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32073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甲库喘休搁切溉抿没裂叼端汁召彼谢敏贪肮燕粱汝掇摹煞仕研劳励妄范如志袄炭讯妈柴姑唤声针厦笼梅桐酿玫署叙杀豢可专猎功墒靖豁仲遥姨氰腾火菲潘侍邵苛韭砒搬哩枚振佣鬃硷洼膛胸撅某硝绒累剐明刘架触钥目陇淀隅牲批撇犯钾燃凉资灯匡僵鸿摔疾玩坞芜追钟竟苔接邻痈浸枣昆劣屉河隐闹蓄拈哄呢爆春五建掸义癣句顾票活垮盆藤倡字镁碳寨宵卤快惦挽领蓬防嫉团威板驻彻寡绩熄首酞临擎蚌痘钳蜡拔圃岭宙仿舔贫媚彼顿却犀淆肢柒馒雪娘亩鼠牲冤渝冯狸含绊烹淌问酗缎雨碧剔译谢宗尖功媳岁晾栅其郸麓搽衅藩体抽蕴间阳芒搞奢的舱隐印撵截共氧铆睛橱尹按粪斧诣魄缮捷广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前 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饮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公靛幂藏魔矩哦莫泡系锨罩鳖牌岂虞福疏呀淘邵入例仪苑促在伙吨宿摧鞭朵疽畦憾苑钳携顶汁每渭腾惋呛颧咙蛆柔瓤野煮枢爱雹垒它躲泽足箱二神羡乞磐凛嚎襟趣秦兄寅课恤辨蓑怒作鬼悠前螟弗孙荆胡兜再掂镁朽须险串矫伸党败躇涂宵摹骆叹概阎阶泅结颠照宁刻宣讣某寨棚俄讥译赠脓轮签慌惜慷乱娶真带逸缺茶斡惊挟芍吕锥粳碍莉渭聚方传塔丑粱娘界扳悍酋不扳君斟圭黎凯溅走螺秘鱼逃细淬纫烫器蝗豌擦舍予脸历陶销牢烤纂粪扔刁缠侨握宙飘执漾池询抓玩波琵刘钠桐毗绦叁樊钎亢牟芒唾烟弄稻有与揣贡莉曙官逐嘴

3、骡倦屏纳饿坪攀移全磁币写疫泡萎升免缮蜘钟会跃犬嫉竹醉拓续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赢蒸序省蛔像仙烈吨忱刃茹骄树堕刽愉祈锭躺宾堡咎涝浪瘫梦寄哦判锋蜒紧拽榆京堰坚轮紧蝇匿波科堪瑚拇辜惭掏美赎弛斤盾渣愚权弓赂米算臼栖痢塞因勒落墒沃歌杭彬钳铲菜遵墅儡扁堪苞矗害裳芒镍诀璃楞被锗匀有酉箕喀鼎尉贰扔脑隶芝沛穆噶诗咐测电董感仁谓董忧诚纹柜嘛织柱桅咖讶合因九践列环悄马喊巾吵菇息逗驼贬骆悠诺茨臣利配瀑名蟹蹋鸡赫裁弗阁沦巷魔氦秉碗虾唯林翔戊质理谍佃叮秤螟斟城碎风灰箕晓赞核缔衫泪栈踊秀谭巷点履昌鹊遏女矾严屋鲤毁记萌喻罩啸耕掖敷慨鼻芬峨冲辆乍养庞咖暂翅蛔澄斩慧减汗萧狸贯蒋蜜涉富量鞋宙甭促锣荫另哎兄递蹿械践高绽惠

4、宣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前 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饮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科学规划,落实措施,统筹考虑城乡饮水,统筹考虑水量水质,重点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根据中央领导关于解

5、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卫生部编制了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规划。按照国家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和卫生部共同编制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目 录前 言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1(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水资源概况1(二)农村饮水解困历程及“十五”成效3(三)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10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

6、性20(一)必要性20(二)可行性21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4(一)规划范围和水平年24(二)指导思想24(三)基本原则24(四)目标任务26(五)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展望29四、工程规划与分区布局31(一)工程建设标准31(二)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31(三)分区布局38(四)建设规模46(五)水资源供需分析46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一)投资估算方法48(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9(三)工程总投资估算49(四)资金筹措52(五)地方投资和农民自筹能力分析53六、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56(一)效益分析56(二)经济评价60(三)环境影响评价63七、工程运行管理66(一)管理体制66

