纵走道设计总宽度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总宽度相等。 10.2.2.2 主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 1.1m(指走道两边有观众席),次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 0.9m(指走道一边有观众席)。 10.2.3 地面 10.2.3.1 拼装式看台的行走面拼装缝隙(包括受力后)宜5mm;高差宜3mm。 10.2.3.2 户外看台地面平整,不应有影响安全的坑沟和突出物,并应设置防滑设施。 10.2.3.3 通往座席的主通

15、道是阶梯形时,台阶高差应均匀,每阶高差应0.2m;通往座席的主通道是坡形时,斜坡式通道斜率应小于 l:7,并应设置防滑措施。 10.2.4 防护拦 10.2.4.1 当看台与地面高差0.6m 时;应设置防护栏。 10.2.4.2 垂直爬梯应设置防护栏。 10.2.4.3 观演区与不允许进入的表演区、舞台设备区域之间应设置防护栏并有明显标识。 10.2.4.4 看台、舞台下部能被儿童误入的部位应设置防护栏并有明显标识。 10.2.4.5 防护栏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护栏高度应1.2m; 横向杆体不应少于3道; 纵向杆安全间距应2m; 护栏侧向水平支持力应1.5kNm; 护栏垂直支持力应0.8kN

16、; 当设楼座时,护栏下部实心部分不得低于0.4m。 10.2.4.6 护栏必须连接牢固,牢固程度应达到只有使用工具方能使其分离的程度。 10.2.5 通道 10.2.5.1 观众看台区域通道净高应2.2m,通道净宽应1.5m。落差处应设置斜坡,不应设置踏步。斜坡处应采取防滑措施。 10.2.5.2 通道应有断电应急照明。 10.2.5.3 临近通道处应设置发生意外事故时备用的疏散通道。 10.3 演出舞台 10.3.1 舞台台面、台上设施、台下设施、附属设施在结构、抗风防倾覆、设备、工艺和电气等安全技术应符合 WH/T 28、WH/T 36、WH/T 42 等国家或行业相关安全标准。 10.3

17、.2 舞台设备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合格产品,并由具有安装资质的机构进行设计组装。 10.3.3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安全要求还应符合 GB/T 32941.2 中 4.3 的相关规定。 DB61/T 10932017 5 10.3.4 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应符合 DL 409 的相关要求。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舞台、观众厅和其他场所的配电线路,应分路控制,不准接拉临时电气线路。凡移动的电气设备,其电源线应采用橡胶电缆。 10.4 建筑设施 10.4.1 演出场所应避开自然灾害多发地,远离污染源,并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10.4.2 演出服务场所空间充足,能够保证实施消防、紧急救援、突发事件时各项应对措施的开展。 10.4.3 建筑设施的防火、防雷及抗震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的要求。 11 安全标志和劝阻标志 11.1 应在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部位、建筑突出物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应符合 GB 2894 的相关要求。 11.2 消防安全标志及其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1.3 防火区、禁烟区应设置明显禁止标志。舞台区、后台、设备间等区域应设置“禁止入内”的禁止标志。 11.4 安全标志应明显、保持完好,便于服务人员和社会公众识别。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网站运营策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