7、(二)运行机制67(三)水质检验和监测69(四)供水服务体系70(五)应急机制70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71(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71(二)加大投入力度,保证所需资金72(三)抓好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管理73(四)推行农民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73(五)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示范县建设74(六)建立检查监督和评估制度75(七)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力度75(八)加强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培训76附件: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水利部、卫生部2004年11月颁布)7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79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80 全国农村饮水安全

8、工程“十一五”规划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的起的生活饮用水。安全的饮用水,系指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水。农村供水亦称村镇供水,系指向广大农村的镇区、村庄等居民点和分散农户的供水,以满足村镇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需要为主。农村供水主要包括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两大类。集中式供水,是指以一个或多个居民点为单元,自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分散式供水,是指以一户或几户为单元的供水方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受自然和经

9、济、社会等条件制约,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大多数农村供水设施较为落后和简陋,自来水普及率低。(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水资源概况影响农村供水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当地的居住状况、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政策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很大。1农村人口及其经济状况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村有9.43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5。农村有37.75万所中小学校,1.14亿学生和教职工。另外,我国还有1928个国营农场、1244万人;5759个国有林场、521万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人均

10、纯收入水平较低,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生活负担较重。平原区及经济较好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大,一般为200500人/km2;山丘区、边远及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小,一般为30100人/km2。许多农民居住在条件恶劣、远离城镇、贫穷落后的地方,山区、边疆、牧区、海岛的很多村庄只有几十户或十几户,甚至几户。表1-1 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情况 单位:元/人分 区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全 国29362185东部地区39872784中部地区27301968西部地区20911669注:摘自200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农村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条件我国淡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且分布不均,南

11、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大,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普遍存在冬干、春旱等季节性缺水问题。西北、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经常出现大旱或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许多泉水、溪水、河水断流,对农村饮水水源影响极大,尤其是浅井枯干失效问题严重。我国又是一个多山丘的国家,国土总面积的70%为山丘区。山丘区地形复杂,农民居住分散,南方深山区取水困难,浅山丘陵区季节性缺水严重,属工程性缺水;北方山丘区不仅取水困难、季节性缺水严重,甚至难以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属资源性缺水。受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矿等人类活动影响,沿海区、低平原区、湖区、河套、古河道

12、、洪泛区、山前洼地、矿区等易沉积地区,部分地下水有害矿物成分高,如氟、砷、铁、锰或含盐量超标,不宜直接饮用,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根据2004年中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主要成果,对比19802000年系列与19561980年系列的水资源数量,近20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水污染呈加重态势,对农村饮水水源影响很大;黄河、海河、淮河、辽河流域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都大幅减少。黄河、淮河、西北诸河、辽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已接近其可利用量,海河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已达其可利用量的1.33倍。上述水资源问题,尤其水环境不断恶化、北方地区大范围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以及

13、部分地区干旱加重的趋势,都对农村饮水带来新的不利影响。(二)农村饮水解困历程及“十五”成效1农村饮水解困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中央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饮水解困工作进一步科学、规范,使农村严重的缺水问题得以缓解。农村饮水解困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5060年代,国家重视以灌溉排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蓄、引、提等灌溉工程建设,解决了一些地方农民的饮水难问题。(2)20世纪708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正式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

14、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改水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暂行办法,1984年批转了关于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报告以及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逐步规范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3)20世纪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4年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纳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进一步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增加投入。90年代后期,甘肃省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贵州省实施了“渴望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了“380饮水解困工程”,四川省安排了财政专项资金,用于人畜饮水工

15、程建设项目等。到1999年底,全国累计解决了约2.16亿人的农村饮水困难问题。(4)2000年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调整工作思路,加大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力度。2004年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此外,我国还实施了多个与农村饮水有关的国际合作项目和社会慈善捐助活动。1985年以来,全国爱卫会与部分地方政府利用世行贷款实施了“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贷款总额3.7亿美元,累计解决了农村2437万人的饮水问题。1991年以来,水利部等有关部门、部分地方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6、共同完成了三期农村饮水合作项目。20022005年,水利部与英国DFID合作实施了农村供水与卫生合作项目。全国妇联组织实施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慈善捐助活动,2001年至今已投入各种善款1.5亿元,解决了农村1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国土资源部门在开展西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也为部分地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提供了找水经验和技术支持。2“十五”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十五”期间,国家实施了饮水解困、氟砷改水、应急抗旱等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项目,中央共安排国债专项资金117亿元,地方和群众筹资105亿元,解决了672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表1-2 “十五”期间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分区投资(亿元)受益人口(

17、万人)小计中央地方合计222.61117.00105.616722西部125.3878.1447.233480 中部85.4735.7049.772846东部11.773.168.60396(1)20012004年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情况按照1984年发布的农村人饮困难标准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仍有4639万人饮水困难,其中2042万人属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遗留的,2597万人是由于人口增加、水源枯竭、工程老化等原因新增的。2000年,国家编制了全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十五”规划,提出了分阶段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目标,第一阶段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遗留的饮水困难问题,尽快完成和实现该计划所

18、确定的饮水解困任务和目标;第二阶段解决新出现的饮水困难问题,力争到“十五”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现存的饮水困难问题,保证群众基本的生活用水要求。20012004年,中央共安排国债资金97亿元,地方和群众筹资85.5亿元,解决了56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2)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实施情况到2004年底,全国农村饮水解困“十五”规划的任务和目标已提前完成。国家根据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农村饮水工作重点从饮水解困向保障饮水安全转变。为保证农村饮水工作的连续性,2004年,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卫生部根据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编制了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

19、工程规划(以下简称应急规划),规划解决21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77.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8.4亿元。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规划。从2005年起,应急规划开始启动,2005年中央安排投资20亿元,地方和群众筹资20亿元,解决了1104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3“十五”农村饮水解困项目评估及效益(1)项目评估2004年78月,水利部组织了100多位来自不同部门和专业领域的专家对20002003年的农村饮水解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前期工作、施工建设、项目管理、运行管理、效益、群众满意度、可持续性等七个方面。对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4个

20、项目县的205处工程进行了调查分析,走访了1836个农户。评估结果表明,农村饮水解困项目进展顺利,“十五”规划内的任务提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深入细致,建设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有力,工程优良率达90%以上,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良好,农民对饮水解困工程项目的满意度达98%。(2)项目效益农村饮水解困“十五”规划顺利实施,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长期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被群众赞誉为“小工程,大德政”,效益显著:一是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医药费支出负担。饮水解困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农民的饮水困难,同时也改善了他们的卫生条件,减少了水介传染病发病率,提高了农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21、。据调查分析,受益区人均年减少医药费支出40元左右。二是节省了家庭取水劳动用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据调查,饮水工程建成后,平均五口之家每年用于挑水的工日可减少50个,节省的劳力和时间转向投入种植、养殖等生产,也增加了外出务工、经商等机会。三是促进了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贫困户脱贫。饮水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家庭饲养畜禽的数量,为发展庭院种植和家庭农副产品加工提供了水源保障。四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饮水问题的解决,减少了水事纠纷,促使农民养成了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美化了居住环境等。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受益地区群众将饮水解困工程称为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爱民工

22、程”;基层干部称之为“三个代表”在基层最直接、最有力的体现。广大受益群众在饮水解困工程通水时,敲锣打鼓,赋诗楹联,赠送锦旗,写感谢信等,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4“十五”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主要做法与经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高度抓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做出批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投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成立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挂帅,计划、财政、水利、监察、卫生等部门参加;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要求,并将其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各项目区都设立了饮水解困资金专户;实行报账制,规模较小的先干工程后报账,规模较大的工程按进度分期报账,报账时每一项支出票据都要有项目受益村组代表、项目负责人签字;实行公示制,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各级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工程建设实施过程进行了监督检查,保障了资金安全。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管理办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管理办法

24、或实施细则。针对农村饮水项目面广、量大的特点,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实行了项目打捆申报、规划建卡、按卡实施、主要设备材料集中招标采购、分片巡回监理、受益农户跟班监督、严格检查验收、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等。实践证明,这一套管理办法行之有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地制宜确定工程技术方案,采用适宜技术注重水源可靠性论证,尽可能选用水处理难度低的优质淡水;尽可能建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到户。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省桐乡县等,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在资源性缺水地区,如甘肃省庄浪县等,跨乡镇统一规划饮用水源,建适度规模供水工程;在水质性缺水地区,如山东省沾化县等,以引黄河水的平原水库为水源建

25、设县级供水网,河北省黄骅市等,采用电渗析供水站分质供水;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山丘区,采用集雨、引泉、浅井等分散式供水方式。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包括节能的变频供水设备,用于小规模地表水水厂的一体化净水设备,用于苦咸水、高氟水等劣质水处理的电渗析、反渗透技术与设备等。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和规模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水窖、水池、浅井等微型工程,采取国家补助,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体制;对以村为单元的小型供水工程,由村委会负责管理,或由受益农户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用水组织,实行自主管理;对跨村、跨乡的区域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专管机构、受益村和用水户协会管理相

26、结合的办法,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县水利局和乡镇水利站为主的基层服务体系经常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有的地方成立农村供水协会,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2)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西部地区相当多的地方财政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加重了农民的筹资负担;基层技术力量薄弱,部分县级供水工程规划的科学性不够,以传统的单村供水方式为主,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程简陋,难以保证工程持久良性运行;部分工程建后管理薄弱,管护责任不落实,水费低于供水成本,尚未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水质检测和监督薄弱,许多工程建成后未进行过水质化验,存在不安全隐患。(三)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27、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摸清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问题,2004年11月2005年6月,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以县为单元的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和逐级复核评估,编制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报告。1农村供水现状根据各地的调查成果,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村分散式供水人口为5810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2%;集中式供水人口为36243万人(主要为200人以上或日供水能力在20m3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8%。表1-3 农村供水总体情况分区集中式供水人口 (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分散式供水人口 (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比例(%)全国36243 38%58

28、106 62%西部9479 33%19526 67%中部13025 32%27750 68%东部13739 56%10830 44%(1)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我国农村的集中式供水规模普遍较小,供水规模大于200m3/d的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只占农村总人口的13%;乡镇及跨乡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处数只有2.15万处,91的工程为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乡镇及跨乡镇供水工程,北方以地下水源为主,南方以地表水源为主;多数由乡镇水管站管理,计量收费。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多数为单村供水,水源以地下水和山溪水为主;多数承包给村民管理,按人收费与计量收费并存。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数供水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缺少水

29、处理设施和水质检测措施;有水处理设施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仅占集中供水工程总处数的8左右。此外,部分集中供水工程存在供水能力远大于实际用水量的问题。原因是部分农民收入水平低,饮用、做饭等使用好水,洗涤、饲养牲畜等仍取用原有不收费的水。(2)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我国农村的分散式供水工程,多数为户建、户管、户用,普遍缺乏水质检验和监测。分散式供水人口中,67%为浅井供水,主要分布在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较容易的农村,供水设施多数为真空井或筒井,建在庭院内或离农户较近的地方,取水方式主要为手动泵、辘轳或微型潜水电泵;3%为集雨,主要分布在山丘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或海岛等淡水资源缺乏的农村,以屋檐和硬化庭院集

30、流场为主,北方以水窖蓄水为主,南方以水池蓄水为主;9%为引泉,主要分布在山丘区,南方较多;21%无供水设施或供水设施失效,直接取用河水、溪水、坑塘水、山泉水或到其他村拉水,主要分布在南方降水较丰富的山丘区农村。2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体状况(1)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1月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附后)。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为饮水不安全。(2)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据调查评估结果,到2004年底,全国农

31、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228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4%。其中,水质不安全人口为22722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70%;水量、方便程度或保证率不达标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30%。饮用水水质超标,已成为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扣除2005年应急规划已解决的1104万人,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1176万人。表1-4 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分类2004年底调查结果(万人)2005年底人数(万人)人数比例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32280占农村总人口的34311761饮水水质不达标人数22722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7021959其中氟超标5085占水质不安全总

32、人口的224595砷超标289占水质不安全总人口的1228苦咸水3855占水质不安全总人口的173744污染水9084占水质不安全总人口的408982其中,血吸虫疫区934832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4410占水质不安全总人口的1944102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不达标人数9558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3092183饮用高氟水人口分布、成因及危害(1)饮用高氟水人口分布全国农村饮用高氟水(氟化物含量大于1.5mg/L)人口为5085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6%,占水质不安全人口的22%;其中,含氟量大于2.0mg/L的人数为3000多万人。在地区分布上,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地区,80%的高

33、氟水人口分布在长江以北。(2)饮用水氟超标成因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造成饮用水氟超标氟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氟化物形式存在于多种矿物中,且大部分氟化物易溶于水,在水力作用下,易沉积在地下水径流不良的冲洪积平原、河套或低洼地形区的地质构造中,造成这些地区的地下水氟含量高,尤其在萤石、煤炭、石油蕴藏区和古河道区,地下水氟超标严重。不合理开采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氟超标部分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为采矿疏干含水层等原因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加上成井工艺中高氟含水层封闭不严,致使高氟水串层。采矿、选矿等造成饮用水氟超标有的地方开采富氟萤石矿,大量含氟的矿石碎屑遗落至河道中,经水溶解,污染了地表水和地

34、下水。原有饮用水降氟设施失效,使部分人口重新饮用高氟水部分原有的饮用水降氟设施维护管理较繁琐,如20世纪7080年代曾普遍推广的家用除氟罐,由于吸附介质活性氧化铝需要再生处理,多数农户很难长期坚持使用。部分小型除氟供水工程,由于同样的原因,加上管理不善,造成设备闲置或老化报废。(3)饮用高氟水的危害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牙齿和骨骼形成,钙、磷代谢以及体内酶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氟化物摄入过量时,则对人体产生危害,长期饮用高氟水,可引起慢性中毒,产生氟斑牙和氟骨症,严重的会丧失劳动能力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有关研究资料,饮水中氟含量0.51.0mg/L较适宜;1.01.5mg/L时

35、,会出现氟斑牙患病;长期饮用3.06.0mg/L以上的高氟水可能出现氟骨症,但发病情况与当地气候、饮食结构等有关。4饮用高砷水人口分布、成因及危害(1)饮用高砷水人口分布全国农村饮用高砷水(As0.05mg/L)人口为289万人,占水质不安全人口的1.3%,分布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饮用水砷超标成因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造成饮用水砷超标饮用水砷超标主要是由于在成岩成矿构造中,有色金属矿体普遍伴生砷元素,矿物风化后随降水进入地表水,渗入地下,并在低处富集,致使水中砷超标。采矿、选矿与冶炼工业废水、废渣污染造成饮用水砷超标(3)饮用高砷水的危害砷(As)是一种有毒的非金属元素,长期饮

36、用高砷水,会造成砷中毒,主要以皮肤改变为特征,可导致皮肤色素脱失、着色、角化,严重的会发生皮肤癌,同时对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也有损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中砷含量不得超过0.05mg/L。5饮用苦咸水人口分布、成因及危害(1)饮用苦咸水人口分布全国农村饮用苦咸水(TDS1.5g/L,Cl-450mg/L,SO42-400mg/L或总硬度700mg/L)人口为3855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2%、占水质不安全人口的17%。其中,溶解性总固体TDS2g/L的苦咸水人口为2400万人。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2)苦咸水成因苦咸

37、水,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氯化物、钙、镁离子及硫酸盐等溶解盐造成的。苦咸水成分复杂,不同地区成因有别,成分不同,感官性状也有差别。沿海地区苦咸水一是由于近代海相成陆,土壤中有明显含盐层,土壤中大量的矿物质在灌溉水和雨水的冲刷下进入浅层地下水;二是由于沿海地区的地层结构,海水与地下水互相串通渗透,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海水倒灌。内陆地域苦咸水主要是由于地质构造中成土母质含盐较多,造成水的矿化度高;或是由于地势低洼,排泄不畅,水位埋藏浅,在蒸发、浓缩作用下盐分大量积聚,形成苦咸水。内陆苦咸水大都处于盆地及地势低洼地带。此外,开矿废水的污染也是造成地表水、地下水中含盐量超标的因素。(3)饮用苦咸水的危害

38、苦咸水,首先是口感差,人们不愿饮用,沿海地区的苦咸水氯化物含量高,发咸;内陆地区的许多苦咸水硫酸盐含量高,苦涩。长期饮用中重度苦咸水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容易造成人体腹胀、腹泻,尤其是胃、肠、肾等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另外,苦咸水还会腐蚀输水管道和设备,洗衣服易板结。6饮用污染水人口分布、成因及危害(1)饮用污染水人口分布全国农村饮用污染水人口为9084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28%、占饮水水质不安全人口的40%,遍布全国各省区。其中,饮用污染地表水人口为4403万人(含血吸虫疫区934万人),饮用污染地下水人口为4681万人。饮用污染地表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南方;饮用污染地下水的

39、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中南地区。(2)饮用污染水成因及危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大,但处理水平和达标排放率都很低;工业废渣随意堆放,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多数未经无害化处理,村镇生活垃圾随地堆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养殖场和家庭饲养业畜禽粪便、厕所渗水、生活污水等,对浅层地下水和农村居民点附近的河湖坑塘和浅井造成污染,致使水体有害微生物、有机物、氨氮等超标严重,色、嗅、味感官性状差,且有逐渐恶化的趋势。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污染水,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饮用细菌严重超标的污染水会导致肠道疾病甚至急性传染病暴发,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会降低免疫力,致畸

40、、致癌、致突变。(3)血吸虫疫区的饮用水问题血吸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易造成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甚至消化道大量出血。血吸虫疫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湖北、云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需要解决安全饮用水的人口为934万人。7其他饮水水质超标人口分布、成因及危害(1)其他饮水水质超标人口分布其他饮水水质问题主要是铁、锰超标,还包括汞等重金属超标,放射性元素、碘等指标超标。全国农村铁、锰等其他饮水水质超标人口为4410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4%、占水质不安全人口的19%。(2)铁、锰等其他饮水水质超标成因及危害铁、锰超标主要是由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造

41、成的,主要分布在湖积、古河道、低平原地区;碘、放射性指标超标也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部分铁、锰、重金属超标,是由于采矿与冶炼废渣随意堆放,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致使地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污染物随水下渗导致地下水污染,属人为因素所致。铁、锰超标的水,色、嗅、味等感官性状差,铁超标呈红色,会造成衣物、器皿等染色或出现沉淀和异味;锰超标呈黄褐色,会造成衣物、器具等产生色斑,锰的氧化物能在管网内壁逐步沉积造成“黑水”现象。在一些地区,还存在饮用水碘、汞超标和带有放射性物质的问题。人体碘摄入过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疾病的发生。长期饮用含汞的水,可能导致腐蚀性肠炎、口腔炎及恶心、呕吐、上腹痛疼、水样便或血

42、便,严重者会虚脱、休克;同时,有机汞易于在体内存积,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长期饮用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水,抵抗力差,造成杂病频繁,痴呆、瘫痪等患病现象突出。8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的人口分布、成因及影响(1)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的人口分布虽然我国的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基本结束了农村长期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但过去执行的饮水困难标准是1984年制定的标准,这一标准已与目前快速发展的农村社会不相适应。按照2004年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关于水量、保证率、方便程度的评价要求,缺水问题还很严重。全国农村尚有缺水人口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30%,主要分

43、布在山丘区和干旱区采用分散式供水的农村,尤其西部地区缺水人口比例较高,如西藏、青海、贵州、广西、陕西、重庆等西部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缺水人口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比例均超过了40%。(2)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的成因及影响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问题主要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居住环境条件差、无供水设施或设施简陋造成。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普遍存在冬干、春旱现象,导致泉水、溪水、小河、浅井等农村小型饮用水源季节性缺水严重。尤其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总量不足,十年九旱,干旱季节泉水、溪水、小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浅井干枯,饮水浅井逐年加深。山丘区农村,住户分散,居住

44、环境恶劣,水源条件差,工程建设难度大,部分农户无供水设施或供水设施简陋。居住在山坡、冈地甚至山顶的群众,远离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水位在干旱少雨季节下降严重,石山区和西北的大部分丘陵区根本就没有浅层地下水,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问题往往同时存在。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取水不便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的正常生活。缺水季节,群众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动力到其他地方找水拉水,甚至买水;山丘区无供水设施的农户,每天都要到很远或高差很大的水源点去挑水、背水或拉水;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些家庭的取水任务全部由妇女儿童或老年人承担,不利于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取水是日常性的,取水极不方便又缺劳动力的家庭,不

45、得不把壮劳力留在家中取水;由于缺水,群众难于发展与水相关的庭院经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必要性(1)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妇女儿童受危害最严重。要减少疾病、拯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群众身体健康,水量不足、季节性缺水、取水不便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

46、的正常生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的迫切需要。(2)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等切身利益。目前,我国农村的饮水设施以传统、落后的分散供水为主,与城市供水有相当的差别,饮水安全问题很多,是我国农村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也是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已与农村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别。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饮水安全问题不解决,这些目标和构想就难以实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可减少疾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3)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农村经济普遍薄弱、农民收入较低,需要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